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生态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工程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国际经济和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经济杂志社 宏观经济编辑部 当代经济投稿邮箱 块状经济论文 商业经济投稿须知 关于生态经济的论文 关于经济论文的题目

经济发展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跟广东省经济的极化和扩散效应类本科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经济发展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1

广东省经济的极化和扩散效应,该文是经济发展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跟极化和经济发展和扩散类论文范本.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人口增加,经济的区 域性逐渐体现珠三角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城市群之一,广东省的 经济发展态势长期以来受到多方学者的关注在城市GDP经济 总量逐年增长的趋势下,城市间的经济结构差异也逐步扩大以 GDP为导向的规模增长并未带来城市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反 而加剧了投资、进出口、消费的不均衡.城市经济发展是以投资、 进出口和消费多个层面的全面协调发展,突出城市经济各维度 的结构性均衡增长,而非GDP单一指标显示的要素集聚规模或 经济效益规模增长通过衡量城市经济规模化增长,可以显示不 同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差异,同时为城市经济转型提供路径 依据

为深入探究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能力以及空间极化方 向,同时考虑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和政策制定的灵活主动性,本 文选取广东省2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经济发展的各组 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角度,构建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评价指 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TW指数和ER指数测算各城市的经济 规模化发展指数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极化水平,以期为政府部门 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 文献综述

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长期以来在地理学的研究 中占据核心地位而区域经济极化作为空闻与经济地理研究的 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已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A Hirchmzm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提出‘极化”理论,最初 的目的是用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该理论强调集中 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区域,从而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来带动其 他区域的发展

Est c、hat,等以家庭年均收人为变量,定量分析了OEC,D5国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经济极化的变化过程,认为除德国与加拿大的极化水平有所下降外,其余国家的极化水平均在1970-2000年呈上升趋势S㈣lumna和Dccomcz借助沃尔夫森指数发现过去的40年里世界经济变得愈发不平衡且极化趋势显著,认为加入WTO并不能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差异与极化水平,而且主动全球化国家的极化水平要比非全球化国家要低

我国对区域经济极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相关成果不断涌现,如郭腾云以实际人均C;DP为主要指标,利用埃斯特班雷指数与崔王指数从区域经济总量上考察了1952-2000年我国省市区经济极化及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变化趋势曹前满发现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处理县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关系.统合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核心是权衡价值实现与效率实现,处理好行政分权与功能分区、利益分配的关系.叶磊等利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长三角1990-2010年的经济极化趋势进行测度,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过程

本文运用极化指数模型描述2001-2015年广东省地区的极化效应影响下的经济极化与扩散效应的演变规律,对珠三角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补充和政策建议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1城市发展指数

C;DP和居民收入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状况,但从全广东省的极化程度分析显得支持力度不足,本文希望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研究全省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而考察他们之间的发展关系,根据广东省整体经济发展特点,以贸易为主的经济模式,本文从投资、外贸、消费三个维度(表1),选取包括GDP在内的8项指标构建城市发展指数,对广东省全省所有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2 2极化指数的测度

区域极化是区域不均衡的特例.是区域类成员围绕样本局部平均值成聚类式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城市经济规模的空间极化是指结构较强类的城市和结构较弱类的城市围绕各自所在类的平均值集聚分布的一种不均衡状态Estchzm和R吖于1994年提出一种测量区域极化的指数-Estchan-Rm指数Wolfson也于1994年在Lorcnz曲线的基础上推演出测量收入和财富分布极化的指数-Wolfson指数在Wolf㈤n指数的基础上.Tsni和Wat璀于1998年归纳推出一个新的指标-TW(泰尔)指标,当强弱两极分裂程度增大且成员向强弱两极扩散程度增大时,极化增大为了更好地反映广东省级城市经济规模的变化趋势,纵向动态地衡量城市经济规模差距的波动范围,本文在综合考虑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前提下,同时采用TW指标和ER指数测量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空间极化效应TW指标和ER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如式(1)和式(2)所示. ER等于,1∑∑P.n却.lx.一x,l

(2) 其中,Ⅳ为全部地理区域的总人口数:丌,为r地理区域的人口;^为地理区域个数;*为r地理区的收入;”z为所有地理区域收入的中间值;日为正的常数标量;r∈(0,1),本文取o 等于0.5,r等于0 5』作为~个标量.K为分组数i,(*)为第r组的人口份额;*为第r组平均收入的自然对数;n是一个范围在[1,1.6]的极化灵敏度指标.在本文中,』等于l,a等于0.5;ER指数值反应了经济水平发展较强的城市向强类组集聚、水平较弱的城市向弱类组集聚的趋势 为了体现广东省区域经济极化效应的意义,特别是从可比性的考虑出发.本文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特别考虑到省内各个城市人口规模的差异,而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导致极化效应出现的重要佐证,因此选择考察各地区的C;DP与人均C;DP作为主要分析指标本文所利用的人口.CDP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数据指标等来源于1994-2015年《广东省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上数据均为当年数据.3 实证研究3.1主成分分析

可以看出,包括C;DP在内的8项广东省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中没有1个指标可以单独地、全而地衡量广东省全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内在结构差异为了客观体现省内各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结构性差异,本文选择客观赋权的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 22软件,对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提取主成分来测算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软件运行结果显示iKMO境计量超过0 6,大于0 6的通常标准;Bartlctt球度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 000.小于显著水平0 05.通过检验 从2009-2015年历年的各要素系数变化来看. GDP、实际利 3 2基于城市发展指数的城市发展水平分类用外资和地方财政支出均在0 14以上,说明这三项指标的影响

由于本文利用的各项指标均为正向型指标,不需要求进行因素较强,而有所不同的是,地方财政支出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在 同趋势化处理,但为了消除量纲和数量级不同的影响,需要对原最近三年的比重有所降低,说明广东省的城市发展开始转向内 始数据进行均值标准差的标准化处理以第一主成分系数为指部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投资和新消费,与之相呼应的是出口总额、 标权重,计算2009-2015年广东省21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指数,社会消费品总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上升,尽管没有超过 结果见表3.结合城市的具体位置可以看出21个城市呈现明显0 14.但都有所上浮,重要性有所增强,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持续 的区域化分布下降,说明城市发展中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降低

以深圳和广州为核心的中心区域包括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珠海、惠州、中山、江门8个城市,即排名前8的所有城市,除了环珠江出海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外,深圳和广州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前列的核心城市,其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样显著.肇庆、汕头、湛江分别处于广东省的北部、东部和西部,成为各自区域的中心城市,剩余10个城市排名靠后,与前面的城市发展差距较大,属于依附型地区3 3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极化特点分析3.3.1中心区与东部、西部、北部之间极化效应减弱 利用公式(1)、(2)计算2001-2015年广东省城市经济极化水平指标,结果如图l所示,广东省的TW值在这15年时间里总体呈现扁平的倒IT型趋势.ER值则变动较小,持续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在2001-2003年,极化程度急速提升,主要由于2000开始,国家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空间开始向区域化扩散,广州和深圳作为资源集中城市,吸引周围的资金和人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期间两个城市的 GDP年增长率都在l5% ,以上,极化程度快速加大.2004-2008年,逐渐成熟的工业园区开始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扩散效应开始体现,但整体上依然是极化效应在发挥作用,不过程度变化有所减缓;2008年《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开始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开始发挥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广州和深圳的扩散作用开始逐步体现,极化程度开始缓慢降低3.3.2中心区域内核心城市的扩散效应增强

利用公式(1)、(2)计算2001-2015年广东省中心区8个城市的经济极化水平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发现TW趋势变化与全省的相似,呈现倒U型,不过变化幅度更明显,说明在初期极化程度加大时,核心城市对周边的城市极化作用强于远距离的城市,而在扩散效应发挥作用时,周边城市群受到的带动辐射作用更加有效,而且这些城市本身的地缘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好,容易形成与扩散效应的良性作用,有利于中心城市扩散效应的进一步加强.4 结论与建议

(1)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区域化,中心区、西部、东部、北部均有中心城市发挥扩散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5年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上呈现区域化发展,形成中心、西部、东部、北部分别以广州深圳、湛江、汕头和肇庆为核心的区域化经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2)2000年至今,广东省极化程度先升后降,逐步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本文利用2001-2015年广东省21个城市的经济数据计算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指数TW值和ER值,分析发现极化趋势里现倒U型,极化效应作用依然存在,广州和深圳作为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极化作用明显.其他城市应把握改革红利,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对核心城市的疏导作用,提升城市竞争力.

(3)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中心区8个较发达城市的极化指标可以发现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都十分明显,目前极化效应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应该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广佛同城”的城市群带动合作关系要逐步建立,实现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带动区域均衡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1]胡志丁,葛岳静,徐建伟,等空间与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J]地理科 学进展,2012,31(6):676-685[2]A Hirschman The Strategy o{ Economir Devdopment[M]Yale Univer- sity hess,1958:1331-1424[3 ]Estehan J, (,rarlin(:, nD An Extension{a ileasureof Polarization,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Income Distrihution five OECD Countries[J] Journal o{ Economic Inequality,2007, 5(1): 1-194]Seshanna S,DecornezS Income Polarization anrl Inequality arross Countries:An Empirical Sturly [J] Journal o{ Policy ilorleling, 2003, 25 (4):335-358 5]郭腾云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J]经济 地理,2004,24(6):743-747 6_曹前满极化效应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进路、瓶颈与出路[J]经济与 地理,2016,30(3): 46-537]叶磊,欧向军长三角地区经济极化过程与空间演变分析[J]地理科 学进展,2012,31(12): 1668-1677

上文点评,上文是关于对写作极化和经济发展和扩散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经济发展本科毕业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昆曼经济走廊沿线区域极化度水平比较 摘要昆曼经济走廊发展至今得到快速发展,但沿线区域发展的要素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在云南省内沿线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极化现象 因此,文章利用极化度水平进行研究,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区域发展综合指数,再运用.

2、 会展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 当前,我国会展业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会展经济成为城市内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产业经济模式,可以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需求提供产业化.

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摘要 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深化对与之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渐成为产业布局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力 文章从知识溢出视角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

4、 城市群效应助力实体经济升级 沿着上海出发,从苏南走到苏北,会发现交通越来越便捷,公路质量越来越好,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一路走到盐城,会惊喜江苏北部的快速发展,且不说城市建设……硬件设施的快速变化,在管理细节上,也会发现这里的.

5、 规模效应、外部性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中国新世纪以来的数据分析 高丽娜1,蒋伏心2,马澜1(1 南京中医药大学 经贸管理学院,南京210023;2 南京师范大学 商学院,南京 210023)摘要在要素区际流动性不断增强背景下,自然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趋于减.

6、 休闲体育产业的经济效应和演进规律 摘要以城市化进程加速、余暇时间增多和经济增长迅速为动力,休闲体育产业步入了快速上升的通道 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规模效应、关联效应、结构效应和就业效应,呈现出国际化、资本化、主体化、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