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 论文老师评语 幼儿园老师论文 论文指导老师意见 论文指导老师 给老师发论文怎么说 幼儿园老师教学论文 音乐老师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评阅老师评语大全 常州大学会计学毕业论文老师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3篇

老师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与跟刘学锴老师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方面论文范例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老师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3

跟刘学锴老师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本文是关于老师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芙蓉楼送辛渐》和刘学锴和王昌龄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玉壶冰”这个古老的比喻,很多诗人都用过它.唐朝科举考试,甚至有用“清如玉壶冰”作试帖诗题目的.但把这个古老的比喻运用得如此形象、贴切、富于创造性的,却只有王昌龄.今天我们一起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②,平明送客楚山孤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④.

【校注】

①芙蓉楼,在唐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晋王恭为润州刺史

,改建城楼,其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文苑英华》载另一首(“丹阳城南秋海阴”),题作《芙蓉楼送辛渐长》.此诗原共二首,此为第一首.

②《全唐诗》此句作“寒雨连天夜入湖”.此据《唐诗品汇》改.

③润州春秋战国时为吴地,后入于楚.此句的“楚”与上句的“吴”互文同指,均指润州.

④鲍照《代白头吟》:“直如青丝绳,清如玉壶冰.”姚崇《诫》:“夫洞澈无瑕,澄定见底,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之德也.”

【笺评】

唐汝询曰:“此亦被谪入吴,逢辛赴洛而有是叹也.言我方冒雨夜行,君则依山晓发,不胜跋涉之劳.倘亲友问我之行藏,当言心如冰冷,日就清虚,不复为宦情所牵矣.”(《唐诗解》卷二十六)

陆时雍曰:“‘寒雨连江’‘丹阳城南’二首,后二语别有深情.‘平明送客楚山孤’,‘孤’字自作一语,练格最高.”(《唐诗镜》卷十二)

薛应旂曰:“多写己意,送客有此一法者.”(《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绝上》引)

周珽曰:“神骨莹然如玉.”(同上)

黄生曰:“前后两截格,前送客,后寄讯,分两截.此题二首,此首但托彼寄讯,别意在次首,以调拗删之.古诗:“清如玉壶冰.”此自喻其志之洁,却将古句运用得妙.”(《唐诗摘抄》卷四)

朱之荆曰:“‘孤’字着‘客’说,不着‘楚山’说.”(《增订唐诗摘抄》)

黄培芳曰:“自矢清操也.”(《唐贤三昧集》卷中)

王尧衢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时以被谪入吴,冒雨夜行,而连江皆雨色也.‘平明’,夜行之明日.‘送客’,送辛渐入洛.‘楚山孤’,楼头所见,大江之北皆楚地,辛渐晓行赴洛,依山而行.‘楚山’曰‘孤’,赋其所见也.‘洛阳亲友如相问.’辛渐至洛,倘有亲友以我之行藏为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为辛渐答亲友之语,说我宦情已冷,如一片冰贮之玉壶,日夜清冷而相得也.”(《古唐诗合解》卷五)沈德潜曰:“言己之不牵于宦情也.”(《重订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自夜至晓饯别风景尽情写出.下二句写临别之语.意在言外.”

宋顾乐曰:“唐人多送别妙作.少伯诸送别诗,俱情极深,味极永,调极高.悠然不尽,使人无限留连.”(《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黄叔灿曰:“上二句送别时情景.下二句托寄之言,自述心地莹洁,无尘可滓.本传言少伯“不护细行”,或有所为而云.”(《唐诗笺注》)

俞陛云曰:“借送友以自写胸臆.其词自潇洒可爱.”(《诗境浅说》续编)

【鉴赏】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昌龄正在江宁丞任上.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沿运河北上洛阳.大概王昌龄先是陪辛渐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润州芙蓉楼送别.送别的时间,是一个寒雨初过的秋天的清晨.(第二首说:“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从时间上看,第二首应在前,当是头天晚上已在芙蓉楼饯别,第二天一早又在此握别.)

第一句先从昨夜的寒雨着笔.“入吴”者并不是诗人和辛渐,因为从第二首看,昨夜已在芙蓉楼饯别(饯别时尚有“明月”,但前两句说“秋海阴”“楚云深”,已有欲雨朕兆,则雨可能是宴饯后才下的).“寒雨”才是“入吴”的主语.谢朓《观朝雨》诗说:“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这一句描绘的景象与谢诗类似.“连”“入”,都是着意刻画雨的动态,以渲染一种特有的情调与气氛.萧瑟的江风,吹送着带有深秋寒意的雨丝,自西向东,迤逦而来,顷刻间整个江面便笼罩在一片雨幕之中,整个吴地也似乎沉浸在这潇潇寒雨中了.这雨,使两个即将离别的朋友更增添了凄寒孤寂之感.昨天夜深,卧听连江风雨之声,恐怕彼此都很难入睡呢.

“平明送客楚山孤”.一夜连江寒雨,已经酿足了别情.清晨,寒雨已停,天色初晴,彼此又在芙蓉楼上殷殷话别.遥望隔江去路,但见楚山孤峙,朋友就要绕过楚山,向更远的洛阳驶去.“孤”是雨后景色的特征.在楚云深深,烟雨迷蒙中,隔岸的楚山轮廓是若隐若现、模糊不清的.而雨后天晴,空气澄澈,山如洗出,这才显出它的孤峙突兀.这虽是送别时遥望去路所见,但却景中含情.知己的朋友就要远去,眼前又少了一个能够倾诉情怀的人,一种难以名状的孤寂感浮上心头,那矗立在远处平野上的一座孤山,正像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诗人处境的一种象征.情写境偕,写来浑然一片,不露痕迹.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诗人的身世遭遇.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应博学宏辞科试中选,改授汜水尉.二十七年贬岭南,翌年北归,出为江宁丞.登第十多年后,仍沉沦下僚.这次送别友人,正处于这种境遇中,诗人的情怀自不能不渗透在诗中.开头几句,尽管没有一语正面涉及自己曾历的贬谪遭遇和不得志情怀,但从寒雨连江、楚山孤峙的景物描写中,已经透露出诗人的凄寒孤寂的心境.但这首诗抒情的重点却是在三、四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任汜水尉期间结识了洛阳一带不少朋友,如刘晏、李颀、綦毋潜等人,“洛阳亲友”指此.“玉壶冰”是古代相传的成语,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比喻含义,但它的基本比喻意义则是指品格的高洁.前人或以为王昌龄是借此表明“心如冰冷,日就清虚,不复为宦情所牵”(《唐诗解》).王昌龄不是恋战的达官显宦,没有必要向亲友表白自己不牵于宦情.对于一位有才能有抱负的士人,丞尉一类下僚对他可能是一种屈辱,但长期屈居下僚决不是由于他牵于宦情而舍不得丢掉微禄,而是由于上层统治集团的打击迫害.把“冰心玉壶”之喻理解为不牵于宦情,那是后世一些把丞尉之类的微官也看得很重的文人心目中的清高.诗人的本意决不在此.这就需要追溯到开元二十七年贬岭南的事.这次外贬,具体原因已难考察,但从他的《见谴至伊水》“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之句来看,可能是由于诗人轻于然诺,不拘细行而遭人毁谤所致.从常建在他再贬岭南时作的《鄂渚招王昌龄张偾》及昌龄自己的《为张偾赠阎使臣》也可看出,他的再贬是由于“谗口疾”的缘故.结合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对王昌龄的评论“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再厉遐荒”等语,可以推知其初贬和再贬都可能是由于在人品上遭到毁谤的缘故.“一片冰心在玉壶”之语必须结合这种遭遇,才能真正理解.细细体味,就不难发现,三、四两句并不单纯是自我表白,而是同时表露出对自己高洁品行的高度自信.它好像是对关心自己的亲友们表示:尽管对我毁议纷纷,交相攻讦,然而我在任何时候,都是表里澄澈、光明磊落的.这完全是一种蔑视“谤议”的口吻,一种我行我素,不为恶劣环境所屈的姿态.就这个意义上说,认为用这个比喻是“自夸”,也未尝不可.

“玉壶冰”这个古老的比喻,很多诗人都用过它.唐朝科举考试,甚至有用“清如玉壶冰”作试帖诗题目的.但把这个古老的比喻运用得如此形象、贴切、富于创造性的,却只有王昌龄.拿“清如玉壶冰”来说,它由玉之清、冰之洁的双重象喻突出了“清”的程度,是生动的比喻,不过它本身还构不成完整的形象;“一片冰心在玉壶”却不同,它简直就是一个表里如一、晶莹澄澈、通体透明的高洁狷介之士的化身.

将“玉壶冰”的“冰”想象成“一片冰心”,人的形象就突现出来了.文学作品的陈言务去,并不是不要借用古语,刻意避熟求生;赋予陈言以新的形象、意境,新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一种创新.三、四两句在前两句景中寓情的含蓄基础上,出以明快之笔,也使全诗兼有含蓄明快之美.

绝句是不易体现诗人个性的体裁.它太短小,又与乐府关系密切,而乐府是常以表现普遍的思想感情为特色的.而王昌龄的绝句却往往能突出诗人坚强、乐观、高洁的性格,这是诗人艺术上高度成熟的一种标志.

【作者简介】

刘学锴(1933—),浙江松阳人.1952—1963年就读、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主要论著有《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2004年增订重排本)、《李商隐文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重印本)、《李商隐传论》(黄山书社,2013年增订重排本)、《温庭筠全集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重印本),分别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等、安徽省社科著作一等奖.另有《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温庭筠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李商隐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再次修订本)、《温庭筠诗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等著述.

本文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经典老师专业范文可作为《芙蓉楼送辛渐》和刘学锴和王昌龄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老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在钢丝上奔跑的小说读小岸长篇《在蓝色的天空跳舞》 裴指海中国文学经过“先锋”洗礼后,故事成为一个面目可疑的词语,俨然是“文学性”的反义语 那些号称与故事有仇的小说家,我觉得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天才,要么和.

2、 现实裹挟下的灵魂出窍读夏天敏中篇小说《是谁埋了我》 八月,桂香扑鼻,荷塘争艳 祖国的北方正呈现出一片收割小麦的丰收景象 然而,斗室里的我却久久纠结在是谁埋了我的故事情节中 几次阅读,总想透过文本寻找答案,一直未果 只好像一条鱼一样,随小说中的主人公李水.

3、 王昌龄边塞诗中的情感解读 王昌龄现存诗词共二百余首,其中边塞诗有二三十首,虽然数量上与岑参、高适……其他边塞诗人有差距,但每一篇都是精品,蕴含着他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解读 一、文人远赴边关建功立业的理想王昌龄生平大半处在唐朝国.

4、 王小盾《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述评 摘要王小盾所著的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是一本由文史研究基础知识构成的专门性著作,该著作涵盖了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学的知识概要与研究方法,对推进音乐文献学研究以及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概念解.

5、 跳出数学教数学听刘德武老师有余数除法练习一课有感 摘要在刘德武老师“有余数除法练习”的课堂上,学生欢欣鼓舞,跃跃欲试,兴致盎然,直至下课仍面露眷恋之色 这是因为刘老师能跳出数学教数学,他打破思维定式,教会学生反思、深究,关注学.

6、 爱情乌托邦中的悲喜人生读刘家朋中篇小说《莲花出水向阳开》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说过 "艺术的主要目的如果世界上有艺术,而艺术也有目的的话就在于表现、说出人物灵魂中的真实,说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