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小学教育语文专业毕业论文 高中继续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等级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 西部教育属于什么期刊 法制教育的论文

关于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与论教育即变化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3

论教育即变化,该文是关于教育方面论文范文素材和论教育和论教育即变化和变化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收稿日期]2015-09-29

[作者简介]唐建忠(1973-),男,湖南新宁人,硕士,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论教育即变化

唐建忠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广东 罗定 527200)

[摘 要]教育是高级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把握教育规律对于具体教育教学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从相关教育理论出发,演绎归纳出教育起源于变化、教育内容即变化、教育过程即变化、教育规律即变化、教育的终点即变化的论断.以期为实现教育帮助人向更好的方向变化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教育变化变化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4-0023-03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4005

对于教育追本溯源的探究是教育学人的使命.关于教育是什么?前人的论述很多,例如我国《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记载:“教,上所施也,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1]将教育二字连起来的是孟子,他曾经说过:“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附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人生三乐也.”[2]在近现代对教育的论述当属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强调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在西方也有一大批教育名家,有很多著名的教育论断.柏拉图的教育即灵魂的转向;康德的教育即使人成之为人;赫尔巴特的教育即道德;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总结.

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对教育是什么的论述的确挺多,但是这不意味着对教育是什么就不需要论述?对教育是什么的论述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前人对教育的论述都是由自己所受的各种因素决定的,如自己的学识、时代条件、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另外他们对教育是什么的探究根本不能真正地诠释今天的教育.还记得钱钟书《围城》中的:“大学里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瞧不起中文系的学生,中国文学系的学生瞧不起哲学系的学生,哲学系的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的学生,社会学系的学生瞧不起教育系的学生,教育系的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3]这反映了20世纪上半世纪学教育学生的真实处境,但是时到今日,总体来看,学教育出身的学生还是不受欢迎.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时到今日,教育学人对教育是什么的论述不能够让人们信服及认可,甚至有的教育学人对所研究的学科都不自信,竟然认为教育学无规律可循,教育学领域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这样的学科怎么会获得认可?这个学科领域毕业的学生怎么可能受欢迎?这样的学科发展下去怎么守住自己的阵地?故研究教育是什么目前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是本文通过论述古今中外教育大家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及个人的见解,从教育起源、过程、目的、内容、规律、方法、终点这些方面对“教育即变化”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起源于变化

教育起源是研究一切教育的起点,对教育起源不同的论述直接决定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间接地决定了教育的地位.对于教育起源的论述,目前教育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即神话论、生物论、心理论、劳动论,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起源于需要,另有学者认为教育起源于自然,这些就是教育学人对教育起源的普遍认识.当然这些看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了学人对教育起源认识程度在逐步提高,特别是将教育起源定位于自然的人,更是有深邃的眼光及视野值得肯定.但是本文以为这些对教育起源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的.

秉持教育神话起源论的人是从古人对人是怎样变成的角度来考虑的,古人由于受自身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限制.认为人是由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神做用的结果,所以就说教育起源于神话;坚持教育生物起源论的学者是看到人与别的动植物发展变化的共同之处,都是按照某种本能进行变化的,所以也就认为教育起源于人这种本能的变化;坚持教育心理起源论的学者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进步,是因为原始人类出现了“单纯无意识的模仿”[4],也就是说个体出现模仿这种经验变化后,再通过彼此之间的模仿获得如何生存的技巧,人类也就产生了,因为模仿是种心理活动,也就认为教育起源于心理;坚持教育劳动起源论者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套引和推导出来的,正是从革命导师“劳动创造人类本身”这一著名的原则出发,认为劳动使得人产生教育;坚持教育需要起源论的人在劳动起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人之所以劳动是因为求生的需要,是这种需要使得人不断地探索求生的技巧,也就是进行能够生存的劳动教育,所以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坚持教育自然起源论的学人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抓住他们的学说共性,即无论是神话、生物、心理、劳动、需要这些都是从自然中所得来的,况且人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所以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自然.

从上述关于教育起源的探索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人类是如何形成认识的看法在逐步深化,但是还不够深刻.本文在探究前面诸多教育起源论共性的基础上,得出教育起源于变化的结论.变化二字是最深邃的,昔日老子《道德经》曾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的论述,将变化用作万物生成之本因.因此,将变化做为教育的起源即人如何生成,是有理有据,值得肯定的,可以说没有变化就没有人,正是由于类人猿的变化人才得以产生,故教育起源于变化.

二、教育内容即变化

教育内容是指教什么,也就教育所传递的东西.不能说这种对教育内容认识有什么过错,但这是静止的,没有动态的、深刻的把教育内容的实质揭示出来.那么教育内容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只有通过古今中外的数千年的教育内容的发展历程才能够窥见.最早关于我国古代教育内容的论述当属西周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教育内容.儒家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文、行、忠、信”这4个方面及他编著整理的“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这6部经典;墨家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一些与实际相关的自然科技知识及兼爱思想等;道家以老庄为代表将从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悟道作为教育内容;其他各家如阴阳家、法家、名家、杂家等也都有与其思想相关的教育内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朝的教育政策,特别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法律条文就成为了秦朝仅存的教育内容.汉朝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四书五经》就成为了其后两千年封建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当然,除了这些正统教育内容外也有些专门教育内容,如汉朝的鸿都门学、魏晋时期的四小候学等.中国自1962年开办京师同文馆后,开始学习西方开设的科目,今天开设的科目基本上与西方相同.

从我国教育内容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教育内容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教育内容.如今我国教育内容早就突破了前人所总结的“经、史、子、集”4大学科门类.在西方关于教育内容最早的论述,当属智者提出的“前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接着是柏拉图提出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四艺”.中世纪时期西方教育内容主要是神学,不过也包括着上面提出的七艺.文艺复兴后神学占教育内容统治地位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各种实际有用的知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如读、写、算及各种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都成为教育内容.随着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历经几次工业革命,各种能够适应资本主义及社会需要的科学知识演变成了教育内容的主体.可见西方的教学内容与我国的教育内容一样,也是不断变化调整的.

三、教育过程即变化

教育过程指教育是怎样进行的,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教育的流程.对于教育过程的论述,前人可谓不少.如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育过程是先生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学的过程;教育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的过程;教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社会化及社会个体化的过程,这些都是目前最为盛行的关于教育过程的论述.前人的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揭示了教育是怎么进行的,但仍然不够全面.虽然在教育过程中认识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学生来说如此,但是教育过程不是简单的认识变化问题,还有知识主观构建问题.

认为教育是教学生学的过程,把同一项活动割裂了,没有关注到教学的双向性;将教育看作双边互动的过程,抓住了教育过程最为核心的要素即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变化这是值得肯定的,标志着对教育过程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只通过教育两大主要核心因素来论述整个教育过程也是值得商榷的;教育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社会化及社会个体化的过程,这个观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能力,而对教师所应该起到的作用有所忽视,这是不确切的.本文以为要论述教育过程就应该考虑到教育活动中的4大要素即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看这些要素在教育活动发生前及发生后是怎样的,然后把握其中的规律及实质,进而得出对教育过程深刻的论述.可以看出教育活动前后,无论是学生、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教师与学生不发生变化那么教育活动就不能够真正起到效果;如果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不发生变化,那就是不考虑学情的经验讲授,无法达到育人的效果.从整体上说教育过程就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是学生的知识由少到多的变化过程,是教育内容及手段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由此可见,教育过程即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教育过程.

四、教育规律即变化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在的本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联系,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学问.很多人认为,教育学即没有自己独自的研究领域,又没有适用本学科独自的研究方法,怎么能够有规律值得研究.其实,教育有自己独自的研究领域,那就是使人向更好的方向变化.无论是中国古代《大学》中所倡导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或是近代教育学人提出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还是西方教育家所提出的“做智者、做自然人”等,都有一个基本出发点,那就是研究怎样使人向更好方向变化.用大儒冯从吾的一句话表述即为“本先生千教万讲都是要求你们学做好人罢了”.教育学人可以因时因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只要能够真正达到使人向更好方向变化即为教育的成功.最好的教育方法应该像老子所言的“上善若水”一样,教育如水不要刻板不变要流动起来,变化是教育最佳的、特有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是复杂多变的,这就要求更不能够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去研究教育问题,应该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育终点即变化

教育是伴随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人类特有的教育.对于人类的将来,中外学者都有着自己的论述.在我国古代儒家绘制出了大同社会画面,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幼”[6].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指出,未来的国度中最有智慧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人们愉快地接受教育,各种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卢梭在《爱弥尔》中提出了理想的自然人,要求发展学生的天性,成为独立的能够体现出自己独特价值的人.马克思提出在共产主义那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里,人通过教育成为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自由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人的终极关怀都是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人身心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这也明确了教育的终点,就是使人尽善尽美,这是一种不断演进、不断变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静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J]教育研究,1995(03)

[2]李煌明,李红专传统之“乐”与人生“幸福”[J]船山学刊,2008(03)

[3]庆年教育学是人学[J]复旦教育论坛,2011(01)

[4]尹艳秋,陆正林教育起源说的学术视角[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林光华《老子》第四十二章之解读及方法论初探[J]中国哲学史,2012(01)

[6]胡国强,刘先进《梁惠王·上》中孟子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O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Is Change”

TANG Jianzhong

(Education Department, Luod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uoding, Guangdong 527200,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is a high level of human social practiceTo master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 theory and to grasp the law of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specific teaching and learningBased on some theories, this paper insists that education originated in the change, educations content, process, regularities and end point both are changing, which hop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 to help people develop better

Key words: education; change; change people

(责任编辑:刘爽)

此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论教育和论教育即变化和变化相关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90后大学生思想变化对诚信教育的冲击 摘要“90后”大学生是充满个性、充满想法的群体,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价值选择和评价标准上表现出多元性和双重性 这些变化给诚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何把握&ldqu.

2、 语文统编教材教育价值导向新变化 一、凸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自信我国语文教材在多元化追求中实现本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对接,以开放的姿态对待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既体现出民族文化魅力又具有异域文化风采 统编教材的修订使母语教育不仅.

3、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变化和思政教育的趋势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变化与思政教育的趋势吴 笛(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114)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心理也带来了很多直接的影响.

4、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化与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传播内容的多元化致使教育环境愈加复杂,舆论环境不可控,师生地位趋于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要要高度重视并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新.

5、 我国教育科学的变化和基于第三至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实证分析 摘要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作为教育科学领域的重要奖项,具有重要的社会评价功能 第三至第五届评奖结果见证了20世纪末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通过对近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统计.

6、 医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毛军1,陈岩波(通讯作者)1,么雅慧1,张彧2(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2 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关键词图书馆;阅读疗法;教育方式;医学摘要文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