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讨论部分怎么写 无领导小组讨论论文答辩题目 讨论生命的论文 毕业论文讨论 读经典对大学生的意义讨论文 科技论文中结果和讨论 基础教育大讨论论文

讨论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关于《词论》未涉与周邦彦问题的再讨论以《碧鸡漫志》为证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讨论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8

关于《词论》未涉与周邦彦问题的再讨论以《碧鸡漫志》为证,本文是关于讨论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碧鸡漫志》和周邦彦和《词论》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徐小茹

【摘 要】李清照的《词论》在词学评论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中对宋代词坛大家悉数点评,且多摘其短.后世对此多有非议,认为其“妄评诸公”、“托根浅也”、“不能容人”.在《词论》的一系列点评中,唯独不见“一代词宗”周邦彦的身影,后人对此说法不一.要探究其原因,年代相仿的《碧鸡漫志》或可为证.

【关键词】词论周邦彦李清照碧鸡漫志

一、观点回顾

《词论》中没有提及周邦彦很早就引起了学界的注意,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探究,观点大致有三:

一是从《词论》的写作时间入手:夏承焘先生认为《词论》是易安居士早期的作品,所以并未提到大晟府里的一派作家也成了这一观点的佐证之一.

二是从政治角度入手:顾易生等先生认为,这是由于周邦彦属于新党人物,而易安居士的父亲李格非与公公赵挺之都隶属旧党,政治态度相左,所以回避.而张进先生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由于‘别是一家,知之者少’所以不愿涉及权威人物”和“对在世人物有所回避”两点.

三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李永瑞先生在《谈谈李清照的<词论>》一文中指出:“她对这位精于音律的大家没有微词,实在挑不出毛病”.邓魁英先生也有相似说法.

张进先生将创作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审美追求的转变和《声声慢》曲子作为时行用以引人注意几个角度入手,得出“《词论》的写作当在宣和二年至南渡之前的靖康元年(1120—1125年)”的结论,言之成理.本文也将以此为准.相比之下,第三种说法最为可信.然而,“所以才能不在她的‘指摘’之列”等说法粗暴地扭曲了易安居士.

二、周邦彦在宋代的接受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各家词长短”一节提到:“贺方回、周美成、晏叔原、僧仲殊各尽其才力,自成一家.贺、周语意清新,用心甚苦.”而后在“周贺词语意境新”一节中又提到:“大抵二公卓然自立,不肯浪下笔,予故谓语意清新,用心甚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言周美成为“词人之甲乙也”,表明了周邦彦在当时词坛叱咤风云般的地位;陈郁的《藏一话腴》又说道:“贵人、学士、市儇、伎女,皆知美成词可爱.”表明欣赏美成词的群体不止停留在文人之中,流传度极广;《乐府指迷》与张炎《词源》更是以周美成为宗,提出“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美成负一代之词名”等观念.

据何广棪先生《陈振孙之生平及其著述研究》及《陈振孙生卒年新考》考论,陈振孙应生于淳熙六年已亥(1179),卒年在景定三年(1262);《崇仁县志》“人物传”记载:“(陈郁)德祐元年(1275)卒,年92岁.”即出生于1184年;《乐府指迷》的作者无论是沈义夫还是旧本所题的张炎,“余自幼好吟诗.……癸卯,识梦窗”的记载都表明他与吴文英生活在同时.这些材料说明周邦彦在南宋已经处于一个深受众人推崇的地位.又据何桃坊先生考证,王灼与李清照生活年间相仿.所以,处于同一时代的二人,对某位词人的认知程度与接受程度应当最为一致.

《碧鸡漫志》卷二“各家词短长”一节,纵论宋代词人近50家,只有贺铸和周邦彦比肩出现,称为“贺、周”,且未有过多解释,可想二人于当时必已并称,人尽皆知.

三、《词论》并未对在世之人有所回避

《词论》涉及宋代词人柳永、张先、宋祁兄弟、沈唐、元绛、晁次、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晏几道、贺铸、秦观和黄庭坚.以张进先生提出的《词论》创作时间来看,除去贺方回,其余诸位辞世已久.恰是庆湖遗老的出现,表明了易安居士并未只评谢世词人.

张进先生在关于此问题的论述中提到“对在世的人有所回避”这一说法,而对于贺方回的出现则一带而过的解释为“对‘退居吴下’、年近七十,且杜门却扫,久违词坛的贺铸音信杳无,故不予回避,似也是情理之中事”,这种解释还是很含混的.

首先,“对在世词人回避”本身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命题.王灼在“碧鸡漫志序”中称:“乙丑冬……客舍无与语,因旁缘是日歌曲,出所闻见,仍考历世习俗,追思平时论说,信笔以记.”根据王灼的生卒年考,序中所提到的“乙丑年”即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而此时易安居士尚且在世,《碧鸡漫志》亦有对其专门的评论.

其次,如果因为易安居士此时已经处于生命末期,词风已成定局,王灼以“其人既往,其文克定”的原因将其收录其中的话,仍然难以解释为什么《词论》没有提到同样处于生命末期的周邦彦.

而“由于《词论》中提到‘别是一家,知之者少’,所以易安居士不愿涉及权威人物来驳倒自己”的这种说法,不单是揣度古人之举,也模糊了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的界限:在艺术创作上达到易安居士条件的词人,在艺术理论层面可以没有意识到词的“别是一家”.

正如李永瑞先生所言,周美成的词作符合《词论》提出的诸多规范.但“挑不出毛病”的说法显然带有贬低意味.“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桂花》),这或许是这一问题最好的注解.

参考文献:

[1]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J].文学评论,1961(4).

[2]顾易生,蒋凡,刘明今宋金元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张进李清照《词论》写作时间再议——兼及《词论》中未提周邦彦的问题[J].唐都学刊1998,14(4).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徐小茹(1993-),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本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碧鸡漫志》和周邦彦和《词论》方面的讨论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讨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他是佛祖前的展瓣青莲还是瑶池中的莲子仙客他用拈弓骑射提笔书画的手指,拨动了大清王朝的冷韵冰弦,奏响一曲人间绝唱 他是纳兰容若,捧读楞伽经的楞伽山人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命运用金砖玉石为纳兰容若铺了.

2、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清代词选发展曾历经两次“极盛”1,一次在康熙年间,以朱彝尊词综为代表;一次于晚清时期,以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为代表 冯煦2 (1843—1927), 原名冯熙,字梦华.

3、 从《项脊轩志》看归有光的惨怛之情 归有光,少年成名,理应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可是,童年丧母、祖母离世、家道中落、中年丧妻、科考不顺,让这位才子黯然神伤 明人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之思溢.

4、 《项脊轩志》两个教学角度的比较 ■ 王文龙文本教学应觅得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围绕此点,展开教学思路,会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针对项脊轩志的教学,很多老师抓住第二自然段首句“然余居于此,.

5、 不畏浮云遮望眼教学相长铸正道一记教学《项脊轩志》的三重奏 语文教学,如拾阶登山,在山脚、山腰、山顶所见,皆不同 如果能在这三个节点,欣赏到同一片风景,此种滋味,妙不可言 其实,教学一篇文章,由于所站高度不同、抑或阅读体悟的深浅,也会产生别样的感受 尤其是立于.

6、 由清真词周邦彦的孤独体验 摘要周邦彦是北宋后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大词人 透过他的作品,可以窥探整个北宋发展到后期所呈现出的精神状态以及在那样一个社会与时代背景下文人士大夫阶层所反映出的心态与气质 周邦彦的一生虽说不上大起大落,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