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网站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发表邮箱 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论文题目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发表格式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期刊投稿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参考文献

关于生态文明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概念内涵和上海实践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生态文明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5

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概念内涵和上海实践,本文是生态文明方面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和生态文明和概念内涵和旅游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 摘 要] 旅游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的理念强调在发展经济利益的同时,促进资源、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为旅游业突破瓶颈和转型发展明确了价值方向.本文把握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实践,首先从问题*导入,分析了上海建设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基础条件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结合生态文明的理念内涵和都市旅游的发展诉求,提出了上海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目标体系、建设主体以及八大主要建设载体,形成了上海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建设思路,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 关键词] 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概念内涵,上海

[ 中图分类号] 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11(2017)05-0042-07

一、问题的提出

两大全球性重大事件——2008 年7 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 年12 月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峰会,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渐进入尾声,以可再生能源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低碳型经济和社会转向,以及通过新能源经济推动GDP 的增长和扩大就业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方兴未艾(杰里米·里夫金,2012),并进一步向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的工业4.0 全新技术革命升级.在对工业文明不断反思的浪潮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把物质文明的发展放在绝对的中心地位工业文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生态文明”作为走出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协同发展视为人类文明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化来看,人类已经走过依靠“土地”的农业文明;即将走出依靠“黑色石油”的工业文明;现今,正站在“绿色生态”的生态文明的门槛前,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开始真正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和谐”的境界,这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预示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加速.

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旅游生态文明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和载体.“十三五”阶段是上海都市旅游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全域化”发展的重要突破期,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更加凸显.在新一轮城市更新和存量优化的背景下,都市旅游的增长极将由中心城区向乡村拓展,一方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构建生态旅游文化体系有利于积极促进旅游消费者价值观和行为的生态转向;另一方面,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战略目标下,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都市旅游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融合指明了方向,引领着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二、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与目标体系(一)生态文明的理念阐释

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俞可平,2005) , 也是化解生存危机的内在要求( 关琰珠,2007)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余谋昌,2008).从更为现实的广义角度来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文明意识、生活理念、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结构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陈瑞清,2012).

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生态文明,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强调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造, 通过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建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并牢固树立与这样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李应军,2008),最终努力实现更高程度的互惠共享.

(二)从生态文明到旅游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型文化生态*观(汪宇明,2009).在此基础上,人民对旅游业发展的“生态认知”和“生态反思”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其雏形是“生态性旅游( e c o l o g i ctouri) ”,是1965 年贺兹特(Hetzer) 在反思当时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旅游发展思路.1983 年,生态旅游( ecotouri) 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IUCN) 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学者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2Lascurain) 提出.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 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 现在和过去) 的旅游.”生态旅游是西方学者对传统自然旅游进行“生态反思”的结果,旨在促进自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福祉.20 世纪以来,传统的大众旅游由于以资源环境为代价,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越来越明显,人类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存环境危机,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只有实现大众旅游的生态化,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学界、业界普遍关注到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之间的紧密关系,但其研究视角和内容仍束缚于自然环境的片面表征,(Le e,2013),如:生态旅游(邵琪峰,2008 ;齐子鹏等,2008)、低碳旅游(唐承财,2012 ;刘传江等,2009)、绿色旅游、生态足迹(EFA)、环境影响评价(EIA) 和环境承载力(TECC) 等视为;或局限于可持续旅游的视角(TaeGyou Ko,2005 ;杨桂华,2005 ;Did Leslie,2008,等).然而,生态旅游的基础是环境和生态品质高而又较为敏感的区域,所涉及的往往是贫困和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区(Patterson,2008),低碳旅游则强调实现旅游碳排放量降低的目标(蔡萌等,2010),生态足迹则仅是可持续旅游的一个重要环境指标(H u n t e r,2007),而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环境压力的单一指标测度问题还存在很大争议(Patterson,2007).

“旅游生态文明”作为旅游产业的优化方式(Patterson,2008),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基于生态理念在旅游领域表现的文明形态(汪宇明,2010).可持续旅游强调维持文化特色、保护生态完整,同时注重代际平衡.而旅游生态文明的实质是旅游科学发展方式的实践建构和理论指导,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生态文明基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旅游又高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旅游,是生态理念指引下旅游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毕剑,2014).

(三)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

既有研究较为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工业文明创造了财富,却又引发了生态危机,带来了环境、能源、人口、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安全等一系列问题(Castellani,2010 ;邓欣,2010),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总结国际社会经验(郇庆治,2008 ;田猛,2010)的必要选择,又是突破当下生态环境困境(李康,2004)、实现可持续增长(蒋先寒,2008)的必由之路.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侧重于城市规划实践和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注重体现其在经济、社会(王家贵,2012)、文化等方面的渗透作用,反映城市在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生态治理(高珊等,2010)等方面的成果,以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化和城市功能群的生态化(马道明,2009).

旅游业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度,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谢爱良,2011).以都市为主体开展的都市旅游应避免破坏都市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的平衡或将这种破坏减至最低, 并配合都市的生态化建设, 将生态学思想贯穿到都市生态系统, 保护都市生态系统优化运行, 形成结合都市特色的生态化旅游理念( 胡芬,2005), 以实现都市旅游的生态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都市旅游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 也不是一种旅游项目、旅游活动和旅游形式.

都市旅游自1997 年由上海首次提出以来,历经20 余年,已进入到纵深发展阶段,强调要素整合、产业融合、区域协同视角下的转型升级与科学发展.生态文明之于此绝不仅仅表现在旅游生态环境等单一方面的考量,而是都市旅游形态、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基于此,本文认为,“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立足于都市旅游的自身特色,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生态理念和文明意识为引领,通过“合理、高效、公平”的旅游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都市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平衡和都市旅游空间的优化,引导都市旅游业走上持续、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以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民生功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值得指出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都市旅游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原则、目标和基本价值取向融入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合理”是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旅游产业生产、增长和消费方式的合理调整与优化.“公平”是指增强生态意识,尊重自然权益,实现人文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注生态文明科普实践教育与旅游民生,通过旅游生态文化塑造与制度体系保障,实现旅游生态文明成果与都市空间共享的公平.“高效”是指寻求旅游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平衡、修复和再生的生态效率;旅游经济生产系统具有低投入、无污染、高产出的经济效率;旅游制度规范完善运行平稳的社会效率的高效.

三、上海建设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现实基础

(一)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长期以来,在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战略引导下,上海深入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区域性战略生态源地、完善大都市区生态网络,加强生态空间与城乡建设空间的融合, 坚持“让生产生活更加绿色低碳、让城市资源更加有效利用、让城市环境更加天蓝水清、让城市生态更加清新宜人”,着力“营造生态宜居绿色家园”,优化都市空间,提升生活品质,都市生态修复不断推进,取得了较明显成效.

1. 不断丰富都市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和游憩功能

根据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 年)中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法,上海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森林型8处,湿地型28 处,海洋型8 处.二是人文生态资源170 处(包括农业生态景观、科普生态园地和园林绿地系统,其中4A 级与5A 级景区共24 处).结合上海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在中心城区、近远郊和滨海临江区域,分别打造了一批人文生态旅游产品,自然郊野和乡村旅游产品以及湿地、水生态旅游产品.同时,在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较好地注重了可游憩的城市公园和有活力的绿道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公园的生态涵养、生态屏障、远足度假和自然体验等生态游憩功能,有效推进了城市生态旅游产品建设.

2. 不断拓展旅游生态文明的发展空间

“十三五”期间,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牢牢守住人口、土地、环境、安全等四条底线,按照城市资源环境的综合承载力,在总量锁定的前提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聚焦生态空间的锁定、修复和建设,强化保护水、林、天以及风道等区域性生态空间,着重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市生态保育和休憩功能融合发展,不断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上海市旅游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三圈三带一岛”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更加注重城市休闲、度假空间建设,积极创建一批都市旅游休闲区和旅游度假区,以形成功能完善、区块发展的都市旅游景观新体系.

3. 不断培育都市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上海坚持从严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突出放大生态资源价值,培育生态旅游“慢”、“闲”市场,有序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把生态旅游打造成都市人乐游、乐居、乐活的绿色新天地.目前,旅游消费者崇尚休闲、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日益旺盛,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日益多样化.上海市依托生态资源,培育打造的乡村马拉松、自行车嘉年华、徒步远足等“慢生活、绿骑游”的绿色低碳旅行方式深入人心.2017 年将新增20 座以上的城市公园,建成开放闵行浦江、嘉定嘉北、松江广富林等3 座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已成为上海游客踏青、休憩的首选游憩空间.

(二)当前面临主要问题

1.“旅游生态文明”概念模糊,表述和认识不统一

当前,对“生态文明”尤其是“旅游生态文明”的认识不到位,概念界定较为模糊,业界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阐释和表述.本研究就此对旅游者、本地居民、旅游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分别展开了问卷和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各受访群体总体上对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值认知较为一致,普遍认识到资源与空间的有限性(83%)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88%),必须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发展旅游需要一定程度上让步于生态保护(89%).但在深层次上,受访者虽普遍知晓“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了解并不深入;尤其是对于“旅游生态文明”的概念,受访者大多较为笼统地认为是 “生态环境保护”(77%)、“采用低碳技术”(65%)等等,而对与“都市旅游”相结合“旅游生态文明”的概念普遍缺乏认知.

2. 景区景点偏重要素功能,忽视生态氛围和文明传播

针对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载体建设,本研究划分三大类49 个评测指标,从各环节的重要性和当前的建设成效展开综合调研评估,一是“环境基础”:城市整体氛围(v1-v6)、旅游交通条件(v7-v11);二是“建设主体”:景区(点)(v12-v13)、旅游企业(v14-v17)、居民支持(v18-v21)、政府支持(v22-v23)和游客支持(v24-v25);三是“景区景点”:城市公园(v26-v28)、江河湖泊(v29-v30)、岛屿(v31-v32)、海滨沙滩(v33-v35)、世博场馆后续利用(v36-v37)、主题公园(v38-v41)、水乡古镇(v42-v46)和历史街区(v47-v49).

研究发现,得益于上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市旅游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交通通达性及便捷度)和环境的舒适性度(绿化率、整洁度和被污染情况)等“硬件”方面表现较好.但旅游景区景点多数偏重于要素功能本身的开发建设,缺乏体验空间、环境的规划与营造,对特色风貌和文化传承、生态承载力的保护等仍需着力,例如水体、沙滩的污染问题,周庄、朱家角等水乡古镇的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以及石库门等城市人文生态载体,其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功能尚未充分释放的问题.同时,受访者已意识到居民、企业、游客等主体应加强环保意识,提倡绿色低碳行为,而这也是旅游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亟待改进的“软”环节.

3. 旅游生态文明目标机制和操作性指标体系亟待建立

生态文明理念的受到各方的重视,但指导工作推进的目标体系、系统性规划和相关的工作机制尚不明确,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推进主体的责任边界较为模糊.传统的工业文明价值观主导下,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价和考核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指标.近年来,考核体系中虽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使用效率以及节能减排等的比重(“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的16 个约束性指标中11 个是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类指标,用以传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政方略),并实施了环保问责制和节能减排问责制,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来说缺项仍较多.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目标又是过程.由于旅游业的关联性强,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反映为旅游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治理的合理化、高效化、公平化的改善过程;因此,在建设工作的起步阶段,操作性指标体系尤为重要,有助于对旅游生态文明的目标和内涵进行定性的解读和定量的评测,也有助于科学的界定当前的建设水平,明确差距和改进路径.

4. 旅游业态广泛,多部门管理交叉,生态文明推进不力

旅游产业所涉及的门类多元,多部门交叉管理容易导致各主体之间的行动掣肘,相互排斥与利益冲突多于协调与合作.例如,生态型旅游区的开发所依托的资源基础多分属不同的管辖部门、归属不清:森林公园归属林业部门管理,风景区归属建设部门管理,水利风景区归水利部门管理,地质公园归国土部门管理,生态观光农业归农业部门管理,某些自然保护区归属环保部门综合管理等;管理多头致使其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标准,加大了开发和监管的难度.再如,由于水系水网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涉及不同区域的渔政、农业、水利、交通、海事、旅游、园林、环保、港口、城规等诸多职能部门,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各部门各司其职,缺乏统一规划、统筹开发和政策协同,导致区域水上生态休闲游的推行存在诸多瓶颈.

四、上海推进都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上海旅游生态文明建设以政府主导和推动主体,强调企业、院校、社区、游客的共同参与.政府主导培育良好的旅游生态文明政策环境;企业从技术投入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入手,践行旅游生态文明的理念与社会责任;引导游客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构建节约、低碳的旅游消费理念和消费环境;充分利用媒体开展引导、宣传,通过社区和市民积极参与,营造都市旅游生态文明良好氛围.

(一)技术支撑,推进都市旅游生产方式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旅游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不使用生态资源,而是要求提升生态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都市旅游产业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型升级;并在生态效率优化的原则下,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发挥联动和集聚效应;旅游生产要素配置更加科学,产业运行更加低耗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形成集约化管理服务方式;推广生态、低碳、节能技术和大数据在旅游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应用,以生态文明带动旅游综合效益的提升.例如,促进以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为重点的绿色建筑、绿色低碳旅游区、度假区建设;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合都市智慧旅游、旅游大数据和交通领域的低碳技术应用,倡导绿色节能驾驶、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和生态网络建设;在酒店运营过程中推广节能、低碳、循环技术的使用.把资源环境作为约束性指标,控制能源、水资源消耗的过快增长,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在餐饮、娱乐、宾馆和交通运输等服务性行业中,推广节能、节水、节材理念和使用环保产品,减少资源浪费与污染环境,促进旅游产业集约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

(二)宣教引导,促进都市旅游消费方式重构与文明氛围营造

铺张的、失范的、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一方面将造成旅游资源的加速消耗,另一方面则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威胁可持续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市旅游生态文明应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相关方利益表达和公众参与机制,努力形成全社会监督和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制定《旅游生态文明消费导则》,倡导消费者和居民树立绿色消费观和健康、集约的生活方式,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充分利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结合旅游活动,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通过制定标准、强化意识、倡导绿色与循环消费、提供节约资源技术支撑、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关注旅游民生等,构建一种新型的文明健康科学的旅游消费方式,关注旅游福祉、消费权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环境;并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构建居民与游客共享的消费空间.

(三)健全制度,构建都市旅游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目标导向.结合上海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宣教工作和绩效评估试点的契机,上海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可作为市、区政府作为考核和操作性的参照依据,综合评估各主体的旅游生态文明认知水平和建设实践能力,并进一步揭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人文生态问题.以崇明为例,为开展国际级生态示范岛屿的规划与建设,构建了一套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涉及“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管理科学”等5 个领域、15 项主题和24 个核心指标构成的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作为先行引导和参考标准.基于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和目标体系,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和利益协调的原则,可将都市旅游生态文明划分为:都市旅游资源保障体系(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都市旅游生态产品体系、都市旅游科技创新体系、都市旅游生态文化体系、都市旅游环境支撑体系、旅游生态制度体系6 个方面(黄和平,于秋阳,2014);注重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四)载体建设,构建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载体与空间

结合十三五上海旅游发展规划所提出的“三圈、三带、一岛”空间布局,以生态文明为主旨的旅游载体建设将更加注重都市旅游集约开发与持续发展,深化生态旅游建设,依托乡村风貌加强旅游功能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都市生态旅游功能,打造上海都市旅游景观体系,依托上海特有的都市型生态资源和周边的郊野、乡村和休闲农业资源,创建一批富有上海都市特色的生态旅游功能区,实现旅游协调、绿色发展.

一是都市水上生态休闲带.强调水陆互动,以河道湖泊景观水系为核心,加强水上、水岸资源互动,结合黄浦江两岸滨江45 公里安县的贯通,完善水岸配套设施,带动水岸商业、商务、餐饮、住宿、文化、休闲、娱乐、运动等产业的发展,实现黄浦江原来的生产功能岸线转变为生活功能岸线.

二是都市生态岛屿岛域旅游区.崇明岛、横沙岛、长兴岛为城市岛屿的代表,应加强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严格遵循生态承载力,注重保护和生态修复,并凭借自身的资源特色与优势打造精品、不断升级.

三是都市海滨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奉贤碧海金沙和金山城市沙滩为代表的上海都市海滨海岸的旅游资源强调都市人的亲水休闲和生态体验,强调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前提下的蓝色经济与休闲度假的平衡与合理开发.

四是都市城郊公园生态休憩空间.整合上海现有的郊野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市民公园、社区公园等都市生态资源,发展一批生态康养、游乐、科普、度假等生态服务产品,加强绿化,构建环城游憩带和谐生态空间.

五是水乡古镇生态治理修复区.对上海周边的水乡、古镇进行以文化保护、环境治理和彰显特色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即在核心区突出生态休闲、和谐与文明的体验功能;降低商业比例,将缓冲区外推,拓展公共休闲空间.

六是都市人文生态历史文化风貌区.对具有上海都市特色的建筑、文化街区、石库门、老上海花园洋房和特色社区加大生态补偿和资金投入,保护风貌和文化底蕴,注重生态承载力和居民心理承载力的控制,突出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传播载体与文化释放功能.

七是都市乡村生态体验新业态.结合当前旅游需求个性化、多元化、自助化趋势,充分挖掘生态科普、研学、邮轮、房车、民宿、田园综合体等旅游产品的市场空间,将生态资源与新兴业态相结合,提高生态产品品质和民生功能.

八是世博园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创新示范.突出上海世*主题的“绿色、环保、节能”特色,在世博园区和场馆后续利用中,注重展馆和活动区建筑继续坚持生态、低碳原则,力求在环保节能方面利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充分发挥世博园区的科普基地的展示和教育功能,发挥其生态文明载体和窗口作用.

(五)财政扶持,建立专项基金支持都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发展生态旅游的大背景,对生态旅游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倾斜,搭建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设立专项基金扶持都市旅游生态文明的推进,包括生态补偿基金、生态建设基金、生态维护和修复基金,生态文明宣教公益基金等;加强对生态旅游企业的支持,确保生态旅游企业的公平待遇,对生态旅游企业吸收下岗职工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提升生态旅游景区( 点) 和生态旅游接待设施等级、推动产业生态技术革新等给予额外的补贴和奖励.优化投资环境,积极鼓励集体投资、企业投资、个人投资,建立起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群众自筹、吸引外资等开放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给予生态旅游企业和项目以专业扶持和金融信贷支持,加快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Castellani V, Sala S.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index for touri policy development [J].TouriManagement, 31 (2010): 871-880.

[2]Lee T H. Influence analysis of community resident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touri development [J].Touri Management, 34(2013): 37-46.

[3]Hunter C, Shaw J.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a key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touri [J]. TouriManagement, 28(2007): 46-57.

[4]Patterson T M, Niccolucci V, Bastianoni S.”Beyond ‘more is better’: Ecological footprintaccounting for touri and consumption in Val di Merse, Italy [J].Ecological Economics, 62(2007): 747-756.

[5]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N]. 人民日报,2014-07-11(12).

[6] .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N]. 人民日报, 2017-08-29.

[7] 诸大建. 生态文明的世界背景、中国意义、上海思考[N]. 东方早报, 2013-11-16.

[8] 王冠文. 生态文明与生态价值的当代构建[J]. 专题研讨,2013(01):149-150.

[9] 张翔,王艳平,杨桂华. 生态文明旅游定义及其产业化[J]. 生态经济,2016(06): 209-213.

[10] 舒小林,黄明刚.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旅游发展方式的选择研究[J]. 生态经济,2015(06): 133-138.

[11] 黄和平,于秋阳. 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基于熵权修正AHP 层次模型[J]. 华东经济管理, 2014(09): 71-77.

[12] 唐承财. 低碳旅游: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旅游形式[J]. 旅游学刊, 2014(03): 10-12.

Concept and Shanghai Practice ofUrban Touri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Yu Qiuyang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nomics,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anghai 200020,China)

Abstract : Touri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concept of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mphasizes to promote harmonious, unifi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societyand environment while developing economic interests, which has clarified the valuable direction for touri industryto achieve the bottleneck breakthrough and development tran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Shanghaiurban touri,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main problems of constructing urban touri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Shanghai. Secondly, combining with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notation and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 it puts forward the main idea of Shanghai urban touri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including its concept, target system, construction subjects, eight major carriers and also somesuggestions accordingly.

Key words : Urban Touri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Shanghai

综上所述: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生态文明本科生态文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生态文明和概念内涵和旅游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实践生态安全和贸易便利的 当前,开放型经济在中国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平衡贸易安全和贸.

2、 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格目标诉求 汪馨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会科学部,四川广汉618307)摘要生态人格作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人格范式,展示了对“求真”的理性探索,表现了对“向善”的.

3、 特性提炼: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特色论略 摘要深入探析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须对其理论特色进行科学的把握,这是进一步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有强烈的科学色彩、鲜明的继承路径、突出的创新方式和深刻的民本情愫……理论特色.

4、 生态文明建设结硕果黄山入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2018 年7 月25 日, 在印度尼西亚巨港市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第30 届国际协调理事会议上,中国黄山以34 票全票通过,正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5、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后3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2018年实施大部制改革,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体制基础 近日在京召开的2018年全.

6、 生态环境部:精准打赢七大战役 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丽区;河北省井陉县、开平区、孟村回族自治县……;山东省太白湖新区、武城县、章丘区……;河南省长垣县、惠济区、禹王台区&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