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古代汉语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选题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题目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英汉语言和文化对比论文 汉语学报投稿 汉语语言文学论文 对外汉语硕士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题目 国际汉语教育杂志

汉语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哈萨克族人汉语词类习得综述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汉语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0

哈萨克族人汉语词类习得综述,本文是汉语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习得和词类和哈萨克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李晨溪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文章梳理了哈族①人汉语词类习得近40年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总体较为薄弱,问题多多.内容上缺少对词类的系统考察,方法上多采用翻译法,普遍缺乏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语等二语习得研究意识.

[关键词] 哈族;哈语;汉语;词类;习得

中图分类号: H 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6-0023-02

[作者简介] 李晨溪,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已有近60年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初,民族学院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汉语—哈萨克语对比语法课算起,哈族汉语教学走过了近40个年头.哈族是新疆地区的第二大少数民族,对哈族人民进行民汉双语教学是关系到新疆地区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乃至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哈语②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是黏着语,为“SOV”型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为“SVO”型语言.两者分属不同的语系,语言类型存在很大差异,可见,哈族人学习汉语并不容易.然而目前哈族汉语教材、师资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上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哈族人汉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哈族汉语教学任重而道远.由于汉哈语言类型的差异,词类学习是哈族汉语习得的重难点.我们想以目前CNKI中可查的期刊论文为主要对象,包括一些重要的专著,对哈族人汉语词类习得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目前检索到的词类方面文章17篇,另有成燕燕等(2009)的专著略有涉及.

一、实词

1.名词

杨凌(1994)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具体对比了汉哈两种语言在表达名词数的语法范畴上的异同,指出有六种相同的复数表示法,但也有典型的不同,汉语一般不能直接在名词前加数词表复数,需要借助不同的量词,哈语中不存在补充式名词表复数,比如船只、车辆等,得出汉语量词丰富,主要以数量词组表复数;哈语复数词缀活跃,主要以复数词缀表复数的结论.

2.趋向动词

帕提古力(1999)讨论了汉语中“来”、“去”单音节趋向动词和以“来”或“去”组成的四对复合趋向动词在哈语中的对应形式,重点分析了趋向动词除表示动作行为趋向外的种种抽象意义,以及一般动词带趋向动词和宾语时三者的位置分布.托合塔别克·努拉勒(1995)以“来”的不同词性切入,其中谈到“来”作趋向动词时,在趋向补语、可能补语及“V来V去”结构中对应的哈语表达形式.

3.形容词

根据耿世民(1989)的观点,现代哈语的形容词没有重叠结构.基于此,杨洪建(2004)根据构形手段和构词手段将形容词重叠式分为有基式重叠式和无基式重叠式两大类,并分别找出与其语义对等的哈语表达,还针对形容词重叠的条件、方式、基式和重叠式的用法辨析等设计了较为详细的教学策略.其中在谈到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究竟是表达程度加强还是减弱的争论时,杨洪建认为有不少单音节形容词并不是因为调量的需要而重叠的,而是句法上要求重叠,不重叠句子就不成立.比如“他远远向将军伸出一支干瘦的小手”这种现象为表示程度减弱提供了重要的*.

4.人称代词

张燚(2008)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比讨论了目前新疆地区维吾尔语、哈语和汉语第二人称T/V(一般性称呼和尊称)的基本使用情况,从历时的角度指出“您”源于第二人称复数“你们”,在这一点上维哈汉惊人地一致,问卷调查第二人称T/V的语用意识,发现汉族青年第二人称尊称的使用意识远远不如维哈青年.这篇文章很有意思,还有很多值得做下去的地方,比如维哈汉在“您”的来源上为什么如此一致?为什么很多语言面临T/V区别的消失?李建新(2011)重点分析了“?諂Z”和“自己”充当句子成分的差异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但疏于翻译技巧,只是罗列不同表达,没有讲清楚语义和语境之间的制约关系.

5.其他

赵凤珠(2008)从词义、词性、语能等角度辨析了“一点儿”和“有点儿”这组二语习得中易混淆的词.接下来几篇文章基本上是从翻译的角度来讨论的,杨凌(1991)讨论了动量词“番”不简单等同于“倍”的具体译法,托合塔别克·努拉勒(1995)、巴哈尔古力(2000)和武金峰(2002)分别讨论了汉语中常用的兼类词“来”、“半”和“是”,讨论中还注意到了很多汉语中的成语、熟语和一些习惯用法在哈语中的翻译,比如“来”作概数助词“十来个”,“来”作趋向动词“V来V去”结构,惯用语“半吊子”、“半瓶醋”,表强调的固定搭配“是……的”等等.帕提古丽(2000)和杨庆国(2005)讨论了数词,帕提古丽(2000)罗列了“一”的七种词性,多出现在古代汉语中,笔者以为不妥,处理为词类活用更好.杨庆国(2005)探讨了汉语中的多种缩略语形式在哈语中的对应形式,还谈到有一些缩略语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如“三军”、“三代”指代与过去不同,“五谷”、“六亲”等词义扩大.

二、虚词

1.介词

哈语没有介词,表达语法意义的任务是由格助词和格词尾完成的,使哈族学生在学习汉语介词时困难重重.李绍年(1985)从翻译的角度,讨论了由“对(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和定语时的不同译法.刘培华(1996)和张昱等(2006)都是从偏误分析的角度来讨论.刘培华(1996)指出了少数民族介词学习中常犯的“错用”、“滥用”和“少用”三种错误,重点辨析了几组容易混淆的介词:“对、对于”,“于、在”,“对于、关于”,“从、自、自从”,“跟、从”,“往、向、朝”,并且指出记住每个介词各自的表义功能、使用规则和条件限制这些个性特征是避免介词错用的关键.张昱等(2006)也是从“错用”、“滥用”和“少用”三种偏误形式展开,虽对易混淆的介词辨析不多,但补充了兼类词作介词、文言介词和特殊句式中的介词等几种情况,并且提到了新的介词分类法,张昱(2006)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具体介绍了这种方法.张昱(2006)以对比分析的视角,以HSK词汇大纲中甲乙丙词汇中的共51个介词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陈昌来(2002)的汉语介词分类法,将介词分为“主事、客事、与事、凭事、境事、因事、关事、比事”八类,分别找出了每一类介词对应的哈语表达形式.在总结对比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哈语的格和格助词的表达将汉语介词重新分为六类:起源性介词、处置性介词、指向性介词、伴同性介词、所在性介词、比较性介词.这一分类法得到了教学验证.从目的语和母语的对比中发现问题,能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2.动态助词

汉语的“着、了、过”表示持续进行、完成、经历的时态,常被维、哈族学生当作表示“进行时”、“过去时”、“完成时”的标记.这是因为学生的母语有“时”的标记,而汉语没有,他们总希望在汉语中找到与母语对应的标记,导致说出“我昨天想念了妈妈”之类的错句.帕丽达等(2001)讨论了其中的动态助词“了”,指出在汉语中并非动作的完成或实现都可以用“了”,还要受限于动词的性质和谓语前面的成分等语境因素.较早对动态助词“着”、“了”、“过”进行系统对比和偏误分析的是成燕燕等(2009),先梳理了汉语中每个动态助词在哈语中的表达形式,再根据丰富的偏误语料总结偏误类型并给出可行的对策,指出第二语言教学中,要在表层形式的讲解中加深学生对深层语义的把握,结合具体语境讲清语义联系和条件关系,帕丽达等(2001)提出了一致的建议.

三、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总的来看,哈族人的汉语习得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成果依然有限,也存在不少问题.研究内容涉及到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助词等多个词类,但除介词和助词的研究较为深入外,其他多是泛泛而谈,缺少对某个词类系统的考察,对语义和语用的重视也不够.方法上多从翻译的角度讨论汉语的某个语言要素在哈语中的对应表达,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语分析意识不强,给出教学策略的更是不多.哈族人汉语习得研究未来应具备*语理论的研究意识,综合运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等二语习得研究方法,从而促进哈族人汉语习得.

【注 释】

①为行文简洁,本文中的“哈萨克族”均简称为“哈族”.

②为行文简洁,本文中的“哈萨克语”均简称为“哈语”.

【参考文献】

[1]巴哈尔古力.汉语“半”一词在哈萨克语中的译用[J].语言与翻译,2000(1).

[2]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成燕燕.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语语法教学难点释疑[M].商务印书馆,2009.

[4]耿世民.现代哈萨克语语法[M].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5]李建新.哈萨克语自身代词“?諂Z”与汉语人称代词“自己”对比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1(3).

[6]李绍年.哈萨克语中汉语介词“对”(对于)的译法探[J].语言与翻译,1985(2).

[7]刘培华.对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介词错误的分析[J].语言与翻译,1996(2).

[8]帕提古丽.汉语趋向动词在哈语中的对应形式[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9(1).

[9]帕提古丽.汉语数词“一”在哈语中的译用[J].语言与翻译,2000(3).

[10]帕丽达·阿依努尔.从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易出现的语病看动态助词“了”的用法[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1(3).

[11]托合塔别克·努拉勒.浅析“来”在哈语中的对应表达[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5(1).

[12]武金峰.汉语“是”的用法意义及其哈语翻译法[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4).

[13]杨凌.汉哈语名词复数的异同[J].语言与翻译,1994(3).

[14]杨洪建.汉语形容词重叠结构在哈萨克语中的对应表达及其教学[D].新疆大学,2004.

[15]杨庆国.汉语数词缩略语及其在哈萨克语中的表达形式[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6]赵凤珠.维、哈族学生使用汉语“一点儿”和“有点儿”出现的偏误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3).

[17]张燚.维哈汉语第二人称代词T/V语用价值走向比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4).

[18]张昱,武金峰,托乎塔别克,田培成.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介词偏误分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4).

[19]张昱.汉语介词与哈萨克语的格形式的对比研究及教学验证[D].东北师范大学,2006.

上文结论: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习得和词类和哈萨克方面的汉语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汉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近十三年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综述 近十三年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研究综述○毛新雯 张 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088) 摘要 本文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考察了20032015年对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研究的发展概况,据此得出近十三年汉语第.

2、 高中语文教学中古汉语词类活用情况例析 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在高考试题中一直是个重头戏,当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针对高考以及文言文的特点,语文教师应.

3、 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词语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 摘 要西班牙语背景的留学生在汉语词语习得的过程中存在着偏误个性 经过对语料的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西语国家学生主要存在词语误代、词语误加、词语遗漏、词语错位以及词语生造……偏误类型,这些偏误主要是因受西.

4、 英语母语学习者汉语连词习得过程 摘 要汉语连词大约有120个,与名动词……类别相比,数量不算多 但其使用频率高、范围广,在篇章结构的衔接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被认为是对外汉语关联词和复句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另一方面,汉语连词也是对外汉语.

5、 汉语常用词演变综述 杨 雪,宋闻兵(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摘 要近年来,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成为汉语研究的热点,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理论不断创新 在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相.

6、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一直以来,词类问题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而词类活用这一现象主要在古代汉语中较为显著 但通过对大量词汇应用的观察,发现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现象野也为数不少 本文试图对三大实词的活用情况进行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