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文学刊物投稿 文学杂志投稿 外国文学期刊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杂志排名 文学杂志 汉语言文学技师论文 饮食文学论文 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祥子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文学专业杂志

文学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跟马华文学:地方错置境遇里的在地实践以诗歌为例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文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1

马华文学:地方错置境遇里的在地实践以诗歌为例,本文是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本与马华和马华文学和地方错置境遇类论文范本.

在世界华文文学的版图里,马华文学的特殊经验和贡献,有别于其他区域的华文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化母体的分隔,催生了乡愁文学,“内在中国”和“在地文化”,是其认同的重心.20世纪50年代之后,不少马华作家将故国情愫倾注到台湾和香港,这两个地区弥补了他们暂时回不去的“中国”.所以,讨论地方经验的特殊性与“文化中国”的多元性,马华文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景观.

一、多重认同及“地方的特殊性”

从文学创作及作家分布的地理区域上看,海外华文文学大致可分为东南亚华文文学、北美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和大洋洲华文文学等;就文学的区域特质及作家群体的构成、创作的贡献与影响而言,以东南亚华文文学和北美华文文学最为突出①.尽管世界各地华文文学发展的进程各异、格局不一,但“母语文化”与“在地文化”的杂糅和交会,一直是它们所要面对的处境与命题,并直接影响到华文作家地方经验和身份认同的形塑.王庚武早就指出:“现代的东南亚华人,与当今的大多数人民一样,并不仅有单一的认同,而是倾向于多重认同.”②世界各地的华人,本来就存在着文化认同上的多重性,具体到每一位华文作家的创作,又进一步演绎为“差异文化与个别经验交糅出的多重性”③.关于1949年之后“写在家国以外”④的华文文学身份认同的复杂情状,从以下引述的几段论述中,不难看出其处在“中国文学”与“国家文学”之间的“模糊”及“多重”性质.

林建国:“今天不论我们如何定义(纳入既有知识论述中操作和既有诠释视野中对话)马华文学,任何一元论都没有帮助.这里我们找到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对位置.中国文学若是一元论意义的传统,则是死去的传统,马华文学大可轻易脱离,一如我反驳中国本位学者作家时所暗示;如果中国文学是未完成、进行中和保持开放的传统(这是事实),则马华文学当然‘属于’这传统,但是同时也以自己的诠释视野与传统对话.我们看到这对话关系的影响∕收受过程,满是倾轧纠葛……”⑤

张锦忠:“东南亚华族社群,已非(早年)旅居当地的‘华侨’;入籍、归化与土生土长的华人,尽管不少人仍然使用中文阅读和书写,或至少说中国方言,他们身上的‘中华属性’或‘中华文化特质’势必因政治、社会、文化情境不同而日渐消灭或转化.”“马来(亚)民间华社在文化属性与政治认同的问题所在,不在于认同,而在于不被认同.因此,无论马华文学表现如何,对本土的文化属性如何鲜明,马华文学乃至文化至今仍然被视(斥)为外来文学文化,只能在边际书写运作.马华文学久(暂)居边陲,自成文学系统,但在政治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牵制与冲击之下,难免面目模糊,身份暧昧.”⑥

史书美:“由于华语文化在世界各地是本地文化的一面,也是一种本地的文化实践(place-basedpractice),因此本身是多样的、甚或多语的.不同地方的华语有不同的词汇或句型,因本地的文化情境不断演绎改变,因此可以大略称为‘语系’.各华语社群文化有各自特定的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的组合,因此也不能以一套论述概括之.因为是在地的实践,华语文化永远是在不断建构中,也在不断消失中.美国部分华人第二代之后不再说华语,并非是一种失落,而应看成是本地化的自然结果,不应以民族中心的价值判断去衡量.身为在地的实践,它与所谓离散前或殖民前的国家的关系,因为不同于离散论述中所逃不出的母带关系,是多样的、复杂的、甚或完全不存在的.在马来西亚垦荒居住的华人,有些追溯数百年的历史,怎么还能称为离散族群呢?马来西亚建国也不只是半个世纪而已.华语语系研究(Sinophonestudies)因此是反离散的在地实践,探索在地的政治主体的华语文化生产,而不是流放或离散主体的自恋式的怀乡母国症.……华语语系研究,其出发点是不可避免的*性(ethical imperative),别于大一统的‘中国性’、‘美国性’等等的定义,以此解构这些大一统诸论所抱持的各种中心论,如中国中心论或美国中心论.华语语系论述因此使笔者所谓的‘多向批评’(Multidirectional critique)成为可能,身为在地实践,却可同时批评不同的、跨国的各权力执行体,也正是少数或弱势的跨国主义的一种展现.在此,跨国面向的批判,是一种基于本地实践的*的批评,而不是‘为跨国而跨国’的流行说法.在地实践认可国家机制的持续存在,而不是‘后国家’的论述.以在地为本的多向、跨国批评,因此在根本上有别于其它接近‘后国家’的跨国论述.”⑦

由此可见,单一的“中国性”(Chineseness)或“内在中国”,在“家国以外”的本地实践中已然瓦解.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中国”影响∕收受,同时伴随着其“本地”影响∕收受,在世界范围的本地实践中已经生产(并不断再生产)出一种杂糅的“ 诸中国性”(Chinesenesses)及“诸中国身份”(Chinese identites)⑧.多琳·玛西的“ 进步地方感”(progressive sense ofplace)及“全球地方感”(global sense of place)观念,对于这种“地方的特殊性”进行了较为妥当的理论阐释.她说:“地方的特殊性不断被再生产,但这种特殊性并非源自某种长远、内在化的历史.……事实是,地方所在的广大社会关系本身,在地理上也有所分化.(经济、文化或任何其他方面的)全球化并未单纯地引致同质化.相反的,社会关系的全球化,是另一种地理不均发展(再生产)的根源,亦即地方特殊性的根源.地方的特殊性导源自下列事实:每个地方都是更广大与较为在地的社会关系之独特混合的焦点.有个事实是,在某个地方混杂在一块,就会产生其他地方不会出现的效果.最后,这一切关系都会和此地累积的历史互动,产生更进一步的特殊性,而可以将这段历史本身想象为当地的联系,以及与世界的不同联系层层叠合的产物.”⑨

二、“地方错置”与“文化中国”

从东南亚华文文学及北美华文文学中现代汉诗创作的实际情形来看,两地诗人的“本地实践”既交织着“内在中国”与“在地文化”的认同矛盾,又表露出在“地方错置”境遇里生命个体“不得其所”的焦虑和无奈.

马来西亚的华文作家和诗人,不断迁徙、流转于世界各地者并非少数.从1950年代末开始,马华作者不断跨海到台湾深造,并在台湾文坛崭露头角.到21世纪初,“在台马华文学”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论述术语,“用来描述马华作者在国境之外的台湾的文学生产成品”⑩.其中,李永平(婆罗洲—马来西亚—台湾—美国—台北—高雄—台北—花莲)、张贵兴(婆罗洲—马来西亚—台北—宜兰—台北)、黄锦树(马来西亚—台北—埔里)、陈大为(马来西亚—台北—中坜)及林幸谦、温瑞安、方娥真(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足可为证.林幸谦写道:

离开一座孤岛

被我伪装成,故乡的异国

离我远去

美丽的历史已经颠覆

消失的他者

也是一种乡愁

一种伪装的回归

——《离开民国》(1993)

秋天我只身离开半岛

意图解构乡愁的

却发现破碎不堪

梦的碎片

滑过银河的中心

划破中年

——《破碎的乡愁》(1995)

仪式开始的那年

早就落在边陲

……

故乡以外,他们告别

用异族的文化

记述祖先的故乡,逃离自己

……

故乡的海水把故土埋葬

纷乱埋葬的憧憬

化为海外的中国

前世他们离开

今生的根

丧失在汪洋的海上

——《海外人》(1995)

“伪装成”“故乡的异国”以及“伪装的回归”,其“乡愁的”并非“离开半岛”解得,诗人内心并不认同于异国或异地;而在故乡之外用异族的文化来记述那个(因不断迁徙)远离自己的故乡,隔海怅望,又充分流露出对于“祖先的故乡”、“海外的中国”的疼痛和迷惑.诗人在《赤道线上》一文中说:“赤道线上,水色天色风景雨景一一都落在我磊落奇蟠的胸头.沉郁变化之中,只有这一景最为刻骨铭心:祖邦成了异邦,他乡成了家乡.”作为拥有国族“美丽的历史”的华人,从“祖邦”沦落到“他乡”,因历史颠覆、乡梦破碎和海洋隔阻而使“他乡”成了家乡,“祖邦”却成了“异邦”,这是诗人最刻骨铭心的胸内之景.

陈大为的《某个回家的主题》(2005)一诗,也表达了对单一“中国性”的背离和对多元的“诸中国性”及“诸中国身份”的渴慕:

某个回家的主题或者

某个主题的回家

都会猛力拍打年久失修的门

影子是书生

鞋子是京城

石雕的悲伤是牙床生苔的狮子

绕口令里的石狮与诗

诗与石狮

都死透了

当真死透才能重生

黄锦树曾以“没有家园”、“流亡”及“错位的归返”来描述旅台马华作家的境遇:“无形中默守着房客的*,意识到居住在借来的地方,甚至时间也是借来的——移动的中途站.”与惯常用以描述香港特殊经验的“借来的土地,借来的时间”极为类似.提姆·克瑞斯威尔分别用“时代错置”(anachroni)和“地方错置”(anachori)两个词汇来指称“处于错误时代事物”和“置身错误地方事物”,他指出:“游民不仅是头上没有屋顶的人,还是被评价为置身错误地方(城市、乡间、外面、当众)的人.难民不仅是为了逃避迫害而迁徙的人,还是以他们的移置建构出来的人.……地方是由构成‘社会’的人群造就的,但地方同时也是生产人际关系的关键.”这一评断,既注意到乡村特性、城市空间与无家可归状态之间的双重“错置”,也涉及地方认同与道德评价之间的紧密联系.来自其他地方的游民、难民和寻求庇护者,虽然可能对“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文化”造成威胁,但同时也参与和构建“我们的地方”和“我们的文化”.

游川的《金马仑橙》则隐喻了故乡文化(“祖国文化”)与在地文化(“国家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参种”的历史现实:

朋友告诉我

金马仑的橙子

虽然皮厚肉干汁酸

原本可是潮州柳橙的品种

移植来此,不知道是

阳光太热,雨水太淫

参种变孬,还是水土不好

才落成这副模样

移植而来的潮州柳橙,不管是因为所在地的阳光、雨水、土壤的综合作用,还是因为嫁接或授粉(不排斥有“另外的地方”的可能性),“参种”的结果就是现在的“这副模样”.诗作虽然持批评态度,但也道出了故乡文化、在地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共同构建“我们的地方”和“我们的文化”的事实.

刘亮雅认为,“在台的马华文学从李永平、张贵兴到黄锦树、陈大为等已形成文学传统”,“马华文学描写的非马非华、亦马亦华经验和台湾文学里描写的被殖民经验有类似处.而已归化台湾的马华作家似乎也可以视为台湾作家.在台马华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跨国文化异质想象,也凸显了‘中国性’的问题性.”其实,这种对于“中国性”的疑问,在合理化香港、台湾多元混杂的地方经验的同时,何尝又不是一种“返归”、“归化”于开放的“文化中国”的合法化诉求?

香港诗人梁秉钧曾说:“在我们的心中,其实有许许多多的‘中国’,包括许许多多不同区域族群所发展的不同的中国文化,包括由阅读过去作品所建构的‘中国’……我认为任何讨论中国文化的人都必须兼容这些,否则中国这一概念便被限死在一种论述:把中国看成是一种均质的独霸专一排他狭窄固定而气脉将尽的东西.”这种开放的“中国”观,既使不同地方的“许许多多的中国”,包容于丰富、多元的“文化中国”中,同时也针对西方的强势话语进行纠正和批评,与“西方”及西方论述形成一种新的对话关系.从文化地理学的层面上说,开放、多元的“诸中国性”、“诸中国身份”,正是多琳·玛西所强调的“地方的概念绝对不是静止的,地方也是过程;地方不必要有框限封闭地区的分隔边界;地方没有单一、独特的‘认同’,地方充满了内在冲突;地方的特殊性不断被再生产”等发展的地方观的典型例证.

结论

马华文学,与海外其他区域的华文文学一样,有着相似的文化历史和现实境遇.正是母语文化(“祖国文化”)、在地文化(“国家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的交会、浸润和影响,促成了“地方错置”境遇里的“本地实践”,开出别样的花朵,结成不同的果实.从文化影响、文化结构上看,首先是作为文化传统的中国和西方,其次是马来西亚本国文化,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的文化,共同型塑马华文学的文化性格.由于马来西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马华作家、诗人具有一定规模的岛外旅居,其“本地实践”甚至具有“地方再置”的二次性.譬如“在台马华文学”的双重乡愁(中国/马来西亚).对旅居台湾的马华作家、诗人而言,台湾其实是一个新的地方.无论是文化乡愁的倾注还是家国认同的焦虑,在第一次“地方错置”之后,又面临一次“地方再置”和“地方再认”的实践历程.■

此文结论:这是关于马华和马华文学和地方错置境遇方面的文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族群的历史言说:马来、马英、马华文学的族群关系书写和新历史主义 马来西亚庄薏洁摘要根植于多元种族土地的国家——马来西亚,国内的三大语文——马来文、英文和中文文学作品中的族群关系书写,既提供了国家特定时期的历史见证,也.

2、 华语文学对中华性的接受和颉颃以马华文学为个案 马来西亚许文荣摘要在华语语系文学中,马华文学与中华性(广义的,包括政治、文化、美学、习俗……)的纠葛相信是历史最悠久而又极端的个案 马华文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中国性经营,大致上可分成政治中华、文化中华.

3、 马斯克:非凡成就和争议并存的科技大亨 伊隆·马斯克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商业人物之一 马斯克最近一次登上头条,是因为其公司SpaceX 宣布,将首次把私人旅客送上太空进行环月旅行 其非凡的开创性成就还包括创建在线支付平台PayPa.

4、 万华化学:从MDI龙头变身为全球综合化工企业 2018年6月4日,万华化学复牌,标志着万华化学从2017年12月5日起停牌,并用6个月的时间筹划的整体上市终于落下帷幕 根据万华化学6月2日发布的吸收合并烟台万华化工预案(修订稿),吸收合并的烟台万.

5、 马化腾: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3月3日记者沟通会上表现出了少有的幽默,今年,他带来了八份书面建议,议题涉及数字中国、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化、金融安全、医疗健康、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

6、 马竹组诗:问禅 马竹,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武汉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北广播电视台专业编剧 198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从事影视编剧、文学创作和艺术研究 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