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每一个都是罪人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与每一个都是罪人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每一个都是罪人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1

每一个都是罪人,该文是关于每一个都是罪人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跟罪人和每一个和都是相关论文范文.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名篇,选入多种高中语文教材.我上高中时也读过,多数阅读者都把祥林嫂的死归于封建礼教(如四大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我的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这样说没有大问题,但我感觉这样说还是有点抽象,而且如果说祥林嫂死于封建礼教,那么封建礼教,比如四大绳索在信息化的今天虽也有,但基本上算是过去时了,我们现在还读它做什么?学习《祝福》的意义何在?所以这次重读,感觉祥林嫂与其说是死于封建礼教,不如说文中出现的每个具体的人都是刽子手,都是罪人.

鲁镇是一个象征,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课文中除祥林嫂和她的儿子、丈夫外,属于鲁镇的有四叔、四婶、柳妈、我、短工、鲁镇的男人或女人们.

直接导致祥林嫂精神灾难的是柳妈和四婶.柳妈讲阴司两个男人要争祥林嫂,阎王只好把祥林嫂锯开,一人一半,这直接让已经失去儿子的祥林嫂处于极度恐惧中,所以宁愿用一年的工钱去土地庙捐门槛赎罪,赎自己不洁之罪,赎自己死了丈夫、死了儿子之罪,赎自己被人嘲笑之罪,赎自己一世所有的罪过.其实祥林嫂啊,你何罪之有?有“罪”的是他们!

当她捐完门槛后,觉得自己无罪了,自己干净了,于是在祝福礼时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但这时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让祥林嫂精神崩溃.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此后,“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每当读到这里,我都想掉泪.一个人怕暗夜,怕黑影倒还罢了,但最可怕的竟然是世上的人,尤其是熟人,譬如四婶.鲁迅先生用了“主人”一词,显得多么隔膜,多么冷酷无情.祥林嫂和四婶之间有永远不可超越的界线,无论祥林嫂多么卖力干活,甚至于用一生的积蓄去赎罪,但赎不回“主人”的一点点怜悯.祥林嫂在“主人”眼中只是一只内心忐忑的老鼠.从“主人”家出走然后死亡,就是她必然的命运.

四叔是旧文化的代表.鲁迅先生对他着墨不多,但每一次落笔都一针见血.一次是写他骂新党;一次是写他的书房:提到了三部书,《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四书》.这几部书决定了四叔的文化源头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强调*道德的“三纲五常”,这直接导致了四叔面对祥林嫂婆婆家来抢祥林嫂时的态度——可恶,然而……这“然而”的言外之义就是夫为妻纲,丈夫死了,嫁狗随狗,婆婆家来抢人没什么不对的,这导致了祥林嫂的第二次被迫再嫁,准确地说是被当作商品一样卖掉.对他的另一处描写是祥林嫂死后,他说:“不早不迟,偏偏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谬种”这个词是骂人的话,相当于坏种、坏蛋.一个人的死,非但没有引起他的同情,反而骂死者为“谬种”,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恶”呢?恐怕是比仇恨还可怕的“恶”.作为一个旧文人的代表,四叔象征了那个时代文化势力对中国妇女(或者是所有中国人)的戕害,也表明了鲁迅先生对中国旧文化或旧文化人的批判.

“我”是一个新派的知识分子,开篇就说“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象征了中国真正的知识分子从来都是没有依靠,没有根的.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屈原、嵇康、阮籍要么走向死亡,要么与孤独为伴.“我”和四叔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但当“我”感觉到鲁镇的“祝福”,鲁镇上的人们,鲁镇上的一切都没什么变化,都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时,“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这就是一个无力的知识分子唯一能做的——逃走.

鲁迅先生在本文还有另一处表示“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这是在祥林嫂问他灵魂之有无,“我”用“说不清”来搪塞后.鲁迅先生说:“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不知增价了否?以往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这里以吃鱼翅的由头来逃走,恰恰表明的是鲁迅先生内心巨大的不安:因为自己用非常世故的“说不清”三字来推卸可能要发生的祥林嫂之死的责任,而且趁祥林嫂不再问的间隙,匆匆逃走.从“我”的角度看,“我”也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虽然“我”怀着不安和愧疚.但像祥林嫂这样的人,属于“无聊生者不生,厌见者不见”之类,死掉“为人为己,也都是不错的”,于是“我”便心安些,“渐渐的舒畅起来”.这是“我”对自己的安慰,也是自嘲,更是痛彻心肺的无奈、绝望.

还有鲁镇的男人与女人们,听够了祥林嫂讲儿子阿毛的故事.“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这里的男人女人都很无聊,都是来寻“有趣”的,当祥林嫂的故事不够有趣时,他们立刻就“鄙薄”起来,“陪”出几滴眼泪.一个“陪”字写尽了女人们的虚情假意.祥林嫂以及那个死去的阿毛,和这些男人女人们是没有关系的,按鲁迅先生的说法,这些可算是“无恶意的闲人”“饭后的谈资”(《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更厉害的地方还在于,他又进了一步,又专门写了一些“老女人”:“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这里的“特意寻来”就是居心不良,有点“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了.这些老女人,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好像是给祥林嫂准备好的,单等动情时就流下来.一个“停”字写出这些老女人特别的居心,多么的会装.而其实,她们和祥林嫂都是底层人,都是“暂时做稳了的奴才”,因而他们之间的戕害,更令人感觉悲哀、绝望!更可悲的是她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认为自己和祥林嫂同类.当祥林嫂因失子悲痛,看见两三岁的孩子便说是“我们的阿毛”时,鲁镇的人们却说是“你们的阿毛”.这意味着,祥林嫂是被鲁镇的人们给“切割”出去了的,终于成为了大家的“玩物”,被丢在尘芥堆里.

还有那个短工,当他回答“我”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时,鲁迅先生是这么写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穷死的”这三个字,明显的带有厌恶的语气,而且是“淡然的”.一个生命的逝去和自己没有一点关联,甚至还有点不屑,好像祥林嫂终于死了是大快人心的好事一样.这是何其的愚痴呀!这让我想起约翰·多恩《丧钟为谁而鸣》那首诗来:“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响!

鲁迅描绘的同类相互戕害这种人性之恶、关系之恶才是《祝福》的主题.祥林嫂的死和每个人都有关.正如他在《狂人日记》中所言:“打开中国历史来看,满篇都是仁义道德,实际上字里行间都写满了‘吃人’、‘吃人’.”

再回到开头的问题上来.如果说在科学日渐昌明的今天,封建礼教当然仍然有,但比起鲁迅那个时代,或者是鲁迅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已经相当不足道了,那么,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封建礼教已不足道了,但是人性之恶、关系之恶却在时下的中国大行其道.前几年的小悦悦事件,碾压小悦悦的司机是凶手,但那些冷漠的围观者,同样让人心凉.因为司机开车撞人是偶然事件,而围观者的冷漠损害的将是全社会的良心,每个围观者都是杀死小悦悦的凶手.鲁迅先生描绘的人性之恶,仍然在我们身边,未来也不会消失.或许,这就是今天重读《祝福》的意义所在吧.

另外,这次重读,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鲁迅在《祝福》中写祥林嫂初到鲁镇,他婆婆带人抢她回去后,鲁迅写道:“四叔踱出门外,也不见,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我以为“旁边还有一株菜”这一句让人遐想,最见鲁迅功力.为何写这一株菜呢?这株菜从何而来?只有一株,或是捡的,或是从林边道旁信手摘来……这一句看似闲笔,实则意味深长.无论如何,一位朴素、勤劳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因为记忆中,我的父亲、母亲,有时下地干活回来,手里就带几枝麦穗或者一两个豆荚.于是,我想到余华描述的一个细节,说有一位记者写完一个年轻人跳楼自杀后,加了一句“他的牛仔裤破了一个洞”.我以为,“旁边有一株菜”和“牛仔裤破了一个洞”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文学中细节的魅力.

总结,这是一篇关于罪人和每一个和都是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每一个都是罪人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每一个都是罪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关于每一个都是罪人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职称论文题目

关于每一个都是罪人开题报告写作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