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读书文摘杂志社 读书杂志王念孙 读书论文 读书杂志订阅 读书杂志 关于读书的论文 读书杂志地址 读书的杂志 教育刊物读书笔记 读书编辑部 学生读书情况的论文 教师读书文献

读书类有关论文范文集 和汤显祖和世界读书日正讹等小考三则类论文范文资料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读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8

汤显祖和世界读书日正讹等小考三则,本文是读书类有关论文范文集跟世界读书日和汤显祖和三则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王喜明

知识的求真与求原既是从古至今图书和图书馆事业的优良传统,更是这一专业领域的使命与天职.一代代先辈以极端认真的态度从事校勘、辨伪等工作,才给后世留下了众多最接近原本的古籍和与古籍相关的科学论断.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的爆发式增长,既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也时时让我们在面对无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海洋时无所适从.作为图书馆从业者,笔者希望通过对几则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信息“困惑”进行简单的考辨,正本清源.

一、汤显祖与“世界读书日”的设立无关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重视,“世界读书日”也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节日,全国各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各种媒体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这其中,关于“世界读书日”的由来往往成为宣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包括一些广有影响的报纸在内,在相关的介绍中都特别强调“世界读书日”设立在4月23日是因为这一天是世界三大文豪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逝世纪念日.这无疑让中国的读者深感自豪.2013年,还有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介绍汤显祖与“世界读书日”的关系,文章中说: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为什么定在4月23日?因为文坛三杰即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中国的汤显祖都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为了纪念这三位对世界文明有着巨大贡献的文豪,进一步倡导 读书与写作,就确定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

……

当年确定“世界读书日”时,由西班牙首先动议.仿佛没有提到汤显祖,只提到了莎翁、塞万提斯、西班牙诗人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德拉·维加也是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这样,西班牙一国就占了两位,体现了自己的祖国情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阐明为什么将读书日设在4月23日时,只说是为了纪念汤显祖、莎翁、塞万提斯.这彰显了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而唯有对东西方作家的平等承认,也才能更好地体现读书日的世界意义.

事实果真如此?经查联合国相关网站,关于“世界读书日”的设立是这样介绍的:

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

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为此,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世界书籍与版权日”和“教科文组织促进容忍青少年文学奖”.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和国内一些主流媒体都采用了与上述表达基本相同的介绍和报道.事实上,我国普遍把“世界书籍与版权日”单纯当做“读书日”进行宣传的情况已经与该纪念日设立的初衷有所偏离了,而把我国戏剧家汤显祖与世界读书日强扯上关系就更让人啼笑皆非了.我们现在很难找到这一错误说法的原点,但却可以大致推断出其缘由.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生卒年为1564—1616,我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生卒年为1550—1616,因两人是同时代人,又都因戏剧创作享誉世界,从而经常被研究者——特别是我国研究者——进行比较研究,而两人于同一年去世的史实,可能就被人有意或者无意地当成了“同一天”,并进而发挥民族自豪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汤显祖也列入了“世界读书日”的“发起人”行列,后来者不辨真假,以讹传讹,几乎要弄假成真了.

那么汤显祖究竟是那一天去世的呢?《明史·汤显祖传》只模糊的说:“(万历)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据汤显祖研究专家徐朔方考证,汤显祖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六月十六日,即公元1616年7月29日逝世,年六十七岁.笔者所见的其他一些研究资料也持同样的观点.

二、“清末四大藏书楼诗”的作者及原旨

“清末四大藏书楼”可谓我国私家藏书史最壮丽的绝唱.在当今介绍这四大藏书楼的文章中,往往会以一首诗作为引子:“琴剑飘零皕宋空,八千卷散海源同.峥嵘一阁留天壤,文献东南此大宗.”该诗前两句巧妙地把铁琴铜剑楼、皕宋楼、八千卷楼和海源阁的名字串联在一起,脍炙人口.但相关的文章中往往以“诗云”起头,并未提及该诗的作者,未免让有些读者意犹未尽.在2009年《中华遗产》上发表的一篇长文中,把这首诗说成是“清末名诗”,更是过于想当然,错的离谱.那么这首诗究竟为何人所作,作于何时,所咏何物呢?

经查,此诗系苏渊雷1978年在游览天一阁时所作,而且第三句诗已经暗嵌了天一阁的楼名,该诗尚有后四句,为“百轴琳琅书画业,残碑断碣藓苔中.园林景物依稀在,一代风流属范公”.落款为:“天一阁留题,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戊子初冬,平阳苏渊雷.”

据百度百科,苏渊雷11949年前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政治学校教员、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国文讲席、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1995年去世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首看似为“清末四大藏书楼”张目的诗,实则是借对此四楼衰落凋零的命运来反衬天一阁饱经风雨仍然傲立东南的文化奇迹.

三、“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是谁说的

“坐拥书城”是图书馆工作者经常用来形容自己工作环境的一个词,更是一个爱书者心向往之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个词来源于一句名言:“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准确地说,这句话产生了两个意义相近的成语,一个是南面百城,一个是坐拥百城.

那么这句让古今读书人士气大振的话又是谁说的呢?网上可以查到的有两个归属,一个是北魏藏书家李谧,来源有《魏书·逸士传·李谧传》、《北史·李孝伯传》、《北史·李谧传》、《北史》卷三十三《李孝伯传》附《谧传》等几种说法;另一个是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多见于网上的一些名言转帖,2004年出版的一部《中国名人名言总集》持此说.

经查,此语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史学家魏收所著的《魏书·逸士传·李谧传》,是在李谧去世后,“四门小学博士孔璠等学官四十五人上书”中引用李谧的原话.后李延寿在编著《北史》时,采用了大量《魏书》的史料,其中就包括关于李谧的记载,只不过把李谧和《隋书·逸士传》中关于其“弟子士谦”的记载一并“附其家传”,列于《北史》卷三十三《李孝伯传》之附传中.

可见,在引用这句名言时,把其出处标注为《魏书·逸士传·李谧传》是最为准确和合理的,笔者所见到的一些《成语词典》也正是这样做的.而说此语是李延寿说的,未免过于疏于考证,是不尊重历史的,误人子弟的行为.

四、感想

以上三则考辨可能在许多人看来都是纠缠枝末细节的作为,无足轻重,因为当前网络上流传的错误信息比比皆是,本文列举的三个问题与之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但笔者认为这样类似“咬文嚼字”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有必要的,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信息总量巨大,信息质量不可控,虚假、错误信息泛滥,网络谣言传播迅速,此起彼伏.在这样的环境下,让真实、准确的知识和信息占据传播主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让“世界读书日的设立和汤显祖有关”这样的错误信息大行其道而无人进行纠正的话,除了给一些不知情的知识受众以盲目的自豪感以外,更多时候只会贻笑大方.

此文汇总:本文是关于世界读书日和汤显祖和三则方面的读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读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汤显祖的亢直和坚正 李建军薇亦柔止,薇亦刚止 汤显祖是一个亦柔亦刚的人 就情感来看,他有一颗赤子之心,柔情似水,多爱不忍,对父母家人,对师长朋友,对黎民百姓,都真心相待,纯然一副热心肠,甚至,还有一副急人所急的侠义心肠 .

2、 汤显祖对当代戏曲创作 李 伟汤显祖(15501616)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巨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足以和莎士比亚(15641616)并肩而立的东方戏剧巨匠 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

3、 缪斯殿堂的台阶是有层级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不可比性 张 霁“活着,还是死去”这个在汤显祖那里并不成其为问题,但却是人文主义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终极追问……众所周知,今年是伟大的英国文豪莎士比亚逝世400.

4、 文学比较经典论题的当下意义评《并世双星: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张国功评论家李建军近年文笔纵横驰骋,日见精彩 其文章高产迭出,涉猎广博着力最多者,是以系列文章潜心“重估俄苏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域外资源进行清理与反思;同时又一以贯之地.

5、 他突然写出《并世双星: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 赵 勇一熟悉李建军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国当代文学方面颇有成就的思想者、研究者和批评者 近两年来,他又开始了“重估俄苏文学”的研究,文章联翩而至,让人应接不暇 然而,就在这种排.

6、 盐亭县:嫘祖故里清廉之音广播传递正能量 “听众朋友们,欢迎收听‘嫘祖故里·清廉之音’节目,我是本期主播……”每周二,熟悉的声音准时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