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少年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2018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网站 中华儿科杂志订阅 中华检验学杂志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中华微生态学杂志

关于中华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宁夏引黄灌溉工程中华黄河文明的杰出代表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中华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9

宁夏引黄灌溉工程中华黄河文明的杰出代表,该文是中华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中华和黄河和引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国人公认,宁夏是长城的天然博物馆,也是古渠的天然博物馆.两者相比,长城遍布中国北方诸多省区,而古渠只分布于少数几个地方(如四川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广西兴安的灵渠,陕西关中的郑国渠,宁夏的引黄灌溉古渠).从这点看,宁夏古渠可能具有更独特的意义.如今长城申遗(申报世界人文和自然遗产)早已成功,宁夏古渠申遗也已提上议事日程.

古老而又生生不息的宁夏黄河文明

宁夏黄河沿岸冲积平原(简称“宁夏平原”)属西北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热量适中,但降水稀少.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降适当.2000 多年前,从四面八方迁来的移民、戍卒,利用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开渠引水,自流灌溉,使黄河水与光热、土地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奇迹般结合在一起,在沙海包围中开拓出西北最大的人工绿洲.

史载:汉代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七十二万五千口”;元狩五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元鼎二年(公元前115 年),“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指今内蒙古包头以西至甘肃兰州附近),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元鼎六年,“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汉书·武帝纪》,《史记·匈奴列传》).表明最迟在距今2100 多年前,宁夏平原迁入大批移民和军垦戍卒,大规模兴建引黄灌溉渠道,成为我国最古老的黄河水利工程之一.

宁夏黄河文明不但年代久远,而且绵延不断.由于宁夏平原十分有利的引黄灌溉条件,劳动人民治水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以及当地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对黄河水利的极端重视和合力呵护,2000多年来,虽有战乱影响其起落盛衰,黄河文明却仍然绵延不绝.马克思曾指出,东方的好多灌溉农业区中,“大片先前耕种得很好的地区现在都荒芜不毛……一次毁灭性的战争就能使一个国家在几百年内人烟萧条,并且使它失去自己的全部文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6 年,64 页)例如与宁夏平原自然条件类似的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利比亚沿海平原,古代曾是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经过几次战争,大片农田迅速变成浩瀚沙地.宁夏平原引黄灌区虽历经多次战乱而并未发生文明的毁灭,也没有迹象表明在全局范围内发生大规模的土地荒漠化.与北非尼罗河文明、西亚两河流域巴比伦文明、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文明等世界著名古文明发祥地相比,以宁夏引黄灌溉工程为杰出代表的中华黄河文明,是全球唯一没有中断、世代延续、生生不息的文明,从而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挺起了当时大汉帝国北方版图的“脊梁”

我国汉、唐时代,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形成的大中华帝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达到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汉唐盛世,实际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而宁夏黄河文明则对汉唐盛世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汉景帝时期( 前156 ~ 前141年),宁夏平原尚为自然绿洲,已成为汉王朝重要的养马基地,灵州县建有河奇苑、号非苑等国家军马场,估测养军马10 万匹左右.武帝时期,借助黄河水利,将原先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绿洲转化为以灌溉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的人工绿洲,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史称其地“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工省少,而军粮饶足”(《后汉书·西羌列传》),“人民帜盛,牛马布野”(《后汉书·匈奴传》),被称为“新秦中”,表明其经济发展水平可与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关中平原媲美,成为汉王朝进击匈奴最重要的粮草、军马供应基地.汉代宁夏平原还在农牧大发展带动手工业、商贸业发展的基础上,黄河两岸出现了一长串城市,如富平县、灵州县、廉县、灵武县、眴卷县等县城,上河城、北典农城(吕城)等屯田城,表明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其中富平县在东汉初期一度为北地郡治所.宁夏平原灌区和河套灌区一起,挺起了当时大汉帝国北方版图的“脊梁”.

盛唐时期, 宁夏平原所在的灵州为唐朝最大军镇朔方节度使治所, 被称为“ 国之北门, 西御犬戎,北虞猃狁……战士十万,战马三万”,准确指出这里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要害部位.朝廷曾先后派出100 多位将帅出镇灵州,灵州城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军政中心、交通中心,丝绸之路国内段东段北道灵州道( 长安—— 灵州——河西走廊)之交通物流枢纽.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 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至灵州接受回纥等各部首领归降,巩固了政权与西北各少数民族的和平安宁和团结融合局面.

史称朔方节度使粮草充盈,士马强盛,甲于全国.虽驻重兵,而“不烦和籴之费,无复转输之艰”,甚至有时可由黄河外运余粮.安史之乱期间,灵州成为唐肃宗李亨登基之地,以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首的军队平定了安史之乱,成为唐王朝中兴基地.有诗赞曰:“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明.”真实反映了宁夏灌区渠水盈盈、稻禾青青、人烟稠密、遍地绿阴的田园风光.

当然,宁夏黄河文明不仅繁荣于汉唐盛世,而且贯穿于整个历史时期.近代“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誉名闻遐迩,而2008 年初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新天府,宁夏平原入选,是黄河流域唯一入选的新天府.

促进了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在汉族占据统治地位时期(如汉唐盛世),由于大批中原地区汉族军卒、移民的进入,宁夏引黄灌区得到较大规模开发;但并不能由此得出相反结论,即错误认为少数民族控制宁夏平原时灌区水利必定衰落.必须看到,随着进入宁夏平原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和睦相处、逐步融合,原先属于游牧民族的少数民族劳动人民渐渐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参与了灌溉农业的生产实践,一些少数民族领袖人物也愈来愈重视灌区水利建设,重用汉族人才兴修水利,甚至还涌现出少数民族自己的治水杰出人物,从而对发展、维护宁夏黄河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宁夏引黄灌溉工程是历史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团结合作的结晶.

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中国北方后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宁夏平原设薄骨律镇,徙关东汉人以充屯田.在太武帝支持下,北魏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刁雍出任薄骨律镇将11 年,对当地黄河水利多所贡献,包括招集流民、发展生产,精心设计、重修高渠,提出“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的灌溉用水制度,以及造城储谷,发展黄河漕运,建成北魏西部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鲜卑族宇文氏建立的北周王朝,仅存在20 来年,但在灌区开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建德三年(574 年)迁2 万余户于怀远郡,宣政元年(578 年)又迁大批长江下游军民至灵州,史载:“怀远镇:有水田、果园……置堰分河水溉田,号为塞北江南即此地”(《武经总要·前集》,卷18).

五代时,由西突厥沙陀族建立的后唐、后晋等政权,相当重视灌区维护.后唐朔方军节度使康福(沙陀族人)重视“处置管内营田……福镇灵武凡三岁,每岁大稔,仓储盈羡.”后唐、后晋灵武节度使张希崇,“开屯田,教士耕种,军以足食.”后晋冯晖镇灵武时,“广屯田,以省转输,治仓库亭馆千余区……管内大治”.

公元11 ~ 13 世纪初,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宁夏引黄灌区作为西夏的核心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北宋咸平五年(1002 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取灵州城、怀远镇前后,即令士卒屯田耕耘,又下令蕃、汉人民修筑堤防,引河水溉田.元昊称帝后,不仅修复旧渠,又扩建新建渠线较高的渠道:贺兰山东麓的昊王渠,卫宁平原河南的李王渠,在朝廷中专设农田司,掌管农田水利、粮食平粜事务.史称“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皆支引黄河,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宋史·夏国传下》),“土境虽小,能以富强”(《金史·西夏传》).

夏仁宗天盛年间(1149 ~ 1169年),还总结历代治水经验上升为国家法侓——《西夏天盛律令》.该律令专章规定水利工程维护(岁修、划界监管、新开渠工程审批、条草和条椽供给、桥道维护、护渠林建设)、灌溉管理各项细节和严格的奖罚制度.这些规定开了国家大法重视水利工程维护和灌溉管理的先河,可以说在发展宁夏黄河文明上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蒙元王朝,对宁夏平原水利非常重视.元世祖忽必烈亲派董文用、张文谦、郭守敬、唆脱颜等大臣前来视察水利,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浚修唐徕、汉延等12 条干渠和68 条支渠,完善一整套水利工程系统,使当地生产力达到新的水平,由此中统二年(1261年),在此设置西夏中兴行省,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设宁夏行省.郭守敬的灌溉工程技术直到明代中叶仍在发挥作用.

清雍正四年(1726 年),朝廷派遣大理寺卿通智(满族,后升工部侍郎、兵部侍郎)来宁夏北部踏勘,提出筑堤开渠、招民耕种、设县筑城等方案,主持新建惠农渠、昌润渠,构建了较完整的灌溉系统.后又主持修浚唐徕、汉延、大清等渠,并对渠道维护、开水轮灌制度等做出明文规定,加强了灌溉管理.其时干渠全长近1000 公里,溉田200余万亩,灌区人口增至130 余万人,达到民国以前整个历史时期最高峰.通智成为少数民族中少有的杰出水利专家.

元明以来,在修渠开垦过程中,回、汉人民并肩战斗,吴忠、灵武、平罗等回民聚居区成为著名的耕作集约、稳产高产之区,回族为宁夏灌区开发做出重大贡献.

由上可见,宁夏引黄灌溉工程是汉族、各少数民族人民合力开发、维护的成果,宁夏平原成为历史上多民族融合发展之区.在这片大地上,黄河文明与西夏文化、回族文化水融、交相辉映,促进了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保卫着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

在原先黄河冲积平原自然绿洲基础上,经过2000 多年来各族人民的辛勤开发,开辟出西北最大的一片繁荣、稳定的人工绿洲,与四周植被绝迹、黄尘蔽空的沙漠形成强烈对照,堪称人间奇迹.

宁夏引黄灌区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形成,随着人工水文网络(渠沟湖泊)、人工植被(农田作物、农田周边的林网、草地)大幅度增加,发挥出“湿地效应”“绿洲效应”,相应改善了区域小气候,灌区绿洲与贺兰山一起,对于抑制大范围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施虐,起到了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宁夏北部正处在我国北方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的生态脆弱带上,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属于农区向牧区过渡的农牧交错带,也是干旱、大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频发的多灾地带,正向的绿洲化效应与逆向的荒漠化效应这两种地理过程在此相弈,此消彼长.宁夏、内蒙古、陕北之间广达3 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地就是历史时期在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迭加影响下荒漠化战胜绿洲化的产物,而宁夏引黄灌溉工程则促成了宁夏平原广达数千平方公里区域绿洲化的稳定发展.

宁夏平原生态绿洲为四大沙漠所包围,西南为我国第四大沙漠、面积广达4 万多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西北为14000 平方公里的乌兰布和沙漠,东北为14000 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东为毛乌素沙地.从旅游开发角度看,“黄沙绿洲美如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奇特自然景观.但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沙漠广布是绿洲稳定的严重威胁.反过来看,绿洲又是阻断沙漠延伸扩展的生态屏障.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宁夏黄河文明构成的绿洲稳定存在,历史时期四大沙漠很可能会扩展延伸汇合,这就会对黄河构成严重威胁,轻则大量泥沙入黄,重则堵塞河床、黄河断流.从历史发展的现实看,我们可以庆幸的是,由于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宁夏平原生态绿洲始终战胜着沙漠化的入侵,保证了绿洲的稳定发展.论规模,宁夏平原人工绿洲面积由汉代大约900 平方公里左右扩展至当代6200 平方公里,与系统外周边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强度和规模也持续提升、扩大;论生态环境质量,由于当地劳动人民与原生盐土、次生盐渍化斗争的丰富实践,长期农牧结合的优良传统,人工林网对维护绿洲生态稳定性的重大作用,生态系统结构得以优化,保障了绿洲生态得到较好保护,生态质量总体上逐步改善提高.

由此可见,宁夏引黄灌溉工程的存在,是保护黄河河道水生态、维护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保卫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宁夏黄河文明的稳定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保卫着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宁夏生态绿洲的兴衰直接影响到我国北方人类适宜生存空间的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

从今后长远发展看,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把我国这片大面积人工绿洲、西北重要大农业生产基地维护好、建设好,既要重视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要重视加强节水、防污、高效的现代化生态绿洲建设,进一步完善平原湿地水系连通工程、农田防护林、黄河护岸林、湿地护岸林、贺兰山东麓防护林带、城市森林公园配套建设,建设好平原西侧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和平原东侧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真正建设成为祖国大西北稳固可靠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高超的宁夏引黄灌溉工程技术能跟都江堰媲美

宁夏黄河文明之所以能在2000余年来稳定发展,一个基础性因素是以技术高超的宁夏引黄灌溉工程为载体,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创造性智慧的结晶.

一是渠首自流引水工程.宁夏引黄灌区由若干条大型灌渠构建而成,如南部卫宁平原的美利渠、七星渠,北部银川平原的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它们工程技术设计之巧妙,可与著名的四川都江堰相媲美(详见拙作《这里的水利能跟都江堰媲美》,《中国国家地理》2010 年1 月,第58 ~ 73 页).其中最突出的是渠首自流引水工程.

由《后汉书·顺帝纪》得知:“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岁费一亿计.遂令安定、北地、上郡及陇西、金城常储谷粟,令周数年.”所谓“激河浚渠”工程,当指在渠首以上黄河中,以抛石建设一定距离的迎水潜坝(石坝大部在黄河水面以下),将黄河水一分为二,一部分水被潜坝逼上渠首,进入渠道.潜坝可将足够的水量导引入渠首,而过多的水量则可由潜坝顶上漫流溢回黄河主河道,故人们也称之为滚水坝,可见潜坝在某种程度上尚可起到自动调控进渠水量的作用.这种壮观的渠首自流引水的“激河”工程,直到公元2000 年仍能在美利渠渠首看到,当地人称之为“十里迎水长”,并神话化地称其为“白马拉缰”,意为天降神马—小龙王助力宁夏人治水,平添一曲白马帮助引领黄河水入渠的美丽传说,成为中卫沙坡头一景.这种“激河”工程,相当于都江堰鱼嘴的分水作用.

二是渠首工程科学选址.充分利用宁夏平原三收两放的地理形势(上游南端黑山峡,中间青铜峡,下游北端三道坎,黑山峡与青铜峡间卫宁平原,青铜峡以下银川平原),渠首紧靠平原上端的峡谷凹岸.美利渠等渠首紧挨黑山峡,唐徕渠等渠首紧挨青铜峡.峡谷地段岩石坚固、地貌稳定,可使渠首保持长久而不易损毁.渠首位于凹岸,则既是河岸稳定不变处,还可承接河道主流,保证足够水量引入渠道.渠首位于峡谷地段,也是为了从海拔较高河道引水,易于实现自流灌溉.由此可见,古人对于河流地貌、河流水文等自然规律的科学认知和精准掌控.

三是精准设计渠道坡度.宁夏古渠不仅自流引水,还可自流灌溉.即根据河道水流坡度和两岸地势坡度的差异,通过精准测量获得高程数据,设计渠道坡度略小于沿岸地势坡度,达到渠道流程内每处渠道高程均高出沿岸农田高程,从而使灌渠范围内所有农田都能实现自流灌溉.

四是完整、配套的渠道工程技术体系.通过不断总结渠道建设、运行经验,渠道工程设计逐步改革完善,至元代初期水利专家郭守敬集宁夏古渠设计技术之大成而提高至全新的水平,形成一整套完整配套的工程技术体系,包括筑堰提高水位,挖深渠道以利进水和容纳足够水量,建渠首进水阀以控制进水量大小,渠道合适部位建退水闸调节渠道流量,使整个灌溉系统达到最优效益.这一整套技术相互结合,丝毫不逊于都江堰工程的巧妙程度.

五是灌排配套、种稻洗盐.古代重灌轻排,以致银北低洼地段农田发生次生盐渍化.劳动人民通过总结用水、管水经验,提出了“碱地生效、开沟种稻”的治碱方略,通过开挖排水沟、种稻洗盐、稻旱轮作、伏翻伏泡,种植耐盐作物、种植护岸林、农田防护林等多种途径,降低地下水位,调节水盐关系,摸索出了改造盐碱地、低洼农田高产的一整套技术.

六是草土埽工的创造.宁夏人民创造的草土埽工即草土围堰技术,可广泛用于堵口截流、防冲护岸、施工导流.它以层草层土或草土混合体(秸杆、树枝条、泥土、石块等混合,以稻草绳捆束),以漂浮下沉方式,逐层逐段截堵流水,形成围堰.它具有水中施工、就地取材、费省效宏的优点.据传,元代黄河一处决口,请来各地治水专家、能工巧匠没有堵住,后从西夏故地(即宁夏平原地区)请来草土埽工专家和工人,不费大力即堵口成功,从此宁夏埽工名扬天下.当代建设青铜峡等水利枢纽、兰州引黄自来水厂等工程,都以草土围堰法成功堵口截流.1979 年我国援非的马里电站工程也成功使用草土围堰法,实现多快好省要求.

宁夏人民在水利灌溉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创造性智慧是多方面的,确属黄河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

(作者系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上文点评,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对写作中华和黄河和引黄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中华本科毕业论文中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华早期文明的海洋背景 中国有没有海洋文明要追溯中华文明与海洋的关系,先要回顾一下30多年前中国文化界的一场讨论 这场讨论的议题是中国有没有海洋文明 有一派坚定认为中国没有海洋文明,因此急需向西方引进海洋文明 他们把中华文明.

2、 关键是把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历史作用好 为了配合宁夏“古渠申遗”工作,新商务周刊承担了宣传推介的任务,要用专刊的形式对宁夏引黄古灌区做一个全面介绍 说起来,杂志团队对黄河并不陌生,都是宁夏土生土长的,唐徕渠畔走来走去.

3、 黄河文明和黄河祭祀文化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全长5464 公里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 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流域面积79 5 万平方公里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把.

4、 宁东供水:为宁夏一号工程铺筑腾飞的跳板 2003 年12 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批准,由自治区水利厅出资与山东鲁能、神华宁煤和宁夏发电4 家股东共同投资组建了宁东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着宁东供水工程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 目前,宁东水务.

5、 韩城黄河滩地土体有机重构整治技术和工程实践 摘要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区为河谷川道区,黄河滩涂地,地面开阔、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多为沙质淤土,漏水漏肥严重,遍长蒿草 针对项目区现状,韩城市下峪口土地整治工程以土体有机重构为核心,开展土体有机重构.

6、 高校环保社团参和生态文明建设以黄河科技学院大学生环保绿色营为例 摘要高校环保社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14”育人模式倡导将环保社团活动与暑期实践项目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学校、志愿者4大主体作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