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山财大论文注释格式 北京船山期刊网地址 山大自考论文答辩时间 麦积山硕士论文 山师教育学毕业论文 张山雷医学论文集

有关油砂山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油砂山:往事并不如烟类论文范文检索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油砂山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30

油砂山:往事并不如烟,该文是有关油砂山论文范文检索跟往事并不如烟和油砂和油砂山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青海油田基地勘探开发展厅入口处,一块重达数吨的从油砂山现场挖掘搬来的“镇厅之宝”──油砂山油砂,默默地向前来学习参观的人们,展示着油砂山的今昔传奇.2012 年9 月28 日, 青海油田在油砂山举行了烈士纪念碑修缮工程竣工仪式,向为油砂山等油田的勘探开发献出生命的先烈及先辈们致敬.

首探

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花土沟镇东南12 千米处的油砂山,受数千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断裂作用,致使其下部的含油地层被强烈推覆,造成油砂出露地表.在出露的绵延数里的油砂体中,最厚处达150 多米,为世之罕见.油砂山海拔2950 米至3100 米,地表沟壑纵横,寸草不生.该地区现仍属地震活动频发区,说明该地区的构造地质演变依然在悄然进行.

1947 年初,当时设在兰州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石油公司甘青分公司探勘处,在孙健初处长的主持下,与当时的西北工业研究所、西北地质调查所,共同组织了对柴达木西部地区的调查.探勘处有测绘室的周宗浚、地球物理室的吴永春,以及一名报务员、两名测量工参加,另两家单位的人员有梁文郁、关佑蜀、戴天富、吕炳祥、朱新德等地质师和工程师参加.调查队推选周宗浚为队长,吕炳祥、梁文郁为副队长;加上向导、哈萨克语翻译等共有20 来人.

调查队1947 年5 月31 日从兰州出发,6 月上旬到达敦煌,并雇骆驼55 峰、马2 匹,6 月下旬沿党河逆流而上,到海拔4000 多米的哈尔腾河流域、苏干湖等地展开工作.在进入柴达木盆地之前,因得到甘青新边缘区域民族纠纷的消息,考察队内部发生分歧,有人主张在阿尔金山北麓考察后结束,不必进柴达木.

在孙健初等人的协调下,以周宗浚为队长带着电台和向导、翻译及45 峰骆驼,坚持进入柴达木盆地考察,经沙枣园、南湖、阿克塞、长草沟和当金山口等地,折面向西,沿阿尔金山北麓至安南坝,穿越索尔库里,经七个泉到达红柳泉,进入杳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西部.此段艰难的路程,使考察队的骆驼死亡1/4.

考察队员不辱使命,沿途进行测绘、采样、取标本、做路线图等,不放过一个标高点.考察队员从参加青新公路筑路的农牧民口中得知,有人曾在盆地西部红柳泉以东的一处山坡下,捡到过一种点火即燃的土块.在天寒地冻的12 月下旬,考察队员围绕草湖找油苗时,在一个山沟里找到几块干沥青,又在附近发现了一个大断层.

他们爬上断层的崖头,用地质锤一敲,掉下来的块沫呈黑色,并有浓郁的油味.他们又敲下好多块,在山沟里垒起一个“宝塔堆”,底下架上红柳,用火柴一点,立刻燃烧,火苗蹿有两米多高.经过丈量,最厚的油砂层露出地表约150 多米.他们在此考察了3 天,测量了地层图和构造图;周宗浚在实测图上把此地定名为“油砂山”.

发现油砂山的喜讯随电波和媒体报道传遍全国.周宗浚随后写出“对于开发柴达木之建议”,期盼早日开发油砂山油藏.至此,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柴达木盆地西部有了“油砂山”这一地名;也有了新中史鉴

国诞生后,石油地质健儿大规模进军柴达木的明确方向和重点目标.

再探

孙健初、周宗浚等志士仁人对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愿望,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如愿.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在1954 年3 月召开的全国第5 次石油勘探会议上,决定派遣“柴达木地质大队”进盆地展开地质普查.

“ 我们终于找到您了喔……”柴达木地质大队听从驻扎在盆地阿拉尔地区剿灭残匪的人民解放军某连官兵的推荐,派出王金福、杨家保等人,驾驶专车赶到乌孜别克族依沙克·阿吉居住地新疆若羌,请他再次出山.

“你已经是上了年纪的人,可不是当年啦……”阿吉的老伴阿吉汗望着阿吉斑白的鬓角,脑际萦回着丈夫在柴达木盆地周边风尘奔波几十年的场景,喃喃地说.“不,咱们应该一块去!”阿吉声调不高却神情坚定地回答道.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这是对柴达木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面环山,平均海拔2700 米以上, 面积24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大盆地.阿吉1949 年至1954 年为解放军剿灭残匪带路做向导,三进三出柴达木盆地,历经千辛万苦和艰难险阻,帮助解放军消灭了土匪武装,被誉为“柴达木第一号尖兵”.

1954 年4 月18 日, 在石油师转业的大队长郝清江和副大队长周济全、地质师张维亚、工程师余植等人的带领下,全大队400 多人组成5 个小队,分批从西安出发向柴达木进军.首批到达敦煌的70 多名地质队员,分乘9 辆汽车,于5 月15 日出发,边走边修路,风餐露宿,走了7 天才进入盆地西部.后续地质队员大多骑骆驼,经过一个来月的艰难跋涉,陆续到达油砂山一带.勘探队员随后在向导依沙·阿吉老人的带领下,在盆地西部找到淡水源,在更大区域内展开了地质调查.

1954 年第三季度,柴达木地质调查全面铺开.62 岁的阿吉给第一支进盆地的石油勘探队带路当向导.阿吉不仅是个好向导,而且是一位维、蒙、藏语的好翻译,也只有他才能确切说出柴达木盆地的一些地名和少数民族对它的称谓.辽阔的柴达木荒漠戈壁,没有公路,路在骆驼的脚下.1954 年,地质先遣队首次进入盆地.已是知天命之年的阿吉骑着骆驼,带着地质队员踏上了盆地探寻宝藏的征程.

1914 年,阿吉最初随父进入柴达木盆地,在阿拉尔地区建立了商业网,从新疆和甘肃敦煌运进粮食、土布、茶叶、糖果等,然后向外地输送皮革、皮毛等.他是个有心人,不但学到了经商方面的经验,也学到了各种矿产方面的知识.

经商的路上遇到了奇异的石头,阿吉就小心地*起来,并做好记号.在盆地生活了30多年,他对柴达木太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哪儿有水,哪儿有沟,哪儿有山包,他都了如指掌.他帮助勘探队探通了一条条汽车道.

一次,在昆仑山南山脚下勘探时,绵绵沙滩一望无际,汽车开不过去,大家都望着阿吉.他神情自若地向前走,用脚板敲沙子.一会儿直走,一会儿绕弯,沙地“*”地响着.忽然他转过身来,笑着说:“这儿行啦.”汽车就顺利地开过去了.石油地质队员十分惊异,说他真是一张盆地的“活地图”.

地质工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公路的,勘探队员们徒步在戈壁滩上.阿吉就是这样凭着他的记忆,在八百里瀚海跋涉,带着他们探通了柴达木西部茫崖至东部马海的路,以及很多条道路.

找水

“什么时候能回到驻地?”勘探路上地质队员们心里都没有底,不得不做“万一”的打算,将小便保存起来.几条深沟把大家包围了,干渴再也压不住了:“喝一口尿吧!”这一念头突然掠过大家的脑海.经过多次的思想斗争,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不管有多么难喝,但喝后他们顿时感到舒畅了一些.

柴达木茫茫荒野除了风沙就是干旱,而没有水就难以维持生命.要在柴达木找到石油,就必须找到水源.一天,阿吉陪一个小队去勘探,大半天带的水喝完了.小伙子们渴得难受,又不愿收工回驻地.阿吉就在戈壁滩上低下头、弯下腰,时而深呼吸,时而敲敲地.忽地,他站住了,脸上露出笑意,然后用手一指说:“挖吧.”

小伙子们跑过去一看,是干旱的沙地,怎么会有水?他们半信半疑地挖了起来.才挖了一米,清水就渗了出来,大家惊喜不已.又有一次,阿吉把没有水喝的勘探队员们带到油砂山西南一个山凹地,用手一指说:“水就在这里.”大家走过去一挖,果真冒出水来.

地质大队大队长郝清江对阿吉说:“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还要建立大的石油基地,哪里有大的淡水源呢?”阿吉说:“啊,远着呢.”有一天,他骑着骆驼,带着人马,走了400 公里,在茫崖找到了大水源.他也是用手一指说:“那里的水用不完.”这时骆驼立即嗅到潮气,跑步向前.阿吉带着苏联的水文地质专家,在储油构造七个泉找到了无数个泉眼,为后来的探井队伍解决了水源问题.石油人在茫崖建了自流井,建了勘探基地——名扬全国的帐篷城.那里的水成为滋养油田的重要血脉之一.

找油

阿吉带着勘探队去戈壁荒山找石油.他记得年轻时曾带着骆驼队路过一片乱山子,地上闪着黑色的油光.他伏下身去闻到一种异样的油香,知道这是好东西,就带了一块黑石头回去.在帐篷里,他把黑石头凑近油灯再看时,石头竟然“吱吱”地燃烧起来.他心里有数,那就是勘探队员要找的石油.

为了节省水,他们日夜兼程.为了减轻骆驼的体力消耗,从第四天开始步行.第七天,一直走到深夜,阿吉才让停下来,让骆驼围成院墙一样的圈,让大家在里面休息.又累又渴的勘探队员们问:“石油在哪里呀?”阿吉笑而不答.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阿吉就叫醒勘探队员们,指着“墙”外说:“去看看吧.”勘探队员们往“墙”外看,眼睛一亮,说:“有石油.”接着,他们就跟着阿吉跑出“墙”外,到了一片乱山子.大家一看,呀,黑油闪闪.勘探队员发现,这里有两个完整的背斜构造.“找到石油啦!”大家热烈地欢呼起来,喊得喊,哭得哭.

地质队队长葛泰生爬上渗着黑油的山坡说:“黑石油在这里会像泉水一样流出来,这里就叫油泉子吧.”他又指着另一个山梁说:“那就叫沥青嘴吧.”他接着对阿吉说:“这一大片山岗的石油是您找到的,您来命名吧.”阿吉说:“就叫‘开特米里克’吧.这是维吾尔族语言,意思是乱山子.”

长眠

当石油勘探队踏入这“生命禁区”时,运载物资,陪伴他们而行只有“沙漠之舟”——骆驼.1955 年5 月底,一个勘探小分队在盆地西部油墩子一带作业,大风中迷了路.他们已走了六天,一峰骆驼饥渴难忍的粹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驼工向葛队长苦苦哀求:“给它点水吧,救救它吧!”

几个人的小分队只剩下两桶水了.眼下,队伍又去向不明.这两桶水维系着全队人的生命呵!望着眼前这被疯狂蹂躏的沙砾,小分队的人们仿佛也在睁着苦涩眼睛哀求:给它点水吧,它还能活.可戈壁茫茫,只有沙砾,远处是绵延起伏的阿尔金山.葛队长望望向导阿吉,阿吉望望仅剩下的两桶水,坚定地摇摇头.全队的人都明白了,面向骆驼脱帽肃立.葛队长挥挥手,示意走吧.可大家的腿像灌了铅,一步三回头.

队伍行进不足10 米时,那峰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迈着沉重的驼步,蹒跚地追赶着队伍.这个勘探队最忠实的伙伴,迈着沉重但充满无限希望的驼步,一步一步向勘探队走来.

驼工再次跪倒在地, 失声大哭:“救救它吧.”全队的人都被那驼步声和这嘶喊声震撼得落下热泪,谁也不肯再向前走一步了.葛队长仰天长叹一声,甩下一串热泪,从一个保卫肩上取下一支,同样迈着沉重的步子向骆驼走去.全队的人都惊呆了,驼工一下就明白了队长的意图,紧紧拖住队长的双腿,哭喊道:“你不能这么做,你没有权力这么做呵!”

葛队长急了,冲天扫了一梭子,大喊:“我的权力是战胜死亡,全队立即出发!”他的声音和声在戈壁上空回荡.大家一下清醒了,是的,我们必须战胜死亡,走向希望,队伍出发了.谁也不愿回头再看一眼那峰骆驼.那峰不屈的骆驼站起又倒下,倒下又站起.队伍终于找到了据点.6月4 日傍晚,驼工范建民顾不上吃饭,灌了一桶水.刚要走,阿吉叫住了他:“孩子,不能去,会迷路的.” 范建民说:“不会,有月光,我顺着驼蹄印走.”范建民走了,再没有回来.

一个月后,勘探队在这个叫“开特米里克”的地方发现了范建民.在盐碱滩上,他仰天长卧,人已成为不朽的人,上衣撕开,袒露的胸膛上留下无数条深深的血痕,上衣兜里只有5 元钱.这钱是他第一个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他的手里紧紧抓住那个歪倒在地的水桶.水,在盐碱滩上留下一圈深深的水渍.

勘探队员在这个小山包安葬了这位18 岁年轻的生命.没有水泥,没有木板,自然也就没有墓碑.茫茫戈壁紧紧地把他拥抱.“开特米里克”这个沙砾堆就像金灿灿的小山包,深情地包容了这位青海油田死亡档案记载的倒在勘探路上的第一个人.范建民留在了献身高原石油事业的先驱名单上.

“开特米里克”,是新中国第一支地质勘探大队在柴达木发现的储油构造之一.柴达木盆地的第一口探井,就是在这里的油泉子开钻并钻出了工业油流,由此奠定了建立青海油田的基础.

经过艰苦工作,1954 年,勘探队员发现了38 个地面构造和9 处油苗.1954 年9 月,石油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带领苏联专家、诗人李季和作家李若冰等一行60 多人,也来到油砂山等地慰问地质队员并同时进行地质考察.他们给勘探队员带来了纪念章,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李若冰写下了《在柴达木盆地》,李季写下了《油砂山》和《柴达木小唱》,给勘探队员极大的鼓舞.

发现

1955 年,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地质工作已全面展开.当时,石油管理总局的队伍住在盆地西部的茫崖地区.地质部632队大队部设在格尔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由崔克信先生带领的一个科研小组,住在采石岭.他们各自都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对西部工作做得较多,如油墩子、油泉子、油砂山、狮子山、开特米里克等构造做了较细的工作.但盆地的东半部或是东北沿,只有少数地质点做过初步观察,许多地方还是人迹没有到达的处女地.

根据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的决定,1955 年下半年派遣孙殿卿先生,邓乃恭、应绍奋和段万倜参加,组成一个柴达木盆地石油地质调查小组,到盆地进行实地踏勘.7 月,他们到达格尔木,住在632 队大队部.当时的格尔木,一栋房屋也没有,只有632 队几顶帐篷,支撑在格尔木河畔.

大队的总工程师关佐蜀,向他们介绍盆地构造概况时,冷湖地区已发现三个背斜构造.三个背斜的轴线虽短,但它们相互之间的排列关系,靠西端收敛,东边呈撒开趋势,看去很像一个帚状构造.这一观察,引起了他们极大的重视,希望能早一点到现场,实测观察.

他们在大柴旦附近的无柴沟度过了1955 年的国庆节.节后的一天,他们赶路天黑了,才停车搭帐篷住下来.第二天他们四人分成两组,孙殿卿和应绍奋一组,邓乃恭和段万倜一组,分头出发去实测一个背斜构造,即后来被称作水鸭子墩的5 号构造.在工作中,他们习惯地常用鼻子嗅一嗅敲下的每一块地层岩石,看是否带油味.

当他们测到构造东北翼的中部时,敲下的每块沙岩几乎都带浓馥的油香.他们的高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显然,这是一个可能含油的构造.他们将这些含油标本,塞满了各自的背包,背回帐篷.孙殿卿和应绍奋先回营地了,看上去他俩也显得很兴奋.

当邓乃恭和段万倜把标本取出给孙殿卿看时,孙殿卿说你们看看行军床下脸盆里是什么?邓乃恭和段万倜拿出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盆黑黝黝的被原油浸透了的油砂.一揭开,满帐篷都是油香.大家说不尽的喜悦.

原来他们的帐篷就搭在离一个冒油的油沟不远处.一出帐篷往西走三四十米就见到满沟是闪闪发亮的黑色油苗,这条沟简直就是个原油池塘.见到这么多溢出的原油,他们虽然高兴,但也很担心,油是否冒完了,这确实是当时他们脑子里的一个问号.不管怎么样,发现这样大的油苗,其意义是重大的.不仅可以肯定冷湖地区水鸭子墩构造群是含油构造群,而且显示了整个盆地西部或西北沿一系列同类性质构造的含油前景是乐观的.

后来事实证明,钻探后在这里打出了工业油流,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冷湖油田,为开发高原和保卫边疆提供石油做出了贡献.这里的背斜构造共有11 个,组成一个呈反S 型构造群.李四光生前曾给它们命名为柴达木冷湖地区反S 型旋卷构造,简称冷湖反S 型构造.

深情

1955 年4 月,青海民和盆地发现新油田.石油勘探工作得到了当地回族农民的热情支援.他们给勘探人员腾出了住房,帮助克服了钻机用水和燃料等的运输困难.在那个艰苦的石油地质勘探岁月里,阿吉与少数民族兄弟一样,和勘探队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看当个骆驼头就蛮好.在沙漠里汽车还赶不上我的骆驼哩!出工背个小灶多不方便,还是怀里揣两个馕省事.”阿吉的功绩受到探区组织和石油职工的高度赞誉,茫崖工委授予他名誉主任.要给他配备汽车,设小灶.他却笑了笑幽默地对领导说.

国务院副总理陈毅1956年视察柴达木,亲切接见了阿吉.随着柴达木石油、石棉及其他矿产的发现和开发,需修一条由当今山到茫崖的公路.阿吉凭着他经商时去敦煌所走的路线,带领筑路工人修通了这条路.当寻找石棉时,他马上带勘探队员直奔茫崖,找到了世界上少有的石棉富矿.1957 年,他又领着一支垦荒测量队,走过无际的大草原,找到了可耕种的土地.1959 年,隐藏在国内的一小撮土匪残余企图武装叛乱,他顾不得年老体弱,毅然带着剿匪部队进入茫茫戈壁和草原之中.

阿吉1961 年初又回到他长期居住的地方.这时他身体很虚弱,并得了病.解放军派来了医生,柴工委派来了医生,当地厂矿也派来了医生,各方面的领导也前来看望他.

1961 年9 月30 日, 国庆节前夕,阿吉和勘探队员出工回来,突然患脑溢血重症.勘探局和柴达木工委组织了一个急救小组,并把他的病情报告给石油部.当石油部从北京派出的两位大夫乘直升机赶到油沙山马上就要踏进他的病室组织抢救时,狠毒的病魔却从亲人的怀抱里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10 月7 日,阿吉与世长辞.

在油砂山油田早期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数以千计的先行者为它奉献了青春和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青海油田的“功勋向导”依沙·阿吉老人,1961 年10 月过世后,按其生前的意愿,被安葬在柴达木盆地一个油田附近的油砂山下,后迁至花土沟基地公墓,让他长伴着油田.柴达木的石油人为他竖立了铜像.每年清明时节,柴达木石油人来到阿吉墓前追忆往昔的印记,一批批学生也来接受柴达木的创业教育,献上一束鲜花、一杯美酒,默默地缅怀他和所有为高原石油事业献身的先驱.

为了纪念在油砂山地区勘探开发过程中为石油事业而献身的职工,油砂山探区党政组织20 世纪60 年代初,在油砂山油田南边的公路旁修建了一座10 米来高的纪念碑.当年曾任油砂山探区党委书记的李建辛,为纪念碑题写了“开发油砂山的先烈永照人间”的碑文题字.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

上文结束语,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往事并不如烟和油砂和油砂山方面的油砂山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油砂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靳山:神经系统 芭芭拉·波拉克(Barbra Pollack) 翻译李佳桓、曾宪姝破碎的雕像,爆炸的雕塑,你既可以说靳山把画廊改造成了一片战场,又可以将其视作游乐园,这完全取决于你从什么角度考量他的作品.

2、 石城山:压住西南半壁天 石城山这首诗,是唐朝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戎州都督韦皋,赴云南安抚各少数民族,途经石城山时而作 石城山地处四川省宜宾市横江镇,海拔1115米,因其“状如覆斗,环列如城”而得名 山势险.

3、 副司长乔跃山:推动5G、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产业再上新台阶 4月8日,在广东省深圳市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作座谈会 部副司长乔跃山对5G、汽车电子智能化、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智慧健康养老的产业发展进行解读,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做出安排 为5G.

4、 九如山:入山观水享自然 说到济南的景点,众所周知的就是“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这三大件,趵突泉和大明湖联合晋升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后,更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而济南人节假日一般就不去这些景点凑热闹了 在.

5、 烟台福山:新旧动能转换主攻智能制造 文本刊特约通讯员 赵逢晶 潘丹丹山东省烟台福山区作为烟台市“西部组团打造以先进制造、临港工业、临空经济为主的现代经济中心”的重要功能板块,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中,以智能.

6、 四面山:你眼里只有我,我心里只有你 跟随央视乡约走进江津四面山,漫步其间,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皆是文化 在四面山,有一个巨大的岩洞,形若巨眼,这便是四面山的“天眼”,也叫“天下第一眼”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