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艺术当代杂志 艺术科技杂志 艺术导论论文 领导艺术论文 艺术教育杂志 艺术期刊 绘画艺术赏析论文 西方传统绘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的论文 欧洲绘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欣赏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跟杨天婴:林风眠绘画艺术特点以仕女画为例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绘画艺术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9

杨天婴:林风眠绘画艺术特点以仕女画为例,本文是绘画艺术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仕女画和林风眠和杨天婴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仕女画 革新 中西融合 民间艺术

摘 要: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作为“中西融合”理论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的理论成果与绘画实践为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他的仕女画创作持续时间长,数量多,最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他的仕女人物有血有肉、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似身边的邻家女;又素雅淡远、清丽脱俗,似敦煌壁画上舞动的飞天.是他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学贯中西的才情,兼容并蓄的胸怀,才使他的画风呈现出如此独特又丰富的内涵.他的绘画是用西方的技法描画着东方的情怀,这种美让人不觉战栗.

林风眠,一位与世纪同龄的艺术家,用他的绘画艺术开创了一个艺术新时代.他的绘画艺术首先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艺术土壤,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早年留学欧洲的经历,又使他对西方传统绘画成就及西方现代绘画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批判和吸收,从而他的绘画能够博采众长、融合古今,由此开启了中西艺术的结合之路.

从欧洲留学回国后,时任杭州艺专校长的林风眠在艺专教育大纲中写道:“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作时代艺术!”这一思想的提出指明了他的艺术方向,成为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艺术宣言和目标.其独特鲜明的艺术主张和以此理论为指导的持之以恒的艺术实践成就了他终生的艺术事业.

林风眠20世纪40年始仕女画的创作研究,一直持续到晚年,最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图1).他的仕女画中女子肌肤润泽,性情温婉,设色纯净高雅,形体概括不拘于外形,人物神情气质显出女神般高洁飘逸之感,符合中国文人推崇的素雅清灵的审美习惯.林风眠的仕女画亦中亦西,有西方的画面构成和光色造型,有中国的笔墨意趣和气质神韵,显示了其融合中西艺术的追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笔墨寄浓情——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林风眠的仕女画是中国化的,笔墨是中国的,情感也是中国式的.除早期留学欧洲与回国初期以油画作品为主,其中后期作品主要是用中国的传统工具作画,宣纸、毛笔、水墨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图2).然而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同源的特点使中国绘画逐渐发展成为繁复又逐渐固定的用笔传统.尤其宋代以降,演变为种种固定程式,一代代因循守旧、陈陈相因,画面形式日渐高度成熟,也意味着逐步走向僵化.林风眠认为是时候要恢复绘画原生性,打破数百年沉闷的艺术格局,为其注入新活力.于是他就在用笔用墨上大胆革新,更注重基于对象的自然特点和内心感受,而非笔墨技法传统.

在用墨上,他的仕女画画面水墨氤氲,浓淡相济,有的淡墨点染,着笔不多,清雅宜人,更多的仕女画作品则是重彩浓墨,光影迷离,显现出无限深情厚意(图3).在用笔上,林风眠继承了中国画以线条造型的方法,线条为其筋骨.然而,他的线条不仅是中国画线条的传承,还包含了西方精神的线条,一笔之中,有中国式的意蕴,同时形体转折、结构及空间表达也尽在其中.这样的线条是基于对对象形态把握与情感理解之上表现出来的,不拘于传统,不走程式,更富有画意.他还说:“我想用毛笔表现出像铅笔一样的线条.”他的线条当然也远非铅笔线条可比,在他的仕女画中,淡墨彩的线条迅疾地划过生宣,柔韧而悠长,这是他借鉴了中国瓷器画的用线方法,体现了瓷器绘画用线“流动如生”的特点.这样的线条不再是“写”而是“画”,这才显示出他画中女子柔媚的体态和似水的柔情.林风眠的画尺幅都不大,但在他的小品中,却可看到吞吐宇宙之气概,大半因他满含画意的笔墨功夫.

中国画造型强调简洁概括,取其意,写其象,不求肖似,但求神似.林风眠对此有自己的理解,曾说:“所谓写意,所谓单纯,就是在很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寻出最足以代表它的那些特点、质量同色彩,以极有趣的手法,归纳到整体的意向中,以表现之.”他认为对对象的简化概括,关键在于舍弃多余,提炼精华,即那些足以代表其特性的东西——质量、色彩、情绪、性格等.林风眠创作从不直接面对对象,他笔下的仕女,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凭借记忆与经验来画的.这种情况下,无关紧要的东西就不重要了,留在他仕女画中的是肌肤的润、性情的柔、气质的雅以及作画者自己宁静的心和惆怅的情.相比西方传统绘画以光影、团块的造型方法,极尽精微之能事,创造足以乱真的空间、形态、场景,中国绘画的造型方法,因不受物形所困,更利于主观表达,这也正是他所讲的中国画之所长.即在他早期文章《东西艺术之前途》中提出的:“西方艺术常常因为形式之过于发达,而缺少情绪之表现.”但他又提出:“中国艺术之所长,适在抒情,常常因形式过于不发达,反而不能表现情绪上之所需求.”这也正是他调和中西艺术的根本原因.

二、西学为中用——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借鉴与革新

林风眠对于绘画的革新不只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他的旅欧经历使他能够站在世界艺术舞台的高度去重新审视绘画的意义,从而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与现*念融入中国画的水墨写意之中.他大胆借鉴西方水粉、水彩绘画材料,及西方绘画中光、色的表现方法,为中国传统绘画加入光、色、造型的观念,从而打破了中西绘画的疆界,使两者天真而自然地融合,为中国画发展开启了新的道路.然而林风眠并非只是简单地把西方的一些技法、观念加诸于他的彩墨画中,杂糅到一起,而是一次真正的蜕变.犹如蝶的一生,由虫而蛹,由蛹化蝶,是吃进去,变作自身的生命,再次绽放.

首先,林风眠的仕女画吸收了西方写实绘画的表现方法,运用明暗*方法推开了空间和画面层次.还调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体比例,形成略带夸张的头身比例,更显修长秀雅.在借助仕女形体表达情绪时,各种形象信手拈来,好似随意勾勒而成,不拘于形而形自现,正是由有法到无法,而无法中皆有妙意,不深谙写实技巧的人是表达不出来的.

其次,林风眠在色彩的运用上,一改中国画中“水墨为上”的传统,把西方的水粉、水彩材料与中国画颜料结合使用,大大增加了原有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力,开辟了林氏的彩墨天地.林风眠早年接受过西方色彩的训练,懂得如何运用色彩美的规律、原则.经过长期的摸索实验,他把浓艳的色彩与中国的水墨交融于一体,使色中有墨,色彩浓丽而不浮华艳俗,墨中有色,墨色润泽而不焦躁单薄.比如,他的仕女画中人物肤色多用淡色平涂,头发先用焦墨画出蓬松的发质,发梢轻扫,画出俏皮的马尾或刘海,有时还会再以淡墨加花青罩染,使头发显得更加黑亮柔顺,然后再以淡彩浓墨或淡墨重彩的墨色交融的方法画出人物衣饰和背景,色与墨交相辉映,画面浓烈中有着深沉,华美中尽显雅韵(图4).林风眠还创造性地使用水粉的白颜料,在仕女衣衫外以较干的白色勾勒出透明轻薄的纱裙,使他所绘的仕女显得更加圣洁飘逸.

再就是林风眠借用西方色彩造型的技法,把光引入画面,给画面以光,给画面以空间变化.我们看他的《初夏》这幅画(图5),画面中繁枝茂叶间逆光点点洒落,树荫下女子的肤色透彻而匀净,低眉信手间,衬托出女子无限的温婉动人之态,整幅画面也因光的笼罩而显得无限的温馨与深情.同样在室内仕女画中,林风眠喜欢在背景左右两边设置深色窗帘,在中间设一淡色纱帘,纱帘随风轻动,也把窗外的光线吹拂到了仕女身上,推动了画面情绪的表达,气氛的营造.林风眠借鉴西画光色技法,凭借高超的技巧,看似逸笔草草,而画面却形神兼备.

林风眠不仅从西方写实技法中吸取精华,西方现代绘画的思想理念同样给他很多启示.现代绘画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画面形式的探索,林风眠在画面形式的构成上不求复杂多变,而是喜好相似的构图.如他的室内仕女中有抚琴吹笛,有手捧荷花,或双腿交叠盘坐,或斜倚而卧,背景设置也多相似,纱帘、长颈瓶等反复出现在画面中.室外仕女则多为浓荫下着衣或*女子逆光而坐.不仅整体作品构图内容不求大变,他的每一幅作品也都有用色、构图极为相似的姊妹篇.但这些并非是简单的重复,它不仅是笔墨意趣的探索,更是形式法则的回旋变奏,颇似现代西方绘画中的构成探索.虽是毫厘之间,实有千里之别,使系列作品中每幅皆有新意.我们看林风眠《女人与猫》这幅画(图6),画面中女子服饰作装饰性描绘,连同背景中网格状的纱帘表现,秩序与节奏犹如曼妙的音乐,这种形式感正是直接得益于西方现代美术的启发.

另外,林风眠的画在尺幅上以“方纸布阵”,不似以往长卷展开.他的仕女人物在方形布局中少了叙述倾向,更像是瞬间特写,令人怦然心动.以西洋画作画习惯或现代的眼光看,这似乎太过普通,但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选取如此构图布局,在当时却是一种巨大的突破和变革.

林风眠这种对画面技法、形式构成的改革,并不以形式表达为终点,而是要追求更纯粹、更直接的表达.这些探索拓展了中国绘画的表现空间,为画面的情绪表达提供了更多手段,弥补了中国画因造型、形式的缺陷,为其所累的局面,真正达到了他融合中西绘画的目的.

三、大俗育大雅——民间艺术的浸润与滋养

林风眠有宽广的艺术心胸,广纳古今中外优秀的的艺术成果,他的绘画同样有来自民间艺术的滋养.

敦煌壁画中的女神给了他很多的借鉴,其间衣带翻飞,凌波而至,从容洒脱,逸气飞动的女子形象,显示出一种朴素而高洁的精神状态(图7).那里面的东西使多少艺术家心向往之,林风眠认为那是东方最美好的东西,甚至是很多欧洲绘画大师追求都没有得到的东西.除此之外,中国瓷器不仅在用线的方法上影响了林风眠,他的仕女画中清润的肌肤质感、含蓄的画面气氛也多得益于此.还有,汉画像砖的稚拙敦厚、浑朴天真,剪纸、皮影的造型启发……正是在这些活泼、鲜亮的民间艺术情趣浸润下,加之西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淀,凝聚成一股巨大的推力,成就了林风眠改革传统绘画的大事业.

因此,看林风眠的画,一时间,唐诗宋词的诗香,敦煌女神的高古飘逸,瓷器上的温润光芒,西方的光色华彩,现代的形式理念,无数的美,踏着各自的节奏,层层叠叠,奔来眼底,直击胸臆.

林风眠的仕女画,在笔墨、造型、色彩、构成、意境等等方面的大胆革新创造,展现出独特的风貌,使他的画作被尊为“林家样”,他的仕女画大概可以被称为“林家女”吧.他的仕女画借中国的笔墨载体,融西方的造型手法,化民间的大俗于大雅之中,尽绘林氏心中的美与意.他的博学、深思、敏察的品质,使他能够融合中西、通达古今、共用雅俗.作为“中西融合”理论的倡导和实践者,他的理论成果与绘画实践,为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成为中国现代绘画一代宗师.

言而总之: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绘画艺术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仕女画和林风眠和杨天婴相关绘画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季涛:林风眠油画和水墨画作品的比较 一、林风眠的艺术道路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画家、艺术教育家 1920年,林风眠抵达法国马赛港 他开始半工半读,做油漆杂工,在枫丹白露中学补习法文、数学 1.

2、 杨献平:从敦煌到乌鲁木齐 每一个艺术从业者,内心永远都盛放或者梦想建造一座自己的“敦煌”,“敦,大也;煌,盛也” 这一个偏远之地,它所承载和挥发的,似乎从莫高窟诞生的那一刻起,就.

3、 新安画派殿军汪采白的绘画艺术以安徽博物院藏品为例 引言汪采白(1887—1940),名孔祁,字采白,号澹庵,别号洗桐居士,安徽歙县西溪人 汪采白出生于徽州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家 祖父汪宗沂(1837—1906),字仲伊,是清末.

4、 郑莹:养风人(外一篇)(童话) 在美景星球上,养风人曾经是一个很棒的职业 想要养一只风兽,首先,你得去风兽商店买一只风之蛋回来,然后选择一只大小合适的麻袋,把蛋放进去,再把麻袋放在能晒着太阳的地方,让它每天晒够八小时太阳 大概两个礼.

5、 中国年画王杨洛书:600年的传承,一生的坚守 杨洛书(1927—),山东潍坊人 寒亭杨家埠是木版年画的著名产地,创始于明末,在清光绪年间达到鼎盛 杨洛书,杨家埠年画的第19 代传人,被誉为“中国年画王”,国家级.

6、 杨威洋:从来没觉得自己成为明星了 杨威洋喜欢跳街舞,工作时、走路时、吃饭时、睡觉时都在琢磨那些高难度动作 杨威洋话不多,害羞得像个女孩,但一到训练场上,他就活力四射 他说,是街舞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变得自信 杨威洋的父母是上世纪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