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国际企业跨文化融合策略论文 中国文化现象分析论文6000字 文化软实力论文3000字 中国酒文化10000字论文 壮族旅游文化论文 从众文化英语论文

文化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文化转型背景下的田林木柄瑶铜鼓舞的传承和保护类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文化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30

文化转型背景下的田林木柄瑶铜鼓舞的传承和保护,该文是文化大学毕业论文范文跟铜鼓舞和田林和木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梁 洁 (百色学院 533099)

摘 要:田林木柄瑶铜鼓舞是木柄瑶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来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本民族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民族的精神财富,现已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但近年来,由于受城市化进程文化转型的影响,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文章再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木柄瑶铜鼓舞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田林木柄瑶铜鼓舞;文化转型;传承与保护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LX426)阶段成果之一

百色学院校级科研青年项目(2014KQ04)阶段成果之一.田林木柄瑶铜鼓舞作为当地的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瑶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适应自然环境而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并使瑶族通过铜鼓舞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意识,其丰富的内容和传承历史扎根于民族的土壤,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代表,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意义重大,同时也影响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但近年来由于受城市化进程文化转型的影响,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笔者为此针对田林木柄瑶铜鼓舞的传承保护发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其更好的传承发展提出建议.

一、田林木柄瑶铜鼓舞概况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以壮族为主,同时兼有汉族、瑶族、苗族等十二个长期居住民族杂居、各民族相互融合的特点.木柄瑶最要生活在广西区百色市田林县中以平山街、花棚为主的五个自然村庄.该地区距县城六十多公里,分布着汉族壮族瑶族等多个民族.其中一平山县最大,有十二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1824人1.这一地区由于高山深谷的纵横,使其形成了地面崎岖不平、河流纵横的地貌特点,构成了这一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认知.

木柄瑶的铜鼓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其族人“木柄瑶”又称为长发瑶,是广西地区瑶族的一个分支.《田林县志》记载:“长发瑶居住在凌云北边二百多里的地方……’.木柄瑶人认为铜鼓是其先祖在200多年前迁移的过程中携带过来的.铜鼓舞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从传承初期到如今已经经过了二百余年的发展.最开始的铜鼓舞在田林浪平乡等地流传,经过二百余年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了如今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文化.

在木柄瑶古老的传说里,铜鼓是其祖先从外八寨乔迁离开时带出的宝贝,在木柄瑶中是神灵一样的存在.在每月的正月初三,该族群的居民都要进行祭鼓,在祭鼓结束后要进行铜鼓舞的表演,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平安健康.经过长期的发展铜鼓舞的特征有三个方面:

1.古老的仪式性

在瑶族民众的心目中,铜鼓是祖祖辈辈承传下来的,具有生命和灵性的宝物,因此在使用铜鼓来跳铜鼓舞的时候,就是在进行一种对铜鼓进行祭拜的过程,通过一系列起鼓、祭鼓的仪式与过程,传达族人对于祖先与前辈亡灵的祭悼与尊崇.

2.特定的时空性

瑶族铜鼓舞在举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定,空间指的是村中的特定的舞蹈场地,而时间则是每年的正月期间.在正月里进行对铜鼓的祭悼,能够祛除去年一年的厄运与晦气,同时也是对于新的一年的祈祷与祝福,因而开春之后要要收起铜鼓,聚来年之好运,如果经常用就会把运气泄了.对于场地而言,瑶族人则认为在坪地上跳舞才能够增进人们的精神交流,增加人们的感情,同时增加节日的氛围.

3.独特的艺术性

舞蹈在进行表演时是由一个舞蹈系列组成的,主要有《打长鼓》《迎春舞》《丰收舞》《扁担舞》等曲目与表演形式.在这一系列的舞蹈表演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对铜鼓进行敲击,这就是该舞蹈过程中的基本节奏,一人或二人舞动敲击高挂的木鼓,这就形成了主节奏的谐声然后,舞蹈着再根据舞蹈中多要求的跨步击鼓、翻身跳跃等基本动作进行表演.舞蹈的画面构图以女子为内圈男子为外圈,呈内敛外张之势.这三个舞蹈都由铜鼓和长鼓伴奏,也就是以《打长鼓》舞为背景,构成多层次的复合形式的舞蹈.这样的舞蹈特点有着独特的韵律美与力量性,是木柄瑶所独有的舞蹈表演特点,具有自成一格的艺术风格.

二、广西田林木柄瑶铜鼓舞的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1.木柄瑶铜鼓舞的保护发展现状

中国对木柄瑶铜鼓舞的研究和挖掘相对来说起步有点晚.早先有1931年著名民族史专家田曙岚到凌云县调查民俗出版的《广西旅行记》,后有1984年广西师范大学张一民教授与本校学生龚永辉的民俗调查,出版《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四集,目录是“木柄瑶乡见闻录”.都是通过专家学者的调查,田林木柄瑶铜鼓舞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才渐渐地进入大家的视野.随着近年来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文明取代了古老的农耕社会的社会基础,现代生活方式无疑与铜鼓舞的发展状态产生了龃龉.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对于非遗产业的重视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加,中国国家与相关部门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对于木柄瑶铜鼓舞文化进行了抢修与保护.

近年来田林县地方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起来,特别是对于木柄瑶的铜鼓舞,专门成立了保护小组,拨下了专款经费,用于对铜鼓舞项目的保护工作.打造田林民族文化品牌,编排精品节目.2004年3月,当地人民政府召开了“打造田林民族文化品牌”会议,邀请南宁艺术研究专家光临指导,并组织排练瑶族铜鼓舞精品节目.在当年五月黄金周在澄碧湖水库民族村为四方游客表演,深受专家、学者和旅客的高度评价.之后每年都编排本土原生态歌舞参加百色地区一年一度的文化汇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06年,田林县财政单位针对木柄瑶铜鼓舞项目工程先后多次拨款,文化局成立铜鼓舞普查工作队对田林瑶族铜鼓舞的历史、现状进行普查,通过对于田林县志、村志以及其他相关文献的排查与梳理,进一步获取了关于铜鼓舞的相关资料.

2.木柄瑶铜鼓舞的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木柄瑶铜鼓舞传承人缺失,习舞人数逐减,后继乏人

田林木柄瑶铜鼓舞之所以能够保存到今天,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铜鼓是被当做木柄瑶民族的神器珍藏于供奉起来的,族人视之为传家之宝,能够祈福迎神,送走灾难.而如今,社会基础的变化使得古老的文化受到新科学的冲击,人们对于铜鼓的信奉逐渐减少,铜鼓舞演员越来越少.如在笔者的走访过程中发现,老寨屯瑶族铜鼓舞中的《圆圈舞》目前只剩一人会跳了,该舞在过去由八个女子进行表演,而现在由于演员的缺失已经不再进行表演了.木柄瑶的的舞蹈记忆存在着由艺人老化带来的失传的问题.

(2)观念相对落后,缺乏保护意识

田林木柄瑶族铜鼓舞缺乏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缺乏对田林木柄瑶铜鼓舞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文化价值意识方面: ①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主体来看,分别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以及民众对田林木柄瑶族铜鼓舞的保护与认识不足.地方政府因对田林木柄瑶族铜鼓舞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重视,导致相关保护措施不完善,文化价值意识缺乏,从而保护开发工作不落实到实处.②地方政府对田林木柄瑶族铜鼓舞保护重要性的不到位、以致于缺乏理论的指导,无法科学合理地传承保护与发展田林木柄瑶族铜鼓舞.③民众对田林木柄瑶族铜鼓舞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文化价值意识,了解不足而导致参与度不够,阻碍其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3)缺乏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

田林木柄瑶族铜鼓舞保护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中国国家政府给予的扶持和帮助是很有限的.田林属于穷、偏、远的老山区交通不便利,没有工业带动经济,地方财政收入低,经济相对滞后.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到木柄瑶族铜鼓舞的保护开发和宣传工作,也就成为了木柄瑶族铜鼓舞保护发展困难的问题之一.因此,足够的资金是顺利开展少数民族田林木柄瑶族铜鼓舞保护发展的保障.

当前,田林木柄瑶铜鼓舞的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存在传承人缺失,后继乏人、观念相对落后保护缺乏意识,资金投入不够,需要加大传宣力度等问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田林木柄瑶铜鼓舞传承与保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落实、完善保护措施与地方补贴机制

田林木柄瑶铜鼓舞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传承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传承人的历时,传承内容逐渐减少,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目前大多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仍然没有相关补贴,缺少资金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迫于生计,年轻一代人不得不放弃传承民族文化而外出打工.因此,政府落实和完善地方相应的补贴机制是调动田林木柄瑶传承人主动性重要途径,这样才利于田林木柄瑶传承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2.建设田林木柄瑶铜鼓舞保护与传承教育阵地,培养后备人才

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建立教育基地是对非遗项目传承的保护方法之一.把田林木柄瑶铜鼓舞引进校园,让田林瑶族铜鼓舞作为艺术课程带到课堂学习中,还能让青少年能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提高保护传承意识.

地方政府将民族文化带入学校建设,可举办田林瑶族铜鼓舞传承骨干人才培训班,聘请老艺人、传承人为教师,开展瑶族铜鼓舞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给予有铜鼓舞知识和技能的木柄瑶铜鼓舞传承人经费扶持,对已经退休的民间老艺人进行条件优待,增加他们在当地影响力与社会宣传度等等,还能为民族文化传承培养后备人才.

3.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和宣传力度

政府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占主导地位.田林木柄瑶铜鼓舞想要有效的传承与保护,政府应该加大保资金投入,提供政策的支持,媒体做好宣传推广,利用新闻、报纸、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将保护工作落实可持续发展.

四、 结论

田林木柄瑶铜鼓舞是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转型背景下,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濒临消亡.要想更好的实现传承与保护并重,须加强对田林木柄瑶铜鼓舞的保护,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落实完善保护措施与地方补贴机制,将文化引入学校,建设保护与传承教育阵地培养年轻的接班人,同时加大保护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才有望得以更好传承与保护.

注释:

1.田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田林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参考文献:

[1]田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田林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2]郎玉屏.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0总第218期,39-40.

[3]梁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以广西田林木柄瑶铜鼓舞为例.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93—94.

[4]田曙岚.广西旅行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2008:80-81.

[5]张一民.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见闻录.香港:香港天马出版社,2006年,40-41.

[6]杨其勇,王永川,钟琦.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4月第31卷第2期,73-74.

作者简介:

梁洁,百色学院青年教师,主要从事艺术、民族文化、管理研究.

回顾述说,上述文章是关于铜鼓舞和田林和木柄方面的文化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论转型背景下地方院校的内涵建设 摘要转型发展是地方院校的必然趋势,转型背景下,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是地方院校的主旋律 地方院校的内涵发展重点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的问题定位准确,理念先进,规划科学,是实现学校协调发展的基.

2、 高校转型背景下《饭店英语》课程考核改革 随着高……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地方本科院校正在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 饭店英语课程作为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在高素质饭店服务人才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从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后果.

3、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优秀礼文化的传承 摘要礼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基石,对中华民族影响极其深远,今天我们依然强调礼文化的重要性,把讲不讲礼当成衡量一个人修养高低的标准 本文分析了礼文化对高职生塑造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传承礼文化.

4、 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职业角色困惑现状与 摘要基于滇西北民族地区青年教师“生存现状”调研,剖析其面临角色超载、角色冲突两大职业角色困惑对专业发展及学校转型发展工作的不良影响,提出改善外部环境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的社会支持系.

5、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和实践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为例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优化和完善教学资源,实现高……数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多元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6、 阅读转型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制度建设 吕素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410205)摘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组织架构,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的相关职责,提出了阅读推广人制度建设的核心要素,最后重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