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企业的社会责任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有关小学生责任教育的论文 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历史责任论文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开题报告 勇当责任开创未来政治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毕业论文 责任会计毕业论文

关于责任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论学术责任*与其塑造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责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9

论学术责任*与其塑造,本文是责任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学术责任*和塑造和*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陈亮 陈恩伦

摘 要:随着学术研究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术研究已成为一项专门的“事业”,学术责任*日渐成为学术研究领域中亟需关切的热点话题.学术责任*有其内在的品性和特征,它在学术人所从事的学术职业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学术责任*存在行政权力过度介入下学术责任*的迷失与庸从、学术精神缺失下学术责任*的衰退与失真以及责任界定模糊下的学术责任*难以贯彻与执行三重遮蔽.为此,以价值、责任与规约为导向,有效规避外部力量的过度干涉、恪守学术自身的品性、实施科学有效问责应成为学术责任*塑造的要旨所在.

关键词:大学;学术共同体;学术责任*

中图分类号:G400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6)02-0074-06

基金项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一种分析范式: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惩处制度研究”;2016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问责制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31

作者简介:陈亮(1987-),男,辽宁鞍山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陈恩伦(1965-),男,贵州遵义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法学基本理论研究;重庆,400715.

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场域,是学术人探索高深学问、开展学术活动最集中的场所.它能够根据自身特有学术逻辑立场,通过制造“文化差异”,使之与环境中的其他场域展开“资本争夺”.[1]学术人只需忠于学科、知识和真理,无需依附任何其他外在因素.[2]然而近些年,大学学术共同体中屡屡被媒体披露的学术、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学术人学术责任感缺失,严重削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与合法性基础.面对此困境,学界谈及更多的是从制度约束、道德说教、法律规制以及技术操控等维度来遏制这种学术毒瘤.[3]遗憾的是,这些规制手段并未能真正唤醒学术人的学术责任意识,也未能实现学术生态的有序发展.学术作为探索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内在规律的一种基础性实践活动,自然会涉及*层面.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引导科技工作者淡泊名利,自觉践行学术规范,完善学术人格,坚守学术诚信,履行社会责任.”[4]学术研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价值无涉,而是需要学术人秉承一定的学术责任,追求真与善相融合的学术责任*价值本质.

一、“何谓”与“何为”:学术责任*的本真解读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在《法哲学原理》一书曾强调,“人类客观精神的发展即是*发展的过程,现实合理性的秩序促成了*关系的形成与发展.”[5]“*”侧重于客观现实行为事实,反思人们日常行为是否善而正确以及如何规范.责任*是建立在*这一大概念基础上的一种责任形态,是在社会群体的大环境下关注社会群体成员的角色与其动机和行为的规范要求.[6]韦伯(Max Weber)是最早对*加以区分的学者,他认为,一切有*取向的行为,都可以受两种准则中的一个支配,即信念*和责任*,[7]107前者依据的是行为的内在价值,属于价值的主观认定,后者侧重于考量现实情景和行动的后果.[8]责任*是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规范准则,源于对现代技术进行的*反思以及对承担责任的*追问,在整体的视角下探究与当代现实社会责任相关的议题,构建当代社会人与人交往所形成的责任关系、责任归因与责任承担方式等*秩序,彰显的是一种责任理念和价值诉求.[9]6责任*是与职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责任*要求,正如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所说:“每个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道德*.”[10]

谈及学术,学界通常用“学术*”一词来加以阐述,观点各异,如有的学者将学术*诠释为一种具有哲学韵味的学派思想;[11]有学者如马焕灵[12]、司林波[13]等将其理解为一种学术诚实行为规范;也有学者如马龙海[14]、任强[15]、龙红霞[16]、杨玉圣[17]将其理解为学术道德或学术规范,认为学术*是学术共同体成员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还有学者将其作为学术人进行学术实践交往合理性的内在价值标准.[18]归结起来,学术*更多的是强调学术人内在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良心,未能将学术理性与学术规范结合起来,忽视了主体间的互动与学术人的责任意识.因此,有必要引入“学术责任*”来明晰学术人的学术责任,唤醒学术人的学术自觉.学界关于“学术责任*”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较少,较为代表性的定义是将学术责任*看作是对学术行为主体在学术道德关系和活动中承担学术责任问题的*考量和道德追问.[9]175这一概念是目前国内学界从责任追究的主体、内容及方式等做的较为全面的释义.[19]基于对学术职业和责任*的综合考量以及借用相关*学理论,本研究将学术责任*的品性做如下阐释:学术责任*是一种内生与外推相结合的理性规范*.从事学术职业活动的学术人自觉遵守学术*关系中约定俗成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价值律令,是学术人在学术角色认同与学术活动中形成的*规范和自觉承担的一种责任,强调的是真善相融合的*价值本真理念以及学术共同体成员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秩序需求.

学术责任*在学术人所从事的学术职业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对于学术共同体这一大群体而言,有必要明确学术成员进行学术交往的基本责任*规范,这将明确学术共同体之间的权力运行边界,同时也是学术共同体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学术责任*在学术人所从事的学术职业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学术责任*规范是学术共同体角色认同的现实依据,倘若缺乏,则很容易引发学术职业群体间的认同危机,导致学术冲突与学术秩序紊乱,学术成果无法获得社会认同,难以释放学术的本然功能.狭义来讲,大学对社会承担学术责任的核心途径是教师的工作.[20]19教师作为大学学术活动的主力军,他们的学术责任*意识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待学术的态度、从事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指导研究生的动机以及“学术榜样”的树立.韦伯在其《学术与政治》一书中曾提及:学术已经达到空前繁荣、专业化阶段,对于每一个决定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并将其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应仅仅关注影响学术生涯的物质等外部因素,而应去寻求学术的内在理性“气质”.本达(Julian Benda)在谈及知识分子的背叛时曾指出[21]94:

真正理性气质只有与其带来的结果与是善还是恶毫无关系的情况下才能成立,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科学与任何实际的动机是无缘的,只限于把真实的本真作为探索的对象,才能够形成知性的价值.也就是说知识分子的态度是把真实优先于地上的利益.

这是一种超越实用目的,为科学而承担应有学术责任的豁然精神.韦伯眼中的学术职业远非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学术使命与天职,道出了学术责任*在学术职业中的精神旨要.

二、游离中迷失:学术责任*的现实遮蔽

陈亮陈恩伦:论学术责任*及其塑造学术责任*已被现代社会视为能够对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学术行为加以约束的学术规范.当学术共同体有着较为完善的学术责任*来约束时,群体内的成员能够在学术职业*的框架下有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反之,现实教育实践中就会衍生出诸多学术*失范现象.[22]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行政权力过度介入下学术责任*的迷失与庸从

大学的本质是学术自由性与受控性的统一.[23]一方面,大学学术要在当下的社会体制与制度观照下运行,对社会负责,并以自身的场域逻辑与外部环境主体进行交往与对话.社会体制与制度是客观存在的,并按照自身的运转规律对大学的学术活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内部的学术活动、非学术活动与社会制度、体制之间也有很强的依附性.以大学的学术活动为例,学术活动无疑是以学术研究与创新为主的特殊活动,属于学术管理的范畴.涉及管理,自然要受制于社会体制和制度的约束,学术管理活动也要受制于学术管理制度等宏观社会制度的约束,而非完全意义的自由.由此可知,大学学术自由是有限自由,兼具学术性与权力性的统一.这也是由高等教育组织结构性质以及高等教育的法人主体性质所决定的,促使大学学术与行政两股力量在一定限度内互动共生.

如何科学合理划分两者之间的边界,保持适度的张力,做到学术决策权力独立于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执行学术决策事项,真正释放教授治校的学术权力能量始终是困扰大学学术发展的难题.“官本位”思想在我国已根深蒂固,行政组织文化作为一种强势的管理型文化统摄着大学学术文化命脉,致使大学学术文化融入了浓厚的行政味道.在以学术共同体为核心的整个学术活动中,学术权力的行使、学术活动的开展、学术评价标准的制定都难以逃离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与羁绊.学术过度行政化使得大学学术标准受到侵染,难以彰显学术责任*价值,阻滞了大学学术自由的有限发展与学术责任*精神的有效传承.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互动的过程中,两者边界模糊且力量差异悬殊,行政权力肆无忌惮地僭越学术律令,导致了学术责任*意识的弱化,学者易陷入身份认同迷失的怪圈.总之,行政权力过度介入学术事务,限制了学术责任*的正常运转,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实践行动层面都会使其处于庸从位置,造成学术责任*标准的日渐畸变.

(二)学术精神缺失下的学术责任*衰退与失真

教育需要信仰、虔敬之心,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24]44雅思贝尔斯(Karl Jaspers)在论及教育的本质时指出[24]42:

教育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这种生活在人们的行为举止中直接表现出来,并在掌握创造性的精神作品中得到高扬.

大学作为追求真理的塔,是传承这种创造性精神并将其内化为学术精神的最佳场所.大学从事着人类独有的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圈内成员遵守特定*价值规范与学术精神操守.教师作为从事大学学术研究的主体,应以发展学术为己任,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取向,在学术实践中养成一种追求纯粹真理、以科学为业的学术精神.

然而,受浮躁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影响,学术人从事学术研究的学术探索精神、学术求真精神、学术批判精神等纯粹学术精神已悄然逝去.当今社会的学术研究取向发生了功利化偏移,出现了个人谋私或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学术利益、为生存而研究的局面,学者的自我角色认知与自我身份也发生了扭曲与畸变,再非韦伯所指的学术研究价值无涉的学术精神.正如西曼(Melvin Seeman)所说[25]:

失范实际上是一种共意(consensus)身份缺席的状态,规范所指的不是具体行为的普遍状态,而是行为期望的普遍状态,也即是潜藏在社会成员心里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通过特定情景中的身份、角色和制度来规定个体行动的取向.

角色作为行为主体身份的社会面具,就像演员一样,演什么角色,就要按这个角色的内在要求去思考问题,去承担责任与履行义务,它与权利、义务和责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获得双方以及第三方的承认,形成角色认同,[26]这也是责任*的逻辑起点.大学学术精神应当通过学术共同体成员履行作为学术人应有的角色责任,在学术互动与对话中培养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学术责任认同能力、责任实现能力和学术责任心来实现.当学术共同体未能将学术精神作为行动向导,难以坚守纯粹学术生活“寂寞孤独冷”的节操时,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责任*与角色认同就会出现衰退与失真的乱象,职业*准则也会淡然逝去.学术精神虽难以量化,但却是容易被察觉的,大都映射在学术著作中,当今学术研究场域中出现的学术不端怪象突显了学术责任*发展中遇到的羁绊.[27]学术精神的缺失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会造成学术责任*的指示力与行动力在学术场域内外遭受区隔.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在对大学学者的理解时曾指出[28]:

大学学者是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倘若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都丧失了基本的学术道德与学术精神,那么还拿什么去感召众人?去哪里寻找学术道德美德?

(三)责任界定模糊下的学术责任*难以贯彻与执行

马克思主义*学认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在意志自由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行为主体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责任.学术共同体成员处在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科学研究系统中,以意志自由为前提,在充分享受学术自由的同时,能够对学术所涉及的目的、手段及可能出现的后果都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必须将其行为纳入普遍约束力的学术责任*系统中,使其自觉承担起学术责任.责任和义务是学术责任*的核心内容,两者是相统一的,不仅包括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履行的学术规范法律规章、学术*准则所确定的客观责任与义务,而且还包括学术共同体在面对这些客观责任时所承担的主观责任.

学术职业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知识含量高的职业,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专业性职业不同于纯粹的技术技能,需要融入知识与学问,远非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学术职业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精神劳动,其价值不能以劳动的时间为衡量标准,也不能受外部的评价标准左右.因此,学术*的责任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学者对学术责任的概括与归类,学术责任可以从宏观层面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方面,大学中学术共同体成员首先应对其开展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承担责任,如保持客观、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性;另一方面,能够对其科学研究活动产生的行为后果、社会效应承担责任,并进行社会*反思.近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爆出某作者的文章竟被十几家期刊同时刊发的学术责任*失真的丑闻.谁来追责,谁来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些都是需要界定清楚的,而我国对学术不端等学术*失范行为的责任界定存有模糊的弊端.虽然教育部等部门制定了《关于惩处学术不端行为的若干意见》、《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等有关整治学术*失范的部门规章,但哪些学术*失范行为属于道德责任问题,哪些属于法律责任问题以及问责的主体、内容、程序、方式等都没有明确规定.[29]而且这些文件均属部门规章级别,法律约束力较低,问责力度不够,一定意义上也会给“学术人”带来可乘之机.这也正是肯尼迪(Donald Kennedy)批评大学不能真正承担学术责任的基点.“学术责任是塔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难解之事.人们很少对教师提及责任,在学术文献中也很少能找到关于教师责任的内容.”[20]5

三、以价值、责任与规约为导向:学术责任*塑造的应然旨归

“以真理的获得为主要回报的学术原创已异化为以制造大量学术垃圾为荣的功利化学术价值取向,驱逐了学术创新责任意识的精神觉醒.”[30]学术责任*塑造的本真要求学术共同体成员以“价值、责任与规约”为导向,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自我探究与反思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等技术理性.同时,通过外在的学术章程、学术职业*规范增强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学术自律意识,使其能够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学术责任,实现整个社会的共生共赢[31].

(一)发挥学术自身的优势,有效规避外部力量对学术责任*塑造的干涉

在学术责任*塑造的过程中,发挥学术自身独特的优势以及规避来自外界行政力量的干涉是实现学术治理常态化发展的目标.为此,我们应充分坚持学者独立裁决学术事务、行政人员负责执行学术决策的权力运行理念,发挥学术自身独具特色的价值,使其成为知识领域中的相关学术权力划分、学术资源分配以及政策演变的主导因素.学者发挥学术决策权力,将行政执行权力交给校董事会等权力部门,这样能够让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保持适度的界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学术以及学术共同体成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只有学术共同体成员在从事专门的学术事务、且具备足够的能力时,才能成为这一过程的主导者.评价和决策是学术活动自身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需要学术共同体借助现有的社会经济体制所提供的学术管理制度展开活动.在学术评价方面,应确定学术评价目标、评价方案、人员构成以及评价实施的路径.在学术决策方面,应秉持公开公正原则,将这种权力由权威学者的转由多向度的决策(如课题评审、职称评定、学术奖项评判采取“一人一票制”,排除外在行政权力的干涉),由象征性的决策权转由实质性决策权(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实现内部学术荣誉授予等学术自治权,而不是学术权力虚置化).

从学术本身的特点与属性出发,作为“职业”的学术,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7]45实现这一专业化目标尚需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价值与优势,凝聚学术共同体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学术共同体成员需要秉持“崇尚理性、尊重事实、排除外界干扰”理念,真正将学术作为一项“职业”来运作,不断创新、研制高水平的理论成果,充分发挥学术职业的内在引领作用,根据大学特征,改变行政权力跨界介入或干预学术活动,让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行互动,使其能够在学术责任*塑造中挣脱外部力量的不必要干涉与束缚.

(二)将学术作为一种精神“志业”,恪守学术自身的品性

知识分子的价值在于追求正义、真实与理性,这三个价值的特征是静止的、超越的和理性的.知识分子的这些价值在不同的地点、环境等外在条件下是不会改变的,更不会受信仰、兴趣、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21]91-96知识分子的价值与特征构成了学术责任*的内在基础.韦伯认为,学术人的专业化水平更应突出展现其高度的学术*精神,发自内心为学问而献身.某种意义上来讲,学术责任*塑造的核心应将学术看作是一种精神“志业”,这样才能实现学术人对高深学问的掌控,完善学术人格.

持有这种学术精神,学术人可以规避以权谋私、仰仗某些权力僭越学术*规范、偏离学术自身运行逻辑等学术越轨、不端行为.通常意义上来讲,学术的发展之所以能在每个阶段都取得相应的成就,主要原因在于学术人能够将学术当作一种精神“志业”,彰显“科学的精神气质”[32],能够恪守一套完善的学术责任*规范,并内化于心.这种学术规范之所以能够得以遵守,源于这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实践认同,而非他人的强制.这也是学术逻辑运行的内在规律.“只要是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存在,只要这个社会共同体还保持某种秩序,它总是存在着某种共识的.”这种共识即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所说的公意精神.[33]

至此,学术责任*规范不是外界强制的,而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Hayek)眼下的在不断探索中自生自发生成的不言自明的“行动规律”,重在内在学术责任价值的自省.正如韦伯所言[7]27:

只要一个人提出的问题不是发自内心地献身于学科,献身于使他因自己所服务的主体而达到高贵与尊严的,则他必定会受到败坏和贬低.

阿什比(Eric Ashby)眼下的学术是一种内在的正直,体现在学术人不仅要产生学术外化的学术思想与学术著作,而且要注入学术道德与*.[34]因此,在学术责任*塑造的过程中,学术内在精神的坚守,学术品性与良知的熏陶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学术共同体成员应以获得真理为目标,批判地继承他人的学术观点,形成新的对现实社会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学术责任*对于纯粹学术价值的坚守与呵护应贯穿于大学整个学术活动如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始终,坚守学术作为精神“志业”的价值理念,实现学术理性文化健康、向善发展.

(三)以学术角色为逻辑起点,明晰学术责任,实施科学有效问责

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学术共同体成员理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将学术作为一项“志业”来践行,明晰“名”、“责”、“权”相统一的学术责任*要求.因此,在学术责任*的塑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术精神等信念*建设,还应注重学术共同体中的学术*规范建设.[35]学术*规范与学术责任*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开展科学研究需遵守的学术法则.

在此过程中,要以纯粹的学术为要义来合理划定学术责任并实施有效问责.[36]学术责任*问责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在实施问责时应以学术责任制衡权利为价值导向,以履行社会责任为问责目标,将工具价值的约束作为问责的重要关注点.首先,大学在主张学术自由、赋予学术共同体学术权利的同时应通过设定明确、详实的责任与问责方式来规范研究的形式与内容.默顿(Robert C.Merton)曾说,“科学社会学,由于缺少思考科学本身的社会文化结构所需要的共同规范框架而受到妨碍.”[37]学术研究必然是建立在责任规约基础上学术权利的有效释放.建立完善的责任与问责制度是确保学术研究能够在一定的秩序环境下有序开展的前提.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术开始由原初状态的学术精神的追求转变为一种职业.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学术研究的工具性价值日益凸显,如注重研究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责任的界定也成为当下学术交往有序运行的条件.第三,大学不可摆脱的是承担人才培养、探索高深学问、服务社会、促进学术发展等社会责任与使命.同时,社会对学术共同体从事科学研究也提出了诸多期望与要求,这些期望与要求应通过一系列完整的责任与问责制度来呈现,进而促成大学学术研究社会责任的实现.肯尼迪在强调学术责任时曾指出,“大学遭受批评的根源在于,大学内部不能认真承担社会责任.社会慷慨地赋予大学以学术自由,而我们没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20]26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是学术职业的核心要素,两者是对立统一体,学术自由是学术责任的前提,学术责任是行为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

学术责任*的塑造对于弘扬以“学术为业”的学术精神以及完善学术管理制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它有利于维系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这一对“命运共同体”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有效运转,[38]有利于提高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学术研究责任品性与素养,重拾他们的“无功利”学术信仰,以便能够潜心将更多创新型知识服务于社会,引领我国学术责任*建设实现常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P.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编译局,1998:138.

[2]李志锋,沈红.论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高校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学术职业[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48.

[3]罗志敏.是“学术失范”还是“学术*失范”——大学学术治理的困惑与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0(5):6-10.

[4]国务院.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EB/OL].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2016-01-13)[2016-01-1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1/13/content_10591.htm.

[5]黑格尔,G.W.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64-174.

[6]涂尔干,E.职业*与公民道德[M].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

[7]韦伯,M.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8]谭光鼎,王丽云.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6.

[9]田秀云,白臣.当代社会责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11]胡伟希.20世纪中国哲学的学术*“旧神类型”与“酒神类型”[J].学术月刊,1999(3):36.

[12]马焕灵,赵连磊.美国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校园规制摭探[J].比较教育研究,2012(9):18-22.

[13]司林波,刘天伟.美国学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7-103.

[14]马龙海,等.现代大学学术秩序的*目标:一个调和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5(4):23-27.

[15]任强,郑信军.高校教师的学术*敏感性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5(9):8-12.

[16]龙红霞,易连云.*规制:学术向“善”的可能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4-7.

[17]杨玉圣.贵在自律——做学问应坚守学术*[J].学术界,2002(1):16.

[18]罗志敏.“学术*”诠释[J].现代大学教育,2012(2):7-13.

[19]聂文军.论规范*与德行*的复杂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8.

[20]肯尼迪,D.学术责任[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1]朱里安,B.知识分子的背叛[M].孙传钊,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22]陈伟.论中国学术职业的*缺失及诊治[J].现代大学教育,2009(4):22-27.

[23]孙绵涛,康翠萍.学术自由性与受控性的对立统一[J].教育研究,2011(6):52-59.

[24]雅思贝尔斯,K.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5]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8.

[26]霍耐特,A.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7.

[27]赵学义.论职业*对规避高校学术不端的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10(5):67-69.

[28]费希特,J.G.论学者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2.

[29]李晓燕.学术自由、学术规范与学术秩序治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4-28.

[30]王善平.量化统治与中国学术危机[J].社会科学论坛,2008(8):80.

[31]任祥.大学学术道德传统的探讨与反思[J].高校理论战线,2010(1):60.

[32]默顿,R.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林聚任,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5.

[33]高兆明.制度*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1.

[34]陈大兴.论学术职业*的属性及其塑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10):54.

[35]司林波.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越轨行为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3(6):73.

[36]司林波,等.学术问责法律规范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5(6):76-80.

[37]默顿,R.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前言.

[38]张德祥.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笔谈)——高深知识是理解高等教育的一把钥匙[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22-23.

(责任编辑刘 鸿)

总而言之,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责任本科责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学术责任*和塑造和*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关于塑造学校责任文化 摘要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一 塑造学校责任文化,包括塑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容 塑造学校责任文化,不论是对社会进步还是对学校的发展以及.

2、 学术出版变革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出版人素养构成与其培养 学术出版主要是通过出版学术专著来实现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它是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学术水平的高低,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高校图书馆出版社是学术出版的主要供应商,亦是风险承担.

3、 保守主义如何塑造当代美国的政治文化评《国家:美国为什么独一无二》 □ 杨 钊国家美国为什么独一无二,约翰·米克尔思韦特、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著,王传兴译,中信出版社,2014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刚刚过去,共和党的特朗普在一片嘲笑声中高歌猛进.

4、 民国红学旧书的学术价值和影印意义 学友王振良兄,于乡邦文化建设身体力行,成绩斐然 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今晚报, 采访、撰稿、编辑的业余时间里,仍耕耘于古代小说园地 振良热衷于收藏旧书,曾从其插架的三万余册藏书中遴选出72 种稀见小.

5、 古籍责任者署名 摘要古籍责任者署名主要包括著者名称与责任方式的题署 对古人各种称谓及古籍责任者署名源流做了论述和考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实例对卷端著者名称和责任者方式题署进行了研究与归类,并结合古籍普查平台著录实践.

6、 数字人文教学视角下学术图书馆功能探析 肖 奕(1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四川成都 610041)(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摘 要图书馆不仅是支持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机构,也是参与数字人文教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