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论文选题 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 教育传播学论文 网络传播学论文 农业传播学论文 新闻传播学论文选题 国际传播学好写论文 传播学因子分析论文 传播学英文参考文献

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与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公寓建设路径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传播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9

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公寓建设路径,本文是关于传播学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传播学视域和公寓和路径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摘 要]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 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将“传播”定义为: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传播无处不在,它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而公寓作为校园最具传播特质的公共场所,文化公寓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公寓(学生)的“群体传播”特质和文化公寓的四大育人作用出发,通过传播学理论,开拓文化公寓育人的思路,笔者列举传播学中的四大理论“符号互动”“意见领袖”“把关人”“使用与满足”,结合文化公寓的四大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将传播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探索文化公寓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文化公寓;育人作用;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 02-0027-03

一群体传播与文化公寓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与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就必须了解人是如何相互建立联系.

伴随着高校教学管理学分制的盛行,课堂、班级的群体关系正在弱化,学生间最易建立联系、人际互动最频繁的地方便是公寓,可以说,在校园生活中,公寓是最具传播特质的公共场所.“公寓”的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旧时租期较长、房租按月计算的旅馆,居住人多为求学或谋事者.多为楼房建筑,成套房间,设备较好,并可供多人居住的公共寓所”.公寓的公共居住属性也必然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或以文化为*的精神交流和社会互动关系.

居住在公寓内的学生是具有群体特质的,有特定的共同目标(生活在公寓)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公寓(学生)的“群体传播”特质体现在以下几个要素中:(1)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关心的事项,在公寓中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能够在公寓美好生活,这就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2)成员间相互协作,为更好的生活贡献力量的动机;(3)群体与成员(公寓管理人员与学生),成员与成员(学生与学生)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除此之外,公寓(学生)的“群体传播”还易于形成“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成员的共有意识主要分为:(1)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公寓的管理制度、文化风尚或寝室的室风室训等.(2)群体感情,室友间、生活区邻友间的个人情感或群体成员主观境界融合所产生的“我们”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通过公寓的文化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公寓群体生活所产生的认同感.

文化公寓是一种广义的、深层次的公寓文化,文化公寓的内涵,不仅包含狭义的公寓文化即公寓文化活动,而且也内在于公寓内的内涵、制度、环境、行为活动之中.可以说,文化公寓是通过公寓文化不断内化为大学生行为素质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所形成的充满活力、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是一种全新的公寓文化观.如果说文化公寓是传播活动的载体,那么公寓文化是该传播活动的内容,公寓的群体传播产生公寓文化,公寓文化反作用于群体传播,两者相互影响.

二文化公寓的育人作用

如果说个体出生、成长、受教育的初期场所是家庭的话,那么进入大学之后,最重要的育人场所就是校园(公寓).在大学期间,文化公寓作为一种全新的群体生活空间,是介于“家庭”“校园”“社会”之间的特殊地带.文化公寓如何影响人才培养,作用于德育教育,笔者总结其四大作用.

文化公寓是社会育人的重要平台.公寓(群体)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生活习惯、理想信念、道德风尚等公寓文化的精神元素,内化于个体之中,并决定学生的行为选择.将自己归属于公寓(群体)内,按照公寓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动,可以防止社会孤立和越轨行为,影响约束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文化公寓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教育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以文化人”.教育和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有高尚灵魂、有健康人格的人.社会转型时期,新媒体的兴起,“90 后”大学生有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公寓文化育人契合教育回归人文的本质特征,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丰富实践成果及意义.

文化公寓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阵地.公寓文化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公寓是群体居住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大学生会顺应时代的处境和社会信念,去调整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改造和创新文化,创新个体的生活.在公寓文化活动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意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化公寓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延伸.公寓生活有别于家庭生活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不以血缘,而是通过社交进行的群体生活.通过个人和(公寓)群体的一体化,通过与有着共同关心共同爱好的其他成员交流信息和经验,最大程度地丰富自己,多姿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承载起文化公寓育人中社交娱乐的功能.

三传播学理论对文化公寓建设路径的启发与创新

笔者列举传播学中的四大理论“符号互动”“意见领袖”“把关人”“使用与满足”,结合公寓文化的四大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探索文化公寓建设的创新性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公寓物质文化建设的路径

公寓物质文化是公寓文化中最直观、表层的体现,是公寓文化的“物化层”.指公寓区域硬件设施环境.

公寓物质文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寓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如一些学校的公寓所处校园内,而有一些则所处校园外,如高教园区中的公寓,往往是几个学校的学生同住一个公寓区域内,并依托社会化的运作和管理.(2)公寓的功能区块规划及其建筑风格,如公寓区内设立篮球场、体育馆、创业园等功能性区块,并在公寓建筑风格上和绿化景观上反映公寓的文化特色.(3)公寓寝室的内部环境及设施配置上,也体现出公寓文化的价值追求.

“符号互动”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H.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 年正式提出.在符号互动理论中,符号是基本的概念.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

一定的情境也具有符号的意义.比如中国人常说“红白喜事”,红色代表吉祥,于是婚礼的现场会被布置的红火热闹.通过符号或象征意义进行社会互动,传达了各种意义,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变化.通过“符号互动”理论可知,公寓中的任何环境、布景、物品都可以被看成为具有“意义”的符号.学生们通过符号所呈现的意义,进行认知和互动.

要注重公寓文化长廊的建设,在公寓环境中设立更丰富的“符号”,进行意义和价值观的传播与互动.(1)建设公寓“移动校史馆、博物馆”,加强校史、院史、公寓变迁史、与专业相关的文化(如中医药文化)等内容的介绍和宣传,通过展示峥嵘岁月和历史变迁,增强学生们对校、院、公寓、专业的认同和热爱.(2)建设公寓“园丁风采墙”,加强公寓辅导员、学院老师等育人风采的展示,增进师生之情,倡导“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3)建设公寓“榜样力量秀”,发挥优秀学长学姐的同辈力量,利用杰出校友院友资源,将学院和学校在学业、竞赛、公益、学生工作、创业等表现突出的学子进行榜样宣传,鼓励学生找准方向,激励成长成才.(4)建设公寓“漂流图书屋”,将阅读和学习深入到公寓文化中去,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基于“意见领袖”理论的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

精神文化是公寓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关键,属于深层次的文化.公寓的精神文化包括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它与物质、行为、制度文化相互交叉渗透,成为完整的体系.

“意见领袖”最早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1940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选民意向的实证报告《人民的选择》提出,那些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随后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中,概括出了“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1)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可以说,意见领袖就是生活中我们所了解和熟悉,或是以往有过类似的身份和经历的人,因此意见和观点具有说服力.(2)意见领袖不集中与特定阶层和群体,可以说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主要看影响领域的范围.(4)意见领袖的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信息量大.通过“意见领袖”理论可知,公寓文化育人体系的建设,必须以“意见领袖”为抓手,积极提升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发挥“意见领袖”在公寓育人体系上的重要作用,创新和发展“寝室联系制度”.(1)建立“室友伴”计划,发挥同辈支持作用,由高年级学生党员、优秀学生作为新生寝室的联系人、文明寝室的指导员、专业学习的领航员,带领新生将公寓打造成理想信念教育、党建育人、文化建设和学业学术交流的阵地.(2)举办“寝你来作客”活动,牵引各类师友资源,走进每一个学生寝室进行讲座.与传统意义上,受众人数众多的讲座不同,该活动的传播更像是人际传播,受众变少,受众得到的关注度更高,互动性更强,传播效果更好.把知识传授从课堂、实验室延伸到学生寝室,把学术、文化讲座从报告厅延伸到学生寝室,把散落在校园内社会中的“意见领袖”请到学生的“家”里,通过寝室成长导师与学生分享,带去了真诚的思想、真切的见解和真实的人生,有效推进育人工作向公寓延伸.

(三)基于“把关人”理论的公寓制度文化建设的路径

公寓的制度文化是通过实际需要和长期积淀创造出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并对生活在公寓区的师生起到约束和管理作用,制度文化是公寓的规章、行政、道德和习惯层面上的表现,它既是在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文字中呈现,也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体现.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提出,1947年在其《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再次论述了这个问题,认为群体生活中存在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 年传播学者怀特提出了针对新闻素材的“把关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成了一道“关口”,而通过“把关者”关口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的少数而已.正如卢因所说有群体生活,就有把关人.属于群体的本质特征:(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共同的利益、关心、兴趣等而集合在一起;(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可以说,公寓生活满足群体生活的特征,公寓制度文化就是公寓生活的“把关人”.

要认识“把关人”理论在公寓制度建设上的重要作用,设计更加人性化的制度,以规服人.比如公寓的安全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通过管理员检查等方式也未必能完全制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在制度建设上要积极创新,建立用电安全追踪的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数据挖掘,追踪学生的用电轨迹,提升制度的有效性.

(四)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公寓行为文化建设的路径

校园行为文化是表层性的文化,是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式、精神信仰、生活模式、价值追求、处事风格、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等体现出来的文化,换句话说,它是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实践中,为学校发展和文化繁荣所贡献的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性活动,是文化形态的总和.校园行为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学校精神、办学理念的动态表现.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是人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在传播学理论中研究受众心理和受众行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正好可以为公寓“行为文化”探索带来全新的视角.“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源于20 世纪40 年代,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将“公寓生活”作为一种“媒介接触活动”,而每一个入住公寓的学生作为“受众”,把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考量公寓文化活动的影响及效果的评价标准.需求本身是具有选择性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来选择他们想要的活动或方式,而选择本身又体现了“能动性”.

要充分借鉴“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公寓文化建设中,以生为本,管理,满足需求,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大潜能.(1)加强学生主体性作用,正确认识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惯,放权于学生,通过公寓研讨会、公寓开放日等形式满足大学生在公寓生活方面诉求渠道并保证其畅通性,通过公寓文化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2)加强公寓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建立楼名、楼训、室训等,选拔优秀学子作为公寓形象代言人,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凝聚力和荣誉感.(3)加强新媒体等网络媒介的公寓文化布局.设立富有特色的微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寓文化推广和宣传路径.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北京商务印刷馆,2005.

[2]李梅,薛颖“. 90”后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

[3]汪润.高校学生公寓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丁笑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14.

[5]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6]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小结:上文是一篇适合传播学视域和公寓和路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传播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传播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生态伦理视域下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 生态伦理视域下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研究孙 莹,孟 杰(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摘 要城市是人口、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会带来相应的生态问题,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

2、 从建筑规划视域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承 【摘要】本文从建筑规划视角,对红色旅游景区进行调整,从而发挥红色基因和优秀传统文化优势,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探讨红色旅游景区与红色文化传承 好的景区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吃、住、行,红色.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所以,生态自然规律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 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够任意.

4、 论中国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本文在“中国梦&rdquo.

5、 文化自信视域下区域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内容摘要区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区域文化现代化问题与文化自信问题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文化自信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导向,是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的价值维度;文化现代化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没有文化现代化.

6、 认同视域下的文化政策和公共文化 口钟雅琴公共文化、文化认同与文化政策比较的视角,美凯文·马尔卡希著,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17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公共政策研究学者凯文·马尔卡希( Kevin 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