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诗歌刊物投稿 诗歌投稿杂志 投稿诗歌 诗歌月刊 诗歌投稿 诗歌杂志 诗歌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古体诗歌投稿 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诗歌杂志投稿邮箱大全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论文摘要 论诗歌象征论文范文

诗歌类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白居易诗歌中的女子形象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诗歌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8

白居易诗歌中的女子形象,本文是关于诗歌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跟白居易诗歌和女子形象和白居易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卞萃平

[ 摘 要]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许多是写女子的,这些女子有未嫁之女、已嫁之女及娼门之女.通过白居易这些描写女子的诗歌,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这些一生都处于不幸之中的女子表达出了深深地同情与惋惜.

[ 关键词] 白居易诗歌;女子形象;未嫁之女;已嫁之女;娼门之女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5-0040-03

[作者简介]卞萃平,女,河南信阳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广西南宁,530000).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很多是写女子的,她们或是未出嫁前的美娇娘,却又生命短暂;或是出嫁后的贤妻良母,却又生活艰辛,还要面临着被夫家抛弃的危险.即使有进入皇宫,得以陪侍在君王身边的美人,却也不过是君王的众多玩物中的一个,况且还有众多终生未得谋君王面的.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些特殊群体即被迫沦落风尘的娼门之女,她们的一生更是悲苦不堪.通过白居易的诗歌,可以看到许多才貌双全的女子以及她们在封建社会中所遭受到的迫害,表现出了白居易对她们深深地同情与惋惜之情.

一、未嫁之女——红颜易逝空惋惜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女子未出嫁前大都是天真无邪,聪慧动人的,是世间纯真美好的象征,然而,美好的事物都是不长久的,这些才貌双全的女子却过早的夭折,绝世的美貌与才智随着她们的生命一起埋入尘土,留给世人无尽的遗憾.

白居易在《邻女》中写道:“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恒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1] 前两句写邻家女子的容貌,用“天仙”比喻邻家女子已经显示出了她的美丽,而“白日恒娥”和“旱地莲”这两个不同寻常的比喻,更加凸显了邻家女子绝世的容貌.而后两句则写邻家女子的性情,通过写邻家女子在碧纱窗下的绣床前教着鹦鹉说话,表现出了她的活泼可爱.

而白居易的《简简吟》则通过描写简简这位才貌俱全的女子的早逝,充分地表达出了对于红颜易逝、世事无常的无奈之情.简简貌美如花,有着无法形容的“殊姿异态”,并且十二三岁就已经能够抽针绣裳了.然而,美好的事物是无法长留世间的,简简最后却在出嫁的前一年逝世,就像快要成熟的桃李却被二月的风霜杀死了.白居易的《简简吟》最后一句写到:“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2] 以更加形象的比喻表达出了对美好的事物无法长存的遗憾,对才貌双全的未嫁之女的过早夭折表示了深深地惋惜.

二、已嫁之女——终日辛劳徒悲叹

白居易的诗歌,除了对才貌俱全的未嫁之女的过早逝世的惋惜无奈之外,还有对已嫁之女婚后不幸生活的同情.出嫁后的女子不仅需要常年的为家庭辛苦地劳作着,还要时时的面临着被丈夫抛弃的危险,又或者因丈夫戍守边关而独守空房.而那些进入皇宫的年轻女子,更是将自己的一生埋葬在了高墙之内,纵然有运气好的,能够沾得君恩,得以封妃,却也避免不了被君王厌弃的一天,而那些终生未能谋得君王面的,更是生活得辛酸悲苦.[3]

(一)农妇

白居易的诗歌中,对农妇的辛劳生活描写的最典型的是《观刈麦》,其中写道:“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因为朝廷大量的征收农税,才收割的粮食也都上交朝廷,贫苦的妇人只好抱着孩子,右手拾着别人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通过这首诗歌,白居易描绘了一个因朝廷的苛捐杂税而被迫抱子拾麦的贫苦农妇形象.

(二)弃妇

白居易的诗歌中,有很多是写弃妇的,如《太行路》《母别子》《井底引银瓶》《续古诗十首其七》等.这些女子在出嫁之后并没有什么差错,却因为男人的反复无常,喜新厌旧,最终被抛弃.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由男人主导的世界里的她们来说,失去了依附男人的能力,就是将自己的生活推进了万丈深渊.这些被抛弃的女子处于这样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环境中,是无法自谋其福的,最终只能孤独地过着寂寞凄苦的生活.白居易对这些弃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4]

虽然《太行路》是作者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但是也可以由此看到男人的反复无常,女子的委曲求全.白居易用太行的路、巫峡的水与人心作比较,说明了男人心思的不可捉摸.而男子与女子忽然从恩爱有加的牛郎织女变为了互不相见的参商二星,反映出了女子对于这种变化的极大心理落差,进一步显示出了男人的反复无常.即便是女子为了丈夫盛装打扮,也不能够挽回他的心.进而作者直接写道:“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说明了作为女子,她一生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了男人身上,而“莫作妇人身”的劝慰,反映出了白居易对一生都被束缚在男人身上的女子的无限同情.

《母别子》中的女子则更加令人同情,她不仅要忍受着丈夫的无情抛弃,还要忍受着与孩子的离别.身为大将军的丈夫立下赫赫战功后,作为妻子的自己不仅没有享受到应得的荣耀,反而眼睁睁地看着丈夫赢取新人,自己由“掌上莲花”变为“眼中刺”,最终被丈夫抛弃.然而最令人悲痛的不是丈夫喜新厌旧的行为,而是要被迫离开啼哭不已的幼儿.继而作者以林中乌鹊作喻,表达了对和睦的夫妻生活的羡慕;以园中桃李作喻,表达了对母子被迫分开的无尽悲痛.而作者最后以这位弃妇的口吻劝告刚刚得宠的新人,实际上也暗示了新人最终也会沦为旧人,只因男人都是反复无常的.

在这样的男权社会中,女子是没有人身自由,她们的一生都被束缚在了男人的身上,由男人主导着她们的命运.《井底引银瓶》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大胆的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生活的女子.然而在那个“聘则为妻奔是妾”的时代中,个人的努力终究无法冲破整个社会的束缚.曾经的一见钟情海誓山盟终究抵挡不过夫家的指责为难,得不到夫家的承认.白居易诗中写道:“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5] 劝告女子切勿为了一时的欢愉而误陷终生.

(三)征妇

白居易的诗歌中也有许多是写征妇的,如《蜀路石妇》《续古诗十首》《闺妇》等.中唐时期,战乱频繁,兵役徭役非常沉重,丈夫被迫出征入伍,戍守边关,留下妻子独守空房,侍奉父母,养育子女.因为丈夫的远去,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妻子一人身上.身为一个弱女子,面对丈夫常年不在家的情况,只能辛勤的操持家务,忍受着生活中的各种苦难,甚至还要时时担忧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是否平安.在这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女子也只能任劳任怨,辛苦度日,只盼有朝一日丈夫归来,一家团聚,共度余生.

白居易的《蜀路石妇》描写了一位纯孝且忠贞的女子.女子十五岁嫁与同乡人,本以为可以长相厮守,谁知未及一年,丈夫就被迫随军出行.在丈夫出征的十一年里,女子只能独守空房,孤孤单单,无所依靠,还要照顾年迈有病的父母,晨昏定省,恭顺有加,亲侍其食,无所差错.然而这一切的诚挚孝心、苦苦等待还是没能换回丈夫的归来.人们为了表彰这个女子的纯孝忠真,雕刻出她的石像立于道旁.而后世的妇人见到石像,也顿生孝心.白居易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了此女的德行,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中,虽然人们会对这些可怜孤苦的女子表示同情,但在他们心目中只有忠贞不二的行为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即使丈夫出征在外,女子也没有重新追求幸福的权利,她们只能被束缚在丈夫的家庭中,一生辛劳不已.纵然人们会给予此女子高度的评价,却仍然无法改变女子一生为他人辛苦的情况.

而白居易的《续古诗十首其一》则主要表现了女子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以及两人被迫分隔两地的悲痛.女子虽然对丈夫有着万千不舍,然而还是不得不送走远去的丈夫.出证远行的丈夫不是去中原的某个地方,而是不知其远的荒原大漠.“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6] 丈夫远征他方,女子只能孤单度日,丈夫追求的是有朝一日获取功名,荣归故里,而女子整日里却要担心两人阴阳相隔,不复相见.虽然长年见不到丈夫,甚至就此身死,但是女子对丈夫的爱恋之心是矢志不渝的,而“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的誓言,更加表现出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守与忠贞.

(四)宫人

白居易的诗歌除了写这些社会底层的农妇、弃妇、征妇外,还有那些能够进入皇宫得以接近上层社会的女子,她们有一生都被困在皇宫高墙之内,为奴为婢,服侍他人,过着比常人更加辛酸的生活的;也有依靠美貌才情而获得君王青睐,进而踏入上层社会的皇妃,她们也不过是风光一时,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被君王抛弃的命运.[7] 例如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长恨歌》《过昭君村》《李夫人》《陵园妾》《后宫词》等.

在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中,描写了被迫将自己一生的青春年华埋葬在皇宫高墙之内的.此诗首句“红颜暗老白发新”[8] 以“红颜”和“白发”对比,突出了由年轻到年老的迅速,入宫时十六岁,而今已经六十岁.当初忍痛离开亲人,以为可以凭借过人的容貌得到君王的宠幸,哪知还未见到君王,已经被受皇帝宠爱的贵妃记恨,秘密遣送到上阳宫,从此孤独寂寞地过完余生.诗中又写到“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9] 以直白的语言,总括了宫中女子悲苦的一生,少时需要忍受着离开亲人的痛苦,而后又因得不到君王的喜爱就此孤独无助,凄惨度日.

纵然有凭借才貌,获得君王的宠爱,甚至得以封妃,风光无限的女子,最终也逃不过被君王抛弃的命运.如《长恨歌》中荣耀一时的杨贵妃,《陵园妾》中因馋被弃的陵园妾,《后宫词》中未老恩绝的女子.她们算是进入皇宫的幸运者,有机会得见君王,凭借绝世的容貌,过人的才智,得以陪侍在君王身边,一时之间恩宠无限.然而当帝王面临着江山与美人的选择时,仍然会毫不犹豫地牺牲美人保住江山,更何况还有更多层出不穷的美人供他们玩弄.

《长恨歌》中的杨贵妃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深得皇帝喜爱,更是达到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程度,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10] 然而当叛乱发生,将士不在听从号令时,君王也只是“掩面救不得”,最终只留下马嵬坡下的一抔黄土.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一开始极尽笔力去写杨贵妃无人能及的容貌和她受宠时的无限荣耀,而对于她的死只是一句“宛转蛾眉马前死”,显示出了在封建社会中,女子一生的命运都系在了男子一人上了,即使是身居高位的皇妃,荣辱也不过是瞬息万变的事.

三、娼门之女——身似浮萍不由己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一群特殊的女子,她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虽然有着绝美的容颜,令人叹服的才艺,却一生似浮萍,无依无靠,只能依靠取悦他人生存下去.白居易并没有鄙视这群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艺卖身的歌妓,而是在诗歌中对她们表示了极大地同情,如《真娘墓》中“死时犹少年”的真娘;《琵琶行》中弹得一手好琵琶的琵琶女;《感故张仆射诸妓》《听崔七妓人筝》《醉后题李马二妓》中的诸妓.这些中,有不甘以身侍人拼死反抗的,也有嫁作人妇却仍漂泊不定的.

《真娘墓》中的真娘,可谓是世间尤物,然而就像“霜摧桃李风折莲”一样,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留,真娘“犹少年”时就死掉了,令人惋惜不已.而这都是封建制度下存在的狎妓风尚造成的.那些为了保存最后一丝尊严的女子始终无法对抗整个社会的压迫,她们的美好也只能像塞北的鲜花江南的雪花一样慢慢地凋零融化,无法长存.白居易这诗中将比喻成鲜花白雪,可以看出在他心中这些女子并不是像常人所说的那样下贱,而是纯洁可爱的,反映出了白居易对这些女子更多的是无尽同情与留恋惋惜.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身在教坊中时,有着高超的琵琶技艺和超出她人的相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借此也曾经度过一段骄奢无度的生活,“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蓖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11] 然而容颜总有老去的一天,最终她只能落得个“门前冷落鞍马稀”的下场.幸运的是身为的琵琶女,最后得以嫁给一个商人,脱离了烟花之地.但是这份幸运并没有维持太久,“商人重利轻别离”,只留下琵琶女孤独地守着空船.而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写出了二人的遭遇的相似性,既是对自己的境况的悲伤,也是对琵琶女的生活的怜悯与同情.

[ 参考文献]

[1] [2] [5] [6] [10] 白居易著, 喻岳衡点校. 白居易集[M].长沙: 岳麓书社,1992.24-866.

[3] [8] [9] [11] 文建忠. 浅谈唐代诗词家笔下三类女性形象[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0(2):123-125.

[4] 左宗静. 论白居易诗歌中的女性观[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4):162-163.

[7] 牛丽娟. 简析白居易诗歌中的女性形象[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1):101-103.

(责任编辑:良士)

此文结论,此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诗歌本科诗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白居易诗歌和女子形象和白居易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论白居易《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内容摘要中唐大诗人自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抒情诗 此诗除思想内容深刻外,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诗中音乐描写精妙绝伦,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写景、叙事、抒情水融,语言通俗晓畅 关键词白居易.

2、 白居易、张祜两首五言百韵诗之比较 摘 要白居易与张祜的诗集中,都有五言百韵这种特殊形式的诗歌 白诗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与张诗戊午年感事书怀一百韵谨寄献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汉南李仆射宣武李尚书两诗创作时间相距约30年,.

3、 为什么白居易在日本备受推崇? 在日本,白居易的诗人地位首屈一指,远非李、杜所能比拟 个中原因,与一系列历史的巧合不无关系 白居易的文集最早传入日本是在838年,当时日本处于平安时代,致力于引进唐朝文化 他们派遣唐使,到大唐搜集中国.

4、 白居易诗歌中的佛学意趣 一、白居易诗歌中的佛禅情怀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伟大现实主义诗人,著有诗歌两千八百余篇,诗歌风格比较通俗写实,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诚然,佛教的鼎盛期是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在清除割据、平息骚.

5、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摘 要白居易是继唐代杜甫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儒家仁政为主,主张“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

6、 白居易:诗魔的宦海沉浮 阅读分享白居易,一生著诗词文章3840余篇,数量位居唐代诗人之首 号称“诗魔”的他在诗中充分反映民间疾苦,妇孺能诵 他是诗文贯古今的文豪,同时又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政治家 初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