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数学审美参考文献 旅游审美参考文献 中国审美文化论文 中国审美文化史论文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论文提纲 有关数学审美的参考文献

有关审美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舞台之喻论赫伯特诗歌中审美形式的巴罗克式圣殿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审美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2

舞台之喻论赫伯特诗歌中审美形式的巴罗克式圣殿,本文是审美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赫伯特和巴罗克和赫伯特诗歌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黄梅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圣殿》采用复杂动态的“奇喻”——舞台和悖论修辞手段,并通过构建光明与黑暗之间的鲜明对比,以及宏大华丽的舞台场景,生成了一个以变动为主要表征的巴罗克圣殿.巴罗克圣殿不仅有力地凸显了理性、真实、善、公义等美德所具有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将审美形式上的圣殿具体化,而且成为探索人、神关系的有效媒介.

关键词:巴罗克;圣殿;舞台

作者简介:黄梅(1991-),女,湖南岳阳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文学方向.

[ 中图分类号] :I1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6)-32-116-01

引言:

十七世纪的英国出现了大批伟大的诗人,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当属被称为“玄学派”的诗人们,其领军人物为约翰?多恩、安德鲁? 马维尔和乔治? 赫伯特.乔治? 赫伯特(GeorgeHerbert,1593-1633) 被誉为“圣殿的甜蜜歌者”, 赫伯特研究专家海伦? 威尔科克斯(Helen Wilcox) 也在逐一注释《圣殿》中的诗歌并写了多篇颇具影响力的评论以后,指出“赫伯特也许是英语语言界最杰出的宗教诗人”.他的作品主要包括一部宗教抒情诗集《圣殿》、一部散文集《乡村牧师》、两部拉丁诗集、两部格言集和一些翻译作品.赫伯特以其宗教诗著称,他的诗集《圣殿》于1633 年出版后,诗中所体现的那种虔诚的宗教思想、独特的表现形式一度赢得了当时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我国玄学派研究学者胡家峦认为,《圣殿》中的所有诗歌都是诗人对基督教生活冥想的记录,也是在自己内心建立精神圣殿过程中的体验.

一、赫伯特诗歌中的巴罗克式圣殿

巴罗克(baroque) 是法语单词.该词语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源自西班牙词barrueco,指那些奇怪的、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二是葡萄牙语barroco 的变体,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是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说法;三是追溯到拉丁语单词verruca,意为“倾斜”、“瑕疵,缺点”.《牛津英语词典》给出了两条释义: 一是形容词,“形状不规则的;离奇的,古怪的”;二是名词,“奇异或者离奇的修饰”.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上半叶,即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交替的时期,也即学者们称为的“巴罗克时期”,是一个对宗教极度关切和宗教感情极度狂热的时期.赫伯特初到剑桥时写给母亲的两首十四行诗中表明“上帝之爱胜于妇人之爱”,因此,他不屑于创作世俗爱情诗.在赫伯特看来,上帝就是真理,就是美,就是诗人灵感的源泉,即使诗人在其他诗歌中借用世俗爱情诗歌的框架,其目的也不是为了书写世俗爱情诗,而是使世俗爱情诗歌为神圣的宗教题材服务.精于文字游戏的赫伯特巧妙地运用视觉修辞,把抽象的文字和音韵打磨成祭坛、翅膀等具体的视觉图像,从而构成一件件精美的饰品,将教堂内部空间装点得富丽堂皇.这座外在朴素、内里华丽的心灵教堂以巴罗克艺术的矛盾手法映射了对立却又并存的新旧世界图景给诗人造成的内心矛盾和焦虑困惑.

二、审美形式上的巴罗克式圣殿:舞台之喻

在那时动荡的社会中,诗人们陷入了神性与人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一种新型的以动态宇宙观为基础的身体观被运用到了审美和艺术的表现领域,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在这样的风格之下,巴罗克文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古典方法,转而寻求新的创作形式,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异常怪诞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舞台作为隐喻,是巴罗克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巴罗克是舞台,舞台就是巴罗克”.赫伯特运用巴罗克文化理念将他审美形式上的圣殿认知为一个剧场,一方面表明世事瞬息变化如同演戏;另一方面则是权力、荣耀需要舞台展示.17 世纪巴罗克戏剧舞台常取后一种理念进行设计,烛光熠熠生辉,布景充满幻觉,光影重合,常借助音乐的力量营造出宏大、惊奇的壮观场面.这种戏剧场景不仅为了娱乐,更有彰显集权控制的政治意图,象征统治阶级掌控政局有方,成为统治阶级获取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审美形式上的巴罗克式圣殿:舞台效果

《圣殿》所涉及的教堂彩色玻璃、装饰图案、雕刻壁画展示了巴罗克艺术对厚重、鲜明的色彩的青睐.教堂彩色窗玻璃上,一幅幅色彩绚烂的视觉图画悄无声息却掷地有声地向信徒讲述着耶稣及圣徒的故事.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照射进教堂时,彩色玻璃上的图画因光亮更显绚烂、神圣,造成一种戏剧化的视觉效应.光明与黑暗是人们最明显也最主要的视觉体验,而造成明暗的要素便是光.巴洛克绘画对光影效果的表现是营造画面戏剧性感受的重要因素.犹如用色调表现体块关系一样,光线的表现在造型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强烈的明暗对比所营造出的光感不仅塑造了物象的形体感,还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以及动感,使画面场景有戏剧表演的效果,从而加强了画面叙事的戏剧性感受.这样的视觉图画超越静态自娱性和自足性等感性的主观体验,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融合宗教、*、哲学、道德等理性的主观体验.

结语:

研究赫伯特的研究者们关注到《圣殿》在文体风格方面与巴罗克建筑、绘画等视觉艺术之间的诸多相近性,但对赫伯特所建构的圣殿思想与圣殿本身所隐含的巴罗克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却较少深入探究.本文的研究将加深读者对乔治? 赫伯特诗歌和其宗教哲学的理解,并为以后赫伯特研究提供依据.在赫伯特的诗集中,舞台之喻承载了赫伯特对基督教生活冥想的记录,也是在自己内心建立精神圣殿过程中的审美形式上的体验.

该文总结,该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赫伯特和巴罗克和赫伯特诗歌方面的审美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审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以胡适译作《老洛伯》为例谈白话诗歌翻译策略和技巧 一、老洛伯的翻译策略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众学者开始提倡白话文学,其中翻译文学也是如此 该时期正值欧美国家意象派,自由诗歌盛行,翻译过来的诗歌也大多带有自由倾向的烙印 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特.

2、 印象和真实:安娜.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城市书写 摘 要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女诗人,她坎坷艰难的一生与祖国同悲欢共命运,她的诗歌见证了俄罗斯半个多世纪的磨难与荣耀 本论文选取阿赫玛托娃诗歌中多次出现的城市意象圣彼.

3、 论马赫图姆库里诗歌中的哭泣 马赫图姆库里,(1733 1798),笔名弗拉吉,土库曼民族古典文学的奠基人 诗人、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他生长在土库曼遭外族频繁入侵的一个年代 其诗歌不乏表达对本民族的热爱,对人的品德的看重,对理想.

4、 喻建十:回首望南山气势两相高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的展览在经过一个月的延长期之后于近日刚刚结束,该展览是“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

5、 刘豫之诗歌选 我总是喜欢闭上眼睛想你我停下心跳,我总是喜欢闭上眼睛想你 想你是漫长的,想你是一场孤独的远行,想你是从心底的血液中,直线流经灵魂的爱里 可我的爱登上了顶峰,高处寒冷而孤寂 现在,我的爱打算下山,它踩着.

6、 张伯驹爱上的男人 张伯驹的事迹为人津津乐道,而崇正2018 年秋拍卖的一封信使得张伯驹的一段陈年往事浮出了水面 信的作者是张伯驹本人,没有上款,无法知道收信人,但信中内容精彩纷呈 信中开头的所谓“蘋秋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