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 护理个案论文的基本特征 图像特征匹配开题报告 暴雨时空分布特征英语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基本特征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论文提纲 文献综述基本特征

特征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论人民群众观的特征、内涵与当代价值类论文范本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特征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6

论人民群众观的特征、内涵与当代价值,本文是特征类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和人民群众和*和内涵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杨卫芳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摘 要: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理论来源上看,它不仅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还是对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阐释.从理论特征上看,人民群众观立足主体视角,具有概念的整体性和历史的主体性特征,是对现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分析和把脉.据此,人民群众观既具有体现人民群众价值主体性的政治内涵,又具有改善民生的经济内涵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内涵.强调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人民群众观的阐发形式,坚持人民群众观不仅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提要求,还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人民群众观;内涵;特征;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001-02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重要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颠覆了以往的旧人民群众观,创立了新的人民群众观,不仅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人类社会发展依靠的力量问题,还解答了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在继承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上,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具有概念整体性和历史主体性特征的人民群众观,为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一、人民群众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笔下,“人民群众”是一个政治与历史的范畴.从政治的范畴上看,人民群众不仅仅是对社会成员中的大部分人的简单描述,而是对阶级关系的解释,它是对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一切劳动阶级的表达.从历史的范畴上看,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唯物史观的看法,人民群众不但是历史的“剧中人”,还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

人民群众观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并且承认唯物史观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根本观点.人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而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民群众观不仅继承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还继承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这具体表现在其能够运用阶级分析法正确分析历史的运动与发展规律,把不同阶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不同作用能够做详尽的说明.人民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发展,坚持国家的主人是人民群众,国家机器应当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拥有国家权力,给予人民最根本的权利.

人民群众观同时还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中国的具体发展.早在新主义革命时期,同志就曾完整地提出过群众路线的观点,并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工作方法上升为中国夺取新主义革命胜利的指导思想.在新主义革命的末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同志又将群众路线进一步凝练和深化.同志则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继续坚持群众路线思想,创造性地将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并指出人民群众革命的毅力、革命的创造性、革命的首创精神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些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同志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坚持和群众路线思想是全体党员应当遵循的根本路线.与、群众路线不同,创造性地将群众路线与从严治党、治国理政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关于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重要理论.

二、人民群众观的特征、内涵及阐发形式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人民群众观具有概念的整体性.“人民群众”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概念,它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社会主义实践在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做的观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人民群众观由于具有主体视角和历史主体性评价性,因而它是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观察方法.在政治学史上,“人民群众”具有最广泛的内涵与外延,它在相异的社会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各阶层各群体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政治立场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人民群众观主张政党的性质要体现历史运动发展的必然图景,党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价值目标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机器为人民服务,政党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福利,要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总结起来,总书记人民群众观的内涵主要有三:第一,体现人民群众价值主体性的政治内涵.总书记在出席党校开学典礼时指出,要把坚持实事求是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不断地调查实际情况,不断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在结合社会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各项决策的制定与执行的性,体现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性.第二,改善民生的经济内涵.在当前一个时期,为了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就必须全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不断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将改革发展的福利惠及民生,使人民群众收获“获得感”“幸福感”.第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内涵.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把握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适时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谋取人民群众幸福的价值追求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相统一,极大地统一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认知和理想目标,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人民群众观的阐发形式.实践唯物主义是人民群众观阐发形式的逻辑前提.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其中包括人对自然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对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组成的有机体,因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互为*而发展,并且呈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要想理解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就必须着眼于现实物质社会,着眼于人的感性的现实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民群众才能够充分体现对历史的决定作用和能动的改造作用.基于实践唯物主义,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体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社会发展动力的现实阐释.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只有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中践行人民群众观,才能确保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只有确保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才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才能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以全面深化改革增进人民福祉为目的,充分发扬监督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要进行协商从而进行科学决策,才能真正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政治承诺.

三、人民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坚持人民群众观不仅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提要求,还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人民群众观生动地阐释了人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始终强调,中国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没有自己的特殊需要,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将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崇高的价值目标.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要以人民群众的工作为中心,在党和政府的工作和政策中要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着力促进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以人民群众获得幸福生活为目的,要为该目的服务.

人民群众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人民群众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群众观是在总结的执政经验、发扬人的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进一步对新阶段新时期不同的实践情况深刻认识上形成了新的人民群众观,是不断发展的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指导下,全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从严治党,努力构建实现人民群众观的各种新途径、新方法,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要不断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文献出版社,2014.

[6].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7]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9].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N].人民日报,2013-06-19.

该文评论,该文是关于人民群众和*和内涵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特征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特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运动式治理常规化的特征、原因与其后果基于驻京办整顿 马红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工会学院,北京 100048)摘要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多次以运动式治理方式进行的整顿,其整顿实践显示,运动式治理已是一种常规化的政府治理方式,表现出程式化和.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其当代价值探究 基金项目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九大专项课题“新时代语境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编号GZY2017SZX36Y)的研究成果,主持人邹佩佚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

3、 新世纪以来我国两次民工荒的特点、内涵和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从沿海地区到内地陆续出现了“民工荒”,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全国性劳动力短缺 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阶段正逐渐消失,即中国经济迎来其发展.

4、 对土司名称的出现、内涵、范围的考析 李宗放摘要元代至明嘉靖中期没有“土司”名称,嘉靖四十一年才出现“土司”名称 嘉靖、隆庆时土司是对武职个体的专称,在四川、贵州少数地方使用 明嘉靖至万历时.

5、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渊源、内涵和路径 内容提要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对国际关系良好发展和世界秩序美好蓝图的积极探索 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源自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和中国外交长期实践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