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等教育期刊 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法规论文 高等教育学报投稿5 医学高等教育杂志 高等教育权威期刊 有关高等教育的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字数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

高等教育类论文范例 和一带一路构想下中印高等教育交流和合作新方向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高等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5

一带一路构想下中印高等教育交流和合作新方向,该文是高等教育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和方向和中印和构想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 中印两国交流与合作根基牢固,古有往来互鉴之情,近有患难与共之交,现有共同复兴之业.多年来,两国在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共筑起了双边及多边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学生国际流动日益频繁,共建交流合作载体,大力开展对方国家语言教学及国别研究,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梳理当前中印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现状,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要求,总结出了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在平台建设、学生流动、交流载体、语言教学及研究中心设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方向

中图分类号:G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4-0053-04

收稿日期:2017-05-25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重大课题“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规划研究”(2013JKZ004)

作者简介:刘婷(1990-),女,湖北黄冈人,教育学硕士,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印度作为毗邻我国的发展中大国,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国家,其对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构想始终保持着经济上想利用,政治上很抵触的犹豫态度.从中印双边关系来看,两国人文交流尤其是高等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压力要远远小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压力.因此,加强两国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是两国搁置争议、增进民族理解、加强文化沟通、实施战略对接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两国的高度重视.

一、中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中印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共筑合作平台

中印双边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平台主要有“中印教育与科技联盟”“中印大学校长论坛”等.“中印教育与科技联盟”主要通过探索国际教育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完整体系,开发中印双向国际教育交流项目,促进两国学生国际流动,加强中印两国教育合作交流.“中印大学校长论坛”主要通过经验交流及交换合作协议等方式夯实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基础,如,201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印大学校长圆桌会议”达成的合作协议,就涉及高校科研深度合作、合作培养学生、师生互换等方面的内容.

中印两国还积极搭建并参与区域多边教育论坛(如,中国-南亚教育分论坛、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新加坡-中国-印度高等教育对话论坛、亚洲大学校长论坛等多边合作论坛),不断深化本国与地区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力促学生国际流动

进入新世纪,随着两国经贸往来增多,双方人员流动也日益频繁.从印度来华留学生规模来看,印度一直位列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前列.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来华留学已经成为印度学生国际流动的新方向.近年来,印度来华留学人数基本保持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见表1).2015年有16694名印度学生来华留学,比2012年增加了6457人,增长了63%.

从印度来华留学生类别来看,学历生人数远远超过非学历生人数.2014年,印度来华留学学历生为12501人,占印度来华留学总人数的92%,其中攻读本科学位的有11778人,占印度来华留学总人数的86.74%;攻读硕、博士学位的有721人,占印度来华留学总人数的5.31%①.

我国政府也相当重视赴印留学工作的推进.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每年公派一定数量人员赴印留学.2005年以后,自费赴印留学的热潮也悄然升起.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在印的中国留学生有近2000人,比过去10年中国赴印留学总数还要多,且基本上都是自费留学生.[1]

(三)构建交流合作载体

中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载体主要包括中印合作办学项目及印度孔子学院.目前中印合作办学项目共有4个,分别是广东工业大学与韦洛尔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黄淮学院与迈索尔大学合作举办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北师范学院与拉夫里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金融学院与印度R.V.S.教育集团合作举办的软件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2].从合作办学项目层次来看,以本科教育层次合作项目为主.合作专业是双方院校的优势学科,如软件技术、软件工程、生物等专业,且每一期交流的人数达到100~200人.

孔子学院是两国交流合作的另一重要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印度孔子学院的设立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国教育机构缺乏合作的沉寂.目前,中国在印度已有三所孔子学院,分别是韦洛尔科技大学孔子学院、孟买大学孔子学院、尼赫鲁大学孔子学院(未挂牌).并且,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CBSE)自2012年4月起将汉语列入必修课程,首期在500所中学开设汉语课,并逐步在11500所中学普及.2012年8月24日,中印还签署了《中国国家汉办与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在汉语教育领域的合作机制[3].

(四)开展对方国家语言教学

目前,中国开设印地语专业的高校有十几所,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4].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我国开设印地语专业的高校数及印地语专业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旨在为中印交流与合作输送大量语言人才.

同样,印度也非常重视汉语课程的开设.印度国内除了孔子学院开设有中文课程,还有十几所大学开设中文教学专业,如印度国际大学、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等.其中尼赫鲁大学中文教学师资力量最为强大,且其中文系已由单纯的中文教育向印中关系研究转变.

(五)互设国别研究中心

设立国别研究中心是两国增进理解、加强沟通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印度研究中心共有六所,分别是西华师范大学印度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甘地和印度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及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尽管各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侧重点不同,但是研究内容基本都涉及印度国家概况、印度外交关系、中印关系等方面.

印度国内比较著名的中国研究中心有印度中国研究所、德里大学中国研究所、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其中,德里大学中国研究所,是印度专门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权威学术机构,代表着印度中国研究的最高水平[5].

二、中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主要问题

中印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交流合作平台层次不高,缺乏政府层面的支撑

中印两国合作交流平台多靠非政府、民间力量搭建起来,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政府层面的交流合作平台与机制.如中印高等教育部长级会议、中印高等教育论坛、中印高等教育联合声明等诸如此类的高层次合作交流平台,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始终停留在民间、校级层次上.从平台交流的内容来看,以交流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为主,论坛下达成的合作协议中直接涉及两国学生、教师、课程、科研项目等具体合作方面的内容非常少.

(二)学生国际流动不平衡,差距巨大

从学生国际流动方向看,印度来华留学人数远远多于中国赴印度留学人数,中印两国学生流动呈现巨大逆差.2015年印度来华留学人数达到16694人,然而,中国赴印度留学人数却远远不及印度来华留学人数.2009年中国在印度留学人数约2000人,远远小于印度来华留学规模.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52.37万[6],但是赴印度留学人数不足万人.

(三)合作办学层次较低,国际人才培养难以满足战略建设需求

中印合作办学主要依托孔子学院及合作办学项目来开展,两国均未在对方国家设立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海外分校).同时,中印合作办学项目及孔子学院国际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数量不足、专业单一等问题.如中国开设印度语专业的高校数量,以及印度开设中文专业的高校数量都仅占本国高校数量的百分之几,而且受师资及教学水平的限制,每所学校每年培养的语言人才非常有限,这造成互通两国语言的人才极度紧缺.而且,中印合作办学项目只有4个,仅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办学项目(200个)的2%[2],主要培养计算机技术及生物科技方面的人才,人才数量及类型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复合型国际人才的需求.

(四)各研究中心分立无援

各研究中心都是依靠民间力量建设的,其经费来源及研究队伍补给均要依靠各研究中心自行筹措,因此机构运行比较缓慢.同时,中国印度研究中心主要分布在与印度交往甚密的云南、四川、广东、北京、上海等地,从分布范围上来看还算较为合理,但是各研究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甚少,彼此之间呈分立状态,从而导致各研究中心的研究内容有所重复,严重影响我国印度研究水平的提升.从两国的研究合作方式来看,中印两国国别研究中心之间暂无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中心的国际交流.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方向

为了克服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在机制平台建设、学生国际流动、合作办学以及研究中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构想的实现,两国政府、高校及民间力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高层沟通,发展和完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

首先,两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助推作用,不断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加强政府间交流与合作沟通.如,两国教育部定期举办“教育部长会议”,交流两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明确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方向;制定《中印高等教育合作计划》,签订《中印学历互认协议》,不断完善《留学生权益保障措施》,为深入推进两国教育政策互通提供建议与服务.其次,充分利用已有的双边、多边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签署更多的双边、多边教育合作框架协议,谋求两国高等教育领域深度交流与合作.再次,整合双方优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合理规划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进程及目标,制定中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弹性化合作进程,构建“一带一路”中印教育共同体.

(二)鼓励学生国际流动,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

在进一步推进中印两国人员往来过程中,我方既要继续吸引更多的印度学生来华留学,同时还要鼓励中国学生赴印度留学,坚持人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一方面,我国要不断提升留学教育质量、完善本国留学生教育体系及留学生奖学金体系,以吸引更多的印度学生来华留学,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建设者.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大对印度教育及高校的宣传力度,以国家公派留学为引导,自费留学为主体,鼓励更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赴印留学.同时,在印度设立中国留学人员管理服务基地,保障中国留学生在印度的学业进展及人身安全.

(三)扩大合作办学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一带一路”构想背景下,中印两国高校应一方面增加现有项目的每期招生人数;另一方面,双方应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办学形式.如,鼓励两国高校加强交流合作,联合举办更多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学位联授互授项目,共同开展国际科研项目;联合设立培训中心、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联合培养中印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

此外,还应该鼓励两国具备条件的高校赴境外开办海外分校.一方面,要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印度高水平理工高校来我国举办分校,并为其提供政策、资金及人员的帮助.另一方面,要鼓励我国高水平大学赴印举办海外分校,鼓励我国优质职业教育配合高铁、电信运营等行业企业走出去,赴印设立职业院校、培训中心,探索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大力建设智库联盟

在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双方还需进一步加强智库建设,鼓励各个研究中心互联互通,建设起印度智库联盟.如,国内各个印度研究中心携手成立印度研究中心联盟,分工协作研究印度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领域的内容,搭建起研究中心信息对接平台,定期召开“中印智库论坛”,交流研究成果,将中印国别研究中心交流与合作逐步机制化.

参考文献

[1]万极留学.中国在印度留学生状况[EB/OL].http://www.wanjiedu.com/newsinfo/news_13_923.shtml.2017-1-14.

[2]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工作平台.关于公布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相关信息的说明[EB/OL].2016-04-14.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

[3]刘维靖.中印教育合作深化 两国高校积极开展各学科领域合作[EB/OL]. http://gb.cri.cn/27824/2012/09/07/6651s3842001.htm.2012-9-7.

[4]百科.印地语[EB/OL].2016-09-05.http://baike.so.com/doc/6579023-6792791.html.

[5]张勉励.印度的中国研究所[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05):116-118.

[6]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5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04/t20160414_238263.html,2016-4-14.

汇总:这篇文章为关于方向和中印和构想方面的高等教育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高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一带一路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 挑战和 2013 年5 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下简称BCIMEC),之后主席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新时期扩大开放与合作的重.

2、 一带一路背景下壮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 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通过旅游,实现对观赏体验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的消费,旅游者可以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的体验 “一带.

3、 一带一路战略下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路径 孙丽莎1,阎军2(1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2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4)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总书记提出的强国兴邦的振兴战略 “一带一路&.

4、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现状、问题和出路 摘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文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落实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从纵向上可分为国家、机.

5、 陕西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过半 中国教育报记者冯丽从陕西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陕西成为中亚国家学生首选出国留学目的地之一 2017 年,共有来自156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 2 万名国际学生来陕学习,其中“一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