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 高校辅导员学刊 高校辅导员期刊 高校辅导员杂志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中国高校名称的翻译开题报告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高校海外论文 高校自建特色论文库 高校师德师风论文 上海高校学术期刊提升计划

高校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创意写作引入大陆高校后的教材评价和建设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高校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3

创意写作引入大陆高校后的教材评价和建设,该文是高校类有关硕士论文范文跟创意和高校和写作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创意写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图书与教材建设上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也较为明显,尚不能跟上创意写作在大陆高校快速发展的形势.教材出版业和一线教师应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提供质量上层、人才培养层次对口、操作性强、具备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特点的教材,以适应当前高校创意写作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创意写作 高校 教材建设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作为写作领域的新名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创意写作是以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活动,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环节.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写作的开放性的写作方式,它强调创作者独特的想象、新奇的构思以及诗意表达的能力,并鼓励生产应用型的创意文本.由于创意写作注重培养复合型写作人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实现传统文学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结合,因此,近些年创意写作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迅速崛起,并取得了初步的教学及科研成果.然而创意写作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尚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其中就包括教材的评价与建设问题.

一、创意写作课程在大陆高校的发展

创意写作最初创立于美国的爱荷华大学,距今已有 80 余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形成了一套颇为有效的运行机制.作为一种成功的文学教育模式,创意写作被世界多所一流大学所接受并得到推广.而在中国,创意写作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直到1984年香港浸会大学才开始设置创意写作专业.相较于香港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大陆的创意写作研究则起步更晚,始于2009年.2009年4月,在作家兼学者的葛红兵教授的带领下,上海大学成立“文学与创意写作中心”,致力于创意写作理论研究、创意写作教学和创意产业实践.一年后,上海大学开设了创意写作本科实验班.

虽然大陆的创意写作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短短十余年间已得到众多高校的青睐,改革高校写作教学以面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探索方兴未艾.尤其是近两年,中国大学引进创意写作速度明显加快,迅速实现了从课程开设到学科培育再到学位点建设的发展,这个趋势在全国从北上广开始,沿东向西全面铺开,不仅广东财经大学设立创意写作本科专业,同济大学和温州大学开设创意写作硕士,上海大学更于2015年建立创意写作博士点.西北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广西玉林师院、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三亚学院等高校中文专业也相继开设了创意类写作课程.

二、创意写作教材的建设现状

随着创意写作在内地的引入,相关书籍的翻译、整理、撰写工作也迅速展开.其中,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开始推出的“创意写作书系”.从首批出版的《成为作家》《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到最新推出的《网络文学创作原理》《故事工坊》等图书,迄今已达42种之多.在2012年左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推出了一套相关书籍,有《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创意写作:虚构与叙事》.而在2016年7月和9月,又有两部创意写作的书籍集中问世,分别是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王云霞、王承俊的《创意写作——小说与剧本中的虚构和叙事》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丁佰慧所著《创意写作》.由此可以看出,大陆的创意写作在短短的几年内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战绩.

然而,图书和教材仍有区别.通过阅读以及创意写作实训练习发现,目前在国内图书市场要想找到一本非常适合高校课堂教学的创意写作书籍非常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舶来特征明显.创意写作最初就是在国外诞生,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因此,引入外国的权威著作成为国内出版业的首选.而由于国情、校情的不同,这类书籍更适合阅读参考,与全面、严谨、具有推广性意义的教材尚有差距.即便是被认为把欧美创意写作思想理念和中国本土高校教学结合较好的代表,李华博士的《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以及许道军副教授的《故事工坊》,也因其鲜明的个性化写作色彩无法完全适应国内一般院校的教学需要.二,与传统写作教材相似.这一问题的存在与对创意写作的理解有关.虽然创意写作近几年在写作领域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不少院校争相引入,但对创意写作的一些关键问题依然辨识不清,特别是与传统写作学的联系及差异不仅学生模糊不清,甚至一些授课教师自身同样似是而非.这样,在教材的选定或编写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与传统写作教材接近,或者只是换汤不换药,形式变了而内容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创意写作在高校课堂的生存及健康发展.三,教材与实训脱节.创意写作注重实践性,讲究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然而目前的一些图书,学术性较强,重在创意写作理论的探究.对课堂教学来说,这些图书较为枯燥,不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写作训练方面也缺乏针对性,对到培养学生创意写作能力不能起到实质作用,因而适用性不强.

三、创意写作教材编写出版策略

为了更快更好地培养创意写作人才,让创意写作在中国得到普及推广,在高校快速成长,创意写作教材建设刻不容缓.针对目前创意写作图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进一步编写修订创意写作教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意写作教材要与课程性质相匹配.目前国内创意写作虽然成为一个新兴的热点,多所高校都积极引入并付诸实践.但创意写作的课程性质并不一样.如上海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院校创意写作是作为一个学科进行建设,改革力度较大,设有专门的硕士点乃至博士点.因而创意写作下面细分为多门子课程.而西北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创意写作只是作为与专业相适应的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实验.这种对创意写作的不同理解、不同需求给创意写作教材的开发带来一定难度.因而编写教材时,就需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课程性质、结合课时、考虑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编写.

其次,创意写作教材要以学生为中心,与课堂实训相结合.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与中心,教材的编写也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材的趣味性、易读性、可操作性.同时,教材还需要紧贴课堂,适合课堂教学需要,在兼顾理论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实训上,突出思维训练,并能够与工坊制的写作形式相适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实用性的特点.

第三,国外创意写作优秀成果的中国化、本土化.创意写作在国外的发展历史悠久、成果丰硕,要发展国内的创意写作离不开对国外先进成果的借鉴.但由于国情不同、课堂要求不同、学生的思维习惯也不同,因而在借鉴外来成果时需要特别注意中国化、本土化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学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创意写作才可能在中国扎根,并获得快速发展.

除了以上主要的几点外,还可以基于网络媒体,考虑发展立体教材.发行集纸质教材、音频教材、视频教材、课件教材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从多维度、多层面促进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普及发展.

当然,创意写作教材编写水平的提高,关键点还在于国内从事创意写作研究及教学的人员情况,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并甘愿为之进行各种努力,创意写作才会在国内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晓东.创意写作教育正当其时[N].光明日报,2016-5-10.

[2]张永禄.走在本土化路上——2015年创意写作学科发展报告[J].写作,2016,(3).

(胡冬智 海南省三亚市 三亚学院人文学院 572000)

点评,该文是一篇适合创意和高校和写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高校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初中创意写作教学方法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初中作文写作教学缺乏活力,学生写作思维固化,严重制约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创意写作将为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注入新.

2、 创意写作和卓越写作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 内容摘要在教育部推出卓越人才计划的大背景下,普通本科高校开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作为传统的中文专业也在思考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当西方创意写作学科引入国内后,受到许多高校的重视 .

3、 从美国的创意写作看中华文化走出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走出去”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但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西方文化产业近些年得了蓬勃发展,这得益于创.

4、 脑洞无限,高校老师创意作业大PK 作文君“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岁月无声,韶华易逝,一转眼,大家毕业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一个既具纪念意义,又具特色的毕业新方案.

5、 美国高校图书馆开放教材出版 摘要文章概述美国高校图书馆开放教材出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其范式,包括图书馆主导、多方合作的组织形式;津贴先行的教师激励制度;严格的项目征集和遴选标准;入选教师的配套培训措施;基于同行评审的全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