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音乐论文网 音乐生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音乐刊物 音乐期刊 北方音乐期刊 音乐老师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论文 音乐教育自考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音乐方面的杂志 中班音乐活动论文 音乐语文论文

音乐研究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漫谈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田野工作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音乐研究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31

漫谈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田野工作,本文是音乐研究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跟田野和音乐研究和田野工作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摘 要:“田野”工作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对于“田野”工作内涵、价值及其具体操作观念的反思也是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广大工作者所无法回避的.文章从“田野”工作的语义内涵入手,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鲜活”、“灵活”特点的剖析,说明“田野”工作之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田野”工作联结“音乐-文化”二元语境、融合“主观-客观”双层视角之功能的描述,说明其之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必然性.认为“田野”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理性操作,切忌盲目.

关键词:“田野”工作;采风;中国传统音乐

“田野”一词对于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工作者来讲定不会陌生.“田野”工作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但“田野”工作本身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的自身价值究竟体现在哪儿;做“田野”工作时应该秉承一种怎样的心态;它的成果又应该怎样回归于研究本身等等一系列问题,却是笔者于自己第一次正式的、深入的“田野”实践(2017年4月对辽宁省盖州市辽南皮影团的采访)后才开始认真思考,并逐渐于脑海之中清晰起来的.

“田野”(采风)一词,我国自古便有.早在先秦时期便有记载:“风土之音曰风”,将采集民俗歌谣之行为称作“采风”.周王朝不但以风土之音来审度民情,还利用民歌来维护其统治,不仅设“采风”之制,还设置了具体掌管其事务的“太师”之职.《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艺文志》记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以观风俗和得失,自考证也”.从春秋战国的《诗经》、《楚辞》,到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山歌、小曲……无论艺人、百姓、文人甚至统治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片华夏热土上传承、采编、吟唱这些优秀的音乐.而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音乐,便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对象.所以,我国自古便有的“田野”(采风)之制,不仅于其千百年的历史底蕴中昭示着深厚文化根基,还于感性层面上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时,必须要回归于研究对象所生长的热土中去感知.

而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田野”工作,则是一个来自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术语,是指人类学家或民族学家在特定区域中进行的调查工作.它是研究和了解一个族群文化的主要方法,是以对未开化社会的研究为出发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田野”工作可以定义为原始材料的收集,是深入民间和田野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过程,也是一种与民间音乐人接触和增进了解的行为体验.这个被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所运用的来自于西方的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即在理性层面上决定了其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必要性.

审视完“田野”工作本身,我们还是要回归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这一出发点中来把握它.从属于音乐学学科的中国传统音乐,在我看来,简单地说即是在“音乐-文化”层面将研究对象说清楚.而我们所面对的研究对象,整体来看则具有着十分突出的“活”之特点.首先,此“活”为“鲜活”,而此“鲜活”又可分为两种“状态”.第一,它是活态的,也就是有生命的.我们的研究对象,尤其是民间音乐领域里的研究对象,多是尚且鲜活、甚至依旧活跃的.因为它们是活态的,所以必然是处于生长变化之中的,我们不可能用“死”的东西来衡量和说明“活”物,若以固化来判断变化,其结果与现实必然脱节.第二,它是立体的,也就是多面、多角度的.中国传统音乐不同于音乐史学科的纵向思维,它是在横向层面上阐释立体的描述对象.就像我们永远无法从二维的图画中获取三维的感知一样,面对着需要被多面感知的立体的研究对象,我们自然要回归于它所生长的空间中去触摸真实的它.其次,此“活”亦为“灵活”.我们知道,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具有着十分突出的“非专业性”特征,其创作的即兴性与传承的“口传心授”方式,都决定着我们不可能通过过时资料、固定谱子来完整地理解它.我们需要直接与它面对面,获取一手材料,在灵活与动态中感受真实的它.中国传统音乐这一学科及其具体研究对象的“活”之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研究实践中,必然要采取田野、案头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且两种方式互为基础、互为支撑、缺一不可.“田野”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实践的两大工作方法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不仅是对于实践的强调,将其放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语境中理解,也可说明在面对鲜活、灵活的研究对象时,我们所采取的“田野”工作的直观性.但这仅仅是“田野”的表象优势.若进一步思考,可知,“田野”工作首先是能够沟通“二元”的桥梁.此“二元”作何解?中国传统音乐作为音乐学学科的一份子,其分析研究的目的就是对研究对象作“音乐-文化”层面的阐释,而此“音乐”与“文化”便是音乐学分析中的“二元”——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本,却需要我们在研究实践中将它们有效衔接.当我们仅仅作案头工作时,就会感受到研究对象内部的二元分离;而“田野”工作,便是在实践中,将研究对象以二元融合的方式呈现在研究者的眼前——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种以音乐为外衣、以文化为内核的综合形式出现.其次,“田野”工作可以使主客观相融合.正如民族音乐学中的“双视角”问题,研究者在面对研究对象时,必然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辩证问题——研究者自身会对研究对象产生一个主观性认识,而对于研究对象本身来讲,研究者作为“局外人”,其认识也具有着相当的客观性.但若仅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考虑,其自身的研究过程中必然存在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的融合问题,而“田野”便是在具体操作中解决了这一问题.“田野”工作能够使研究者自身的主、客观性以及研究对象自身的客观性,在同一空间内实现,将主观视界与客观视界相融合,从而上升至一种全新的视界.

既然“田野”工作之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来讲,有其独特的存在必然性与价值特点,那么,在具体实践时,我们又应该抱有怎样一种心态呢?在我看来,做“田野”,切忌盲目,也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因为一味地追求“客观”而忽略主观主导作用.简单来讲,也就是在去“田野”之前,首先想好为什么“采”、“采”什么、怎么“采”、“采”来怎么用.就像是一名好的厨师,在做一道菜之前,他的思路一定是自始至终清晰的,他需要在一切行动之前首先构思好做何菜品,而此菜品又需要什么食材,去哪里购买这些食材最为妥当,处理食材的步骤又是什么.而不是不知所以,随便去菜市场逛,看什么好便买回什么,觉得能做一盘什么菜便做什么——这种做法大多出现在并不专业的家庭主妇身上.所以,一定是要将主观能动性放在前而将实践放在后,将思考放在前而将“田野”工作放在后,顺序若颠倒,工作必然盲目,也就自然无法达到“田野”工作的真正目的.

既然提到“田野”工作前的思考,正如上述四个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一定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采”.也就是,“田野”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田野”工作的必然性与独特性外,最实际的原因其实便是帮助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所有的“工作”只有回归到研究本身,才算是真正的实现了自身价值.那我们研究的又是什么呢?正如上述,依我拙见,无非就是之于研究对象的“音乐-文化”两个层面.“音乐”当然是指音乐本身,而“文化”则为此音乐现象所处的、所能涉及的、所能延伸出的一切在文化这一大的语境中的问题,其外延可谓宽广.所以,我们所研究的,首先是音乐本身,此为当立足之根本,其次是文化,此为可繁茂之枝叶.要切忌舍本逐末,但亦不可仅顾其“本”——毕竟失去了“文化”之外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学科意义便也被相对抵消了.相应的,研究什么便也回答了“采”什么:“田野”工作中,要首先注重对“音乐”部分的探索,其次要将“音乐-文化”的探索有机结合.至于怎么“采”、“采”来怎么用,便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思考.

“田野”工作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与工作环节,其价值中蕴含着案头工作难以匹及的独到一面.但是,怎样理性地对待“田野”、理性地做“田野”,怎样使其结果的价值最大化,怎样使此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妥当地回归于研究本身,则需要我们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回归于下一次实践,在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于真正的“田野”工作之中不断探索.

该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田野和音乐研究和田野工作方面的音乐研究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音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从局限到无限漫谈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的融合 摘要十八大提出文化大繁荣,更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外来文化 本文以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西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中呈现出的完全不同的起源、过程、内容、目的,以及其彰显的不同特点.

2、 中国传统音乐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摘要从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师范音乐教育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三方面,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中如何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师资.

3、 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神激励功能 摘要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项阳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一文中指出当下音乐教育缺失的是历史上音乐存在方式和当下传统音乐存在方式对接的认知,缺失传统音乐文化中功用和把握的认同” 本文从中国.

4、 中国传统音乐与其文化内涵 喻 林(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摘 要在界定中国传统音乐范畴的基础上,文章对传统音乐的分期、构成进行了分析 通过和西方音乐的对比,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文化内涵时间型文化是传统.

5、 对高等教育普与化之下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 冯志莲1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是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肩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网站数据显示,2014年辽宁省高.

6、 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对提高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主科课教学质量 内容提要笔者根据多年来在音乐学系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些经验,从制订教学大纲、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方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教学任务……方面,阐述了对提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