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乡村旅游论文 旅游杂志推荐 旅游杂志 生态旅游论文 旅游期刊杂志 旅游电子商务论文 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论文 乡村旅游文化论文 乡村旅游的论文 乡村旅游的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概念的参考文献

关于乡村旅游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和乡村旅游资源综述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乡村旅游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0

乡村旅游资源综述,该文是有关乡村旅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乡村旅游和综述和资源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摘 要】作为新时期农村经济转型的主要手段,乡村旅游近几年迅速推进和发展,而乡村旅游资源作为开展乡村旅游的前提和依托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资源研究的梳理,从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乡村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策略以及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研究几方面进行评述,在数量、方法和内容三方面阐述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文献综述;开发模式;资源评价

doi:10.3969/j.issn.2096-4757.2018.03.012

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紧密联系,是我国重要的扶贫手段,更是反贫困的国家战略,而乡村旅游资源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依托也开始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末学术界开始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细化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资源文献的回顾和梳理, 试图剖析出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预测,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国内乡村旅游资源研究始于1990 年,在研究起步的十年间研究从未间断,文献数量一直维持在低水平状态且发展相对缓慢.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方面,相关支撑理论及基础概念界定等研究十分匮乏,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从实践中总结分析再将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模式.国家旅游局将1998 年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者的学术关注度,2000 年到2002 年文献数量获得小幅提升;2006 年和2007 年相继提出“乡村旅游年”和“城乡和谐游”的口号,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研究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达到新的高峰;目前研究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呈现持续、快速和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由此可得出乡村旅游资源研究已是目前重要的学术命题.

一、乡村旅游相关阐述

西班牙学者Rosa 将乡村旅游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乡村旅游阶段和现代乡村旅游阶段.传统乡村旅游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主要形式是一些从乡村走出去的城市居民重新回到乡村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发展初期这一形式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在中国主要被定义为探亲旅游.现代乡村旅游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于20 世纪90 年代后迅速发展,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时间更加灵活,不仅仅局限在假期;出游的目的是欣赏乡村的美景、体会乡村的风土人情等,不同于以往的探亲访友.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多学者都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界定,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其中西班牙学者Gilbert在1990 年提出乡村旅游就是旅游者在农户提供的特定环境中实现食、住以及观光休闲等一系列活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环境中进行并以田园风情为独特吸引力的旅游活动;以色列和美国的几位学者将乡村旅游简单的定义为发生在农村区域的旅游,注重乡村旅游的地域性,并总结了乡村旅游的几个特点,即规模小、区域广及可持续发展等.

一些国内学者也依据我国国情提出乡村旅游资源的定义,其中何景明和李丽华学者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地区并以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活动.归纳来看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是地域限定在乡村,另一方面是以乡村性为主要吸引力.

二、乡村旅游资源细化研究

纵观乡村旅游资源相关研究,经过总结发现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价体系、资源整合等方面.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性研究

乡村旅游的基础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等.如高曾伟等学者依照地域范围、内容、旅游资源的基本要点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义,指出乡村旅游资源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构成.认为乡村旅游资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广阔性、多重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并在同质、同时、发生演化等原则的指导下将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划分[1].王云才学者引入景观学的内容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界定,提出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资源的数量、类型、品质、组合特征以及居民态度等因素,而乡村旅游资源是否可以被开发利用还取决于现有资源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以及经济条件等.

(二)乡村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乡村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在研究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乡村旅游资源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其对于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脱贫致富的好方法.

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构建.1990 年以来许多学者都对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立足乡村旅游资源本身特点建构开发模式.典型的代表有凌申学者,他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预见性的提出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分流,缓解城市旅游承载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为广大农民创造就业,形成新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特性进行解读,并据此提出了几条未来开发乡村旅游的设想[2].徐贤棠、胡静高度肯定乡村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的分析当地的特色形成核心产品域、辅助产品域以及扩张产品域的产品体系,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孙维雁以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为立足点,提出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集约开发管理[4].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构建比较多样化,陈丽军、郭刚志、张耀天、赵承华、张丽翠等学者都结合自身研究提出了见解.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借鉴目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较成熟地区的经验,提炼总结出合适的资源开发模式.黄民生在其研究中以长泰乡为例,分析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以及典型资源,并深入的分析其发展条件和模式,以此为例总结出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普遍模式[5].张颖对美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和发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结合我国西部乡村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6].倪守敏学者在其研究中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划分为十一种类型并加以分析,依据山东日照的实际情况,综合提出有深度的建议[7].张洁利用问卷调查法、实际勘察法以及专家咨询法等对西安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规划和开发模式创建,同时引入开发较为成熟景区做实证分析,增强研究可行性[8].李锦宏、史正山等学者也对所在区域或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景区进行研究,试图构建出恰当的开发模型.

2.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研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在乡村旅游中作用比较大,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韩振华学者主要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七个层次,从文化特色的挖掘到无形资产的转化再到民俗资源的利用等等,最后将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观念、利益、形象、交通[9].周叶则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提出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生态开发以及资源整合[10].银元等学者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相关界定,特别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显性与隐性浪费进行初步分析, 将成都“五朵”作为案例地探讨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提升,以期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1].李祥学者以雷锋故里长沙望城区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该区域可实现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在剖析望城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整合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开发和设计[12].李永生学者认为要加强跨区域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主要是针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邹宏霞学者对湖南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提出建议,以期增强旅游竞争力;韩振华学者探讨了杭州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三)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

1.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建构研究.彭明勇学者以模糊数学为理论依据,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大小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力图为决策者提供旅游开发初期所必需的信息[13].刘庆友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建构了专门针对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将抽象的指标体系细化为五大方面,计算分析每一部分的比重,得出侧重方向,最后以安徽宿州和安庆岳西为案例地进行检验[14].李艳娜、黄大勇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示范区的评定需要考虑旅游、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共设置了32 个指标;蒋春燕等学者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旅游的内在竞争和外部机遇都会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并基于此建立了多层次的潜力指标评价体系,涵盖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和指标层;

2. 区域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尹占娥等学者综合利用了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在立足国家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之上,又进一步的建构了上海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为上海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15].唐黎以福建长泰山重村为案例地构建多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开发意见[16].张晶学者在深入研究贵州乡村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要针对贵州特有的地质景观和风土人情建立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方法[17].杜忠朝学者将西安市长安区、咸阳市淳化县、杨凌示范区和宝鸡市岐山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创造性的提出县域乡村旅游的评价体系[18].

(四)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策略分析

陈志勇学者以贵州典型乡村旅游地——天龙屯堡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定性研究方法,借助对天龙屯堡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阶段性演化的深度剖析,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因旅游资源产权困境导致乡村旅游开发难以维系的原因[19].孙赫分析了山东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现状和开发模式,深入剖析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在具体对比分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个人自发三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优劣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20].李永生学者对秦东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剖析出其中发展不足并结合相关资源开发理论及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杨佳在其硕士论文中利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因子- 聚类分析、李科特量表等方法对长春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参考策略[21].冷飞[22]、黄宏辉[23]、陈希[24] 分别在其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分析了重庆·酉阳、广东河源地区、万石村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五)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乡村旅游开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进行规划和开发,原有的空间结构也因此发生改变.刘端学者剖析了磐安县维新乡的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如何利用规划空间结构来实现乡村的空间优化,在提升吸引力的同时也可以保持可持续性[25].王婷学者对四川省乡村旅游区域进行了实地调研,对目前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几点优化空间结构的建议,如促进形成“以点带面”的格局、传统旅游区和新兴旅游区并重[26].王爱忠等学者采用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地理联系率等分析方法对重庆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和强度效应进行研究[27].徐清学者利用点- 轴系统理论做指导,探讨了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情况,具体分析空间优化的可行性和影响力,并建构起2 个中心、6 个增长极、16 个发展节点和2 条发展主轴、4 条扩展轴、3 大乡村旅游组团(旅游地系统)的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模式[28].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笔者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归纳了现有研究的数量、方法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1. 在研究数量方面,自1990 年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学术研究以来,相关文献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2006 年乡村旅游年之后更是得到迅速的提升.但是乡村旅游资源往往被看作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学术关注度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学者进行细化的研究.

2. 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研究,近些年数理统计、实证分析、模型构建、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使用更加频繁,但仍处于很少一部分,这些新方法的应用还有待于未来的进一步探索.依照学科角度进行划分,乡村旅游资源的研究涉及各个领域,旅游、资源科学和农业经济占有很大比重,此外还扩展到建筑、体育、地理等领域.相关研究的理论性和科学性还有待提升,新理论的引入比较少,更多的是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和转述;在科学性方面,现有研究更多的是通过问卷收集数据,以描述性统计居多,很难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研究.

3. 在研究内容方面,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是很充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阶段.乡村旅游资源的相关基础性研究如概念、分类、形成等研究还不够深入,并未形成完备的理论框架.因此, 今后应加强乡村旅游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 这将有利于乡村旅游资源研究的深入, 也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由于目前基础研究的不完善,一些其他的研究很难展开,往往都停留在对同一问题的重复研究阶段.研究大多集中在针对某区域所进行的开发、规划以及评价等,同时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或测评方法也过于简单化,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层面,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和开展,所提出的开发策略缺乏创新意识大多趋同.

对比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目前乡村旅游资源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更体现在研究的深度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但应用性差、涉及面窄等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国内学者构建的模型大多是对国外现有研究模型的本土化和优化,之后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检验,缺少原创性和推广性.

参考文献:

[1]高曾伟,高晖.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03): 60-64.

[2]凌申.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05):14-17+43.

[3]许贤棠,胡静.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利用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70-74.

[4]孙维雁.乡村旅游资源的集约开发与管理[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33(09):44-46.

[5]黄民生,袁书琪,郑耀星,廖善刚.长泰县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条件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97-100.

[6]张颖.美国西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03):105-109.

[7]倪守敏.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人文天下,2015(23):60-64.

[8]张洁,李同.西安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效益[J].经济导刊,2010(05):74-75.

[9]韩振华,王崧.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25(09): 91-93.

[10]周叶,吴若薇.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6): 201.

[11]银元,付广海.乡村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与提升——以成都市打造“五朵”为例[J].经济师,2007(01):93-94.

[12]李祥,孙巧云,冯露.现代都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以长沙望城区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03):67-71.

[13]彭明勇.乡村旅游资源的模糊评价法[J].职业时空,2007(03):20-21.[14]刘庆友.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93-98.

[15]尹占娥,殷杰,许世远.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07(08): 59-63.

[16]唐黎,刘茜.基于AHP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以福建长泰山重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11):155-160.

[17]张晶,李良军.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5822-5823+5962.

[18]杜忠潮,李磊,金萍.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02):62-67.

[19]陈志永,吴亚平,李天翼.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性演化与产权困境分析——以贵州天龙屯堡为例[J].热带地理,2012,32(02):201-209.

[20]孙赫.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 37(11):220-225.

[21]杨佳.长春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2]冷飞.重庆·酉阳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3]黄宏辉.广东河源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24]陈希.万石村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2015.

[25]刘端.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空间结构规划——以磐安县维新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为例[J].绿色科技,2016(11):189-190.

[26]王婷.四川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7): 232-236.

[27]王爱忠,娄兴彬.重庆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空间结构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03):68-71.

[28]徐清.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9, 29(06):1042-1046.

此文结束语: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乡村旅游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乡村旅游和综述和资源相关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内乡村旅游综述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 目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研究过程中普遍关注利益相关群体的“利”,今后.

2、 乡村旅游视角下田园综合体设计策略和表达 摘要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显著,乡村旅游视角下田园综合体的设计表现目标与表达方式呈现出全新面貌 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乡村旅游视角下,田园综合体设计与表达方式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田园.

3、 欧美乡村旅游产业化和旅游经济增长关系 李莹(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舟山316021)摘要本文根据2012—2015年欧美国家乡村旅游产业化与旅游经济的相关数据,确定二者的耦合匹配分析模型 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4、 西江模式:成功的乡村旅游道路 编者按西江千户苗寨由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雷公山深处,这里曾经人多地少、生产生活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是一个偏远且贫穷的苗寨 2008年,千户苗寨走上了旅游开发的道路 到2017年,西江.

5、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 摘要为了确保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制定了精准扶贫这一重大战略 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为真扶贫、扶真贫提.

6、 陕西民俗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与 摘要陕西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对陕西民俗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下文以陕西省区域民俗文化市场现状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