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开题报告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政治教育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年论文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论文

政治教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与其实现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政治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6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与其实现,本文是政治教育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享用功能和实现类论文例文.

韦冬雪 卢桂梅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其表现为个体实现精神上的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研究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目的是为了探寻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使教育对象产生自觉、自愿、自主、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和行为.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外推力作用,即在教育过程中切实关注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讲求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激发教育对象对品德发展需求的内在驱动力,包括激发其精神动力、满足其精神需求、提升个体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实现

作者简介:韦冬雪,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卢桂梅,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2016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160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 2017)04-0013-04

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最基础性的工作.因为,它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做什么”“有何作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个体性功能、集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功能,它主要表现为个体品德发展功能、个体智能发展功能以及个体享用功能.其中,个体享用功能表现为“通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能从中体会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P276)本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及其实现,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过程中自觉、自愿、自主、愉快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体道德品质.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价值的关系

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的研究,学界形成了诸多成果,我们在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时发现,对同样的研究内容,却存在使用“功能”与“价值”两种不同的表述情况.如郑永廷、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2001)、项久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2003)等专著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表达,陈万柏、张耀灿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1)、王仕明的《德育功能论》(2005)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述.在此,首先有必要厘清“功能”与“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何谓功能?《辞海》中解释为:“事功和能力”或“功效;作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I2](P475)哲学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功能即是一事物对整体或社会所起的作用,就是起到满足需要的作用.[31(P151)可见,功能强调的是某一事物的特性、能力或根本属性.价值则是指“用途或积极作用”[4](P658),它强调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因此,“功能”和“价值”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张澍军在《德育哲学引论》中曾分析了“功能”和“价值”之间的层递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P216-218:其一,二者视域范围不同.功能的指向范围包括自然界与社会界,而价值主要是作用于社会范围,其外延不包括自然界.其二,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功能只强调自身所固有的作用特性或单方面的能力,价值强调的是事物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作用的趋势与效应.其三,事物的功能是静态的、稳定的,价值则是动态的、易变的.因此,事物有价值,则必有其相应的功能.但是,事物具有某种功能.却不一定具有相应的价值.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某种功能是具有客观性的,而这一功能的实现(即转化为价值)是不可能自然地发生的,它必须通过个体接受教育和实践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逻辑走向是“功能——通过实践——转化为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内涵.尽管学界对“功能”“价值”的理解和表述不一,但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或价值)表现为:社会性功能、集体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本文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体现为: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规范调控行为等.[6l(P174-184)这几方面的个体性功能的概括确实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对于实现个体良好的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分析以上这些个体性功能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如“引导”“激发”“塑造”“调控”等语意更多是从“社会发展”“品德培养”的外在需要、外部作用引出的功能,其语境让人感到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一种“外在需求”“被动受教”,也由于这种“外在”“被动”的语境导致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容易忽略教育对象的主观感受和主观意愿,使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是被动、消极接受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甚至容易导致教育对象产生抗阻心理.

显而易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教育对象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个体品德的形成首先一定是表现在对个体自身发展的作用上,然后才可能呈现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鲁洁、王逢贤在《德育新论》中,认为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包括:个体品德发展功能、个体智能发展功能、个体享用功能.而个体享用功能又是最本质的功能,因为“德育享用性功能不是任何人任意赋予它的,而是德育过程之逻辑必然,它是根植于德育本质的功能”’.檀传宝也认为“德育的享用性功能是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P74).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即指思想政治教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其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个体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仅能够促进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个体处理和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个体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并获得精神上的自我肯定、自我满足.其次,个体拥有高尚的人生境界,能够随时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审视人生,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体验.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道德教育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敏锐精细的道德情操的培养……每个人从幼年就会关注别人的精神世界,是每个人的个人幸福来源于极其亲密的个人关系中的纯洁、美好、高尚的道德.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倡导的“助人为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等美德,也就是表达的这样一种道德境界.再次,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完善,是提升个体审美境界的重要途径.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懂得如何欣赏他人,能欣赏美的事物,在欣赏事物中能体会幸福,能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个体享用性的实质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到的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性质,同时践行道德从这一角度看亦可谓道德人生的立美创造.”

2.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意义.我们挖掘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了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对象个体发展中所必需的,在教育过程中自觉地关注教育对象的需求、经验、情趣,把对教育对象的品德塑造与个体需求、个体的自由和幸福生活结合起来,激发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地参与品德教育实践活动.

首先,使教育者明确教育过程必须要关注教育对象.“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教育是通过培养人而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面对和作用的直接对象首先是个体的人,而不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品德要求等首先要转变成为个体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才能外化作用于社会,进而才能实现其社会功能,发挥其价值作用.所以,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地了解和尊重教育对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激发教育对象自觉接受教育.

其次,教育者必须注重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教育者要向教育对象深刻阐明良好的个体品德是个体内在发展所必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育德的过程,是教育者帮助教育对象实现社会化、促进个体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教育对象自身在育德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根据,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没有内因的作用,要实现教育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构建主义理论也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学生在接受和获取信息时不是简单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是无人能够替代的.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更是如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品德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的产生、变化及发展,都是他们自身在思想上反复认识、不断解决思想冲突、逐步提升的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首先是要唤醒教育对象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并在教育过程中把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与个人的需要和发展结合起来,并不断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激发和唤醒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教育的外推力作用,激发教育对象自身内在需要驱动力.

1.个体享用功能实现的外在推动力.首先,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精神需要的切实关注.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计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的角色,所有活动的前提就是要对教育对象已有的经验、背景、需求等进行分析.而需要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制约着个体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是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关注教育对象的精神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做到:其一,对教育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不了解教育对象精神需求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缺乏理解的教育是独断专行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不仅达不到教育目标,还可能会引起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其二,对教育对象要有充分的爱心和尊重.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有仁爱之心,方能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教育对象产生情感共鸣.教育者只有尊重教育对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赢得教育对象的拥护和爱戴,才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应.其三,要让教育对象充分感受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要让教育对象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而良好的品德对于个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教育对象明白个体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为人的立身之本,它既为实现良好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也是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只有个体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其自身发展的享用作用,才能很好地配合教育者开展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教育者需要梳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育现代化是指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综合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变革的过程.教育现代化体现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层面的现代化,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所谓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就是要求我们“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要坚持以教育对象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立德树人意识,以教育对象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终极目标,尊重教育对象个体发展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改革传统不利于现在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个体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善于挖掘和发挥教育对象的潜能.

最后,教育者的教育方式要充分体现教育的美学意蕴.教育既是一种审美过程,也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是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为目标.完善和发展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不仅要求教育者要具备理论魅力、思想魅力、学术魅力,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塑造良好的师表人格与风格来感染教育对象,让他们在一种感受美、享受美的过程中愉悦地接受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的美学表现在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和形式美上,也体现在教育者外在形象和言谈举止、崇高的精神人格美上,这些教育过程中的美不仅让教育对象受到心灵的洗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也使教育对象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与满足.这种在教育中的快乐与满足的享用性,无疑是满足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和激发他们追求高尚人格的强大动力.

2.个体享用功能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如上所述,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就必须了解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而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目的是要激发个体的内在驱动力,进而激发他们主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开展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首先,激发个体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是思想、理论、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13](P17)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之一是为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需求,如学习的需要、进步的需要、和谐人际的需要、尊重需要和实现自我的需要等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个体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与完善,使个体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激发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享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教育对象精神动力,让他们认识高尚道德品质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把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求转变成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和锤炼道德行为,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体会道德人格的魅力,进而将这种体验升华为进一步提升自身道德境界的内在动力.

其次,满足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个体的精神需求被激发之后,教育活动就必须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而人的全面发展既离不开物质生活的丰富性,更离不开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它包括人的信仰、道德、审美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就是通过发展与完善人的道德品质,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最后,提升教育对象个体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是一种人生体验,是指能够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境遇和生活时,其幸福的体验和感受是不一样的,究其原因在于个体对幸福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幸福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有关,它是因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而带来的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性.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现实中有的人以“舍小我,成就大我”为幸福,因为他在“舍小我”成就他人和社会而获得他人的认可、赞许和满足感.相反,那些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人哪怕是获得短暂的个人小利,却因为其违背了道德良心,最终是很难获得幸福的.所以,幸福是一种善,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现实活动.一个没有德性的人,不能造福于他人的人,是根本体会不到幸福的人,也就无从享用这种幸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幸福不是神的赠礼,而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个体的良好品德,形成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构建起自身美好的道德世界和外部世界,并感受这美好世界带来的愉悦和满足,进而又进一步推动个体思想品德向更高尚的境界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能够激发个体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动力,并满足个体成长发展的精神需要,提高个体获取幸福的能力,最终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进而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的实现.

本文点评: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政治教育本科政治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享用功能和实现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宗教心理功能的批判性反思 摘要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宗教信仰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宗教心理功能的把握,指出尽管宗教心理存在着的诸如认知、利己、社会心理、价值……功能有着其积极性的一面,然而就其本质而言,.

2、 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蕴含探究 王 楷(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摘 要】城市精神作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气质、城市追求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化的根本意义所在,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作为城市精神价值质量的思想.

3、 红色旅游资源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 红色旅游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资源与物质资源,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这种特殊的载体与环境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有效联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是一个值得思想政治教育.

4、 国家治理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王莉1,2(1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2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要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而且也是一.

5、 发挥高校网络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法 摘〓要〖HTK〗借助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要在遵循文化性原则和育人性原则的前提下,善用科技,提升网络文化活动的质量;要合理融入具有.

6、 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思想的历史梳理与现实批判 摘要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可预见可操作,但自由权利和价值相对主义的话语逻辑却使其最终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淖,面临着“个人主义&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