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社会现象论文 就我国贫富差距现象写一篇论文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开题报告 科学现象小论文 物理光现象论文 物理现象论文 中国文化现象分析论文6000字

现象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崆峒山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现象分析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现象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2

崆峒山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现象分析,该文是现象本科论文范文跟佛道和崆峒山和三教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张艳斌 李昌昊

内容摘 要: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询的基础上,发现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山地区存在着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现象.通过分析崆峒山地区的建筑特色、民众心理及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的文化内涵,认为这一文化现象具有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关键词:崆峒山 佛道儒 三教合一

中国两千年的思想史,是一部佛、道、儒三教鼎立、互为融合的历史,“三教合一”这一现象自秦汉出现一直到清末,时间长达1800年左右,影响波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的崆峒山,也有佛教、道教与儒教文化现象共存于此.

一、崆峒山佛儒道三教共存共尊现象的历史沿革

据道教典籍记载老子的前身广成子,曾在崆峒山修炼,于是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地区有术士隐居是在秦汉时代,到魏晋时道教宫观出现.到了嘉靖初年,朱元璋的后裔被封为驻守平凉的韩王,当时的韩王王妃特别崇尚道教,于是对崆峒山太和宫等道教宫观进行大规模修建.自此,道教便开始在崆峒山代代相传,到1949年前时已传至第三十代,当时全山道士不下百余人,道观教宫多达四十余处.佛教在崆峒山也已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曾为山上禅院御赐田地,仁智禅师于是在崆峒山中台至皇城修筑上天梯石台阶.元朝时安西王信奉佛教,在崆峒山东台主持修建了宝庆寺,封王相商挺为宝庆寺主持,他的责任范围是管理陕西、四川、西夏等省的佛教事务.再到明代万历年间,中台凌空塔建成,当时皇太后给崆峒山赐赠佛教经书达三万多册,明神宗还给崆峒山真乘寺藏经楼题写了匾额.至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发展到鼎盛,地址多达19处.另外在儒学方面,崆峒山培育了一批学者.比如皇甫谧,是医学针灸鼻祖,博学多才,著有《甲乙经》;汉代的著名学者王符著有《潜夫论》;“明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明代前七子李梦阳(号崆峒子)等,均为儒家名人.[1]

二、崆峒山佛道儒文化现象的具体内涵

崆峒山地区将佛、道、儒三教集于一山之上、祀于一洞之内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体现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文化特质.

1.崆峒山古建筑呈现佛道儒共存共尊特点

崆峒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廊阁相连,依地赋形,分布在林中、山涧、崖畔、水上,使人文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地融为一体.有明清以来的遇真宫、十二元帅殿、药王洞、磨针观、南崖宫、三教洞、灵官洞,真武殿、玉皇殿、三官殿、天师殿、太白楼、献殿、药王殿、老君楼(壁画)、雷祖殿、玉皇楼、三星殿、龙君殿、眼光殿等二十多处,这些古庙殿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共一千多间,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中台塔院有寺大雄宝殿、方丈楼、藏经楼、重修灵龟台,文殊菩萨殿、莲花寺、茶庵寺,西台有菩萨殿,天台山有观音阁,这些以塔院、莲花寺为中心的佛教建筑群,以及塔院保存的宋代石经幢、缅甸玉佛、宋代凌空塔、唐代砖雕,都是十分珍贵的佛教类的历史文物.同时,崆峒山上既供奉了道教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像,又供奉了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像,还供奉了佛教的释迦牟尼雕塑,更有彰显佛儒道三教融合的三教洞.这里汇聚了文曲星、观音菩萨、药师佛、接引佛、地藏王、韦驮、关圣帝君等三教中的几十位神仙,真正体现出佛儒道三教共存,和平相处的特质.

崆峒山现存的建筑大多重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在各类建筑的门匾楹柱上,我们搜集了130多幅白话楹联,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由此看出,崆峒山在佛道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儒家文化思想,展示出三教合一、以儒为宗的特点.

2.以“善”为主的民众心理

佛、道、儒三教的价值取向不同,儒家倡导积极入世,佛家推崇出世,道家向往无为,但是在崆峒山,三教竟然结合得如此的“紧密”,由此也深刻展示出当地民众的集体心理特质.

在三教思想比较方面,一般认为儒家重礼而不重人身、重群体而不重个体,儒家思想是有失偏颇的.但在《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中却对此持不同观点:“儒家的重人伦、重群体是对个体、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也可以说,儒家的重群体、重人伦就是从重个体重人伦出发的,最终仍然回归到对这个个体人的关注.”[2]认为儒家是很重视人本身的.道家的取向是道或自然,但它的终极目标仍然是人生,希望人们能够按照道家的自然论去实现人的价值.把道法自然的哲学变成养生修行的人生实践,则是对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平衡与补充.佛教虽以出离现实为目的,但又对人的自由加以肯定,进而显现出追求实现人的永恒价值的思想诉求,这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道思想的不足,而且对佛教和道教的现代化及大众化具有深远意义与影响.[3]佛、道、儒三教虽然在教义上有诸多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内涵却是相同的.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教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重视“养生、遁世、穷万物”.佛家讲的是“性”,是“心性”,也就是修养,讲究“见性、救世、通万有”.总括一下,儒家的德“正心”、佛家讲究的“明心”以及道家追求的“炼心”,无一不是从维护社会秩序、尊崇社会道德,以及劝人为善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崆峒山的三教合一现象,可谓“三教虽殊,同归于善”[4];而这也恰恰引导了当地民众的从善心理,有助于当地的人际关系平衡与社会风气和谐的形成.

三、崆峒山出现三教合一现象的原因

1.佛、道、儒三教内部结构的互补性

就佛、道、儒三教之间的互动来说,道家文化崇尚“自然”,将其视为第一要义的观点恰好补救了儒家文化很少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方面的缺失;儒学从不回答人的何来何去问题,它讲究今生现世,当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理想不能实现时,儒家就很难给他们帮助与抚慰;当然,儒家也从道教那里得到了人际和谐方面的理论启示.这两种对立的观念又在佛教文化的融合中,成为了中国中世纪宗法融合的理论支撑,为当时现实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教义.

2.三教文化的基本核心均具有教化与资治的共同内涵

儒、道、佛的理论均属上层建筑哲学范畴,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三者的理论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斗争的形式长期共存.虽然三教文化差异很大,但其根本的方法、目的、哲理都是一致的,这便是三教文化能融合的最重要的内在条件,具体而言,那就是均具有教化与资治的社会内涵.因此,崆峒山三教文化相融相合自然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必然结果,也顺应了千百年来思想观念发展融合的潮流.

3.自然地理位置的影响

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的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兵家必争之古地,宗教文化自古以来就在此地汇集.无论是儒家名人,还是道家高人、佛教僧侣,均看重这块风水宝地,以此为自己身心的归属地,在此开创自己的事业,并薪火相传,集腋成裘,终建成一处自然美景与人文内涵相得益彰的名胜圣地.

四、崆峒山三教共存共尊现象的存在价值

1.具有多宗教融合的文化价值

崆峒山的思想文化是通过佛、道、儒三教思想家而得以创造、传承和延续的.在三教洞内佛、道、儒被不同信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三教的神与仙不但相处和谐,灭欲悟禅,慈悲为怀,修心向善,普救众生;修性炼丹,阴阳五行,虚无宁静,而且处一堂共享人间烟火.交互融合是崆峒山多宗教文化得以共存的基础也是多宗教文化共存的基本特征,而这一特点对当今多元文化的发展是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

2.具有旅游价值

崆峒山道教作为名山一直吸引着众多人士.据《庄子·在宥》和《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向智者广成子请教养生之术和治国之道;秦始皇、汉武帝效法轩辕黄帝登崆峒山寻医访道;崆峒山武术和大家所熟知的少林、峨嵋、昆仑、武当武术以其独特风格等都为一派,享誉海内外.加之崆峒山背靠笄头,面临泾水,北倚关山,南望太统,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地理与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旅游价值.

注 释

[1]冯斐:《崆峒山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2][3]韩凤鸣:《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人学”本质——<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述评》,《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第153页.

[4]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历史教学》2002年第8期,第7页.

本文为甘肃农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310733013).指导教师: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王百玲.

(作者介绍:张艳斌,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201*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李昌昊,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该文结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佛道和崆峒山和三教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现象本科毕业论文现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福字中的佛道思想 摘要汉字是传承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基因 本文通过剖析“福”字的字理,揭示一直蕴含和影响着中华民族佛道思想的真谛,以端正当代人的人生观,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福;价值观;供.

2、 崆峒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崆峒一词在古代无山字偏旁,它本是一个氏族部落民族语言的音译,表达的是一个方位或一个区域所有部落的总概念 崆峒山最早载于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形入山海西经,庄子穆天子传史记汉书水经注淮南子魏书通典五经正.

3、 不是人人都是佛系,道系和儒系可能更适合你 谈恋爱心如止水,交朋友不挑不拣,工作得过且过,父母发来鸡汤文不拒绝不看不回复……2017年底所谓的90后不争不抢、不哭不闹、不卑不亢、不悲不喜、一切随缘的“佛系.

4、 崆峒山灌木种质资源与分科检索表 摘要1987—1994年利用8年时间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具有植物分布代表性且植被资源相对丰富的崆峒山进行实地调查,在分析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区灌木种质资源及其分类的基础上,.

5、 冲山佛雕:把灵魂刻进木头的鬼斧神工 “冲山”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很少听闻,可你知道吗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四大佛教圣地,甚至全国各地大小寺庙的神佛雕像几乎都来自这个太湖边上的小渔村,在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美国.

6、 四川茶馆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茶文化一直源远流长 巴蜀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产茶胜地之一,四川人从古至今一直保留着饮茶的习惯,有谚语流传四川盆地“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 在四川,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