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文化比较论文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题目 中西文化差异的论文题目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英文 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文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中西方面论文范文集 与中西田园诗歌对比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中西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9

中西田园诗歌对比,本文是中西方面论文范例与田园和诗歌和中西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诗歌富含着人类的文化,而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大自然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滋养,中西方诗歌对大自然的描述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本位旨在探讨中西方田园诗歌的差别.

关键词:中西方;田园诗歌;差别

[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33-082-01

万事万物都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在人类长期的进化和发展历史中,人类通过最初肉眼的观察和亲身的实践逐渐地了解着人类自己,了解着大自然,了解着我们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努力让人类和自然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自然对人类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自然便成为了 作为人类重要文化活动承载形式之一的诗歌的描写对象.无论是西方的诗人还是中国的诗人,他们都用诗歌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但是由于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美学观念和哲学理念的影响,中西方的田园诗歌有着明显的区别.

1.不同的情感基调

1.1 中国田园诗歌的悲观

中国文人历来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大多数的诗人认为自己肩负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承担着光宗耀祖的职责,但现实生活中,能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和光耀门楣的诗人又能有多少?许多的诗人最终经历的是平生不得志、动荡不安的社会和颠沛流离的人生.他们转而将自己远大的抱负寄予山水田园.因此在中国诗人的眼里,自然就带有了萧瑟、苍凉、忧郁的气质.例如,在杜甫的诗作《登高》中,是这样写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在曹丕的《燕歌行》中,他写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在刘方平的《春怨》中,诗人写道,“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许多这样描写自然的诗歌给人一种悲伤、黯然神伤的感觉,具有一种悲凉之感.

1.2 西方田园诗歌的乐观

与中国田园诗歌的悲春伤秋不同,西方对大自然描写的诗歌更加的乐观.西方诗人没有背负过多的政治抱负,他们所追求的是个人主义、及自由,对他们而言,诗歌的写作更关乎娱乐,或者他们视诗歌写作为一种职业.因此,他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自然,探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此外,在长期的宗教影响下,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生命就是一个走向救赎的旅程,因此西方的诗歌是向前看的,追求一种来世的快乐,诗歌整个的基调也比较轻快.如在华兹华斯的《廷腾寺》中他描写到:“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和五个/ 漫长的冬季!如今,我再次听到/ 这里的清流,以内河的喁喁低语/ 从山泉奔注而下.我再次看到两岸高峻峥嵘的危岩峭壁/ 把地面景物连接于静穆的天象/ 给这片遗世独立的风光,增添了/ 更为深远的遗世独立的意味./ 这一天终于来了,我再次憩息于/这颗黯的青枫树下,眺望/ 一处处村舍场院,果木山丘/ 季节还早,果子未熟的树木/ 一色青绿,隐没在丛林灌莽里/ 我再次看到这里的一排排树篱/ 算不算数篱也难说,无非是一行/ 活泼 欢快的、野性难驯的杂树;/ 一片片牧场,一直绿到了门前……”虽说阔别五年,但是我们在这些诗句中并没有读到过多的伤感,而是一直对自然此刻真实直白的书写,而且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让人心情愉悦.在另外一位诗人济慈的《秋颂》中“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毛屋檐下的葡萄蔓;是屋前面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这样的秋一点也不萧瑟,一点也不悲观,让人读来只有一种享受成熟的喜悦.

2.不同的诗人—— 自然关系视角

2.1 中诗没有主客体的区分

从中西描写自然的诗歌来看,自然作为描写的对象,自然与诗人的视角关系有着很大的区别.也许是受中国历来追求“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中国诗人在描写自然时,将自己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人也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出现在诗歌中,也就是说诗歌中自然与诗人本身不会让人有明显的主客体之分.如马致远那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个断肠人和众多的自然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画面,看不到或者并没有听到有个诗人的声音在向我们展示这一切.再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在诗歌中,难觅人类的踪迹,自然是绝对的聚焦点,诗歌将自然中的各种意象结合在一起,但是并没有看到诗人的介入,在这里,诗人隐藏在自然之中成为了 自然的一部分.

2.2 西诗中分明的主客体

在西方对自然描写的诗歌中,自然总是作为美的客体,通过诗人这个主体的观察与感受,将观察到的客体表达出来,并将自己的各种情感附着在客体之上.例如,在华兹华斯的《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中,“丛林里,我斜倚一树而坐,听到千百种乐音交响;我心旷神怡,听着听着,愉悦带来了惆怅.内在的性灵,由造化引导,连通于外在的美好物象;我不禁忧从中来,想到人把人弄成了什么样.”从这些诗句中,明显的可以看到作为主体的诗人正在观察、倾听着自然,在诗歌有着明显的主客体,“内在的性灵,由造化引导,连通于外在的美好物象”清楚地划出了人与自然的界限,人作为观察者描述着自然中的一切,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于自然中.再例如在雪莱的《西风颂》、《夜莺》中,也明显地有一个观察者,倾听者.

总结:

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在描写自然的诗歌时,在情感基调和观察视角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归纳上文,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田园和诗歌和中西方面的中西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西文化视域下顾城诗歌的死亡书写 摘要顾城有着浓厚的死亡意识,其诗歌中对死亡的呈现表现出他的生死观 本文从中西文化影响的角度切入,通过对自然意象的解读,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窥探出顾城对生命、对死亡的感悟与思考 关键词中西文化顾城诗歌死.

2、 走在古今中西的诗歌交汇点上张恨水旧体诗词创作论 李遇春 邱婕一直以来,张恨水以新章回体小说的创作著称于中国现当代文坛 但张恨水的笔墨涉及其实颇为广泛,除却小说,还有大量的旧体诗词存世 张恨水早在少年求学时期,便开始写作旧体诗词 1965年张恨水于病.

3、 简述中国诗歌文体 脉络 摘要本文简单梳理了中国诗歌文体的发展脉络,以及五四运动后百年新诗的发展与探索,论述了新体诗对中西诗学兼容并蓄的发展方向,并强调了诗人思想高度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格律诗 五四新诗 传统诗学 西学东.

4、 诗歌APP 现状和改进策略 互联网改变了诗歌生产与传播的生态格局,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带火了如“诗词中国”“为你读诗”……众多诗歌APP,以“诗词中国”APP.

5、 移动媒体时代诗歌朗诵艺术传播的新路径以《为你读诗》为例 诗歌作为传统的文学形式经常和朗诵相伴相生,而朗诵具有仪式感和表演性的特征使诗歌朗诵被认为是一种高雅的精英艺术而无法亲近大众 移动新媒体的出现无疑给诗歌朗诵艺术提供了大众化传播的新路径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

6、 刘豫之诗歌选 我总是喜欢闭上眼睛想你我停下心跳,我总是喜欢闭上眼睛想你 想你是漫长的,想你是一场孤独的远行,想你是从心底的血液中,直线流经灵魂的爱里 可我的爱登上了顶峰,高处寒冷而孤寂 现在,我的爱打算下山,它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