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随笔杂志 随笔杂志在线阅读 教育随笔投稿邮箱 教学随笔投稿 教育教学叙事随笔论文 随笔杂志投稿 幼儿园教育随笔论文

随笔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读诗(随笔)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随笔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4

读诗(随笔),该文是有关随笔论文如何怎么撰写和随笔方面论文范文集.

商震

1

对陶渊明的认识与喜欢,都是从《桃花源记》始.后读《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

人的阅读有时是很容易带着最初的印象先入为主的.最初认定了《桃花源记》好,并认定了陶渊明的代表作就是《桃花源记》.当然,把《桃花源记》作为陶渊明的代表作也不是什么大错.

近日重读陶渊明,忽觉得:我过去咋对这篇放荡不羁的《闲情赋》重视不够呢?

《闲情赋》早于《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那时,陶渊明30岁左右.他写这篇文章时,是他刚“辞官”归家和其夫人新亡之时.陶渊明29岁时,经他叔叔推荐到州里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小官“祭酒”,这是陶渊明平生第一次做官,但不久就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同一年,他夫人为他产下儿子陶俨,儿子不满周岁,夫人即病逝.此后一年左右,他写下这篇《闲情赋》.关于这篇文章,争议颇多;比如萧统的“爱情”说,苏轼的“比兴”说,等等.我还是那句话:古人吵架咱后人劝不了,用看热闹的心态好好听就是了.文人吵架,本来就没有是非、正误可言,倒是能看出吵架者的才气与性情及心胸.

我读我的《闲情赋》,不是陶渊明的,也不是萧统和苏轼的.

我觉得《闲情赋》要比《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写得好.好就好在不端架子,信手随性,意到笔遂.在陶渊明做官那段时间,深受规矩的束缚,官规、文规,让他不堪“吏职”,“自解归”后,真是呼吸顺畅,心底放松、笔风自由.至于《闲情赋》的内容是说爱情,还是玩比兴,古人解析得够多的了,我无需再赘.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那就是陶渊明深爱屈原,对屈大夫的“香草美人”颇有心得,此篇《闲情赋》我也读到了屈大夫的影子.若定位此篇为“爱情”说,我的确不敢苟同.中国的古人说情谈爱时,都藏得很深,很少直言,言情说爱时,必偕风物、他人同时出现.而《闲情赋》通篇从美人相貌到饰物不厌其烦地描写,仅是借美人这一“尤物”而言那时心境之自由,身体之舒展,笔端之尽兴.再说,陶渊明重视过“爱情”吗?写过男欢女爱吗?心中有耿耿于怀的美人吗?

再说说《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两篇当然是陶渊明的重要作品,也可以说是代表作.但我觉得,这两篇在本无规矩的条件下,他却自己规矩起来,有端着一个大作家架子的痕迹.

说到底,我坦白,这哪是在说陶渊明啊,我在说当下的写文作诗者.尤其是写诗,咱别自己给自己立规矩,也别给别人立规矩.规矩要么是裹脚布,要么是镣铐.还有,总端着架子写东西挺累的.我不是心痛你端着架子累,是我们读着累.太累了,我们就不读了.

2

《诗经》中的《草虫》实在是应该好好读读.我是说那些在谈情说爱的或正在写爱情诗的朋友.

《草虫》是一首爱情诗,写得细腻,绝对;真实,生动,精粹;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有效抒情.重要的是,这首诗在两千年前,就解决了痴情、专一的爱情是什么,该怎样对待的问题.这首诗告诉我们:爱是什么?是孤苦.是忧郁寡欢、焦躁不安、杯弓蛇影地怀疑、彻心彻肺地疼痛和茶不思饭不想地叹息.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解决孤苦.也就是说,当深爱一个人专情一个人而不得见时,一定会忧郁、不安、怀疑、叹息.一旦相见,则波澜凝固,大地安静.爱是“搔首踟蹰”,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草虫》对“爱而不见”是这样描述:“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看看,见不到你,我就闹腾,就忧心惙惙,就我心伤悲,见到了,就止,就夷.

又想说说咋能写好爱情诗了,答案是:读《草虫》.

3

一次去湖州开诗会,当地人向我介绍湖州的文化名人,说了一大串名字,文才武将都有.可我知道,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只是在湖州路过或小驻.最遗憾的是,没听到他向我介绍一位真正的湖州人:南朝的沈约.或许因为沈约名声不大,没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或许是他根本不了解湖州史或中国文化史.

沈约和王羲之、颜真卿(这两人根本不是湖州人)、吴昌硕比名气是小了点,也没有善琏湖笔、安吉白茶那么名声远播,但在中国文化史上,沈约是绕不过去的.

嗨,我竟是瞎操心,湖州人知道不知道沈约,对湖州、对沈约都不会造成什么损失.

不过,这一趟湖州,倒是刺激了我想说说沈约.沈约首先是个史学家,他撰有《宋书》《晋书》《齐纪》等等.有些书是命题作业,因为他做了南朝宋、齐、梁的三朝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也就是个大秘书,或负责记录、保管的档案室主任.我不想说他怎样做史学家,我想谈: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贡献.

南朝诗人大多善咏山水,偶吐离愁.以谢灵运为首.我曾大胆地猜想,南朝的诗人们,知道自己是生活在一个一觉醒来,城头已换大王旗的时代.所以,逃避时政,躲开现实,而寄情山水与儿女情长.想想看,沈约活了七十岁左右,就做了三个朝代的官.哪个诗人能不抒山水情怀、痴男欢女爱、叹生离死别呢!

沈约是才子,有思想,有抱负,只是性情软弱.我认为:他对诗歌创作的贡献是提出了“三易”.“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

这“三易”,我理解为:撰文作诗,要像对母亲说话,对儿女说话,或是写诗作文给母亲儿女看.要明确还要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你的文,你的诗,亲切了,温暖了,就会有人爱你啦.不要担心“三易”之后会失去一些技术的奥秘.技术有时是囚牢,囚住的恰是你要释放的情感.

4

说孔子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歌编辑,当无可争辩.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可见,孔子是将西周至春秋时期五百年间留存的三千多首诗歌编辑成三百零五首.战国晚期才将《诗》缀以“经”,固有今之《诗经》.

我们无法考据被孔圣人“毙”掉的那两千七百多首诗是表现什么内容,水平如何,但我们确信眼前的这部只有三百零五首的《诗经》,为中国诗歌树立了伟大的叙事和抒情传统.树立了《诗经》是汉语诗歌的源头和典范.

孔子是在怎样的理念下编辑《诗经》的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言.”由此,我们知道孔子为教学而编.原则是一要有道德的力量;二要有艺术的力量.孔子的“道德”,就是他老人家常说的“君子比德”的“德”.他是“唯德以选”.也就是说:一首诗有“德”的树立,就不会在“赋、比、兴”上过多纠缠.当然,一首诗无论怎样责以大义,也必须有缭绕其间.孔子立下的标准,至今天,有责任感、使命感的编辑,莫不如是.

编辑读诗,一定要与所读之诗作有感觉上的暗合与精神上的悟会.暗合与悟会,决定取舍.或说:编辑读诗以知柄.

编辑不是法官,不可能对每一首诗都给出一个是非清楚、证据确凿的判决.

编辑是政治和艺术责任的双重背负者,要立德、立情.从职业上说,编辑是诗歌的“善读”者.清代学者叶矫然说:“读诗自当寻作者所指,然不必拘某句指某事,某句是指某物,当于断续迷离之处而得其精神要妙,是为善读.”

其实,编辑每编完一书或一刊,心里一边默念“画眉深浅入时无”,一边自信地高亢:“我以我血荐轩辕”.后者,亦是鲁迅夫子的感悟.补充一句,鲁先生也是个好编辑.

5

我曾说过:“写诗就是为了找知音.”我想再通俗一点说:“写诗是为了一次相遇.”

一个诗人为什么写诗,可能会有许多答案.高大上的,嬉皮士的,正襟危坐的,俗世快乐的,严谨刻薄的,等等繁多的缭乱的回答.我觉得:一个人写诗,很可能是给一个遥远的、模糊的、似有似无的,或根本不存在的人写的.那个遥远、模糊或不存在的人,可能就是诗人要寻找的知音.

诗人是孩子,渴望被爱.

诗人写诗时,那个遥远、模糊的人,已在诗人心里存在.可能不具体,可能只存在于幻象、联想之中,但那个人是原动力,是释放的突破口,是撒娇的对象.

罗兰·巴特在《小说的准备》中说:“我写作是为了被爱;被某个人、某个遥远的人所爱.”罗兰·巴特应该是诗人,当然,罗兰·巴特就是诗人.

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心事的文字表现.有些心事是清晰、明朗的,有些心事是混沌的、模糊的.所以,诗歌就不可能首首明朗或模糊.读懂一首诗的明朗或模糊的人,能看到诗歌背后诗人心事的人,就是这首诗的知音,就是在热爱这个写诗的人.当然,我不反对误读,许多大作品都是被误读出来的.

一首诗,如空中飘下的雨丝,有人会觉得缠绵,有人会觉得凄冷,这缠绵和凄冷已经和雨丝没什么关系了.但是,雨从天而降时,一定希望落到一个有温度的身体上.雨就是水,打湿的是你的心事.

读懂一首诗,就是和写诗的人交流了心事,可能还会交换心底的秘密.

6

诗人的写作目的不外乎是呈露个人的词语魔力与审美经验等,而这些写作目的,是要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完成的.同样,诗歌的美学目的,更是要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这个目的,就是要给读者带来——愉悦.

诗歌给读者提供的愉悦材料是复杂的,是诗人喜怒哀乐的混合物.诗人既希望读者能够敏锐地识破诗人语言的智谋,又渴望读者能从诗人的作品中认识“诗人是谁”“诗人心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读者从诗歌中获得的愉悦多少、深浅,可能是判断一首诗的艺术品质或社会价值功能几何的标准.换句话说,诗歌的美学目的能完成多少,是受到读者群体审美判断和价值衡量制约的.

说到这儿,我们想说的是,我们给读者朋友们提供的诗歌,是艺术品;是可以给朋友们带来愉悦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饱含人类所有情感的诗人的劳动与创造.

诗人写作是情感释放的艺术通道,阅读也是.中国诗歌的美学传统,从《诗经》开始,就是“立象以尽意”.

诗人的写作大抵是不会离开“立象以尽意”这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审美指标的.但是,诗人不过是个体劳动者,个体劳动的作品必然是各具特色的.而正是这种异态纷呈,才使得诗歌多姿多彩,才使得诗歌作品充满魅惑.这个魅惑,是诗人写作的动力,更是读者阅读的动力.

写诗和读诗,都是为了获得愉悦.艾青先生说:“诗人永远是十八.”十八岁是什么样?心灵自由,性格率真,想象力丰富,创造性强,对未来充满自信.

北宋人程颢写过一首《春日偶成》,这里不妨拿来别做一用,诗曰:“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个“偷闲”,应该是对自己的忠实,对生活的忠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诗歌的忠实.一个“偷”字,是何等愉悦啊!那是在写诗,或是在读诗.

7

和几个诗友聊当下的诗歌,也谈了一阵子对诗歌好坏的判断标准问题.诗歌有判断标准吗?有.但不会像法律条文那样可以一条一款地对号入座,也绝不会像在实验室里用试管和试剂来分析诗中各种元素的含量.那么好诗的标准是什么?对一个读者而言,就是你感觉它好,就是好;对编辑而言,就是觉得适合本刊的诗,就是好.但不是微信群里许多人点了赞、都说好的诗,就一定是好诗.主要是看这“许多人”都是谁.

我和姚明站在一起,我是看不到他头顶的任何状况,因为我实在是没他长得高.知识、学养也同样是有高低的,而知识、学养是判断力的基础.学养高的人(我说的是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学历高),再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其判断力是可信的.当然,诗歌创作多年,尤其是获得了一定成就的诗人(好诗人或取得一定成就的诗人,都是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并行的),同样,其判断力也是可信的.

顺便说一句:小学生真地看不懂高等函数是啥玩意儿.

那天,我说了几句关于当下短诗的问题,纯粹是个人看法,朋友接不接受,我也不在意,只顾一吐为快.

一首短诗未必要制作的精美,但一定要外延有力,内涵饱满,一定要有很大的可阐释空间和很强的精神向往.一定是可以看到猎豹整体的一块斑点.

短诗也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个现场事件拉入诗行,但在表现上要比事件本身更具现实意义和对未来的提示意义.否则,就是速写.

短诗在具体的叙事中,要能形成抽象,要能产生形而上的力量.一提到短诗,我们就会想起卞之琳的《断章》.《断章》的魅力就在于诗歌拉开的空间里,可以装下每个读者的体悟和经验.而且,全诗是在读者无法察觉的瞬间里适可而止,不着一字闲笔.

九月份,几个诗人去四川采风,闲谈中,荣荣向我推荐马行的一首短诗,我读了,确实不错,只三行,题目叫《大风》:

塔里木,大风分两路

一路吹我

另一路跃过轮台,吹天下黄沙

这首短诗,风与我与天下与黄沙结合得很紧密,又留下了很大的供想象的空间,能装下任何读懂这首诗的情绪,可以有横有纵,有历史有当下.当然也有问题,“塔里木”和“轮台”在这首诗里,没能释放出能量.

写短诗,需要大能量.与生产差不多.

8

我不喜欢过多地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尽管诗歌具备一定的对读者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但就诗歌本身而言,这个影响力是有限的.影响力过大时,一是有其它元素的加入.如大众媒体、政治需要等.

诗人是制造生活现场和审美情绪的高手,诗人笔下的生活现场是从真实的现场提炼出来后,诗人再造的,这个再造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创作的过程.一首诗,是一面多棱镜,能够打开许多感性的、理性的通道,提供给读者一些与现实社会和美学领域交流的可能性,读者是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来选择哪条通道,怎样交流,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不会设定什么人走什么通道.

诗人再造现场的能力,是诗人的存在方式和价值体现.同时,也是衡量一个诗人创造力的坐标.

一首好诗是一面多棱镜,是说好诗都不会有确定的标准答案,诗人内心的景色反映在诗中,而读者从诗中得到的风景折射到自己的内心,会再次生成一个属于自己的风景,所以,是千人千景的.

诗人求新,求的是新视角,求的是给多棱镜加注新的理性的支撑.

自媒体的“点赞”不是审美判断,喧闹的场域不可能真正释放精神诉求.脱离了诗歌精神的标新立异不是探索,是无才学的旁门左道.

诗人的心底不能缺少静穆,静穆是智慧的支点,是平衡的力量,是激发潜能的必要元素.

我们的古人对文化人提出过三忌,我觉得对诗人也合适.这三忌是:借书不还,恶语伤人,自恋春秋.

归纳上文,本文论述了适合不知如何写随笔方面的随笔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随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在春天的花丛边读诗(外一首) 在春天的花丛边读诗声音要轻些细些花儿支楞着耳朵昆虫们在应和着天刚刚还是明亮的在我翻到新的一页时就暗了下来几只蝙蝠在飞未及转身就模糊了每一幢高楼都亮起灯火……着回家的人这样的景象多美,胜过我读到的诗当我.

2、 万物竞生欢喜(随笔)几首山水诗写作的自我观察 当我们说到诗歌传统的时候,通常会从精神气质和风格纬度上去分析,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每一个诗人都是立体而复杂的,正如美国诗人史蒂文斯写有看乌鸦的十三种方式,诗展示了一种客观而疏离的态度;同样,他在另一.

3、 在中遇见诗(随笔) 经历和旅历是我诗歌的主体叙述和抒情 闲暇之余,把很多的时间用在行走太行山 太行山四季皆物色,从春到秋,太行山的花草树木是戏曲里的唱词,会“迎面对笑”,也会“皱眉摇头.

4、 中海的诗(组诗) 中 海原乡人我走得太快,不知不觉中离故乡很远了还不知要走多久,才能走回到故乡走在我前面的是我的生活它从不停下来,从不回头好似被时间的断崖推着但有时我必须走到生活的前面看看它的截面,有多少的纹理属于新生.

5、 江帆的诗(组诗) 愿你的夜,又静又美星光倾斜 你的白头翁过往的翅膀,在白的哲学里清晰可辨无火的寺院,蝙蝠的口哨镶嵌在无人可问的墙上如正在老去的偶然之物抚摸着那不被你认识的恐慌木鱼灰色的声音,零星地敲着无眠的长者还有森林.

6、 盐和语言的召唤:盐官骡马市场考(随笔) 如果说十九世纪实证主义与客观主义史学的流弊在于忽视人的存在和人的意志,在民众与山河中求知的方法论无疑将确立人的价值与人的原则 克罗齐以一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诠释了历史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