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社会保障学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语言学论文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心理学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论文选题 社会保障管理论文 社会保障概论论文 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关系之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论文开题报告

社会保障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社会保障水平和GDP的适应性分析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社会保障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3

社会保障水平和GDP的适应性分析,本文是社会保障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和社会保障水平和适应性分析和发展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其社会保障水平也有所差异,这主要是社会保障水平与GDP有着必然的联系.文章首先对社会保障水平与GDP发展关系进行了解读,然后对国内外一些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社会保障水平与GDP发展数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会保障 GDP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8-078-03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主要在于社会保障起到了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公民的基本生活有力着落,劳动者消除了后顾之忧,推动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也使人权得到了基本保障.如今,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国际公约和绝大多数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的内容在不断扩充.现代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的责任,而且还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的津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然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其社会保障水平也有所差异.因此探究社会保障水平与GDP的关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保障水平与GDP发展之间的关系解读

社会保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社会事业,是人类社会创造性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不管基于怎样的视角来界定社会保障,如社会福利论、社会安全论、收入保障论等,社会保障都应该具有三个必要特点:一是经济上的福利性;二是行为上的社会化;三是以保障与改善国民生活为目的,因此社会保障本质上属于分配与再分配领域.GDP也即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所有生产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可见,GDP属于生产环节.社会保障与GDP的关系,在本质上便是生产与分配及再分配的关系.

关于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即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应优先于分配,也就是通常说的“把蛋糕做大”的理论.这看到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是社会发展与实现社会公平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但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分配问题将处于自由放任的状态,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甚至还被认为是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那样能够让低收入者积极努力地工作.”因此,反对者们就从这种不平等出发,通过经验性的判断指出,不断增大的收入差距并未成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相反,严重的收入集中化往往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就指出,不平等及其不断加剧的趋势成为了对发展的限制和障碍的复合体,应该反对那种认为对穷人的残酷剥削是使储蓄增加和富有进取精神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的论调.固然,收入的均等化会严重损害生产效率和GDP总量的增加,但仅仅强调生产而忽视收入不平等问题,甚至任由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最终也将妨碍生产的发展.因此,生产是分配或再分配的基础,反过来合理的分配和再分配又将促进生产,在注重生产的同时,尽可能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将更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社会保障正是一种能使收入分配合理的机制,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维护生产效率的同时对收入分配进行合理的调节,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并使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弱者.杨翠迎与何文炯指出,社会保障水平指的是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高低的程度,通常是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者用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的比值来反映.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应该有怎样的水平,是否应该与衡量生产的GDP相适应,又对GDP会有怎样的影响.穆怀中教授认为,社会保障水平从量的角度上讲,有“高”和“低”之分,其衡量的方法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而从质的角度上讲,则有“适度”与“不适度”之分,其测定的标准是社会保障支出和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要能既保障公民基本经济生活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指GDP)保持一致,过高和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良序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穆怀中教授在人口结构理论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保障水平测定模型:

S等于Sa/W·W/G等于Q·H

模型中,S即是社会保障水平,Sa表示的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W表示的是工资收入总额;G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Q表示的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亦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而H表示工资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又叫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比例系数.杨翠迎与何文炯在穆怀中教授的这一模型基础上,又提出了衡量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关系模型:

CSS等于RSSL/RGDP

其中CSS表示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RSSL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SL)增长率,可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来替代;RGDP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率,可用人均GDP增长率反映.当CSS等于0,说明社会保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没有发展;CSS<0,说明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呈现反向变动关系;0<CSS<1,说明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呈现正向变动关系,二者基本适应;CSS等于1,说明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同步,二者之间处于最佳适应状态;CSS>1,说明社会保障水平超过经济增长水平有些过度,CSS越大,社会保障水平越过度.

虽然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模型,用以测量社会保障水平与GDP发展水平之间的适应程度,也都各有优势.但归纳起来,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总是受到社会保障的需求条件和社会保障的供给条件的制约,前者包括需要社会保障的人口数量、社会保障项目的多少以及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后者包括GDP、居民收入、储蓄、国家财政收入、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等.

二、社会保障水平与GDP发展之间的数据分析

(一)国外社会保障水平与GDP发展的数据分析

自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在德国诞生后,社会保障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相继确立并不断完善.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或地区至少建立了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到2004年为止,已有170个国家建立了老年保障项目,167个国家建立了工伤保障项目,148个国家建立了疾病保障项目,103个和81个国家分别建立了家庭津贴制度和事业保障制度.通过对各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我们可以发现国际社会保障水平的变化规律,以及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国际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

首先,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而逐步提高.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这是为人们所广泛认同的事实.从表1以及我国历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变化可以看出来,随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繁荣,以及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趋势.如美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60年的10.3%提高至2001年的14.8%;英国从1960年的13.9%提高至2001年的21.8%;亚洲的日本也由5.8%增加到16.9%.虽然这些国家各年度的涨幅各异,在某些年度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扬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在高增长后出现回落.从表1中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社会保障支出比重的变化来看,从1998年到2001年,有些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的增长幅度开始下降,有些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甚至开始降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以来都是小幅增长,还没有出现回落的情形.穆怀中教授的实证研究数据还表明,社会保障水平上升最快时期往往是在人均GDP在4000~10000美元的阶段;当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以后社会保障水平放慢增长速度即进入倒置曲线第一个弯曲点;而当人均GDP超过20000美元后,社会保障水平在波动中开始回落.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均GDP尚处在较低的水平,也就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增加.

再次,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远远高出发展中国家.从表1的数据,我们还可以发现,尽管墨西哥和土耳其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也有明显提高,但与美国、英国、瑞典等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的形势就更不容乐观了,社会保障支出比重随着GDP的增加从0.8%增加到3.8%,但到2011年还只占GDP3.8%的支出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显然还有很大差距.

最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较同类发展中国家要低.我国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额以及增长率相比巴西和南非都要高,以2011年为例,中国GDP是巴西的2.94倍,是南非的19.47倍,但是巴西社会保障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是中国的3倍多,南非的比重也比中国稍多.因此,通过与发达国家和同类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比较,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较低,保障体系不完善,与GDP的发展并不相适应.但这也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我国不同时期GDP与社保投入的数量分析

社会保障投入或社会保障支出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其投入或支出的额度与增长速度都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和其增长的速度,这种关系直接的表现为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的关系.从表2的数据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随GDP的增加而增加.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GDP从1991年的21826.2亿元增加到2011的472115.0亿元,增长近了22倍.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支出也从1991年的176.1亿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18055亿元,若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社会保障支出增长了近103倍.

其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所占GDP比重较小.通过表2的数据以及上文历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的折线图(图1)不难看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虽然社会保障支出每年的增长幅度较大,但是当前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仍没有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可以说,我国社会保障的投入、规模以及制度都还处在待完善的阶段.

再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的增长同步.宋士云和李成玲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经济发展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经济繁荣,居民收入会增加,失业人数将减少,社会保障需求的人数相对减少,社会保障支出也就随之减少;相反,如果经济相对萧条,居民收入会减少,失业人数将增加,社会保障需求的人数相对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也就随之增加.确实,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是存在的.但从我国历年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变化关系来看,我国GDP和社会保障支出基本上是同步的,GDP增长率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率也随之提高,反之亦然.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建立和完善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障项目、保障标准都日趋完善,使社会保障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因而与GDP增长此消彼长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

三、启示

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与欧美发达国家及亚洲社会保障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较大差距.正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探索一套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很大的启示.

首先,适度把握社会保障的投入比例.社会保障的合理投入应该必须与特定时代相适应,应与整个社会的GDP相适应,过高或过低均对国家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只有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挂钩,才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才可以正确发挥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凡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与其当时特定的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历史很长,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比较健全,社会保障充分体现出制度化、社会化、法律化等特征,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化水平高.而我国才刚刚初步建立社会保障法,很多地方需要抓紧完善,也急需加快社会保障项目的单项法规建设.

第三,构筑社会统筹与个人储蓄相结合的模式.从欧美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中可以看出,社会保障支出的过分增长,对国家积累基金有消极影响,最终的后果将会是经济增长缓慢或通货膨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力有限,每年用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方面更加有限.如果将社会保障投入过大,会造成积累率和储蓄率下降,会影响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由于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社会保障会不断得到加强.结合我国国情,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时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社会统筹与个人储蓄相结合的模式.

总的来说,社会保障支出的水平以及增长的速度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要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相适应.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通常包括: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同时激励人们积极劳动;在维护社会公平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效率;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14GZYB1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XJK016AZY005).]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 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

[4] 穆怀中.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J].经济研究,1997(2)

[5]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J].财政研究,2007(10)

[6] 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J].人口研究,2003(2)

[7] 宋士云,李成玲.1992~2006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3)

(作者单位:彭光细,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1;张世兵,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作者简介:彭光细,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张世兵,博士,硕导,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

(责编:贾伟)

该文总结,此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社会保障水平和适应性分析和发展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社会保障本科毕业论文社会保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扶贫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衔接 摘要就贫困农村的现状和扶贫政策做了研究和分析,并就后扶贫时代扶贫政策的去留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结论,最终给出了由扶贫政策向社会保障体系平稳过渡的路径和实现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扶贫政策;社.

2、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优化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与重要举措 当前,残疾人群体面临经济贫困比较突出、多种活动和参与障碍、生存型需求未满足.

3、 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要完成这样重大的目.

4、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居民幸福感基于CCSS数据的分析 杨秀丽谢文娜(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摘要本文采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应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和城乡间差异性 结.

5、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转款专用税筹措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病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1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住房保障……构成 其中.

6、 澳门社会保障中政府义务和个人责任的互动一来自一项实证的检视和 〔作者简介〕陈慧丹(1984),女,广东新会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讲师,澳门社会保障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社会权利……;陈建新(1970-),男,广东普宁人,香港大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