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文学刊物投稿 文学杂志投稿 外国文学期刊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杂志排名 当代文学学术论文 当代文学期刊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有关当代文学的论文 当代文学杂志社 当代文学硕士论文

关于当代文学论文范文资料 和当代文学转型思潮的一个样本《断裂的诗学》发布会发言摘要类论文范文集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当代文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2

当代文学转型思潮的一个样本《断裂的诗学》发布会发言摘要,该文是关于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断裂的诗学》和发言摘要和当代文学有关论文如何写.

欧亚整理

2016年8月23日,作为南国书香节“南方文学周”系列活动之一,《断裂的诗学》新书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二十多位学者、评论家和作家参会,围绕该书的研究主题、写作形式等具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断裂的诗学——1998年的文学、思想与行动》是闽籍青年学者曾念长的新著,日前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以1998年中国文坛的文学、思想及其行动为考察重点,深入而细致地描述了世纪之交中国文学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诸问题,并着重分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内在动力因素及其时代蕴含.广东省作协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蒋述卓在致辞中称,《断裂的诗学》富有见解和思想,值得加以研讨和推广.

文学研究必须直面碎片化时代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曾念长的这本书是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二度改写版本,已经不是博士论文.目前这个样子,我觉得可读性提高了,血肉更丰富了.我觉得选这个题目还是有意思的.我们的整个思维,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互联网兴起以后的化、市场化和价值体系的碎片化,是没有准备的.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理论家对这种破碎、断裂的东西就特别敏感.曾念长选择这个题目,我直觉是可以做的.

以1998年作为切入点,前后延伸开来,我觉得这个想法也是可以的.但由这个原点出发,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这本书谈到了很多现象,包括“断裂调查”“盘峰诗会”等等.从第八章到第十章,是对这些现象的整合分析,也就是对“断裂的诗学”展开讨论,虽然还不够深入,但问题呈现出来了,我觉得不错,就是让今天的文学研究有能力来面对碎片化时代的一些重要命题.不管是文学研究还是文化研究,这都是一个要重视的问题.

1998年不具有明显的历史节点性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国外传入了很多史学研究新方法,比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就是选择一个年份,对某个历史节点进行剖面式分析,从中看到历史结构的内部.曾念长表现出了很大的抱负,很强的能力.问题就在于,1998年这个年份有一个什么样的节点意义?它提供了什么样的契机?能不能把它的意义可能性有效地诠释出来?这可能是问题的关键.当代文学史有很多年份具有历史拐点意义,或者具有断裂意义,或者具有深化意义,或者具有转型意义,或者具有层递意义.比如说1979年“现代派”开始崭露头角,1985年“新潮文学”登上文坛,1987年“先锋文学”赫然崛起,1993-1995年当代文学的二元价值分裂等等.

我个人认为,1998年不具有明显的历史节点性和阐释性,可能还不如1999年.1999年至少发生了“盘峰论战”,之后发生了深刻的裂变.1998年的文学事件可能相对而言并不是特别重大,或者影响深远.我觉得曾念长之所以选择1998年,可能跟他的文学阅读、成长、感受和经验有关系.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在1985年第一次读到《十九主流》(勃兰克斯著),第一次爱上了文学研究.之前我是很鄙视文学研究的,认为文学研究索然无趣,但是当我读到了《十九主流》,很多夜晚是失眠的,沉浸在它的诗意描述当中.他把19世纪上半叶的文学赋予一个波澜壮阔的修辞想象,应用了黑格尔式的“正反合”逻辑来设定历史总体性,其诗意就产生了.直到现在,我觉得我的思维方法深受《十九主流》的暗示和影响.我曾经也有抱负,就是想写这样的书.能够呈现历史具体性,能够呈现现场感,这样一种研究方法使我心向往之.我从曾念长的书里面看到了这样的努力.他试图把1998年的若干文学事件放置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逻辑当中,赋予它“断裂”的意义,既有老式历史主义的眼光,也有新历史主义的意识.我从整体上非常认可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再加上他本人受过社会学研究的训练,对材料的综合、梳理以及阐释等多方面能力,都是能够在这书里面看出来的.

在一些具体的章节上面,我抱有一些意见和看法.比如第一章对食指的分析,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加上去的.因为食指被发现可能不是在1998年.在这之前食指已经被各种选本强调和突出了,而且在1994年,《诗探索》杂志有一个针对食指的专题.我不认为1998年对食指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强加了一个所谓的“断裂”或者“再发现”.作为一部学术论著,我觉得这是需要推敲的,要避免预设先行,然后根据这个预设去罗列材料.但在总体上,我还是觉得这是一部有启发、崭露才情和体现学术能力的著作.

1998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曾念长是我的老乡,是“闽派批评”在当下最具代表的新一代批评家之一.他目光敏锐,文字通达,其著述才情与见地兼具.《断裂的诗学》更是一部可读性和学术性都很强的才情之作.它以1998年为观察点,深挖各种文学事件背后美学与思想的嬗变、冲突甚至决裂.曾念长以小见大,并从别人不太留意的文字细节中分析出许多新的观点.这种以文学事实为基础的学术沉思,为我们辨识文学现场的诸多疑难提供了崭新的路径.1998年所发生的重要文学新变,念长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解读,尤其是他对不同文学事变背后的思想交锋所花的心力,是本书最有华彩的地方.经由念长阐释,1998年这个时间节点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一只很好的麻雀

邱华栋(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1998年的文学、思想与行动,这个主题很有意思,而且跟我有关系.这种切片式研究在新的历史学研究里面有一些很好玩的例子.我之前读过《乾隆一日》,好像也是博士论文改写的,研究了乾隆皇帝的某一天,非常平常,比1998年还要平常,但很好看.我觉得这种切片式研究是很有趣味的.曾念长这本书的写法挺不错的,是有才华的人才敢这么干和应该干的事.另外我看到,这本书还是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切入的,由此我想到了洪子诚的《问题与方法》这本书,里面专门讨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机制,文学是怎么生产的,怎么传播的,我觉得这种研究方法的信息量特别巨大.

我不太同意刚才清华老师讲的,里面不应该提食指.我觉得就像写长篇一样,有时候需要一些“闲笔”,思维到那了,多少也有关系.学术著作不能有这样一个小斑点吗?我觉得可以.学者要严谨,但不一定就非得弄得没什么看头.总的来讲,我觉得这本书作为当代文学批评论著,通过切片研究,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做得非常有趣.我觉得曾念长做出了一个特别好的样本,一只很好的麻雀,就任大家解剖吧.

对总体脉络的把握比较准确

杨克(广东省作协常务副主席)

三联书店出版了这本书,是对这部著作的学术质量的一种认可.这本书写到了“断裂调查”和“盘峰论战”,这两个事件我都参与了.曾念长写得还是挺有故事性的,对总体脉络的把握比较准确,把那个在场的感觉都写出来了.这里我也要补充一些细节.其一,编选《1998中国新诗年鉴》,于坚和韩东并没有具体参与选稿工作,他们只是来过一次广州,谈过一些话,对这本年鉴有点影响,但是就选稿来说,都是广东的编委来完成的,因为他们两个在广州住两天就回去了.其二,于坚为《1998年中国新诗年鉴》写的序文讲到了“民间立场”,与年鉴封面公开的“民间立场”是一种契合.但于坚的序文写得特别慢,书都快要下厂印刷了,他的序才传过来,这里面有个时间先后的问题.第三,“盘峰诗会”开始之前,就有要吵架的迹象,会议主持人吴思敬老师把我拉到一边,希望我第一个发言,最好温和一些,不要搞得大家一开始就吵起来.所以我就说《1998中国新诗年鉴》的发行,以为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不容易引发争吵的问题.谁知道一讲发行,把人家给激怒了.第四,关于“断裂调查”,这本书里提到的内在分歧我觉得都是对的,但是作家、诗人与批评家在看待这些问题时有一个区别.批评家的头脑是很清楚的,作家和诗人实际上是糊里糊涂的.所以“断裂”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选择出版这本书的三个理由

朱利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专题分社社长)

出版实际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没有选择,也就谈不上出版.我们接到这个稿子以后,第一个感觉是,作者曾经接受过社会学专业的训练,后来又跨入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这样一个学术背景可能更有利于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当代文学.第二个看法是,作者视野比较宽阔,这可从书中的参考文献看到,作者阅读量很大,下了大功夫,在这个年代能这样做学问,是难能可贵的.第三,对这本书里面的观点和看法是否同意,另当别论,但它做得很扎实.基于上述这三点,我们接受这样一个稿子.

让我产生了看的冲动

熊育群(广东省文学院院长)

我好像是在“南方文学周”的微信推广中看到过这本书的目录,当时就特别想看.这种写法比较少见,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事,这本书一提就特别有意义,被赋予一个重大意味在里面,给我一种兴奋、刺激的感觉.我觉得这些平常事被作者的想法、思想照亮了,而且特别显得有才情.我特别感动的是,里面有大量的史料,让我产生了看的冲动.

1998年是否成立?这可以探讨,至少给我们一个提醒,在学术上一个关键点能不能成立,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推敲好,否则就像是一座房子建得很好,却是建在沙滩上面,沙子一旦流失,那就是很悲惨的一件事情.

我读引论部分《相约1998:一起来听“狼故事”》,觉得这种写法特别新颖,因此看得津津有味.它有很多悬念,甚至我认为作家都做不到.我觉得作者有才华,也有思想,看到了能力的爆发.我对作者抱有很大的期望,他的想法、才情和做事情的认真态度,都看得出来,有一种学术抱负,同时也充满了.

1998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有待考量

陈希(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首先,这个选题我是感兴趣的.写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想和行动的关系,这个题目实际上是很大的,但它通过切片进入,角度很独特.讨论的问题也不小,牵涉的问题也很多,包括文学内部的纷争和的各种反应,涉及面很广.这个选题具有宏阔的视野,同时从一个具体的年度切入,以小见大,散点*,我是肯定的.其次,1998年是不是可以写,值得讨论.刚才邱华栋提到《乾隆一日》,说随便写哪天都是有意义的,但他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他写的是乾隆.如果写普通人的一天,恐怕就不行.1998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来考察是否成立,我觉得是需要考量的.最后,从架构上看,章节之间给我的感觉还是平面化了一些,是否还可以更加立体一点?

过去被压抑的因素爆发出来了

伍方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

在我的印象里,1997-1999这几年,世纪末情绪特别强烈,这里面提到“新的生成”,我倒得从1998年开始考察,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本书确实写得挺好看,有故事,有人物、事件、时间、空间,写出了中国文学进入新世纪的大背景.以这个背景为参照,强调了个体性和社会性两种话语的冲突.个体性是“新”里非常重要的东西,包括第八章写到的自由主义之争,也是涉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部著作在逻辑上没有什么问题.把有关食指的这一章放在开头,有一个“引子”的意思在里面,增加了历史感.食指这个诗人本身就是特别有历史感的,它可以把中国当代尤其是“”以来的一些东西穿插起来,因此我觉得这个开头挺好的.

我特别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文学思潮.如果说“断裂”,可能是在1992年,而不是1989年.因为1989年是政治事件,不是文学事件.到了1992年,90年代文学才开始成形,新就是在1992年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逐步形成的.文学、思想与行动,实际上是逐步落实的,最后就是在90年代末爆发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话语冲突.过去我们强调的是社会性压制个体性,这部作品所说的“断裂”,可能是指过去被压抑的因素爆发出来了.

这部作品的文献性很强,对文献的收集和解读都很到位.尾声部分写得挺有意思的,很有故事性.但不管你写得多有故事性,它毕竟是一本学术著作,必须要有一些高度的、宏观的、抽象的东西.这是可以继续提升的地方.

对作家和诗人的选择相对保守

胡传吉(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曾念长的学术雄心,大家都可以看到,就是通过1998这个时间节点来捕捉一段历史的变化,前面老师们的肯定也很多,我就提三个疑问.第一,从方法论来讲,可能我与前面多位老师的想法有点差异:是不是恰好这本书反而没有发挥出作者的社会学专业背景的优势?就我的粗浅了解,社会学在两大方面是非常有长处的,一个是思想性,另外一个就是调查层面的操作性.我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作者是不是把自己的特长给遮蔽了?第二,1998年肯定是可以做的,任何一个年代,一个年份,甚至一天、一个月都是可以做的,关键是你要解释为什么要选择1998年.这个要通过史料来做实,我认为这里面的文献选择的准确性还有待加强.另外,对作家和诗人的选择相对保守,胆子还不够大,书里分析到的食指、朱文、于坚、王小波、“70后”作家,在文学史上已被知晓,如果能发现一些被文学史忽略或者没有看到的东西,就更理想了.第三,“断裂”究竟是什么,这本书的阐述似乎还不是特别清晰.

把握住了一个转型期

林宋瑜(花城出版社编审)

这本书我拿到后感到非常亲切,唤起我的很多记忆.曾念长的第一部书稿《中国文学场》,曾经有人推荐给我.那时候我在出版社,看到书稿,觉得评论这样写非常好,也好看,涉及很多作家、评论家、事件和作品.当时我向社里报了选题,希望那部书稿能在花城出版社出版,但是因为社领导要考虑很多问题,最后没有通过.我平时看到曾念长发表的一些文章,觉得他的视角确实跟其他人不一样,可能与他的社会学专业背景有关系.他不会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语言,而是进入一些很具体的事件里面,但他又不是纯感性,而是用这些事件和人物来阐述观点.

我在花城出版社工作了十五年,这个时期发生的文学事件、作家作品,我是在场者和见证者之一.《断裂的诗学》里面写到的各种事件,我看了以后一下子就涌起来了很多记忆.曾念长这本书,确实把握住了一个转型期.这本书对我个人来讲,我感觉到很兴奋,很激动,读来没什么障碍.我觉得他选这个时间切入是有理由的,但是前面应该有一个章节阐述为什么选择1998年.书里面提到的很多作家,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三联书店选择这本书是很有眼光的,让一些年轻人看这本书,让他们回过头来关注那段历史,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警惕“印象批评”对研究的消解

龙扬志(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大家说了很多好听的话,但我们还是要进入到文学研究场域的专业预设里面,不能为使它成为一般读物而去写作.我们对曾念长的著作有很多肯定,但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还是需要警惕的.为什么呢?我们要警惕“印象批评”对研究的消解.一个真正想要在文学研究或者文学批评领域建构自己话语权的人,这是需要去注意的.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有才情的,而且我也支持这种研究方式,只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有一些批判性,要建立起自身的问题意识.如果仅仅跟在一种现象后面进行分析,这种研究的意义要打一些折扣.

用心融合社会学和美学分析

唐诗人(暨南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三年前,我还在福州,那时候念长兄已经在写他的博士论文.因为家在福州,他经常回到福州写作,所以找资料这些也需要在福州的高校图书馆找,正好我还在学校读硕士,可以帮上.我现在还记得,他去师大图书馆复印各种20世纪90年代文学杂志时的认真劲.书虽然针对1998年,可他找的资料其实完全不止于这一年,前后十年的资料他都用心复印了.这点我们在书里面也可以看出来,他并不是只就1998年这一年的文坛事件进行简单的分析,而是以这一年作为契机,作为出发点,然后纵向地展开历史和思想各种层面的探讨.可以说,这一方面是在解释1998年发生的事件,另一方面也是在用1998年的事件来延伸论证出此后的文坛性质转变和文学特征变化.我想,这也是念长兄这项研究的一种目的,这方面他是完成得很好的.

另外,我特别想强调念长兄著作的可读性问题.前面老师们也都讲到这点.可读性与著作有多少学术价值,我相信它们并不必然造成冲突.念长的著作,可读性都很强.我至今还清晰记得大概四年前读他的《中国文学场》时的感受,语言干净利索,还充满语词使用或叙事结构上的风趣化、故事化特征,这些跟我当时一心研读的西方当代哲学著作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所以印象深刻.我本人的文章,因为过于理论化,往往难以清晰地表达自己,也给其他读者造成很多麻烦,导致没几个人可以真正理解它们,为此我对自己的文章是始终不满意的.但从念长兄的著作中,我感觉到,学术著作要有创新性,同时也要有意地去注意可读性,不然学术难以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局限在小圈子内部的自洽性言说是缺乏生命力的.

此外,我也回应一下前面众多老师的观点.我觉得以1998年作为切入点来谈文学的转型,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什么在转型,到底哪些东西有了巨大的变化?念长兄此著谈的,主要还是的文坛体制方面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太过明显了,并不会对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士构成创新感,所以容易被言说为流于表面.但或许这只是个技巧问题.其实念长在这部著作中已经刻意突出了文学审美层面的转型.他做了很多的文学审美分析,或许还不够深度,更多的是结合外在体制转型来说的.如此,它一方面会被认为停留在社会学等外部问题的粗浅层次上,另一方面又被指责为美学分析还不够.但我们换个角度来讲,是不是可以说念长兄在用心融合社会学和美学分析,在不偏颇中看到了文学变迁过程中内部与外部的共同作用?

责任编辑 石华鹏

上文点评:这篇文章为关于当代文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断裂的诗学》和发言摘要和当代文学相关当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学的路径和方法刍议一由《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谈起 张广海近一二十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建设,已然较为清晰地内化为学科发展的潜意识,取得可观成果 而与现代文学血脉相连的当代文学,研究长期由理论批评主导,常被加诸“以论代史”的批.

2、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日本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高濑舟》为例 一、引言近年来对于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趋向和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颇受关注 孙立春、连永平(2015144)在高校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中指出,目前日本文学课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居多,而学生.

3、 《中西比较诗学》 摘 要中西比较诗学是曹顺庆先生的诗学著作 作者力图坚持着中西方诗论平……对话的原则,对两种文明一视同仁,不失客观,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本书依旧存在用西方“模子”套中国现实的嫌疑.

4、 批评如何介入文学现场读李仰智《言说和现场》兼论对话式文学批评的现代建构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世远莫见其面,睹文辄见其心 ”①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的这段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论的核心,&ld.

5、 探寻立体呈现当代文学史料的体系和方式《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编纂理念和学术追求 编者按一个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遭遇一个文献史料问题 对比传统“三古”(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对比与当代文学具有血缘关联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史料滞后是显见的 为此,.

6、 追求更高层面的思想和事实互动《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浅评 拜读吴秀明老师主编的新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以下简称史料问题研究),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自走进浙江大学中文系以来,吴老师经常耳提面命,他在课内课外透出的学术思想与感悟之精华,仿佛都凝结在这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