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文献综述>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晋升副高职称论文条件 江苏省副主任医师论文评写条件 一本好的期刊应该具备的条件 南方医科大学毕业论文条件 论文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营销 撰写erp论文所具备的条件 如何写论文申报表中的现有条件

关于条件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有什么X构式中什么的省略条件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分类:文献综述 原创主题:条件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5

有什么X构式中什么的省略条件,该文是条件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和省略和省略条件和条件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摘 要:构式“有什么X”中的“什么”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省略后只是语气有所改变而意义不变.从语义上来看,“有什么X”中“什么”可以表示虚指、例指、否定、疑问与任指等.本文发现:只有当“什么”表示虚指、例指的时候,其中的“什么”才可以省略,省略条件与语义功能、语义焦点、修饰作用以及语义的生成机制有关.

关键词:“有什么X”构式;“什么”的省略现象;省略条件

1. 引言

由于“有什么X”在生活中普遍运用,不少语言学家对此构式做了大量研究.如黄雪斌(2013.5)较为全面的探讨了“有什么X(的)?”构式的句法结构、句能、构式义等.[1] 朱军(2013.6)则探讨了有关“有什么X”的否定域、否定理解以及否定等级,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有什么X”构式的否定情况.[2]

其实“有什么X”在日常使用中还有非常特殊的地方:构式中的“什么”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省略后只是语气有所改变而意义不变.本文则将针对“有什么X”构式中“什么”在语义层面上的省略情况进行探讨.

2. 关于“什么”的用法

“什么”用法多样,有疑问用法“这是为什么呀?”,也有非疑问用法“天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了”.邵敬敏先生(2014)研究发现,“什么”除了疑问用法以外,还有虚指、例指、反诘、否定、任指、承指等用法.[3] 所以在研究关于构式“有什么X”中“什么”的省略条件时,本文将对以上用法逐一讨论.

(1)似乎有什么东西滑进口里.(虚指)→似乎有东西滑进口里.

(2)还有什么桃树、杏树、杨树……(例指)→还有桃树、杏树、杨树……

(3)有什么好说的!(否定)→*有好说的!

(4)他们会有什么举动呢?(疑问)→*他们会有举动呢?

(5)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说.(任指)→*你有事情都可以说.

通过对比整理,发现“有什么X”构式中“什么”在表示虚指、例指时可以省略,语义不变;表示否定、任指、疑问时不可省略.

吕叔湘(1980)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曾简要提出,“什么”放于名词前,在是非问、否定句、肯定句中指示不肯定的事物或人时省去“什么”意思不变,但语气比较直率.[4](p365)王海峰(2003)也认为,当“什么”在是非问中表示委婉、和缓的语气时可以省略[5](p22-23).然而上述学者只是总结了“什么”的省略现象,并未解释该问题的本质——“什么”的省略条件.

我们认为关于“有什么X”中“什么”的省略条件,可以从“什么”表达的指代作用、语义生成机制以及该句的语义焦点等方面来解释.

3. 能省略“什么”的情况

3.1 虚指时

首先,通过探讨解析“什么”虚指和否定的生成机制,可以发现,疑问用法的“什么”存在一种预设:存在着与问句的谓语核心表达相关的人、事、物,但问话人不能确定具体的人、事、物;其陈述性意义是询问,想知道并要求对方告知是何种人、事、物.而虚指用法的“什么”则通过表示不确定性的陈述语气(此时“什么”轻读),来消除“什么”的询问意义,但同时保留了它的预设信息:不确定某些人、事、物,从而使虚指用法的“什么”表示“不能确定一定存在某些人、事、物”.作为虚指的“什么”可以出现在肯定句、否定句、反问句和疑问句中.

3.1.1 在肯定句中

(6)看薛阳似乎有什么话想要说.

(7)有什么问题就和我说.

通过成分剥离和语义归因,我们可以发现,蕴涵义极其依赖语境,类似句子的焦点皆落在“存在”(即“有”)这一语义上,这一语义焦点本身具有肯定意义,“什么”在此只起到虚指作用,代指该假设中的“某个”或“某些”,不参与该句的语义表达.

此外,上文陈述过,“什么”本身带有的询问意义,借助降调的陈述性语气才得以消除询问义.所以上述例子省略“什么”后,语义不变,去除“什么”不影响并且更有助于陈述语义的表达.

3.1.2 在否定句中

这里的否定句指的是存在“有什么X”构式的语义否定句,该构式在此变为“没有什么X”.

(8)没有什么关系的.

(9)我没有什么安心的时候.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没有什么X”要比“没有X”语气上更为委婉、含蓄.语义上,通过预设义、陈述义、蕴涵义的对比,发现同肯定句一样,“什么”不是语义焦点,不重读,语义焦点为“没有”.该句否定意义也由“没有”承担,用来否定“什么”后的“X”.“什么”在该否定句中只有虚指的指代作用,省略后,语义层面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

3.1.3 在反问句中

(10)这里都是实心的,哪里会有什么洞穴?

(11)难道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在此句中由于反问句本身已有否定疑问义,“什么”并不负载疑问信息,反问标记“哪里会”“难道”承担反问功能,所以“什么”只是表示虚指“某个”“某些”,在语气上具有加重否定的效果,不参与句子语义表达.

在语义焦点方面,通过该句的预设意义、蕴涵义发现此类句强调“是否存在X”,所以“有”仍为该句语义焦点,反问句反驳的是前一说话者有关,如例(10)“有洞穴”、例(11)“有不满意的”的陈述,用以表达“没有X”.所以省略后句子语义未改变,“什么”可以被省略.

3.1.4 在是非疑问句中

“有什么X”出现在疑问句中,会出现于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三种疑问句中.袁毓林(2017)认为“疑问代词在是非疑问句中不可能成为疑问项目,不会发生歧义现象”[6](P116).在可能以疑问代词为疑问项目的特指问句中,表示虚指的“什么”不能出现.所以,“什么”表虚指时可以出现在是非问句中,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则是“什么”的疑问用法.

(12)你有什么话要和我说吗?(是非问)

首先我们从是非疑问句的性质入手.是非问句多以“吗”字结尾,多用来询问有无这一情况、事件或动作的发生,黄伯荣与廖序东(2011)指出回答是非问“用‘是、对、嗯’或‘不、没有’等作答复,或用点头、摇头来回答”[7](p101)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可以说,是非问句是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的提问.

在语义焦点层面.Jakendoff(1972)提出“问句的焦点结构跟答句的焦点结构必须一致,”[8](p230)这一理论在当今学术界普遍认同.我们可以试着回答以上例句,答句皆为“有”,即上句皆对“有”这一疑问点进行提问.“有”在此是该句的谓语也是该句语义焦点,对是非疑问句语义表达具有重要作用,“什么”不承担语义作用,省略不干扰语义表达.

3.2 例指时

例指性“什么”用来表示除了列举项之外,还有一些尚未列举的同类项,有未尽之意,通常该句以省略号结尾,此时“什么”轻读.

(13)篮子里有什么苹果、葡萄、梨……

在语境中,说话者在陈述客观事实时,“什么”用来例指后续事实,增加该句的委婉语气,并赋予未尽之意,这点同省略号意义一致.与此同时,延缓语速,使话语表达带上口语气息,不会显得那么直率.所以,当“什么”省略后失去的是语用层面的特征,缺少了委婉的语气,而未尽之意由省略号承担,不改变该句语义.

4. 不能省略“什么”的情况

4.1 否定时

否定性“有什么X”出现在句中,“什么”重读,并且普遍出现在反问句中,主要表反诘意,表达了说话者对所叙述对象持有一种否定态度,感情态度较为强烈.邵敬敏(1989)曾指出“此时‘什么’并不负载疑问信息,而只是起加重反诘语气、强化否定性质的作用”[3](p367).但我们却发现,这里“什么”具有“否定+虚指”的双重意义,并且否定意义强化、虚指意义弱化.例如:

(14)这有什么可笑的?领到工资我们就走.

此外,袁毓林(2017)认为吕叔湘和朱德熙两位先生揭示的反问句形式与意义的相反的理论,可以归结为反问句表示否定,具有逆转句子的形式与意义[6]( p117).可见“什么”表反问时的特殊性.

要探究省略条件,需溯本求源,袁毓林(2014)转述Boucher & Osgood(1969)人类心理的“乐观假设”对于探究“什么”否定义生成有重要意义,其认为“‘什么’兼具的‘怀疑’的意义”[9](p6).袁毓林(2014)称之为“怀疑”的“反通常性”,“即不相信某种正面和积极的可能性,转而相信某种负面和消极的可能性”,简称“疑善信恶”[10](p4).如例(16)是由于对方吞吐含糊的异样,说话人对其正常性表示怀疑.于是,在“疑善信恶”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否定性猜测最终使得整个句式涌现出了否定意义.

(15)有什么脸来见我.

(16)有什么问题不能当面说

这时,这里“什么”的值域是空集,如例(15)(16),运用反问形式,意在对“什么”的值域进行质疑:不相信存在着某些个人事物,以及这些人事物具有某些属性;并且相信不存在某些个人事物,相信它们不存在某种属性.这种语义识解特点,可以简称为“疑有信无”.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成为该句的语义焦点,对前动词“有”进行否定.当省略“什么”可以明显感觉到,“有什么X”由否定变成了肯定,语义上发生了巨大改变.

姜炜与石毓智(2008.5)指出,否定用法的“什么”语法位置很特别,汉语的否定标记一般是位于所否定对象之前的,而“什么”作为否定标记却是位于所否定对象之后[11](p270).所以“什么”在该句中不仅是语义焦点,也是特殊的的否定标记.因此,“什么”在此情况下不可省略.

这里表示否定的“什么”也与前述中出现在否定句中的“什么”有本质区别.前面出现在语义否定句中“什么”主要表虚指作用.而当“什么”表否定时,指代作用渐失,主要承担的是否定功能,在语义上表达否定.

4.2 非是非疑问时

“什么”表疑问时只能出现在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中,一般重读:

(17)有什么事这么着急?(特指问)

(18)假期有什么打算,是度假还是宅在家里?(选择问句)

特指问句多以“呢”字结尾,句子往往呈现升调.选择问句,通常呈现出一种复句形式,提供不止一种方法供对方选择,常用“是、还是”连接分句.他们的答句都是对“有什么X”中的“X”具体情况进行回答.这里的“什么”也是对“X”进行提问.

此外,学术界一般认为在疑问句中,句子的焦点一般落在疑问词上,所以在有疑问代词“什么”的特指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中疑问焦点为“什么X”.

我们试着省略“什么”后,疑问焦点发生改变.就是说预设义强调的是对具体属性进行提问,省略“什么”后,则对谓词进行提问,同时其上升语调使该句保持疑问气息.所以此时“什么”不可省略.

4.3 任指时

吕叔湘(1980)认为“什么”表任指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都、也”前,表示在所说的范围内无例外[4](p366).

(19)他就是有什么想法也不会对我怎么着啊.

(20)无论有什么事情都绝对不放你离开.

这里的“什么”具有全称量化的意义,一般重读,义同“任何”,修饰“X”.该句的语义焦点由“什么X”承担.如若省略“什么”,则会失去对“X”全称量化的修饰,造成“X”周遍性语义的缺失,改变了整句的语义.

另一类,两个“什么”前后照应,表示前者决定后者.

(21)有什么先进经验,用什么先进经验

(22)有什么活儿,干什么活儿

其中,前一“什么”表任指,后一“什么”表承指.当“什么”表任指时,与承指相互照应的,承指“什么”的语义需要任指“什么”来确定.如果任指“什么”省略,那么就会使后一“什么”承指的语义缺失,所以该情况下“什么”不可省略.

同样,前一“什么”在这里仍是对后面“X”的修饰,整句主要表达“有任何X,就怎样”,语义焦点为“什么X”.所以,焦点同样会造成语义焦点的改变.

4.4 总结

以上“什么”在表达任指、疑问、否定时皆重读,那么重读又与“什么”可否省略有何种关联呢?

袁毓林(2016)指出了,人们对于语义的识别机制,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理解策略[12](p313).所以,当“什么”为重读时,此时我们会习惯性地将“什么”识别为语义焦点,进而锁定在任指、否定、疑问义上.因此“什么”为重读时我们不会将其省略原因有二:它参与重要的语义识别生成机制;它往往承担语义焦点的作用.

所以,“有什么X”中“什么”其不可省略与其语义焦点、修饰作用、语义生成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5. 结语

本文结合吕叔湘与王海峰对“什么”省略情况的研究成果,以及袁毓林先生在语义语用学上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探讨了“什么”可以省略的条件.

究其可省略与不可省略的原因,可以发现,当“什么”为有存在义或者说虚指义,不是该句语义焦点,不具有修饰作用,不参与句子语义生成时可以省略.相对于“什么”表达虚指、例指,其表示否定、任指、疑问时不只在语用上增加相应语气,而且具有具体语义功能,如表达否定、全称量化以及疑问,直接对句子语义产生了影响.尤为重要的是,“什么”表示否定、任指、疑问时常常承担语义焦点的功能,“什么”也用来修饰后面的“X”.而且,在任指与承指的搭配形式里,即“有什么X1,V什么X2”,前后“什么”具有语义上的照应作用,这些都限制了“什么”的省略.所以,“什么”表达虚指和否定的生成机制以及“什么”是否参与我们的语义理解策略也为“什么”可否省略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雪斌:《“有什么X(的)?”构式分析》,浙江师范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3年.

[2] 朱军:《反问格式“有什么”的否定模式与否定等级—互

动交际模式中的语用否定个案分析》,《中国语文》2013

年第6期.

[3] 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2014年.

[4]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

[5] 王海峰 王铁利:《自然口语中“什么”的话语分析》,《汉

语学习》2003年第2期.

[6] 袁毓林:《疑问代词“谁”的虚指和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

《语言科学》2017年第2期.

[7] 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下)(第5版),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1年.

[8] Jackendoff RS.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J]. Language,1975, 51

(1):230.

[9] Boucher. J. & C. E. Osgood The Pollyanna

Hypothesis.[J].Journal of Verbal Behior,

1969.(2):1-8.

[10] 袁毓林:《“怀疑”的意义引申机制和语义识解策略》,

《语言研究》2014年第3期.

[11] 姜炜 石毓智:《“什么”的否定功用》,《语言科学》2008

年第3期.

[12] 袁毓林 刘彬:《“什么”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

《语言科学》2016年第2期.

[13]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

[14]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2015年.

[15] 祁峰 陈振宇:《焦点实现的基本规则——以汉语疑问

代词为例》,《汉语学报》2013年第1期.

[16] 周小华:《论实指定义》,《外语学刊》2008年第6期.

[17] 蒋勇:《虚指的通指义和极向性》,《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1期.

[18] 陈虹先:《“没(有)什么+X”格式研究构式分析》,上海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卓越语文教师实验班本科生)

[责编 崔达送]

本文结束语,本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省略和省略条件和条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条件本科毕业论文条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 刘志红【摘 要】汉语构式是汉语口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将它们进行情势……效的语码转换是一项极具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 本文仅对若干常用汉语构式的哈译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为教学研究提供.

2、 新兴构式真心+A/V非心理的生成机制与相关 摘 要副词“真”的确认义和程度义在使用中形成语义模糊、磨损,为适应语义补偿及适应强化主观性的需要,当代汉语“真心”发生功能扩展,语法化为评注副词,构成&.

3、 汉语移就辞格构式与语用分析 摘要前人对汉语移就辞格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界定、分类、语义特征、心理基础和美学价值……方面,很少从认知角度来解析移就辞格,故笔者试图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和关联理论对汉语移就辞格做出相关阐释和论证 通过分析研究.

4、 放着NP不VP构式的句法分析 摘 要本文根据Goldberg 构式语法理论,从句法平面对“放着NP 不VP”构式进行详细的阐释,使用大量语料对“放着NP 不VP”构式的句法特点和句能.

5、 谁不是一边x,一边Y流行构式的认知解读 摘要近来,“谁不是一边X,一边Y”的句式结构频频亮相于网络平台及纸媒,引起广泛关注 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谁不是一边X,一边Y”流行构式的产生来源、.

6、 重述满天星斗式的中国古神话评严优《诸神纪》 口谢开来诸神纪,严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对于中国民俗学的学生来说,有两本经典文献很难绕开,一本是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教材民俗学概论,另一本是德国学者艾伯华撰写,由北京大学王燕生、周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