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丝绸之路杂志 海上丝绸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丝绸之路文献综述 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文献综述 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参考文献 丝绸之路经济论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

丝绸之路方面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石油贸易格局的网络结构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为视角方面论文范例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丝绸之路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6

石油贸易格局的网络结构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为视角,本文是丝绸之路方面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跟丝绸之路和石油贸易格局和视角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卜晶晶, 王博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外语学院, 北京 100029 )

摘 要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带的核心区、 扩展区、 辐射区共 25 个国家为研究对象, 根据其研究数据建立石油贸易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 进一步采用 QAP 模型提出影响石油贸易网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 1 )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联系在 2005~2014 年期间整体上保持不变, 石油贸易量逐年增长, 石油贸易网络结构呈非典型的无标度网络. 石油贸易出口为有序的星型结构, 石油出口的控制权掌握在少数国家, 而石油进口的网络结构较为无序. ( 2 ) 石油贸易网络的脆弱性增强, 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较强的异质化程度, 越来越少的核心国家承担石油贸易. ( 3 ) 沿线国家的人口差距、 替代能源比重差距对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负面影响, 对比而言, 各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陆地相邻程度对石油贸易网络的影响不大. ( 4 ) 石油贸易网络还受沿线国家的交流语种和物流绩效的影响, 贸易联系更容易在不同语言的国家之间建立, 难以在物流绩效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建立.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石油贸易; 社会网络; QAP 模型

[ 中图分类号 ] F416.2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0461 ( 2018 ) 03-0063-08

一、 引 言

古丝绸之路作为亚欧国家文化交流和贸易物流大通道, 其发展可以快速推动沿线区域国家经济的发展, 对亚欧国家开展合作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各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古丝绸之路的没落使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发展也存在下行压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亚欧国家的密切合作, 创造互利共赢的经济共同体, 形成具有一定地缘优势的贸易主体, 中国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主要国家, 迫切需要重塑商贸物流大通道的辉煌进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进沿线区域国家的经济合作进程, 这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背景. 2013 年 9 月, 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倡议亚欧国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一倡议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与支持.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辐射整个亚欧大陆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是各沿线区域国家的物流通道, 能源通道, 信息通道和交通通道. 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加强亚欧国家的重要能源资源与战略合作通道建设, 积极参与国内外能源合作项目, 打造经济带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经济形式. 其中, 石油贸易必将成为经济带建设的关键, 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石油贸易网络结构特征, 探讨影响能源互联互通的影响因素, 对于各沿线国家的区域经贸合作,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促进亚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 文献综述

目前石油贸易网络理论研究成果, 是以西方国家对于世界贸易网络分析方法相关理论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延伸而来的. 21 世纪初期, Wilhite 提出小世界特征现象, 即两国的贸易, 若从全球范围的选择机制的角度出发, 其国际贸易结构具有小世界特种. [1] 同期, Giorgio Fagiolo 关于世界贸易网络的拓扑性质和演变的过程, 对石油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的相关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 [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石油产业的贸易发展, 越来越依赖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所在地区石油资源的自然情况、 地区政治等方面因素, 因此, 为进一步促进石油贸易的发展, 西方学者对于石油贸易的研究逐渐深入. Backus D.K. 从石油贸易外部条件及石油的变动两方面着手, 研究其与石油的产量与交易量的关系. [3] Balat 以中东地区石油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了该区域石油贸易在全球的发展地位以及该区域石油的生产状况以及贸易结构. [4] Gupta Eshita 选取了 26 个指标, 对石油净进口国的相对脆弱性进行了研究, 如石油进口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石油供应国的政治风险等. [5] 与西方学者不同, 国内对于石油贸易的研究,主要从石油贸易的空间格局演变、 石油供应国的发展情况及政治因素等对石油贸易的影响. 2012年, 孙晓蕾等研究发现, 石油国际贸易链有着异质性较强、 互惠性较低的特点. [6] 2013 年, 刘建提出, 世界石油贸易发展情况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情况及所在地区石油资源的自然情况关系较为紧密. [7] 2011 年, 程淑佳等提出, 石油进口国为适当规避贸易风险, 试图将石油贸易从单一化发展调整为多元化发展. [8] 2015 年, 王娜等提出国家尺度贸易网络中心地位, 主要由欧洲国家占据, 而中亚五国地位较为边缘化,但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 其地位提升较快, 且效果较为明显. [9]2008 年, 郎一环等研究发现, 地域因素主要由石油资源及其消费者的地理位置分布、 石油运输渠道二方面的条件构成, 而地域因素对于石油贸易产生影响较为深远. [10]

虽然国内外对于石油贸易的网络机构以及影响石油贸易的因素均较为丰富, 但是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石油贸易研究缺乏. 然而,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 倡议的逐步推行,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逐步提升, 由于经济带周边国家多以石油贸易为主要经济手段, 因此, 石油贸易对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进一步作用于全球经济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石油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石油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以实现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

三、 石油贸易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一) 石油贸易网络构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空间范围分为核心区、 扩展区、 辐射区. 本文参考根据 2014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地理特征分析, 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选取核心区为: 中国、 中亚五国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以及俄罗斯, 扩展区包括阿富汗、 印度、 巴基斯坦、 伊朗、 白俄罗斯、 乌克兰、 蒙古、 亚美尼亚、 摩尔多瓦以及欧亚经济共同体其他国家. 辐射区包括欧盟、 西亚、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贸易网络拓扑结构包含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贸易量及贸易关系两个可变量构成的加权网络结构,另一种以贸易关系为可变量的无权网络. 国内学者程淑佳等认为, 可采用二元邻接矩阵来展示无权贸易网络, 即将每个贸易国家或地区用单个节点来表示, 若两个节点存在贸易往来, 则二元临接矩阵的网络格值为 1 , 若两个节点间不存在贸易网络, 其网络格值则用 0 来表示. [11] 以此理论为基础, 笔者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构建石油无权贸易网络. 在构建无权贸易网络基础上, 加入贸易量的变量, 形成加权贸易网络, 此结构有贸易网络图及贸易网络方阵, 贸易网络图主要展示各节点的贸易关系, 贸易网络方阵主要展示各节点的贸易量, 行数据为 A国出口 B 国的贸易量, 列数据为 A 国进口 B 国的贸易量. 由于统计口径等问题, A 国与 B 国贸易量数据若存在差异, 则以双方贸易量的平均值为准. 本文以 2014 年为例, 构建丝绸经济带国家石油贸易加权网络图 (见图 1 ). 图中未包含阿富汗、亚美尼亚、 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 因其当年未与其他国家发生石油贸易往来. 图中包含 22 个石油贸易国家或地区, 每个国家或地区以节点的形式表示, 若节点间存在贸易关系, 则用连线连接两个节点, 箭头由进口国指向出口国, 同时用连线的粗细来体现贸易权重.

(二) 石油贸易复杂网络结构特征

1. 节点强度分析

如前节所述, 贸易网络中, 贸易关系通过节点连线来表示, 而贸易关系的多少则显示为节点度, 即节点度越大, 说明与 A 国家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数量越大, 出口国家数量及进口国家数量则用出度与入度来表示. 贸易量的多少则显示为节点强度, 即节点强度越大, 说明 A 国家发生贸易关系的石油贸易量越多, 出口石油量及进口石油量则用出强度与入强度来表示.

出度与入度、 出强度与入强度之间的研究方法基本相同, 因此, 本文仅对出度与出强度进行详细研究, 入度与入强度不再赘述. 本文以 2005年至 2014 年为研究时间范围, 以 25 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节点度及节点强度的变化过程.

计算 25 个贸易国家的平均出度, 如表 1 所示, 曲线表示如图 2 所示. 平均出度演化曲线显示, 2005~2014 年 10 年间,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节点出度变动较小, 起伏在 3.5~4.5之间, 2005 年至 2007 年, 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石油贸易关系日趋紧密, 并于 2008年达到峰值, 2009 年后, 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沿线国家开始向外寻求更多的合作可能性, 以降低金融危机的冲击 , 因此, 平均出度小幅降低 .2014 年, 石油下跌,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石油关系趋于紧密.

计算 25 个贸易国际的平均出强度均值, 如表2 所示, 曲线表示如图 3 所示. 数据显示, 2004~2008 年,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石油贸易交易量逐渐提升, 2008 年后, 受金融危机影响, 贸易量趋缓并有下降的趋势, 2011 年后,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石油贸易出口量逐渐增长, 2014 年石油出口贸易量下降.

在 21 世纪初期, 西方学者提出, 在社会网络结构中, 度的分布曲线呈现出帕累托分布的特点,而非泊松分布的特点, 也就是说, 在网络结构中,在双对数坐标体系下, 各个节点的度的分布以及累计度的分布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2014 年,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节点出度与累计出度、 节点出强度与累计出强度的分部, 如图 4 所示. 图中,以 Inpk≥k 为基本条件进行累计度分布计算, 以Inps≥s 为基本条件进行累计强度分布计算. 整体来看, 双对数散点图呈曲线分部, 且局部有一定的直线分布特征, 该特征表示, 节点度以及累计度的分布, 并非无标度网络. 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新进入贸易网络的主体较为保守, 倾向于寻求较为了解的特点贸易区域,二是新贸易节点因其竞争性的欠缺, 需考虑运输成本、 贸易安全等多种因素, 因此一般不会出现无标度特征. 经以上数据分析及原因分析, 在丝绸贸易经济带进行贸易网络构建, 不仅能够加强经济区域内的互惠共生, 同时有利于构建新的贸易节点与贸易大国之间的贸易来往桥梁, 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2. 均质化程度分析

物理学参数之一熵, 最初是计量物理分子的稳定性和有序性的方式. 将其延伸到复杂网络结构中, 可用于进行网络均质化程度的计量. 熵值主要分布在 (0,1) 之间, 熵值越大, 则表示复杂网络中, 各个节点的重要程度趋同性越高, 网络中的节点分布规范程度越高, 反之熵值越小, 各个节点的重要程度差异化越大, 网络中的节点分布呈现星型网络特征.

本文以 2005 年至 2014 年为研究时间范围,以 25 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 计算无权贸易网络标准出、 进口结构熵及加权网络标准出、 进口强度熵, 如表 3 所示.

表 3 中, 无权网络标准, 出口结构熵值均低于 0.5 , 如上所述, 石油贸易网络结构中, 各节点的贸易地位差异较大, 出口量主要集中在掌握石油资源的个别国家手中, 石油贸易出口网络呈现星型网络结构. 进口结构熵值普遍高于出口网络熵值, 说明与石油贸易出口网络结构相比, 进口网络结构较为无序, 进口国家因其石油资源对外依存程度较高, 因此为保持自身石油进口的稳定性, 试图寻求区域外经济主体进口石油. 若加入贸易量影响因素, 形成加权网络结构, 与无权贸易相比, 其强度熵值均高于结构熵值, 说明贸易量方面,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选择差异程度较低, 所形成的加权网络结构呈现出均质化的特征. 且进出口强度熵值均高于 0.5 , 说明加权网络结构表现出无序的规则网络特征, 同时, 出口强度熵值稍低于进口程度熵值, 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量相比于出口贸易量,分布较为均匀.

3. 核心 - 边缘结构

本节通过分析无权网络的密度、 标准差、 距离、 程度中心势和*中心势,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石油贸易网络结构进行分析, 所得数据如表 4 所示. 由表可知, 石油贸易网络的密度均较低, 而标准差较高, 说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中, 国家互相贸易程度较低, 且贸易仅局限于个别国家之间. 距离值均为 2 左右, 且从 2004 年逐步提升后于 2012 年开始下降, 表明沿线国家间可通过两个节点实现石油贸易互通,具有一定范围的小世界效应. 贸易网络中程度中心势均高于*中心势, 表明沿线国家间贸易网络均衡性较弱, 从结构层次来看, 具有核心 - 边缘结构的特点. 按此特点, 结合陈银飞在 2010 年提出的关于核心 - 边缘结构等级划分的办法, 本文将核心度高于 0.1 的国家定义为核心国家, 核心度介于 0.01 与 0.1 之间的国家, 定义为半边缘国家,核心度小于 0.01 的国家, 定义为边缘国家. [12]

按以上划分方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核心国家划分情况如表 5 所示. 核心国家数目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包含中国在内的五个国家核心国家地位较为稳定, 英国等三个国家的核心地位逐渐降低, 而印度的地位逐渐提升, 并稳居核心国家范围内. 近几年各类型国家数量基本稳定, 表明石油贸易形势基本稳定, 集中于几个核心国家来支撑.

四、 石油贸易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一) QAP 方法介绍

QAP 即二次指派程序, 主要用于检验两个矩阵之间的相关性, 即对两个矩阵对应的单元格值进行比较, 可获得两个矩阵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而后对系数进行非参数检验. 本文将两个矩阵定义为 A 矩阵与 B 矩阵, 采用 QAP 进行计算的步骤为: 一是对 A 矩阵及 B 矩阵的对应要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计算 A 矩阵与 B 矩阵的相关系数; 二是同时随机置换 A 矩阵中的行与列数据, 再行将 A 矩阵与 B 矩阵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三是多次重复第二步, 得出相关系数的分布; 第四步将第三部所得的相关系数分布,与第一步所得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 计算不低于第一个相关系数的比例, 以确定两个矩阵之间是否存在着强关系.

(二) 指标选取

1. 经济发展水平 ( P.GDP )

引力模型提出, 两个国家间单项的贸易流量与两个国家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与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参考该模型理论, 本文将经济发展水平纳入指标范围. 石油运输多以海运或者管道运输方式进行, 相比两个距离的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及其他要素均对石油贸易量有一定影响, 因此, 本文未将距离纳入指标范围内.

2. 能源替代效应 ( Ener )

随着能源创新的不断发展, 太阳能、 风能等新兴能源层出不穷, 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该新兴能源可一定程度上替代石油能源, 影响石油能源的贸易量. 为合理反映替代能源对石油贸易的替代效应, 本文采用替代能源比重测度来体现.

3. 国家间是否陆地相邻 ( Contig )

著名的 “边境之谜” 理论说明, 边境是否存在, 对两地之间的贸易量影响较大. 同时, 无论是选择海运还是管段运输, 两国相邻均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有利于贸易关系的产生及发展. 因此, 本文将国家间是否陆地相邻纳入指标体系.

4. 语言是否相同 ( Lang )

除了运输成本等直接贸易成本外, 间接成本同样影响石油贸易的发展, 沟通成本即为间接成本的一项主要内容, 若两个语言相通,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贸易过程中的沟通成本. 同时, 语言可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文化内涵, 语言相同的国家, 其文化差异性较低, 而文化差异程度对贸易成本有着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 因此, 文化差异性越低, 其贸易成本也会越低. 因此, 本文将语言是否相同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5. 人口数量 ( Popu )

一个国家的石油消耗量与该国的劳动力数量及劳动程度密切相关, 即国家劳动禀赋越强, 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会越大, 而国家的劳动力禀赋与劳动力的数量密切相关, 劳动力的数量主要体现为人口数量, 因此, 本文将人口数量纳入回归模型分析.

6. 物流绩效指数 ( LPI )

两国石油贸易的便利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的效率, 物流效率越高, 两国的石油贸易越为便利, 更有利于两国石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有必要对物流绩效进行考量. 对于物流绩效的考核, 主要可从物流准确性、 物流效率性、物流基础设施完备性、 物流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得到物流绩效指数.

(三) 样本选择、 数据来源及说明

QAP 回归模型在数据分析时, 若网络结构为稀疏网络, 则有可能出现 R 2 偏低的情况, 因此,为尽量降低此种情况的发生,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 25 个国家中, 与其他国家贸易较为稀疏的国家应剔除在外, 主要包括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以及亚美尼亚, 将其余 22 个国家纳入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 本文的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及 CEPII 网站. 在解释变量的选择上, 为了避免信息的损失, 尽量避免选择某一个国家的属性变量, 本文选择差异矩阵作为解释矩阵, 该差异矩阵是将各属性变量进行差异化处理后所得, 由于陆地是否相邻与语言是否相同两个指标, 为典型的 0-1 网络, 因此该两个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差异网不同, 建立二值矩阵, 而后建立 22*22 维的1-mode QAP 回归模型, 该模型的解释变量为差异矩阵, 被解释变量为石油贸易状况.

(四) QAP 回归分析

由于物流绩效指数无法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因此, 2005 年至 2009 年回归模型中暂时不考虑物流绩效指数变量, 2010 年至 2014 年, 再将物流绩效指数纳入 QAP 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 随机转换次数定为两千次, 无权贸易网络回归分析结果详见表 6 , 加权贸易网络回归分析详见表 7 .

通过对无权贸易网络以及加权贸易网络的回归分析, 可看出, 各指标对于贸易关系及贸易量的影响相关性基本一致, 同时影响的显著性也基本一致. 在物流绩效指数加入后, 对于贸易关系及贸易量的影响较小, 可见石油贸易网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对比无权贸易网络以及加权贸易网络数据, 特定指标对于贸易关系的影响一般大于对于贸易量的影响, 且显著性更高, 表明特定指标的变动对于贸易关系的影响大于贸易量的影响.该数据与大多数石油贸易网络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在整体情况分析后, 本文将对各指标进行逐一深入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差值网. 无权贸易网络 QAP 回归结果来看,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于石油贸易量的影响基本为负显著, 仅有 2011 年及 2013 年为正显著. 数据显示, 在物流绩效指数纳入回归模型前,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石油贸易量的影响呈现为负相关且显著的特点, 表明一个国家在选择石油贸易关系国时, 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水平发展与自身存在一定差异的国家, 即石油贸易同样符合斯戴芬 · 伯伦斯坦 · 林德提出的需求相似理论. 结合加权贸易网络回归分析数据, 可清晰发现物流绩效指数加入回归模型后,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于石油贸易量的影响从负显著相关逐渐转变为正相关, 说明随着物流体系的逐渐完善,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对于贸易关系及贸易量的制约逐渐降低.

替代能源比重差值网. 无论是无权贸易网络还是加权贸易网络, 替代能源比重差值均对贸易情况产生负影响 , 尤其是在无权贸易网络中 ,QAP 回归分析数据显示, 替代能源比重差异对石油贸易关系的产生均有高于 0.5% 的显著性检验,且十年中有一半的年份达到了 1% , 表明若两个国家替代能源比重差距越大, 越不可能产生贸易关系. 而在加权贸易网络中, 替代能源比重差异对于石油贸易量的影响逐渐趋于显著, 一方面归因于近年对于替代能源研究的深入, 另一方面表明替代能源差距越大, 两国的交易量显著降低.

陆地 0-1 网. 由无权贸易网络回归结果分析可知, 陆地是否相邻对两国贸易关系的产生有着正向的影响, 且在物流绩效指数加入前, 影响较为显著, 因此, 陆地相邻的国家, 更容易产生石油贸易往来. 在无权贸易网络中较为显著的相关作用, 在加权贸易网络中表现反而较为不明显,加权贸易网络回归结果显示, 陆地是否相邻对两国石油贸易量的多少相关性较弱, 可见一个国家在选择贸易量较大的国家进行进出口时, 一般不会考虑陆地是否相邻. 同时, 在物流绩效指数加入后, 陆地是否相邻对贸易量的影响更加减弱,表明在物流体系逐渐发达的大背景下, 陆地相邻所带来的便利逐渐弱化.

语言 0-1 网. 无论是无权贸易网络还是加权贸易网络, 语言是否相同对石油贸易关系、 石油贸易量均为负相关, 且对贸易关系的负影响更为显著. 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情况进行分析, 语言相通的国家, 如阿拉伯国家, 均为石油资源国, 互相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因此,发生石油贸易关系的几率较低, 即便有一定的贸易往来, 其贸易量也会受到竞争关系的限制.

人口差值网. 由回归结果分析可见, 人口差值对于石油贸易关系及石油贸易量, 均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即人口差值越大, 两国之间产生石油贸易关系的几率更低, 同时互相间石油贸易量也会受限. 反而人口数量相当的国家, 其互相间石油贸易关系及石油贸易量发展可能性更大.

物流绩效指数差值网. 由无权贸易网络 QAP回归结果可知, 物流绩效指数对于石油贸易关系的产生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影响, 说明物流绩效差异越大, 越不利于两国间石油贸易关系的发展,因此, 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石油贸易发展, 可通过健全沿线国家物流网络来提升贸易关系, 此项也正是亚投行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内容.在石油贸易量方面, 物流绩效指数差异影响并不显著, 说明物流绩效指数相近国家, 虽能够有更多贸易关系产生的可能性, 但是并不影响两国间贸易量的选择.

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带国家分为核心区、 扩展区、 辐射区, 并以此 25 个国家为研究对象, 根据其研究数据建立石油贸易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 进一步采用 QAP模型提出影响石油贸易网络的重要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 2005~2014 年期间,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石油贸易量逐年增长, 贸易联系在整体上保持不变, 石油贸易联系的网络结构呈非典型的无标度网络; 第二, 石油出口的控制权被少数国家掌握, 其贸易网络为有序的星型结构, 对比而言石油进口的贸易联系网络结构较为无序, 石油进口国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政治策略维护贸易秩序确保石油进口的稳定性; 第三, 石油贸易网络的脆弱性增强, 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较强的异质化程度, 核心 - 边缘结构现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少的核心国家承担石油贸易加剧了网络的脆弱性; 第四, 沿线国家的人口差距、 替代能源比重差距对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负面影响, 对比而言, 各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陆地相邻程度对石油贸易网络的影响不大; 第五, 石油贸易网络还受沿线国家的交流语种和物流绩效的影响, 贸易联系更容易在不同语言的国家之间建立, 难以在物流绩效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建立.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 我国需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增加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 加强贸易联系, 巩固我国在石油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 加强我国与石油出口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完善与沿线国家的石油贸易机制, 采用多元化的政治策略维护石油贸易的稳定性; 第三, 以自身为基础, 协助沿线国家尤其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石油贸易网络的均衡发展; 第四, 利用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时代机遇, 建立国际石油交易市场, 积极实施 “走出去”, 逐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推动我国 “一带一路” 的建设.

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丝绸之路和石油贸易格局和视角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丝绸之路本科毕业论文丝绸之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投资准入法律风险防控 摘要从国际条约、双边投资协定、国内境外投资法三个层面研究“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投资准入法律风险防控问题,指出我国应针对“冰上丝绸之路”的投资需求,积极.

2、 全球LNG贸易格局正在重塑 中国全球增长最快的LNG市场2 0 1 7年,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达到3810万吨 2018年5月,我国天然气进口741万吨,同比增长36 7,保持高速增长 15月,进口天然气3480万吨,同.

3、 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分析基于双层次博弈理论的视角 【内容摘要】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给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带来了诸多挑战,也给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各国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双层次博弈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4、 对既有丝绸之路经济带策略的新运用GTAP模型预估 【摘 要】为给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更多备选策略或参考,本文以独到的研究视角,通过运用前沿经济模型——GTAP 模型进行模拟,并结合国家顶层设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

5、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贸易便利化水平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构想的对接,中国将深化与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的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 本文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周边40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重点.

6、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林产品贸易现状与其合作前景分析 摘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确立,必将对沿线国家特别是中国林产品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本文通过对俄罗斯、中国、印度及哈萨克……国主要林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