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思修和法律基础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论文 法律本科论文 法律毕业论文8000字 职工法律天地杂志社 管理学基础论文1500字 思想修养和法律基础论文 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大学生法律基础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论文 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小论文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论文

关于法律基础方面论文如何写 与专题设计和主题演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法律基础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4

专题设计和主题演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本文是法律基础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主题演讲和教学改革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颜茵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专题设计”是教师对教材自体性认识和转化,“主题演讲”指采用演讲的方式对某一专题进行“深”“透”“全”的讲解式教学法.二者教学目标指向一致,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改变《基础》课“脱离生活”“独白”式的被动境况.专题设计与主题演讲,是对知识本位教育思想的批判,是对“教—受”教学模式的嬗变,其意义在于建构一种新型学生本位的教学世界.

关键词:专题设计;主题演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6)02-0096-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6.02.020

收稿日期:2016-3-25

基金项目:1.贵州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贵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SG201509)2.贵州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创新人格培养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JG2013008).

作者简介:颜茵(1973-),女,贵州兴义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的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问题,从理想信念入手,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课在内容上侧重于人生发展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在表现方式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目标指向引导大学生构建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随着西方势力对青年学生的渗透影响,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一门重要课程,“基础”课如何站稳阵地,吸引青年学生、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新常态下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基础课”教学中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革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与方法.实践证明,“基础”课的“专题设计”和“主题演讲”,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一、“基础”课的专题设计

(一)专题设计的内涵及优势

专题设计,就是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以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思想和教材逻辑为主线,整合、充实、提炼教学内容,形成逻辑清楚、重点凸出、相对独立的教学专题,并辅之精心打造的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专题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系统是对教材体系的全面认识和深化,其内容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是教师对课程教材自体性转化和认识.针对是指专题选择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前的社会热点休戚相关,是对学生疑惑与迷茫的详尽诠释.专题设计有利于激发教师教学思考,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发挥各具特色特点的教学风格,聚合形成教师群.

1.专题设计有利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教材内容不能删减,只能整合.根据我校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对“基础”课教材体系进行思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培养教育培养“大写的人”为目标,突出核心——思想道德和法制纪律,优化处理教材,设计六个专题.具体为:思考我的大学、学会交往、学会学习、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价值人生、道德品质、法制思维等.其中基点为心灵的故乡,而理想信念、国家与民族情怀、人生价值、道德要求为四个基本内在要求;法律思想与规范作为外力强制要求.这种专题设计,灵活组织教学,全面整合教材,重点突出,深入讲述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有利于庞大的教材体系转化为精简生动的教学体系.

2.专题设计有利于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专题设计,要求教师具备专业学科素养,必须能够正确认识专题设计的目的,要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要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品格,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实现提出的“三进”要求.教学不是传声筒,而是教学内容的再创造过程.有效教学是立足教材,深入教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理论动态,围绕教学目标,有情感,真实的表达观点,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预期,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过程.专题设计,需要教师集中精力对某一个专题深入研究,这种深入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成长.

3.专题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能和体力,并形成正确世界观和良好品质的过程”.[1]教师在讲授中一般以传授知识为主,为了理解知识,教师往往强调理论,强调概念,这种从理论到概念的讲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题设计,不仅强调知识,而且强调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内容上不仅讲理论,而且讲现实,不仅讲概念,而且讲案例.专题设计的教学模式在内容上旁征博引、逻辑清晰,在教学方法上变化多样、生动活泼,这种专题是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现实性的聚合.这种设计“营造具有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教学氛围”,[2]有利于学生展开思考,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对学业的关注,在春风化雨中熏陶学生学习兴趣.

(二)专题设计在“基础”课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知识性是专题的特征,只有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深厚理论功底的专题才能彰显“基础”课的理论魅力,只有在理论自信的前提下,专题才具有吸引力.“基础”课作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最终目标解决青年成长中的困惑,建塑“三观”,帮助其成长为中国梦的筑梦人.因此,“基础”课专题的选择、设计,以引领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建塑主流价值观的为前提.如果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摄,单一强调知识性、学术性,忽视“基础”课的意识形态性,这样设计的专题有可能导致青年学生在价值多元的今天迷失方向.所以,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专题设计,就是以知识分析问题,阐述道理,同时借助知识,阐清旗帜,底气十足的把思想理念讲深讲透.[3]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设计专题,教师是主导.教师必须能够正确认识专题设计的目的,要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提出的“三进”要求.同时,专题要具有主体间性,教师作为引导主体,还要体现学生主体,反映学生成长需求,做到专题理论科学,事例鲜活易懂,情操高尚阳光.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统一的专题设计,改变传统教育心理“S-R”模式下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受众,教师教、学生听的“一言堂”被动的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性”“师生主体间性”“以每一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一方面强调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特与差异,致力以自主活动和不断求索来促进个体全面而独特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又积极倡导个体的参与与协作,强调集体与配合.这种设计以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作为教学的主旋律.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3.规范管理与自由发挥的统一.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战略上在世界范围围堵中国制度和价值的影响,在战术上以青年师生为重点人群进行渗透分化.为了防范对外开放条件下面临的各种意识形态风险,为了在与敌对势力的斗争中把握主动,赢得优势.[3]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政课必然是自由与纪律的统一,管理与要求的结合.所以,专题设计必须注意规范管理与自由发挥二者的统一性.规范管理主要是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主阵地,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自由发挥主要是在教材内容基础上的发挥.“基础”课的专题设计一定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线.“基础”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综合性,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生启示,如何思考人生,如何成就人生,人生寻梦、追梦、筑梦的条件和要求等等.所以,其自由发挥的方向有三: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新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世界发展的形势,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以及人生迷茫、困惑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教师深入浅出的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让学生认识并警惕资本主义腐朽价值观的侵蚀,增强学生的判断力,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这样的专题设计,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学生主体独立判断,真正认同社会主义、中国、中国梦.

二、“基础”课的主题演讲

(一)主题演讲的内涵及优势

主题演讲,指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建构和引领,根据专题设计的内容,教师采用演讲的方式实施教学,学生以演讲的方式参与教学,通过科学规划,师生通过演讲交流思想、认同价值,从而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主题演讲包括:教师演讲、学生演讲、师生互演讲三种模式.其中,教师演讲是指在基础课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演讲的方式针对某个专题,全面对学生进行“深”、“透”、“全”的讲解式教学方式,其特点在于思想的深刻、理论的透彻、理解的全面、精炼的语言等等;学生演讲在课堂之中,但又贯穿课堂内外.首先,学生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结合教师教学专题,选择自我关心的热点、难点或者重点问题,以集体或者个体的方式,查阅资料,展开思考,形成认识,然后回到课堂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师生介绍观点陈述现象,分析结论,思考解决,最后教师点评和总结.这种模式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课外与课内的互动,对教学起辅助作用;而师生互演讲式是指对学主题,师生交互共同演讲,这种方式,师生演讲的重点不一,学生侧重现象的描述,教师侧重问题的梳理,结构的分析,指向引导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宣讲.可以说,主题演讲与“满堂灌”最大的区别在于,二者虽然都是教育者通过口头语言向教育对象传播科学理论的教育方法.但是,主题演讲核心是学生中心,特点是内容集中、指向明确、理论突出、重点鲜明、语言精练,表现方式富有,以其强烈的感染性、启发性、针对性,牢牢吸引教育对象,这是理论教育法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1.主题演讲有利于教师进行专题设计.专题设计与主题演讲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教师通过专题的设计,转化教材体系,综合提炼出若干教学主题,使教学内容短小精干,围绕这些主题,教师在短时间内全面解析教学要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人生、思考人生、开拓人生.主题演讲作为一种定向性的教学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主题明确、重点凸出.在“基础”课教学中,教师主题演讲要能吸引学生,必须深入思考学生思想品德建构方面的具体问题,以精彩的语言系统、专业的把问题呈现出来,一个一个专题的充分解析,才能形成思想强化链条,才能以丝丝入扣的分析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才能做到“三观”教育在春风化雨中入耳、入脑、入心.

2.主题演讲有利于提高课堂抬头率.“基础”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系统性不强.如果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活跃,话语体系多样,他们的思维与传媒文化的娱乐性、碎片性和不规范等具有相似性.如果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一味追求严肃、静态,必然出现了刻板、僵硬的灌输,必然为学生所拒斥.主题演讲在学生面前就某一主题展开全面、深刻、系统的讲解,其突出特点就是以而精炼的语言打动学生,吸引学生,鼓舞学生,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与认同.主题演讲精心设计语境、内容、过程,构建主流话语,以强有力的穿透力,打消师生语境、话语、鸿沟,连通知识,吸引学生,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

3.主题演讲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根据建构主义的理念,学生良好的思想与认识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自主建构而成.主题演讲,其设计核心为学生主体,其根本在于“心智启发”,其方式在于设计情境,最终引领学生主动构筑知识,追寻价值人生,实现梦想.心智启发要求基础课不仅是传授思想修养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培养践行能力.主题演讲,尤其是学生演讲,通过小组分工整合、主题梳理分解、材料搜集整理、讲稿撰写修订、文档衔接联系、形式搭配要求、成果评比评价、临场表达表现等方面,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其组织能力、协作能力、文字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等,使大学生在坚固理论素养的同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仅学会方法,学会思考,而且学会判断,学会选择.

(二)主题演讲在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主题演讲的时、效、度问题.教师在准备实施主题演讲教学法的过程中,备课一定要充分,主题一定要深思熟虑.主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时代性和可发挥性.教师课前深入专研教材,提炼出需要演讲的主题,并设计好演讲方案.确定的主题必须是一个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这个教学重点或难点是学生学业中的困境,成长中的迷茫或思想上的迷茫,这些问题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具有启发作用,关系学生发展,这样的问题才有效用.同时,演讲要符合学生心理预期,演讲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话语大众,既能吸引学生,又能启发学生.教师作为主题演讲的操盘手,对何时、怎样进行演讲要全盘考虑,明确演讲的主体,是教师本人还是学生,或者是师生同堂.而且演讲的规制、要求都要事先设计,只有时、效、度高度统一,才能真正发挥主题演讲的预想效果.

2.主题演讲过程控制问题.教师在实施演讲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演讲主题引导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的控制演讲过程,达到收放自如的教学目标.演讲中,既要注意“偏题”和“跑题”的情况,对学生的演讲,教师要认真聆听,及时点评,对“偏题”的学生要及时分析并指明问题原因;对“跑题”的学生要强调问题重点,引导他们学会梳理问题.教师对演讲做全面点评和总结,一方面是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是引导和启发,要客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思想信念.主题演讲还需要注意学术与纪律的问题.“基础”课本身特点要求必须规范课堂,严格按照的要求,落实“学术讨论无禁区,课程教学有纪律”的教学要求.

总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础”课的专题设计和主题演讲,它以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作为主旋律,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改变《基础》课“脱离生活”“独白”式的被动境况.可以说,专题设计与主题演讲的教学模式,是对知识本位的教育思想的批判,是对“教—受”教学模式的嬗变,其意义在于建构一种新型的学生本位的教学世界.

参考文献:

[1]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14.

[2]林廷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代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7

[3]袁贵仁.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5(2)

(责任编辑 涂艳)

汇总,上述文章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主题演讲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法律基础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法律基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所面临的问题与 曹爱萍【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解决对策,希望给予我国高……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问题 对策新时期下,思.

2、 实证视角下理论灌输法的实效性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为例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将理论灌输法的实效性操作化为行为意向、行为理论知识、行为表现三个主要维度,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判断理论灌输法的实效性,最终得出理论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PBL教学模式的建构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为例 【摘 要】为了课程教学与学生诉求问题之间面临的困境,提出在问题意识导向下,构建适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PBL 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 理顺教学体系,有机融合教材知识点,综合施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思.

4、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和实践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张连梅(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上海201399)摘要随着“中国制造”逐渐深入人.

5、 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路径 摘要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承担着宣传“中国梦”的重要职责 本文分析了“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意义,.

6、 团体心理辅导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文章通过阐述团体心理辅导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内涵特征,分析现阶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团体心理辅导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提出&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