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国家级重点刊物 林业重点工程论文 重点资助期刊目录 重点学术期刊 中国百种重点期刊 开题报告重点难点

重点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和写作和想象的话语边界《小说林》2019年4-6期重点作品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重点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2

写作和想象的话语边界《小说林》2019年4-6期重点作品,本文是重点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小说林》和话语和边界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写作与想象的话语边界

——《小说林》2015年4-6期作品讨论时 间:2015年12月10日

地 点: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楼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参加者:文学院教授:郭力

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李巍、李丹、韩金桥、赵天天、刘畅、孙佳莹、王琦、纪翔、乔晶

论 题:对2015年《小说林》第4——6期作品研讨

主持人:郭力

主持人的话:通过对《小说林》下半年三期杂志刊登的作品的认真阅读,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兴奋,有许多关于个人的观点见解需要表达.例如在文学创作与想象的过程中,作家记忆的河流究竟承载了什么?文学如何想象历史?文学话语在先锋写作与现实写作之间虚与实的转换路径,以及对“底层文学”、“官场文化”等现象的反思与认知.还有因为刊物本身丰富多彩,蕴含了当今社会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多篇哈尔滨本土作家比较接地气的作品,就使后半年的《小说林》很有看点,它构筑了一个平台,在给读者呈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现象时,也让读者看到了生活表象后面的另一种真实,那是关于我们每个人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人何以为人”的思考,进而探究人和世界的关系,知晓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精神困境.下面请同学们发表阅读《小说林》文学作品的看法.

在历史的记忆之河中

流淌昨日沧桑

韩金桥:《小说林》第五期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辑,在这期小说林中,张艳荣的《英雄》、戴洪龄的《昨日沧桑》、支援的《春风吹起的思忆》所书写的都不是典型的共产主义战士.《英雄》中的“英雄”是黑社会杀手黑七和酒吧里的调酒师,《昨日沧桑》中的主角是国民党的士兵,《春风吹起的思忆》中主要刻画的是打入日本监狱的俄国女间谍.这些人与早期的抗日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大不相同,与那些“英雄”相比,这些人充满了“杂质”,然而正是这些杂质让他们永远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经过无数电视,书籍演绎的抗日战争日渐丰满复杂起来,让我们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缔造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是一个党,一群高大全式的英雄就能做到的,是所有有血有肉,有缺点,甚至道德上有瑕疵的中国人和外国友人的共同胜利.我认为这期抗日战争题材,在写作上抓取主人公性格的多元化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这种作者想象的历史是对宏伟化的历史的一种补充,让枯燥的历史更加丰满,或许这样才能更加贴近现实.

孙佳莹:张艳荣的《英雄》对“英雄”的描写使我也有了新收获.作品讲述了国共两党地下代表合作抗日,要刺杀日军统领川岛芳子,结果事情败露又仓皇出逃的故事.小说虽然名为《英雄》,但作者毫不讳饰这些人物身上的缺点与弱点,他们会自私,会恐惧,会妥协,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为抗日而奋斗着,每一个人都担得起英雄的称号.他们都是历史中的小人物,史书是不会对他们有所记载的,作者这样写,完全是出于文学对历史的想象.

我们知道,历史仅限于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层次的宏大叙事,但文学不一样,作家们通过对历史感性的思考,将目光触及到那些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着的个体生命的命运,关注到普通人在动荡时代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作家将目光投向具有人类共性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以理性来反思历史,想象的成分超越了历史本身.

我注意到《英雄》的情节设置充满了一系列偶然事件,将事态的发展推向了不可控、不可预期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大量的偶然性事件,是很少有可能出现的,但读者们在阅读的时候,却更愿意去接受,去相信,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文学的魅力,即它让读者们看到了被宏观的历史叙述所遮蔽的历史的可能性.即便文学想象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之间存在巨大的间隙,但这想象的历史也因其传奇性、私密性以及人性的张力,而更容易被人们所认可、所接受.

郭力:这里作家的文学想象力发挥了作用.为了塑造传奇性突出了事件的偶然性,哪怕这些偶然并不符合生活的逻辑,小说在情节的编织上留下了痕迹.成功的小说在艺术追求上应似飞鸿踏雪泥,而不该在情节上太过技巧,使写作有了匠气.

孙佳莹:《英雄》的确是显示出作家自身在创作意图上对历史的主体介入,并不像史传叙事那样力求忠实地再现历史,更多的是作家依据主体的自我意识对历史进行重新的建构,历史在作家手中,只是一个外壳,文学历史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作家的私人叙事.历史的叙写,不再局限于客观史实,而是在历史空白处加进许多作家主观的虚构.正史中已有定性的、打上标签的“是非善恶”在小说作家那里不再重要,而作为平民的“人”及“人性”,却成了小说探讨的主题.

郭力:孙佳莹谈到了小说创作文学想象力的重要性,《英雄》中偶然性情节不仅是推动故事发展线索,也是对历史深处多种可能性的打捞钩沉.而涉及到历史中的人以及人性的真实,我认为非虚构作品《昨日沧桑》艺术探索很可贵,这篇作品让读者感受到关于抗日战争个人生命记忆以及民族记忆的沉重沧桑感.戴红龄对父亲生命历程的叙述使读者直面历史裸露的真实,非虚构使历史在祛弊工程中显示出真实的残酷性.

赵天天:《昨日沧桑》的确是对被遮蔽了的历史真相的重新抒写.作品中的“我”经历了时期阶级意识对思想的囚禁,对父亲的经历又害怕又好奇,禁不住发出一系列疑问.每一句都是对历史的叩问.我惊讶于父亲的革命歌曲,进而追问他所属第几军,第几师,被历史书完全抹去的这支部队在父亲的回答中复活了,继而部队的伙食,居住的条件,经历的战役,都得到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引领着读者走入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真实状态.同时,投向父亲的一个个问题,是子辈对父辈历史真相的探寻.仅仅一代只差,历史的面貌就模糊不清了,只有用一个个亲身经历者的记忆,才能还原出真实.父亲的回答肯定了国民党部队的生活条件艰苦,军纪的严明,官兵的平等以及作战的惨烈,这些都不同于“我”的想象.一个是亲身的经历,一个是构造的历史,两代人间存在的隔膜只有在真相面前才能消解.在询问到父亲为什么要参加国民党部队时,叙述者的心中早就有所倾向,她对于参军的构想充满浪漫色彩,是英雄主义的过渡高扬.父亲的回答是真实的,几条琐碎的理由却远不能满足叙述者的憧憬.她渴望父亲去延安,去投奔,这种对国民党军队的怀疑、对父亲选择的不满均来自外界有意识的丑化,毕竟胜者才有权利抒写历史.

郭力:天天的看法很精彩,她能够在戴红玲的作品中看到整个大的历史语境、以及被意识形态掌控的历史话语场.关于国民党的抗战历史, 以及那些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贡献的抗战老兵的问题,《昨日沧桑》用真人真事打捞起被有意遗忘的历史真相. 子一代对父亲身份的质疑把曾经在历史中淹没的真相一层层的裸露出来,父亲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解放以后却披上黄狗身份,父亲老兵的立体形象实际上是以个体经历呈现出建国以后国民党老兵的真实处境.父亲在新中国一次次的运动中战战兢兢的度过余生,作为年轻的读者在历史的语境中看到独属于个人的沉痛记忆,“看见”历史被遗忘的那份真实.

韩金桥:《昨日沧桑》虽然是非虚构作品,但对底层国民党老兵父亲的实录却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与文学性,其中对正面战场的残酷性的描写可以激发读者对战争的真切感受,这表明了非虚构的记录式的小说同样可以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郭力:韩金桥谈到了非虚构作品的文学性.怎么看待《昨日沧桑》这类作品的文学价值?“非虚构”近年很火,作为一个文学概念也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开始成为热点,梁鸿的《梁庄》作为非虚构形式的优秀之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非虚构作品要不要有文学性?要不要设置情节,或者使用叙事本身的虚构性?又怎样以非虚构来抒写历史真实性?我认为非虚构作品最重要的品质是以个人的生命记忆融入历史.《昨日沧桑》就是以父亲一生的经历连接起中国的抗战历史许多重要时刻.例如昆仑关大会战,中国军队歼灭日本五千余人,而国民党军队死亡的人数是日本的三倍.父亲所在国民党200师被称为血战之师.作品写到在庆功宴上活下来几百个士兵不吃不喝抱头痛哭的场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这种带着硝烟的记忆是以个人生命记忆打捞起了民族记忆的真实.

文学叙事要呈现驳杂而

纯粹的生活流

郭力:我们谈到了个体生命记忆叙述对于非虚构文学写作的重要性,实际上,这对于所有文学创作都是一个必要条件.哈尔滨作家孙且谈到创作《安德烈兄弟的家在小西木桥》时说,文学创作是“重建”记忆并赋予意义的过程.我们也从孙且的作品中“重建”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地方记忆.

李巍:作者叙述的落脚点是六七十年代的哈尔滨,风景的片段和人物的生活都点缀在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背景之上,与城市成为有机的整体.人作为地域的生存主体,某个地域的精神特质最终是体现在人的行为表现与思想风貌上的,作者对于哈尔滨俄罗斯侨民题材的选择,正印证了哈尔滨曾经华洋杂处所具有的多样性化的风土人情,由安德烈两兄弟身上所引出的故事正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揭示这座城市的文化特征.孙且在《安德烈兄弟的家在小西木桥》中,采用的是一种民间化的历史叙述,小说历史背景是时期,但在这部小说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虽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这种影响不是显性的,它追求一种诗性,追求描摹中西风情在哈尔滨的交汇,作者试图让风景做主角,寻求诗意的美学.

李丹:文学取材于日常生活,它欣然接受并且描述日常生活,孙且的作品《安德烈兄弟的家在小西桥》以文学方式慷慨的接纳了日常生活:小说围绕安德烈兄弟的日常,精细到每一个人物微妙的眼神以及街头小贩吆喝的语气.文学让日常生活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流淌于作家的内心深处.作家以童年的视角描写了作品的主角安德烈兄弟,安德烈兄弟独特的个性使这篇作品神采奕奕,冲垮了存在于日常生活细节中的中庸之感,成为令人瞩目的主角.文学使个人作为历史中的一份子,以某种文学化身方式被载入历史时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家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复杂的历史图像,使我们感受到文学游荡于日常生活之中,各种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在遮蔽中得到突围与释放.

郭力:意义丰富的小说总是能给读者带来意犹未尽的境界,孙且的作品呈现了哈尔滨地域风情,以貌似简单的童年视角截取人间画面,并以此赋予作品叙述童趣化的信马由缰的散文化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次轻松的文学之旅,孙且让他的小说大时代的回音十分驳杂,的阴影这个历史沉重的撞击声始终回响在小说最深处.

赵天天:这篇小说以人性的纯善加之风景的静美,构成了辽远悠扬的风格,在其中历史的也失去了当时激烈凌厉的色彩,冲淡的叙事中保有的是其中的人性美人情美.小说讲述了与钟表有关的几个故事,如安德烈兄弟为大上海修理宝珀牌手表,瓦莉娅与大安德烈的重逢,有好事儿委托安德烈兄弟转交儿子的手表和信,最后描写了兄弟二人将要离开中国,这其中的每件事都与时代有关,但引起作者关注的并非历史本身的残酷.他将背景的残忍放在故事后面,从不极力渲染只是隐隐的透出,这样的写作方式使故事笼罩在那一时代的阴云下,以略带忧伤的气氛带动读者体悟作品的意蕴.

郭力:我的阅读感受要比同学们更为凌烈一些,孙且的创作已经让我们看到时代的残酷、动乱,以及历史的恶果,在于毁弃了美与善,历史有时是混沌模糊的,但作家的笔下勾勒的文学细节却彰显历史真相,小说中有这样两个情节:一是枕边人的反目,妻子揭发欲将丈夫置于死地,变成了的生命相残.另一情节是对女特务瓦莉娅最后结局的描述.她曾是大安德烈心目中的情人.刑满释放后她嫁给了又老又丑的喂驴夫.在大安德烈把表还给瓦莉娅时,她说了一句话:“别让这珍贵的时间跟我在这暗无天日里一起消磨掉.”这代表了瓦莉娅的精神之死.手表的一留、一送、一回、一扔表达了历史的残酷.历史的苦难并不只是生命的灭亡,更是美的毁灭与善的毁灭.王琦:这篇作品在叙事手法方面也很有特点.小说中的手表与信封具有某种隐喻性,用安德烈兄弟钟表店保险柜里那几块特别的主人不一定什么时间来取的手表,以及“有好事儿”的等待时间到了才能拆封的信封,隐喻讲述故事的时间性,在追忆一个时代落幕的时刻时,或者也期待着时光境迁后的人们对历史“拆封”的庄严时刻.

乔晶:作者将叙述的故事锁定在安德烈兄弟的钟表店里,作者借钟表店里的每一位顾客的表叙述了那些被遗忘的故事.钟表店代表了时间和空间上历史的改变,安德烈兄弟努力修复好顾客的手表,是对停住的时间的修复,更是对这些被遗忘的故事的修复,而这些故事就构成了真实的历史.随着时钟的摆动,钟表店发生了变化,历史也发生了变化.

郭力:同学们对这篇作品挖掘的很深,的确看到是多种质素决定了这篇小说的不俗之处,它由驳杂而通向纯粹的艺术境界.作家孙且的笔墨在钟表店、人物、景物时空交杂中,把历史的复杂面貌全部凸显了出来,造成了多声部音响所能达到的奇特的艺术效果.

是拯救还是宽恕:

底层经验表达的复杂性

郭力:底层写作也是一直被关注和不断被话语增殖的一个文学现象,《小说林》第六期学群的《甲胺磷》与第四期王显琦《杀猪饭》都是面向“底层写作”的收获,不过这两篇作品表达的底层经验路径明显不同.还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的王显琦作为文学新人,《杀猪饭》对底层生活的描写更多着眼于苦难,而学群《甲胺磷》在思考底层群体时呈现出道德困境,使底层经验表达不仅是苦难本身,而是写苦难对底层生命*的破坏力量,甚至是以恶抗恶的暴力循环.

刘畅:学群的小说《甲胺磷》营造了一幅带有暴力色彩的现实图景:郝老四、郝春荣、孔老二、郝田与辣椒婆等构成了当下城市平民中普遍的卑琐、好利与自戕的一个群像.小说以“甲胺磷”作为标题,具有隐喻的深意:毒性,这既是一种生活的毒性,也是一种人心的毒性.小说中包含着一个关照底层社会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的主题.辣椒婆蛮横无赖、郝老四粗暴冷血、郝春荣卑琐懦弱、郝田畜生脾性、孔老二奸诈冷酷,小人物制造者自己的悲剧,这些人共同说出一个事实:关于现代世界、关于个人、关于没有救赎并且安详的接受了永远无救赎的生命.施虐、受虐是这些人逃不掉的宿命,小说遍布现实图景中杀机与侵犯的意图,随时都有爆破的危险,这里只有相对情势下的弱者,却没有纯白的无辜者.

孙佳莹:《甲胺磷》是一篇底层叙事的代表作.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恶的化身.但作者没有简单地进行批判,而是深刻地剖析了底层群体自身的生存*,底层的被压迫状态、丧失的道德和滋生的罪恶,与其说小说还原了底层社会内部的罪恶,不如说是还原了人性的罪恶.但这种人性中的恶,不是他们生来就有的,而是他们在贫困的环境的压力下,因人性中善良一面的退隐,才致使了恶的扩散.辣椒婆无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永远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面对外界的压力时没有有效地保护措施,作者并没有为处于苦难中的辣椒婆似的底层安排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出路,而是将这些弱势群体置于绝对的二元对立处境中使他们的抗争走向极端,最后滑向堕落的深渊而自我毁灭.作家以此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引人深思.

李丹:《甲胺磷》与《杀猪饭》都是以书写底层人物悲剧命运为主题的小说,作者将辣椒婆这些弱势群体置于社会贫富冲突的现实矛盾中,让他们的抗争走向极端,最后滑向堕落的深渊而自我毁灭.底层大众一直想方设法去改变自身的生活处境,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那遥远的想象中的城市便是他们的乐土.他们千方百计的选择离开家乡想要到城市中寻求命运的转机,然而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更深层次的苦难.《杀猪饭》中的朱老者的儿子为寻求更多赚钱的机会,不顾朱老者的反对,决绝的来到城市中打工结果在黑工厂受人毒打惨死,致使自己的两个孩子成为孤儿,父亲因刺激而精神失常.充满的都市没有救赎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而使他命丧他乡,只能魂归故里.

纪翔:面对底层人群,大多数作家创作时都竭力描述他们善良、朴实、勤劳的优良品质,然而《甲胺磷》的作者学群却不愿意做和事佬似的、不痛不痒的道德教化,摒弃温和批评的方式,直面他们人性中的恶,集中展示了底层人物人性中的卑琐、肮脏与残酷.《甲胺磷》展现出底层小人物身上的人性之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金钱催生的恶.另一方面是穷苦命运逼仄出的恶.辣椒婆说过我三代贫农我怕谁.穷苦的命运造就了她刁钻的性格与胡搅蛮缠的本事.我们在阅读之中会有一种失落、遗憾和压抑,因为作者底层写作下的人性恶叙述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泥沙俱下的“新底层经验”.

韩金桥:底层文学存在的意义,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描写底层的苦难让人们知道在日子过的越来越好的今天,还有一群人生活在连生存都是难题,他们还在用最原始的暴力方式来处理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他们就一直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些人的诉求不能通过正常的社会渠道来解决,那么他们可能会用很“恶”的方式让忽略他们声音的社会(社会上的每一个普通人)付出代价.

郭力:《甲胺磷》涉及了对恶的反思.小说呈现了当下社会的丛林法则,形象地说明以恶抗恶的社会认知岌岌可危.作者不是有意对底层极端丑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真实.《甲胺磷》直击底层*困境,对当下的底层写作具有启发意义.

以虚击实的叙述策略:

寻找生命突围的方向

郭力:关于底层文学与底层经验表达,同学们的思考表达了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立场的忧患意识,这是文学本身具有的精神力量.而作家如何表现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人性恶本身的力量来自于哪里,特别是好人的悲剧,这恰恰是对当今作家写作情怀的考验.有的作品以虚击实,由寓言向现实问题着落,凸显个体存在的生命困境.如《陈鹏小说二题》的荒诞,或者是老长《狗命》的隐喻、李汉平《狗天堂》的反讽,都是作家张开了文学想象的双翼自由飞翔后,看见了人自身命运画地为牢的精神困境.

刘畅:陈鹏的两篇小说,以其特异的想象力创造了一种人的“超现实”的生存情景.《记者手记之》讲述了一个极其具有荒诞性的故事:突如其来的所谓的者、黑暗的仓库、灰色的墙以及墙上阴暗的画,马六坦白出的让人匪夷所思的关于父母之死的故事,以及最后马六故事的被“悬置”,这一系列事情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压抑与无解的气氛.个人生存在一个深渊里,承受着孤独和生活的悬置与无解.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荒诞?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真实导致了没有真实,真实感缺失,我们生存的社会也许只是世界荒诞性的一个载体,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个骗局.马六的故事奇怪吗?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比他的故事还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滑稽的现实是我们所处的日常生活.小说中反复出现的蒙克的名作《嚎叫》寄寓着作者的深刻寓意:目前的生活是一种让人恐怖、让人想要尖叫的生活,墙上画中的人在嚎叫,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个体都会是嚎叫的发声者.

再来看陈鹏的《牛奁》这篇小说,由“我”的胖女友的一次荒诞的坠落开始,邻居独身男人进入我的生活视野,女友和男人越发熟络起来,我开始躲在柜子里偷看,这里同样体现出现代人的病态的偷窥,“我”看似正常的日常生活开始改变它原有的走向,这使得我的内心开始出现隐隐的焦虑之感,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急迫与莫名的恐慌.这里作者通过小说要表达的是对一种规范了的日常生活与它潜流下的危机的思考,男女主人公看似和谐稳定的生活真的像想象中的那样牢固么?坍塌的地洞是否可以视为个人潜意识中的压抑、恐惧、无聊所形成的一次成功的爆破呢?作者通过小说让人由想象转向真实的坠落,体验现实生活的荒谬感.

赵天天:陈鹏的《牛奁》延续了前一篇小说的冷酷风格和随处可见的隐喻.不同的是,《牛奁》走出了家庭情感的分崩离析,进入了情感的领域继续探寻.女友刘盐对酱肘子的偏好和不断膨胀的身体象征了被无聊与庸俗填充的生活,她在自我的膨胀中对朝夕相处的未婚夫熟视无睹.主人公与刘盐也曾经有美好的恋爱,但如今对刘盐的顺从中却充满了厌弃,刘盐同样对这段关系感到冷漠与不满,她恶狠狠的嘶吼着,而将甜蜜与温存留给了陌生的男邻居.在二人冷漠、平淡生活中,主人公向往着牛奁美丽的血红色的花,将逃离刘盐看做幸福的事.是迷乱与的隐喻,“血红色”的更加疯狂而充满了吸引力.作者的这篇《牛奁》以夸张的想象重新解读了关系,相恋的男女本应由亲密恋人发展为相互依扶的夫妻,然而已经消磨殆尽,双方只有在冰冷中伺机寻找新的刺激.作品中丰富的隐喻打开了象征空间,生活的复杂性呈现出来.刘盐与主人公掉下的地洞,是潜在于生活中的危机,看似坚固的地面随时有塌陷的可能,正如亲密关系下隐藏的冷漠.小说将恋人表面的亲密关系撕裂开来,描绘了爱情消亡的两个人,在表面关系下隐藏的是互相的漠不关心,孤独的个体凸现出来.

郭力:陈鹏的小说以其荒诞带来现实的逼迫感,关于人的生命存在感,是急剧下坠还是飞走消失,作家借助先锋叙事手法使来自现实的自我危机感获得极致表达.这种困境也可以通过生活细节渲染,如刘震云《一地鸡毛》的思想深度,哪怕是一块馊了的豆腐也能反映人物的精神困境.《小说林》第4期老长《狗命》和第六期李汉平《狗天堂》就都展现了叙事的绵密功力,同样能揭示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甚至是灰色的人生和近于无事的悲剧.

刘畅:老长的《狗命》,同样揭示出个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遭受的挫折与痛苦,小说的主角“他”,与现任的女上司,与老婆的关系都处在一种虚伪与尴尬的状态之中.“他”虽然与各种“人”相处不来,却与一只流浪的小狗产生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情,契合题目狗命,好像“他”与狗在这个世上的命运是一样的,是可悲的、是孤独的,这产生一种强烈的反观现实、对照现实的意味.小说的结尾,小狗的失踪,“他”的独自的新居的入住,暗示着孤独的个人都是“先验的无家可归者”,要永远的漫游于都市之中,这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其中亲情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无能与隔膜,也不过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而已,每个人都是被困于其中而找不到出路.小说中的“他”,没有名字,个人遭遇着“无名”的尴尬,可视为一个城市中的群像,象征着个人存在感的缺失.

王琦:《狗命》在表现以狗喻人的主题时,采用人与人无话,人与狗对话的表现方法.该篇文章采用了几乎彻底无话的方式表现文中人物关系的彻底崩塌,个人存在的困境.作品中他与妻子、领导、女儿之间的无话状态表现了“他”与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割裂,尽管他与狗的对话在言语理解层面是单方面的,但狗的反应未尝不是一种回应,它至少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无话背后反映了经济、地位等来自社会的外在因素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而徘徊没有出口的个人心中的“千言万语”则是个人困境的一种外在体现.

孙佳莹:人是一种群居性的、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的健全的社会生活都必须有完整的社会关系网络,以期满足其社会性的需求,产生依赖,获得认可,享受亲密,人才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的情况下,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一种被抛却、被遗忘的孤独感.这是一种身处闹市的孤独,更多的时候,这种孤独感是因为与社会环境相隔绝而产生的.《狗命》这篇小说形象地展现出一个男人无以言说的孤独感.

韩金桥:《狗命》中,没有名字的主人公所遇到的家庭困境似乎可以扩大为中年男子的普遍困境,与妻子,孩子沟通不畅,薪金少,工作压力大.他无力解决家庭中的矛盾,他将自己的沟通对象转移到了一只流浪狗的身上.《狗天堂》中,也表现了狗的主人们在人与人交往的日常生活中都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困境.松狮的主人虽然有钱但寂寞,藏獒大黑的主人是个下岗职工,妻子因为他没有生育能力而跟人跑了,他只有当藏獒是自己的儿子.狗奶奶因狗的死去,郁郁而亡……在这两篇小说中,狗成了他们生命中的重要寄托和相伴的对象,他们更愿意与狗沟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冷漠不仅存在于日常人际沟通之中,更是融入了家庭之间,亲人之间.

李巍:在《狗天堂》的一开篇,作者就为“狗天堂”的产生说明了缘由,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为社会上的“养宠热”创造了充分的养分和沃土.“狗天堂”就是提供给养狗人“晒狗”的场所,尽管是狗的天堂,也同样像人类社会一样分出了三六九等,这里就体现出了作者的讽刺意味,人类社会的狭隘与扭曲已经无孔不入的占领了生活的各个层面,连狗都被分出了富贵狗、平民狗和流浪狗.

狗天堂里最温情的画面要数扫街女人对流浪狗毛毛的收养,在无数伪爱狗人的注目下,扫街女人自身的窘迫和对流浪狗的慷慨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说作者的主题在这里又再次得到了升华,贫穷的人也有纯洁而又高尚的灵魂,而富有的表面未必不是虚伪与假意的伪装.

李丹:《狗天堂》一篇以“狗”为主人公的小说,却反映的是人世间的“众生相”.文学作品中的动物意象是依据现实主义原则在深刻的个体生命体验和社会生存境遇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它本身属于现实生活,但却又显露出具有文学深度的厚重性和多层的文化意蕴,并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狗天堂”亦是如此.“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是在狗天堂里就有了几个明显的圈子,富贵狗、平民狗和流浪狗.狗的三六九等来自于人的尊卑贵贱的想法,就像富贵的狗主人手上提着的装的LV包的,可以抵上扫街女人桂枝心里愿望的经济适用房的价值,如同流浪狗想要的一个遮风避雨的家.“狗天堂”作为一面反映着世间百态的镜子,作者以平缓的叙事描绘出中国普通大众的“众生相”,平静中暗带尖锐与讽刺,在贫富差距加大的现今社会,有人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狗”身上,并发出“人不如狗”的叹息,但作者仍将笔端的美好希望寄予在现实生活中,让富贵的狗主人Panda妈妈在生命即将弥留之际感悟到“大家其实是一样的.”这是作家对人生而平等的价值理念的询唤.

郭力:老长和李汉平两位作家都是通过动物视角来表现人性.这两篇小说让我想起了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人对于小狗的褒贬只是人自我心态的反应,在作家笔下,小狗是道具也是认识的平台,映衬出人间的永恒的悲喜剧.《狗命》和《狗天堂》善于通过细节展示情绪变化与情感波动,通过动物视角传达人世间的冷与暖.从细小的端口来展现社会生活的侧面,作为短篇小说艺术是值得肯定的.

“官本位”文化心理对

人性的制约和侵蚀

郭力:第4期刊登的张弛的《死对头》也是一篇现实创作功力深厚的作品,小说对当今的官场文化和社会心理的揭示触目惊心,那位至死都要维护官场体面的女干部,把无意义死亡也作为的自我保护的手段,揭示了当下中国权力庸俗化和“官本位”文化心理对人性的制约侵蚀.作家张弛让大家看见的是权力庸俗化漫延的社会病毒.

纪翔:中篇小说《死对头》表现了在权力文化制约下,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空间被挤压,虚无主义盛行以及价值观念发生异化的现实.小说中的艾英从一个饱满的大学生转变成为一个在机关官场中步步经营的处级干部,寓示着一个承袭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有道德坚守的当*想主义者遭遇精神裂变的人格异化过程.这个故事异常残酷地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反讽式的时代“真理”:在当今社会无情现实的压迫下,所有对责任、道德、良知等价值理想的追求最终都会被证明是无意义甚至是虚幻的,无法融入时代大潮,而阿谀谄媚、抛弃精神价值、追求金钱权利成为获取所谓人生价值的唯一合理途径.经过生活现实的步步紧逼与精神上炼狱般的折磨反思,艾英踏上了权利追逐的不归路.然而同样面对相似的现实困境,另外一个人物李革飞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应对方式,他不愿扭曲自己,主动疏离权力,作者让他保留了自我在不自由的环境中选择自由的可能性.

乔晶:自古至今,官场都是一个追逐权利的角斗场,在角斗之中任何人都会有意无意的被卷入到这场权利的争夺中,权利会给人带来至高无上的尊严感,为了维护这份尊严,角斗无时无刻不在继续.久而久之,这种权利受到人们恶性追逐,畸形发展,而在这里面的人们也扭曲了人性,最终自我走向毁灭.《死对头》就真实的上演了一场官场权利争斗的角逐,主人公艾英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得了癌症.而癌症的到来更像是官场的荼毒对艾英自我人性的摧残,在病房中的艾英,当得知这些死对头同事们要来看她时,艾英首先想象到的是他们“一张张丑陋狰狞的嘴脸”,在官场上不服输的艾英自然不愿在官场外成为输家,所以在权利的异化驱使下,她已经走不出权利设置在她身上的网,最终选择在这张网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纪翔:小说《死对头》对我们的审美经验构成的冲击力非常巨大,一方面它着力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困境与金钱权利对人的异化,拓展了知识分子题材作品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更以思辨的力量将读者导入更深刻、更隐秘的精神层面.官场死对头们要去看望癌症晚期的艾英,是典型冷漠的看客心理.文中对事态人心的真实性进行了冷峻的剖析,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怜悯之心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死对头”间互相报复的恶意的快感.

李巍: 官场文学中塑造了一些“中间层”干部,他们处于不高不低的官场位置、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他们长于东奔西走、上下揣摩,很有些无事忙的辛酸味道.官场文学揭示的这些问题,或许正是成千上万的“中间层”干部正承受的当下中国行政公职人员的最普遍的精神状态.小说《死对头》的女主角艾英就是处在“中间层”干部的状态之中,她为在机关站稳脚跟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然而处处争强好胜的女干部却积劳成疾,身患癌症. 《死对头》揭示了官场内的“潜规则”.无论是艾英投领导喜好暗中曲意迎合还是机关内部分帮结,正正直直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往往并不能在官场中生存,只有深谙这其中的规则才能长久的在官场中存活.《死对头》是对官场潜规则的存在现象进行深刻的剖析,具有现实的批判意义.

孙佳莹:张弛的《死对头》和和李国新的微小说《同学聚会》两篇作品形象地表现出了权力对人的异化,写出了在权力的阴影中活着的人的悲哀.“官本位”的思想是中国官场文化的核心,人们在“官本位”的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对权力的普遍认同感和臣服感,权力的作用也随之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于是,臣服于权力所带来的绝对的威望与震慑力以及对权力的趋之若鹜的追求,就积淀成了我们民族恒定而持久的集体无意识.《死对头》的女主人公艾英其实是死于对权力的追逐和沉沦.在小说中,权力对人的影响和诱惑,如同一张无所不在的网,笼罩在小说中每个人的头上,上至处长,下至科员,每个人都被其玩弄于股掌之中,别无选择,在劫难逃.在以艾英为代表的追名逐利的人的心中,权力成为他们毕生追逐的目标,而他们一旦获得权力,却又沦为权力的附庸,用手中的权力把自己曾遭受过的苦难强加于另一些人的头上,让权力社会循环往复地向前推进,构成人性异化和被异化的历史循环,使罪恶永存.如果说《死对头》突出的是权力对人性的异化,那么《同学聚会》突出的,则是权力对人情的异化.这两篇小说,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其主旨是相通的,两位作家都看到了个体生命在权力面前的渺小与单薄,展现了“权力魔影下的尴尬生存”.

郭力:《死对头》这篇作品写出了艾英这样的干部对“官本位”文化的至死不悟的崇拜与迷恋,这无疑也是作者张弛给病态的权力庸俗化的当今社会下的一剂猛药,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

主持人的话:2015年已经接近尾声,对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这是难忘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我们师生一起追踪《小说林》的脚步,在这座独具黑龙江本土特色的文学园地里徜徉,为那些优秀的作品击节赞赏,激发了同学们思想的火花和写作灵感,不时刮起头脑风暴,这一切要感谢《小说林》为年轻的学人提供了这样精彩的批评实践平台,一年两次针对《小说林》作品的密集研讨,拓宽了研究生的理论视野,提高了研究能力,这一切都源于《小说林》提供了一个激发思想和交流的文学现场,体现出办刊者培养创作新人和批评新人的胸襟.我注意到《小说林》中有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版块——名刊名编访谈.从访谈中我们看到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这些纯文学刊物编辑们对文学的热爱与坚守,以平凡的职业态度成就了不平凡的文学精神.看这些访谈让我同时想到《小说林》主编何凯旋老师和他的团队,他们的编辑工作就是在世俗与理想之间栅起了写作的篱笆墙,来守卫文学这座殿堂的神圣与纯粹,在当今日益浮躁喧嚣的世界里这种艺术追求让人肃然起敬.

2016年就要来临,辞旧迎新,时间的河流永远流逝,但文学记忆会在时空的交汇点上留下生命的故事,由此我们每个人就有了生命的坐标而不会迷失自己,这就是文学的感召力量.并以此致意永远年轻的《小说林》.

概括总结,这是一篇适合《小说林》和话语和边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重点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重点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从《小说门》重新认识小说的文本特性 内容摘要以曹文轩的文学论著小说门为主,总体概述了本书的写作风格和要点分布 从小点切入,分析了小说的来源及延续、小说的文体优势以及小说的写作来源,阐释了小说是一种取材于生活中的本事,相比诗歌戏剧……文体.

2、 小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小说选刊》福建中篇专辑为例 2017年8月,我们编辑部粗略统计了一下,福建文学平均每期收到的小说自由来稿大约是1500篇 数量之多,令我颇感意外 必须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小说好写的时代,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当下,海量的奇闻轶事、八.

3、 《意林》问答漂流瓶 把你所有的疑惑装进漂流瓶,扔向意林吧!你天马行空的问题,会遇到什么古灵精怪的回答这里有神秘嘉宾回答你的问题 茫茫人海,我……你来 1834884小编,你好!我是一个高三文科生,压力大是必然的,但令我苦.

4、 《新农业》2019年理事会单位 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东北丰专用肥有限公司辽宁佳园软枣猕猴桃研发有限公司辽宁锦天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华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

5、 《烹调知识》2019年1~12期目次 卷首语1 6 “吃”话 刘绍义2 6 齿舌之恋 吴 观3 6 吃的味道 刘泳晔4 6 乡愁中的“吃”文化 袁跃兴5 6 美食的境界 王家年6 6 岂能让.

6、 《图书馆论坛》2019年选题指南 无论是过去、现在,抑或未来;无论是纸本、复合本,乃至于完全的数字化,学术期刊都是连接学界与实践界的桥梁,图书馆论坛的定位便是这桥梁上的一块砖石 在密布“数据”与&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