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散文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与中国散文生病了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散文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9

中国散文生病了,本文是散文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散文和生病和中国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我这大半辈子最大的追求和爱好,就是零打碎敲地读点散文和鸡零狗碎地写点散文.然而,近些年的一些现象让我感到,中国散文“生病”了,正在发着“高烧”,说着“胡话”.

中国散文生了“虚假”的病.病征有五:一是由于散文文体变得过于自由,一些写作者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二是文字缺少真诚,写成了生活流水账,空洞无物,寡淡无味;三是有的作者生搬硬套进行“跨文体”的“拿来”试验,搞“嫁接”和“转基因”,使散文的文体“失魂落魄”;四是一些作者和作品逃避现实,回避矛盾,滑入了美丑不分、真假混淆、善恶颠倒、是非模糊的泥淖之中;五是玩无病的文字游戏,导致散文的基本品格与审美形态完全丧失.以上种种,核心就是散文的真诚和真实性受到了严重伤害.

如今,在我们的视线之内,“真实”的散文地盘越来越小,而“虚假”的散文却大行其道.一些所谓的散文,真是越看越不像散文,反而像虚构的小说了.这里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莫言.最近,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莫言散文新编》.莫言在书中说,一个人在写小说时装模作样、装神弄鬼,写散文时何尝不是装模作样、装神弄鬼呢?莫言坦率地承认,自己写的那些散文基本上是编的.他说,自己从来没去过俄罗斯,但硬是写出了两篇长达万言的俄罗斯散记.莫言用自己的写作经验告诉读者,越是没影儿的事,越容易写得绘声绘色,写时千万别心虚,大胆编造就是.

莫言所述,实在令人忧虑.我想起他在东亚文学论坛上说过的一段话:“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的责任,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我真不知莫言那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散文,是否有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熏陶、激励或者引领作用?是否有感动人心的力量?我不禁想问一问莫言:如此“编”散文,你能担当什么责任?这种以胡编和无中生有的手法来写作散文,是不是对散文文体的一种伤害?

第二个是祝勇.这位出版了《旧宫殿》《与梦相约》《文明的黄昏》等20多部散文集的作家,是“新散文”写作的领军人物.他的《故宫的隐秘角落》《郑和下西洋:无迹可寻的旅程》《在故宫》等“历史散文”,基本上都是靠虚构想象写成的.祝勇说,“新散文”领域几乎是一个丧失了艺术标准的领域,这是一场革命;我就是散文的叛徒,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要为散文开创出更大的天地来.他说,散文写作越是“虚构”,就越是“真实”,对于散文中的“虚构”,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与其排斥虚构,不如对它怀有宽容之心.在《故宫的隐秘角落》里,祝勇明显运用了小说全知叙述的手法,大量的文字都是虚构的,通篇靠想象、推理,来还原、历史情节和历史场景.祝勇承认,他的写作手法已突破了传统散文的边界.

但我想不明白的是,历史散文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历史写作本来就经不起推敲,难以还原,难以假设,难以复制,何况这种无限制地使用小说虚构手法,靠头脑加工想象“整容”出来的散文,又能有多少真正的“干货”呢?虽然散文写作的边界需要有弹性,但这种弹性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有节制、有限度,不能天马行空般“弹”来“弹”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虽然祝勇的散文有积极的、创新的东西在里面,但在历史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需要诚实.试想,对历史给予这样的解读,是不是有些随意、任性了?更令我困惑不解的是,“越是虚构就越是真实”这句话,是哪门子逻辑关系呢?未免太怪诞、太奇葩了吧?难道“假”的还能变成“真”的吗?难道两三百年前真实的历史面目,是靠散文作者推演、求证和想象得来的吗?不过,看得出来,祝勇说的“我就是散文的叛徒”这句话,倒还真是一句发自内心的大实话.

第三个例子是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刘亮程.对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争议很大.争议的焦点,在于文中主体“我”,是完完全全虚构的.刘亮程说,他的散文多是在适度虚构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虚构除了情节外,还包括人物.他说:“《一个人的村庄》是一个人的无边白日梦,那个无所事事游逛在乡村的闲人,是我在梦里找到的一个人物.我塑造了一个自己,照着他的样子生活,想事情.”刘亮程还说:“文学是一门做梦的学问”,“最好的文学语言是梦语言”.

刘亮程这段话,让我哑然失笑:这不是矫情吗?这不是在逗读者玩吗?众所周知,散文的约定就是真实性,散文最直接的要求就是现实生活的在场感,本真、本色、本性、本心是散文书写的最高境界,而人在虚幻、恍惚的状态下,怎么能写出真实的生活呢?那种“东扯葫芦西扯瓢”地“扯”出的文字,还能叫散文吗?我的理解是,“真”,是散文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准,散文的真实性甚至比思想性和艺术性更重要.散文一旦掺入了虚假,失去了真诚,没有了真实身份、真实经历,就无法凸显作者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自我.在这个层面上,是不允许以假乱真的.所以说,无论散文的内容、结构、情感、思想、叙述风格和艺术感觉有多么生动、新颖和独特,如果没有直面生活的“真”,都会缺少实在的意义,都是苍白、没有力量的,甚至是虚伪的.如果散文完全可以虚构,完全可以凭空杜撰,这样的散文与小说还有什么区别呢?难怪有评论说,《一个人的村庄》是内容虚化、过分滥情的典范之作,是哗众取宠、故作姿态、不尊重读者的书;他散文中的农村,可能更多的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这一切,不过是后工业时代的意淫而已.

说实话,刘亮程的散文我不敢看太多,看多了如在梦中,场景很混沌,会迷糊.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一个人的村庄》最终获得了冯牧文学奖,但我还是坚持认为,它和他的长篇小说《虚土》一样,列入“散文化小说”更合适.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说了.散文如果没有了真,就是朽木枯枝,就会苍白,就会缺血,是不可能真正打动读者的;如果缺少了真,就是缺少了“钙”,而散文一旦“缺钙”,全身就会散架,不打自倒.用作家王小妮的话说就是,散文写作不能虚假,否则人不死,散文会死的.

说散文得了“虚假”的病,或许是危言耸听,但是,视线内的散文,虚假、虚无、虚伪、虚幻繁殖扩散、甚至泛滥的问题,不能回避,更不可小视.在当下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散文写作的形式与样式、题材与体裁、情节与角度、语言与技巧等确实需要自由,需要开放,需要变化,需要发展,但前提是,不能离开用本真的方式和真实的情感去书写现实生活的形态.这是散文写作的底线.如此,散文才能成为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存在.

散文“生病”了,不是简单的“头疼脑热”,不是一般的“感冒发烧”,而是“重症”,常用药很难见效,需要用特效药治疗,而最为有效的一剂特效“良药”,就是“真”.“真”是散文的生命,是散文写作焕发光彩的源头活水;“真”是散文引导人类精神生活的旗帜,是散文所独有的价值所在.正如惠特曼所说:“一切美来自美的血液和美的头脑.”

此文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散文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散文和生病和中国相关散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论中国现代散文教学的三个关键 内容摘要散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最自由表达的艺术结晶,正是因为这种文体上的自由,因而无论是作品语言、还是文章结构都显得比较“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散文显得比较吃力 汉语国.

2、 1968年中国散文家杨朔逝世 杨朔(191 3年4月28日 19 68年8月3日),原名杨毓晋,字莹叔,山东蓬莱人,中国作家 1929年毕业于哈尔滨英文学校,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7月到达延安,参加了延安文艺界协会,而后.

3、 认知参照点在中国现代散文英译中的应用 【摘 要】当今,文学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优秀的中国文学译本一方面能反映译者的高水准翻译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弘扬中国文化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很好地处理了源语与目的语的关系,缩小了文化差距,促进了不同文.

4、 中国散文诗的诞牛和 李标晶在纪念中国散文诗诞生100周年的时刻,受中外散文诗学会的委托,回顾中国散文诗的诞生和发展的历程,作为散文诗的研究者,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的回顾分三个部分一、是中国散文诗的诞生;二是中国散文诗的百年.

5、 简述中国散文文体 脉络 摘要本文梳理了中国散文文体的发展脉络,明确了现代散文概念的确立形成过程,并对散文创作中出现的新现象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散文 文体革命 审美 真实 虚构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里,散文和诗歌并列为文学.

6、 馆藏民国文献的保护方略以中国刑事学院图书馆为例 关键词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图书馆摘要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源由于大多散落在各类文化机构和档案馆,对其进行保护和数字化处理难度较大 随着国家图书馆提出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