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思维和智慧杂志 大学生思维论文 思维论文 批判性思维论文模板 批判性思维论文范文 批判性思维论文大纲 科学的思维方式参考文献 思维论文格式 思维和智慧投稿邮箱

关于批判性思维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批判性思维的意蕴与其培养:基于激进建构主义的视角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批判性思维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8

批判性思维的意蕴与其培养:基于激进建构主义的视角,本文是关于批判性思维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和批判性思维和激进建构主义和视角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崔诣晨 刘青玉 李凡姝

[摘 要]批判性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批判式创新,对于思维的逻辑角度和及辨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已然成为创新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核心品质.激进建构主义从认识论和科学哲学层面,为发展与应用批判性思维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批判性思维独有的的建构特性,研究者依托激进建构主义的认知加工模式,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双向性”教学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和课堂教学实践,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以课堂学习共同体为操作平台,对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和学习情绪等)进行系统解析,从而搭建批判性思维形成与发展的适度空间与环境.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激进建构主义;高校;学习共同体

[作者简介]崔诣晨,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格与心理健康、社会认知理论与发展(南京210037);刘青玉,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南京210037);李凡姝,南京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人格与心理健康(南京210037)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苏格拉底式发问的重要思维源泉,20世纪初由美国教育家、“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杜威(J.Dewey,1933)首次提出.[1]经过近30年的发展,批判性思维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体系建设中日趋成熟.这一思维模式在我国的教育中并不是无迹可循,孔子曾提及“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孟子也曾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批判性思维”(也译作“申辩式思维”)旨在决定个体信念与行动的合理性(reasonable)与反思性(reflective)思考方式.近些年,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改革目标将批判性思维列入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核心素质.教育实践证明,批判性对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其贝叶斯推理成绩有显著影响.[3]对此,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的必然选择.[2]

批判性思维是求真务实、解放思想的精神态度与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技巧的结合,它以理性、多样性为“指挥棒”,不断寻求真理和决策的合理性.如何使批判性思维不成为抽象、空洞和教条式的课程?需要从新的视角理解批判性思维的理论逻辑,努力探索新的思维模式.

一、批判性思维的意蕴

在哲学理念中,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为质疑、否定、反省和批判.根据杜威的理论,个体应当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应当根据既有知识结构,对他人观点采取批判式分析,既不全盘照收,也不盲目信从.国内外后续的相关研究都或多或少地渗透了这一思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概念是由美国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主任保罗(R.W.Paul,1993,2006)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它是一种主动、持续和缜密地解析、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过程.”[4-5]简言之,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要素在于解决问题之前进行思考并作出延迟判断.依据这一概念界定,批判性思维的静态要素得到彰显,而其动态认知加工机制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体系变革所兴起的“批判性思维”运动,批判性思维研究受到了激进建构主义的深刻影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相比,是一种有关知识与学习的理论,它是在行为主义普遍流行后,逐步受到认知学派青睐的一种创新型学习理论.因此,该理论的提出代表了一种新型教育模式.20世纪80年代,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Piaget)主张,建构主义是对传统教学和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其理论基础表现为:“施动者的主动性”、“结构互动”和“身份认同的建构”.这三个层面的交互作用彰显了个体的能动性以及在塑造行为方面的作用.[6]此外,建构主义逐渐发展为一种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认识论或方法论,并对不少国家的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建构主义的独特性,其分类标准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冯·格拉斯费尔德(E.vonGlasereld)依据知识建构的主观性,提出了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constructivi)的新理论.[7]他认为,客观性是观察在没有观察者的情况下能够被进行的一种“荒唐想法”,因此,“人们定义的所有知识仅存于头脑中,思考的主体也只能在自我经验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这一论调,使激进建构主义划入了“极端”误区.[8]但这些看似“荒唐”的激进观点,却获得了量子技术、建构主义神经生理研究的支持.[9]简言之,激进建构主义作为一知识论和科学观,说明认知主体根据自身经验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实践,单独构成了主体自身的独立意识和主观世界.

批判性思维与激进建构主义都强调知识并非认知主体被动获得,而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内积极主动寻求外援而获取的.它们共同遵循一条核心原则,即“知识的功能是适应并服务于经验世界的组织,而不是对本体论的客观现实的发现”.[10]与此同时,激进建构主义还在认识论层面以及科学哲学层面,都为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究其来源,批判性思维根植于古希腊哲学的怀疑主义(即否定客观实在能被认识)和主观主义(即每种认识都依赖于主观条件).[11]随后,康德的批判哲学诞生.它是从“知识依照对象”到“对象依照知识”的哥白尼式认识论的颠覆性转变.这种科学哲学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有机结合,与神经生理、认知神经等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为社会个体的批判性思维发展供给了丰富的“营养”.显然,激进建构主义所探讨的“系统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老三论”中的信息论、系统论与控制论,而是在一般系统论基础中衍生出来的自生产、自组织与自反馈的新系统论.[12]从生命系统角度进行考量,自组织和自生产是生命持续的过程.由此推论,任何一个有机体毫无例外,都以自身组织的产生和存在为前提条件,以演化和发展为结局背景.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也是一个具有自组织、自生产与自反馈机能的有机系统.神经网络系统所具有的自组织与自反馈过程,对于人脑结构的发展与机能完善,是必须且至关重要的.在宏观世界的大尺度上,人脑特有的神经区域联结特定的反馈信号,使得个体具有独一无二的的感知觉和思维方式.激进建构主义有关控制论的描述中隐喻地透露出其对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作用,其中最生动的论述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达尔文驳斥了拉马克有关“自然环境总是会以某种具体方式来正确指导生物有机体,使其改变生命方式以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论断,辩证指出,“生命有机体需要通过尝试错误,才能寻找到适应自然的方式”.[13]这种基于生物学认知基础的研究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科学哲学意义上的方向指引和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无论是思维形成还是生命机体运转,均在反复试错过程中形成主动适应机制,从而避免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干扰.

批判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有意识向后延长思维判断时间.鉴于批判性思维所具有的建构性,研究者依托激进建构主义的认知加工模式,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当批判性思维进入高校课堂教学领域时,其教学理念具有双向引导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建构信息,并内化为于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先前的认知结构进行重建.因此,这些知识与经验并非被全盘吸纳,而是经历了二次建构.这一教学理念恰好与批判性思维方式重叠.美国教育协会据此编制了一套标准化量表,并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操作性界定(即合理运用正确的逻辑方法探究新的问题,开展独具特色的思考).[14]因此,这一时期对批判性思维所做的探究,实际上已切换到另一个理论层次,即“比较恰当地应用反向性思维的怀疑态度,来认真研究目前所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可见,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态度,更是一种认知能力.

二、激进建构主义视角中的批判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通常表现为:对所学知识认真分析和归纳,并对其真实性和学术价值进行独立判断;对他人观点或行为进行批判性评价,同时也对挑战性问题做出独立回答.[15]美国不少知名大学在推行批判性思维活动时以此为蓝本,通过反向思维,修订了有关学科教案,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进行了相应改革.有鉴于此,激进建构主义视阈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基于以下路径:

第一,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主体化建构.激进建构主义强调,大学教学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自主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大厦”.那么,教师扮演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激进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塑造激励环境的过程,对信息迁移或行为改变并未产生直接影响.按照激进建构主义的动机观,如果已有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那么批判性思维就会被顺势激发而促使学生进行知识建构.[16]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有益建议,而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

第二,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现实化建构.教师应当选择性提供基础知识和多方面信息,向学生描述构建当前事物的理论意义,为建立和加强批判性思维准备足够的理论信息.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是从批判地提出问题开始的,而提出问题的过程并非盲从、无目的,而是基于自身经验世界的知识储备,否则便陷入“为批判而批判”的悖论中.[17]因此,提出问题是批判性思维的先决条件,而先前知识积累则必不可少,这也正是具有一定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个体才能完成的目标.

第三,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多元化建构.客观事物的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的特殊性以及个体差异性使得“一元化”应试教育相形见绌.一方面,这种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仍以“知识性”和“技能性”两个维度为整齐划一的标准,具有工具化和功利化倾向;另一方面,该评价方式的突出表征是机械和单一,只注重考查升学率,驱使学生被迫接受知识,而不去追问知识的真实来源和社会价值.基于这样的教育体制,学生思考问题多靠直觉直观,缺乏求真务实、反思领悟精神;学习过程盲目盲从,难以融会贯通,从而未能达到“知行合一”.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想

基于激进建构主义学习观,Boyer(1995)公开发表《学校:学习共同体》一文,标志着“学习共同体”模式开始应用于高等教育.文中指出,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在课堂上建立起“学习共同体”.[18]美国范登堡(Venderbilt)大学认知与技术研究中心(CT)进一步将学习共同体的内涵阐释为“支撑复杂学习的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强调共同的信念和愿景,强调学习者分享各自的见解和信息,鼓励学习者通过探究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19]

高校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师资队伍、校园文化与外部环境持续不断地进行信息输入与输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所高校可以看成是一个小型的有机人工系统,其特征是目的性、开放性、社会性和脆弱性,且这几个特征之间密切相关.目的性,指高校管理系统的运行是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特定需要;高校建设需要外部环境提供各种物质、能量与信息,从而具有开放性;高校发展既依赖外部环境又受其影响,所以彰显出鲜明的社会性.高校在硬件建设与人才培育方面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校园文化发展的脆弱性,即校园文化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外部环境强有力的干扰和抑制.在此基础上,作为其内生的微观调控模式——学习共同体应运而生.按照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者需要通过课堂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思维交流,并运用自身知识结构与技能对新事物进行批判性思考.事实证明,这些方式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见图1).

如图1所示,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连续性过程中,激进建构主义与批判性思维形成了同向融合、相互重叠、互为依存的关系.批判性思维分为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两个部分.其中,批判精神产生于问题提出阶段,它起源于激进建构主义研究中经验世界的知识储备.若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则提出的问题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与此同时,外界刺激(如新语境形成、外界环境变迁、他人态度等)都是激活知识建构的载体,继而引发批判性问题的提出.批判能力表现在分析评估、推断说明和自我管制等方面,它出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阶段.作为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环节,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非单靠个人思维,还需要群策群力以激发集体智慧.由此推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义深远.所谓“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下,相互交流学习资源、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统一体.

如何将高校的课堂学习共同体与传统课堂讲授相区别,并合理运用于各不相同的教学环境,需要对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各种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学习状态等)进行系统解析,从而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第一,转变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法转变为知识建构法,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对此,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对新事物提出批判和质疑,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论提出修正意见或完善方案.第二,创新教学内容.首先,准备贴近生活的具体案例(最好是颇具争议性的案例),让学生先自行分析研究,将学习融入具体情境,学习知识建构的全部过程;其次,不过分依赖课本教材,不断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再次,挖掘学生的思维活性,开拓其观察视野,使其将知识与能力看作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第三,重塑师生关系.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由主导角色已经转变为辅助角色,而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思维的建构者.正如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所言,教师必须始终抱有“学生有能力进行独立思考”这一信念.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第四,保持学习状态.学习与思考过程并非纯理性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情绪状态、学习动机)给予必要的关注,从而优化学生学习效能.研究发现,当个体持续保持学习热情时,其学习效能将得到有效激发并稳定增长,从而促进思维最优化.[20]

批判性思维正是新时代极其渴求的创新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核心品质.[21]从激进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出发探究批判性思维的价值意蕴及其可行性,以课堂学习共同体为操作平台,建立合作式、反思式的学习关系[22],搭建批判性思维形成与发展的适度空间与环境,从而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繆四平.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启发[M].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6.

[2]毕景刚,董玉琦,韩颖.基础教育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六个前置性问题[J].教育探索,2018(2):17.

[3]史滋福,李波,龙超钥.明晰因果关系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作用[J].教学研究与实验,2018(1):88.

[4]Paul.R.W.CriticalThinking:HowtopreparestudentorarapidlychangingWorld[M].SantaRosa,CA:FoundationforCriticalThinking,1995:57.

[5]Paul,R.W.Criticalthinking:Learnthetoolsthebestthinkers[M].NewJersey:PearsonPrenticeHall,2006:46.

[6][美]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75.

[7]VonGlasereld.KeyWorksinradicalconstructivi[M].Rotterdam:SensePublishers,2009:76.

[8]董毓.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64-70.

[9]张红霞.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2003:79-84.

[10]周超,朱志方.逻辑、历史与社会:科学的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65.

[11]Hitchcock,D.Theeffectivenessof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incriticalthinking[J].InformalLogic,2004(3):183-218.

[12]TirunehD.T,VerburghA.Effectivenessofcriticalthinkinginstructioninhighereducation:Asystematicreviewofinterventionstudies[J].HigherEducationStudies,2014(1):1-17.

[13]赵明仁,黄显华.建构主义视野中教师学习解析[J].教育研究,2011:25-28.

[14][奥]卡林·诺尔.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M].王善博,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24-26.

[15]Gabora,L.Ananalysisoftheblindvariationandselectiveretentiontheoryofcreativity[J].CreativityResearchJournal,2011(2):155-165.

[16]Boyer,E.L.Thebasicschool:Acommunityforlearning.Princeton[M].NJ:The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1995:32.

[17]张建伟,孙宴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8.

[18]高奇琦.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合流及其发展路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3):87-110.

[19]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19.

[20]凌斌,王重鸣.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识别与开发策略模型:基于建构主义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3(4):701-710.

[21]彭微,刘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5(5):115.

[22]徐东,姜永燕.幼教名师学习共同体助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原则、困境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5(5):26.

简而言之:这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批判性思维和激进建构主义和视角方面的批判性思维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批判性思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摘 要长久以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上,忽视了学生分析能力、知识总结能力、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中出现了思辨缺席症 为了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要求,必须要注重.

2、 高中生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 摘要高中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批判性思维缺失有很大关联,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写作过程的三个环节,并与提问结合起来,是帮助学生多角度.

3、 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赵庆 黄玉兰(武昌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摘要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引出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及必要性;分析影响我国当代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缺失的原因,并在这些原因下所引发的.

4、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内容摘要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无论对大学生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还是对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大学教育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基于这种.

5、 培养高职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的策略探赜 历史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因为历史的背后站着“人”,“人”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进步并撰写了历史,当后人去翻阅时,能从字里行间去深入体味、去回望、去思索 历史.

6、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批判性思维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布鲁克·诺埃尔·摩尔和理查德·帕克合著的批判性思维这本书中对批判性思维的解释是“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我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