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农村建设论文 城乡建设杂志 建设法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水利建设和管理杂志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结论 建设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论文 行政建设论文 建设工程成本控制论文

关于建设相关论文范文集 和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区域识别等3则方面论文范文集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建设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30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区域识别等3则,本文是关于建设相关硕士论文范文与国家公园和识别和潜在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区域识别研究

虞 虎 钟林生 曾瑜皙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其建设对于科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家公园区域承担着国土生态安全、典型生态系统和景观保护等方面作用,如何在国土地域广阔、多种保护地交叉重叠、生态类型系统多样的基本国情和前置条件下,遴选出国家公园潜在区域,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国家公园是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资源的自然生态区域,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是中国国土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科学界定国家公园内涵是建立国家公园潜在区域识别的前提和关键.国家公园功能价值随着国家和社会意识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基本原则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及其生境,兼顾教育与游憩的功能”这一框架下确定参考指标并具有差异.

论文基于国家公园开始建设阶段就考虑国家公园体系的“顶层设计”“体系化”全局问题,打破已有保护地的范围认知,从全局出发评价国家公园潜在区域.同时,探讨国家公园潜在区域遴选技术方法,为中国国家公园布局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论文基于国际经验、国家公园功能和政策内涵,依据国家公园主导定位和生态系统服务理念,构建了包含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重要性、原真性、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价值与人文遗产价值6 个关键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进行单一要素层评价和多指标空间叠加分析,再结合中国生态地理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和省级行政区管理等因素进行比对和范围遴选提取,初步确定了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潜在区域.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原真性的高值集聚区域具有趋同性,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的区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也较高,原真性保存较好.中国三大阶梯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叠加分布特征明显,东西部潜在区域的面积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空间连续性较强,潜在区域的跨界性较为明显.初步遴选出55 处未来可以重点考虑建设的陆地型国家公园潜在区域.

《自然资源学报》第10期

长三角城市土地稀缺与土地利用效率的交互影响

龙开胜 李 敏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大多数城市土地资源,尤其是“后备”建设用地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约束,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空间,无疑要提高资源的技术利用效率和社会利用效率.但稀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并不一定会缓解资源稀缺程度,因为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会加速资源总量消费,反而会使资源更加稀缺,这在水资源、渔业资源等研究中得到证实.对于城市土地而言,随着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如果缺乏有效的城市外延控制措施的配合,城市人口和经济总量扩张必将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数量迅速增长,由此导致城市规划范围内可供给的建设用地不断减少,城市土地尤其是建设用地稀缺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城市用地规模的持续盲目扩张,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长此以往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改善.因此,科学阐述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稀缺程度之间的关系,协调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限制城市土地面积扩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基于现实存在的资源稀缺性,探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其资源、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由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土地剧烈变动和人口迅速聚集的热点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紧缺,并且伴随着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偏低的现象,以这一区域为研究对象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为了更好地揭示城市土地稀缺和土地利用效率的相互作用,论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土地为研究对象,借鉴传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考虑非期望产出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探讨土地稀缺程度对于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土地利用效率对土地稀缺程度产生的冲击等核心问题,旨在揭示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稀缺的交互影响.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和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研究时段内,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对土地稀缺具有负向冲击累积作用,但土地利用效率对土地稀缺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小,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尚未明显缓解土地稀缺;(2)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稀缺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带来长期显著负向冲击,土地稀缺对土地利用效率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超过50%,表明城市土地稀缺增加对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但土地稀缺对传统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结论为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稀缺的缓解,既要强化建设用地面积管控,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盘活闲置用地,也要重视土地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副产品”的管制.

《中国土地科学》第10期

象山港水体的磷酸盐及其对赤潮的潜在影响

杨 志 冉莉华 徐晓群 季仲强 朱 勇 陈倩娜 陈建芳

近些年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过量的营养盐(主要是 N、P)被输入到河口和近岸水体中,导致河口和近岸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赤潮).藻类和这些生物死亡后,细菌会分解这些生物有机体,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 物由于缺氧而大量死亡.鉴于富营养化给水体环境带来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磷酸盐作为主要的营养盐之一,认清其在河口及近岸水体的主要来源及相关的地球化学过程,将为治理和保护水体环境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象山港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偏北, 北靠杭州湾, 东侧为舟山群岛.位于29° 23´-29° 49´N和121 ° 25´-122° 00´E 之间,是一个纵长约为62.8 公里,面积为563 平方公里的狭长型半封闭海湾,港内平均水深10 米左右.2017 年秋季在象山港观测到的磷 酸盐 浓 度 的 平 均 值 为(1.88&plun;0.31)μmol/L,与 2002-2005 年同季节观测到的结果相比(小于1.2 μmol/L),磷酸盐浓度的增加超过了50%,N/P 值由高于40 下降到29 左右,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象山港内引发藻华的藻类种群发生变化.论文研究通过分析象山港海域表底层水体磷酸盐的分布特征,结合表底层次的硝酸盐和盐度,探讨象山港海域磷酸盐的来源及其分布特征的控制机制.

根据2012 年5 月和2017 年10 月在象山港海域的调查结果,研究了象山港磷酸盐的来源、分布和消耗.磷酸盐浓度在两次的调查中均呈现由港顶向湾口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港顶区有较高浓度磷酸盐的输入,可能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海水养殖.磷酸盐、硝酸盐和盐度在象山港外湾的分布特征说明长江和钱塘江是外湾水体磷酸盐的一个重要来源;此外,磷酸盐、硝酸盐和盐度在牛鼻山水道和佛渡水道的差异分布说明,陆地径流可能经由佛渡水道向象山港贡献了一部分的磷酸盐.内湾水体的磷酸盐分布受控于内外湾水体混合和浮游植物的同化作用,磷酸盐在水体停留时间较长的内湾发生了明显的消耗,相比于保守混合模型的估算值,磷酸盐在象山港内湾中的净消耗比例在2012 年5 月和2017 年10月分别约为20% 和9%.2017 年秋季观测到的磷酸盐浓度[(1.88&plun;0.31)μmol/L] 与2002-2005 年在同季节观测到的结果相比增加超过了50%,N/P 值下降明显,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象山港内引发藻华的藻类种群发生变化,同时也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赤潮.

《海洋学报》第10期

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国家公园和识别和潜在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建设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宗教外交中的中国图像和建设以福建民间信仰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互动为例 摘 要宗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互相交织的形态沿着“海丝”向各国传播 站在国际文化战略高度,宗教领域的民间外交可视为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角度挖.

2、 差序格局的消解和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 (东北大学 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4)摘要当代中国处于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传统社会“差序格局” 下形成的自我主义价值观、普适性道德观念的缺失和“圈子文.

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要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既要立足自身实际,又要注意借鉴域外国家的有效做法 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重视立法作用和政府主导,让学校、家.

4、 国家、民族、社区美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沈兴菊Ray Huang摘要美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以国家为主导,注重国家意识,定位服务功能,体现其教育理念,并在此过程中将管理和利用模式由开始的保护转变为现在的保护与利用并行,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成功.

5、 中国东盟合作和亚太区域秩序的构建 【内容提要】当前,亚太地区出现了由中美日及东盟四大力量占主导的新的多极化格局 在影响亚太地区秩序构建的四种力量中,东盟这一极可能是最弱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无论东盟倒向哪一边,都会使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