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经济论文 论文查询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对周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硕士论文 生态系统社区精神康复文献综述 生态文化旅游论文集 关于生态经济的论文 单片机入门系统的开题报告89s51 会计信息系统参考文献

生态系统类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的平衡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生态系统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0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是生态系统类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高等职业教育和生态系统和就业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胡立

摘 要: 在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中,从毕业生入学到就业,毕业生主体—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营养”关系常常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就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就业价值生态、就业质量生态、就业结构生态和就业制度生态息息相关.只有把握好毕业生这一主体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毕业生从“输入—转换—输出”这一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通过预测就业生态行为、建立就业生态预警监测机制,共同营建以就业质量为核心的就业生态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建设,营造以就业价值为核心的社会观念生态圈.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平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2-0044-08

收稿日期:2015-01-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资本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CIA140191).

作者简介:胡立(1983-),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是以毕业生、就业、环境三者之间关系为核心的动态、互生的系统.各生态因子之间是彼此联系、动态发展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不断运动、变化.任何一个要素或环节的破坏或失衡,都会影响到就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一、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

(一)教育生态系统

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主要研究教育与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1](P2).教育生态学把教育和生态环境联系起来,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生态学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教育生态的平衡、失调或良性循环等都是其基本规律.

教育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它不论大小,都有其组成成分和结构.但是其外部环境不仅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还包括社会的、规范的环境因子[1](P97).教育生态系统属于人工制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反馈功能,对改变了的输入与输出,会产生正反馈或负反馈作用[1](P2).教育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最高、最复杂的层次,其生态主体与环境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而是更加多维、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多元关系.教育生态系统可分为宏观系统(如整个人类)和微观系统(如一个学校),从其功能来看,它以出成果、出人才为中心,是多因子的复杂系统.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

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处于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输出”阶段,是一个由毕业生主体和周围就业环境组成的系统.它本身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不仅有用人单位的内部结构,还有它从高职院校、社会环境中获得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组成的外部结构.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任,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就业质量.高职教育的就业主体与影响其就业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构成一个系统,即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是对就业质量的静态描述,而是描述毕业生从入学—就业—就业后的整个过程中与周围的就业环境中间输入—转换—输出—反馈相互影响或制约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主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的非线性关系.从主体和环境的角度看,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的组成关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个体、社会都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群体的环境.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是由就业质量生态、就业结构生态、就业观念生态、就业制度生态组成的综合体系.这四种生态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其相互作用通过就业主体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来实现,使系统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2].因此,当系统不平衡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整体出发,从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与调控.该系统平衡则表现在:就业数量与需求量基本一致;毕业生就业后续发展适应岗位要求;社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基本对接;就业制度利于毕业生成长.

就业观念生态由毕业生个体的就业观念、社会观念环境及毕业生就业群体的就业观念构成,其形成离不开整个职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与政策对就业价值的引导.它能够帮助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是就业理性行为的思想基础.就业结构生态受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及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等影响,其失衡将导致“招聘难”与毕业生“就业难”,是影响就业质量生态系统最深层次的原因.它为毕业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就业制度生态由学校的就业制度、政府的就业政策对就业的政策导向与影响构成.它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专业对口度的关键要素.政府不同时期的就业政策对毕业生的就业行为产生影响.就业质量生态由学校的课程提供、用人单位的校企合作程度以及毕业生群体的就业质量构成.若误解“就业导向”的基本内涵,把“为就业而就业”的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中,将会导致毕业生后续发展能力不足,无法实现这一系统的良性循环.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的提高能缓解“招聘难”与“就业难”的矛盾,有利于维持就业生态的稳定.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是以毕业生的就业生命成长为主导、以社会就业观念环境为依托、以就业质量为命脉、以就业结构为平衡点、以就业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就业制度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子系统中各要素的平衡

在由就业质量生态、就业结构生态、就业观念生态、就业制度生态组成的高职就业质量生态系统中,各资源子系统的持续再生能力、环境子系统的自净消化能力、教学子系统的质量生成能力、服务子系统的生态补偿能力及生态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创造能力,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核心力量[3].毕业生主体的积极认知以及社会就业文化影响就业观念子系统的自净消化能力.就业观念环境、产业结构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则影响就业结构子系统的生态补偿能力;学校课程和实习生态环境决定了就业质量子系统的承载能力;学校就业服务以及政府就业政策导向为就业制度生态环境的净化提供保障;在就业生态系统中,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共同为就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能量流.那么,系统中四种生态如何实现平衡呢?

(一)就业观念生态——社会观念、毕业生认知、学校就业引导的平衡

平衡理论的焦点始终是对准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着的主体,是同他自身以外的各种事件、人、观念、文化等环境因素紧密相联的.他的体验取决于他与其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的关系的状态.正如海德所提出的认知平衡理论,可以通过P-O-X三角关系进行描述.主体本人为P,他以外的其他人为O,事件为X,这三者构成了环状的封闭系统,被称为P-O-X三角.每个具体的P-O-X三角都属于某个特定的个体,隐含在他的心理活动中.

在图2中,P为毕业生,X为社会就业观念,O为P所接受的教育.若P本身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家庭或学校教育给予了正确的引导,那么P—O—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若P本身有比较正确的就业观念,但进入高职阶段学习以后,发现其学长都将高薪、沿海地区就业作为自身就业选择,而不顾个人实际情况,那么P—O—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原有就业观念.

社会观念生态的平衡主要表现在个人就业观念、学校就业价值观念以及毕业生群体就业观念的协调.对于社会就业价值观念而言,应克服“学而优则仕”的偏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与其他群体的就业一样,都是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并非“低人一等”,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也应更多注重个人能力与兴趣爱好,而不应过多注重外在条件.

(二)就业结构生态——毕业生、企业需求、社会产业结构的平衡

系统,需要达到三个层次的平衡:一是系统与自身所存在的环境保持平衡;二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平衡;三是系统内部结构保持平衡.系统的三个层次的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就业率高并不代表就业质量生态系统的平衡,系统内部结构同样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因为系统结构决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系统结构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业系统的平衡还应体现在就业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和谐.就业结构生态包括社会经济结构、企业产业需求和毕业生能力结构,其平衡表现为三者的相互协调(如图3所示).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平衡、同一产业内部间的不同岗位的数量之间的平衡、毕业生的数量与企业需求的平衡、毕业生能力与岗位能力之间的平衡.结构生态的平衡不但要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量”达到基本平衡,更重要的是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能满足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质”的需求,这样才能实现初级技能人才—中级技能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的成长,从而填补产业结构链中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各行业需要的毕业生数量与实际需求的不对等,会导致某些专业的毕业生过剩;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用人单位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可高职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后不能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相匹配,这也是就业结构生态不平衡的表现.

(三)就业质量生态——课程提供、企业参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借助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金字塔营养级来实现的[4],毕业生的营养既来自于基础教育,也来自于进入高职院校后其学校和企业的双向培养.如图4所示:在就业质量子系统中毕业生、学校、企业也形成一定的三角关系,若企业和学校这一合作的生态链条脱节,则会导致毕业生的后续就业能力不足.校企合作的程度影响就业质量生态的平衡性,如毕业生只与学校发生联系或毕业生与学校发生的联系较多而与企业发生的联系较少,都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同样,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过多或过少也会产生不平衡,学生只在企业实习实训,大学校园文化熏陶的缺失不利于毕业生的成长;若毕业生不去或很少去企业实训,则其实践能力会明显不足.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生态位定位不明确的现象,与中职、本科生等群体相比,“技能性”特质并不凸显,甚至存在生态位重叠.这与学校的课程提供、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训等院校行为生态密切相关.学校的课程—企业的顶岗实习—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之间形成一条就业质量生态链,任何一环节的薄弱或缺失都会直接影响就业质量.院校和企业的行为生态是就业质量生态的生命线.

就业质量生态的平衡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群体不但能胜任当前的工作,而且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高和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满足度高,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也较高,毕业生群体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

(四)就业制度生态——政府政策、企业制度、学校就业制度的平衡

就业制度生态是维持就业生态系统平衡的保障.政府政策的落实离不开企业的制度支持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制度的执行.就业质量提高必须基于体制机制的变革.只有找到企业、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平衡点才能维持就业制度的平衡.如图5所示:就业制度生态中只有以“政府政策的制定—企业政策的落实—学校制度的执行”为媒介才能维系就业制度生态之间的平衡;这个平衡点嵌在毕业生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之中.政府的就业制度得到企业的支持和学校的落实,使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得到质的改变,其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就会增强,“输入”到职业教育系统中的数量更多;随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输出”到就业系统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就业制度生态是实现毕业生就业—招生—人才培养—高质量就业—更优质的生源—更完善的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的保障.

就业制度生态的平衡主要表现在政府就业制度、企业用人制度与学校就业制度的协调发展.政府要有切实可行的就业政策保障毕业生就业群体依靠自身能力“谋一技之长”;学校在就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应能积极考虑毕业生群体的根本利益,更多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服务,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实行动态服务;企业在兼顾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应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做到毕业生的职业成长有政策与机制的保障.

总之,在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中,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结构以及维持就业结构的就业制度之间只有形成一种持续与和谐的关系,才能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不协调,系统便会呈现出“非常态”的特征,系统就会面临失衡的危险.

三、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的失衡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湖南省6所高职院校2015届1?893名高职院校毕业生和2011~2014届624名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生态调查”.问卷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从对高职院校学生现有的教育现状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就业结构以及就业制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衡或破坏.

(一)就业观念不协调

社会对就业价值判断存在偏差.在“史上最难就业季”,职校毕业生虽然成为企业抢夺的“香饽饽”,然而高职教育却还是没有扭转在考生和家长眼中“下下签”的尴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未能真正形成,从而影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高职毕业生就业被认为是大学毕业生中最低层次的就业,这必将导致:社会急需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毕业生不愿意从事专业领域相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定位出现偏差:41.37%的毕业生期待“管理”工作岗位,在他们看来,做管理相对更“体面”.而事实上,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期待超过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毕业生个人在就业时,多注重薪资待遇等外在条件,存在就业价值的非理性考量.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为66%)[5](P66),其比率比“工作与专业不相关”、“发展空间小”、“不符合自身发展兴趣”的比率要高.应届毕业生择业所考虑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中,“工资水平及福利”排在首位.根据麦可思研究对13.8万2014届高职毕业生问卷调查的结果:高职高专院校中有6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且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率最高的用人单位是300人以及以下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占51%)[5](P14),与毕业生所期待的大企业相差较大.本研究中1?893名应届毕业生期待民营企业的仅占14.84%,而对某职业院校毕业生一年后的发现,86.67%的毕业生就职于民营企业.在就业岗位期待、就业单位类型以及薪资期待等方面,毕业生的期待值都大大超过了实际情况.

(二)就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用人荒”的窘境是就业结构性失衡的外在表现.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往往快于高校培养专业的人才速度,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6].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胜任力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匹配,是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结构危机的内在原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后很难胜任高技能工作的岗位需求,从而导致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毕业后因为不能胜任专业岗位而从事了专业不相关的工作甚至失业.比如在高尔夫行业内,毕业生三年后仅有30%的学生进入高尔夫行业,有的院校甚至不到10%,然而现实的需求是绝大多数的球场都紧缺高尔夫专业人才.这种人才市场供需矛盾问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机制和质量与市场岗位需求的不匹配问题.

毕业生对就业地点、薪资待遇的预期与实际工作地点和实际岗位所提供的待遇的差距也是就业结构危机的突出表现.企业需求与毕业生选择导致了就业结构的错位.许多用人单位抱怨招不到合适人才,企业处于缺人待补状态,而求职愿望强烈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合理的职业期待与职业规划,双方需求的差别导致“招聘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结构的失衡成为了就业系统失衡的深层次矛盾.

(三)就业质量不理想

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较高,但其就业后的后续能力不强的现象十分普遍.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或从事与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这种现实的背后也随之凸显另一种尴尬——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7].高等职业教育肩负有成就“职业人”的特殊品质的使命,“职业人”的内在能量未被激发.

高等职业教育在如何提高就业质量上仍面临着挑战,而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是就业质量的生命线.高职教育质量报告,展示了高职院校的投入质量(办学资源条件)、过程质量(政府引导和校企合作)和结果质量(学生发展和服务贡献).可是仍有一些院校管理不够规范,与依法办学还有较大的差距[8](P57),这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不理想.某些行业存在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与专业对口度低的现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就业满意度最低的职业为“餐饮服务生”、“半导体加工人员”,均为30%.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行业为“基础化学用品制造业”、“纸产品加工制造业”,均为36%[9].就业满意度与专业对口度是就业质量的显著特征,也是影响下一届毕业生就业选择和就业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些现象折射出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问题.

本研究从2010~2014年这5年内毕业的624名高职院校往届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发现,毕业生职业转换率高、自我期待值偏高、专业满意度不高、专业对口率较低等现象存在.高职毕业生获得初职之后的1~5年内,发生过职业流动的为484人,没有发生过职业流动的是140人,前者占78%,后者占22%.在专业对口度方面,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6.91%,不对口率为43.09%.在专业不对口的原因调查中发现,个人职业规划不打算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占21.13%,难以在理想就业地点找到专业对口工作占23.28%.从往届毕业生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矛盾依然存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就业满意度等方面仍不理想.

(四)就业制度不健全

就业制度生态是政府就业政策、企业用人制度以及学校就业指导政策的综合体系.就目前而言,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缺乏动力和有效性,已经成为制约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内涵发展的瓶颈问题[8](P58).

刚毕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相比,其实践技能处于弱势地位.但不少用人单位不是看重学生的素质和对岗位的适应性,而主要依据毕业院校、性别、学历层次以及社会关系等来决定是否聘用.调查表明,有几乎一半的大学毕业生认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同样重要[10].因此,在保障唯“能力”而非唯“学历”、唯“关系”的用人制度上存在非“常态化”趋势.

对于政府而言,虽然毕业生就业制度在不断完善,但在具体的保障制度设计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就业激励机制仍需完善,促进经济增长与毕业生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成为现实的需要.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社会关系缺乏、就业政策限制、不公平竞争影响等成为毕业生就业阻力背后的制度障碍.

对于学校而言,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缺乏长效机制.有的学校在毕业生顺利签约后,其就业服务工作就划上了句号.而事实上,按照以学生就业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就业指导不仅要关注毕业生是否就业,更要关注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状况.就业跟踪与反馈制度成为目前学校就业制度的一块“短板”.在一项有关“高职院校就业生就业生态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受访的624名往届毕业生中,母校经常对其展开就业跟踪服务的只占7.68%,而表示“几乎没有”的占41.34%,“极少”的占22.22%.

四、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回归平衡的策略

教育行为生态是指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发挥教育行为整体效应的行为平衡关系,以环境为*,受思想、观念、规范、目标、意志等支配和驱使的各类教育行为集合而成的系统状态[11].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应该协调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就业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协调发展,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

(一)建立以就业价值为核心的观念生态圈

毕业生是就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就业主体如何在各种环境的影响下做出积极、主动的适应是生态系统条件的关键因子.要实现个人认知生态的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应对外来危机是毕业生个人认知生态圈平衡的根本.尽管目前社会对待高职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但随着“人人出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对待职业教育的观念会逐步转变,高职教育的就业价值观念也会逐步实现“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和个人选择的统一”,也就能体现“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1](P149).

如何让毕业生有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是院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毕业生个人观念生态圈的平衡,需要生态化的养成教育.一是要以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多方形成对高职学生生态行为养成教育的合力,并且作为毕业生职业品格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二是要从建立和健全就业生态政策和法规、社会舆论导向机制、就业指导保障机制等方面为高职学生生态就业行为养成教育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机制.三是要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生态意识的渗透等方面推动毕业生生态就业观念与就业行为养成教育的开展.毕业生就业期待值的调整,职业规划的合理调整以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运用,都是缓解毕业生就业理想与企业现实需求矛盾的良方.在合理就业价值引导下,高职毕业生成为企业所需的“有思想、有本事、有品德”的“高技能型”人才便成了可能.

(二)建立就业生态预警监测机制,适应就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消极的,而应是主动的.为了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及时准确地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建立就业生态预警机制十分重要.在学校—人才市场这条就业的供需链条上,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之间需要建立敏捷的生态链接,也就是需要对这种供需关系进行预测.如果预测不准确导致供需关系失衡,将会导致毕业生不得不从事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者无法胜任专业相关的工作.

就业生态行为的预测主要通过对就业生态主体在院校行为生态圈、实习实训生态圈中的行为以及往届毕业生的反馈中来实现.学校通过对毕业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对行业发展需求的预测来调整院校的课程管理、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管理,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朝生态式方向发展.企业在产业结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提高的新经济常态下,需要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出预测,并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保持校企之间的天然血脉联系.政府在就业生态系统的预测中,起着政策导向的作用,它对于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就业起着“催化”的作用,也是促进其生态平衡的主导因子之一.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建设

高就业率的高职教育吸引力不强、毕业生再就业能力和个人发展受限、职业流动和职业转换率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动态课程体系来加以调控.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来找寻影响就业生态危机中的致病环境因子,能在预防和应对危机中起到重大的作用.一是要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参与课程建设,建立以毕业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二是要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纳入到课程体系,以毕业生的职业人所需的核心能力为课程模块,只有使各生态因子恰当配合,才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学校还要通过就业跟踪服务对就业情况进行质量反馈与控制,通过对毕业生对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反馈来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为后续的人才培养以及就业服务提供参考.

在调节控制教育系统的运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系统作为一个社会生态子系统本身蕴含的生态性,而要从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入手[12].企业与学校之间供需关系供应链的建立,不仅仅需要一个优化的就业生态环境,而且还需要学校、企业之间能够快速响应就业环境的动态性,而课程是学生习得职业能力的主要载体.当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能适应岗位需求时,职业院校应从毕业生就业观念、课程设置等方面找原因,通过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改革实现课程的调试自发转型来维持人才培养质量的平衡.企业在延伸文化与专业的基础上,应为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完善提供更多的土壤与养分.从企业的用人需求和长远发展来看,这有利于企业自身文化生态的维系.

(四)建立以就业质量为核心、就业制度为保障的就业生态评价体系

就业质量是就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在市场潮流的冲击下,高等职业教育更需要适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追求,防止就业导向的异化[13].而就业生态评价体系是防止就业导向异化的“风向标”.

社会对待就业评价应该多元化,不应以就业率作为就业评价的单一指标.就业的数量不能反映出就业的质量,而就业质量是衡量就业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指标.当然,从哲学意义上来分析,任何质都是具有一定量的质,没有量就没有质,而职业院校更多地关注了就业率,而没有对就业质量进行自我监测与评估.对毕业生的与反馈有利于进一步地完善人才培养.在就业生态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在更多关注职业的时候,也关注事业;在更多关注技术的时候,也关注原理;在更多关注社会的时候,也关注人自身;在更多关注外在的时候,也关注内在;在更多关注物性的时候,也关注神性[14].

要解决政府政策落实—企业配合—学校就业制度配套的完善的就业制度,就必须在政府的制度导向下均衡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的不同利益需求.政府的就业政策指向经济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协调,以实现毕业生的公平公正就业,保障社会就业秩序的良性循环.政府的就业政策与评价体系导向是实现政府、高职院校、用人单位不同利益者需求的有力杠杆,这需要协同合作机制才能实现.就业制度必须激励毕业生、企业和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之在市场机制的运行中能充满活力,使毕业生的就业有保障、企业的用人有保障、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97.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2.

[3]黄志勇.基于管理创新的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设计[J].大学教育科学,2013(4):119.

[4]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1.

[5]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陈红新.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与解决途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4):19-22.

[7]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9]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0]苏丽锋,孟大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2):27-33.

[11]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0.

[1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9.

[13]李雪梅.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与矫正[J].高等教育研究,2013(10):52-56.

[14]张楚廷.职业教育的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14(1):115.

此文点评,这是大学硕士与生态系统本科生态系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高等职业教育和生态系统和就业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摘 要】本文针对广西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存在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不清和失位、建设范围不全面、内生动力不足、质量监督和反馈的时效性差……问题,提出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

2、 高等职业教育标准化通识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不是广泛庞杂知识的堆积,不是通才教育或通俗教育,也不是复合型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2 其作为高……教育的一部分,已受到越来越多高…….

3、 学习国外典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 摘要“现代学徒制”强调学校、企业双主体,教师、师傅双指导,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入职,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理实一体 引入现代学徒制是我们改革高……职业教育的一条有益探索之路 分析我国.

4、 MOOCs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探究 摘要MOOCs 作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产物,对我国高……职业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基于对MOOCs 内涵及特征的认识,从教学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师专业发展五个方面讨论.

5、 法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湘菜产业专业群办学 摘要文章通过探析法国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提供湘菜产业专业群的办学启示 关键词法国;职业教育;湘菜产业专业群;启示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国的高……职业教育呈现出政府的重视程度极高,重视办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