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关于孔子的论文 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关于孔子思想的论文 孔子思想文献综述 孔子思想论文 孔子思想参考文献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孔子哲学思想论文

孔子思想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孔子思想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1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该文是孔子思想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跟孔子思想体系和公平观念和孝道类论文范文检索.

柳利峰 郑州大学教育系

摘 要: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影响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论语》作为孔子思想的代表作,囊括了道德、*和教育等诸多思想,而“孝道”思想和“教育公平”思想则是其思想体系中的精髓.本文以以上两种思想为主题,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它的意境,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孔子思想体系;孝道;教育公平

作者简介:柳利峰(1990-),女,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5 级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教育学原理.

[ 中图分类号] :B2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6)-32-184-02

一、关于孝道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孝道,注重亲情,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为何如此看重“孝”?纵观孔子的一生,这应与孔子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孔子出生于公元前479 年,生于鲁国陬邑,他的父亲名叔梁纥,由于正妻连生九个女儿,小妾生了一个有足疾的儿子,虽然已有十个儿女,但是叔梁纥认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后人,于是在六十六岁的高龄时娶了当时还不到二十岁的颜徵在,即孔子的母亲.一年后孔子出生,老来得子给孔子的父亲带来极大的幸福感.孔子这几年是在父母的宠溺下长大,这段时间或许是孔子人生中最为幸福的日子了.然而好景不长,在孔子三岁那年,孔子的父亲去世,孔子和母亲在家族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父爱缺席,母亲也在孔子17 岁的时候去世,导致他对亲情无比渴望,这应该是他的“孝道”思想的来源.

《论语》记载了大量关于孔子“孝道”的思想,其中《为政篇》讲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系统地阐述了父母在世时,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而面对父母的死亡,我们又该如何去处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如何“孝”敬父母的思想体系.

( 一)“事之以礼”

第一,“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就是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防患于未然.从古至今,当父母踏入年老的行列,总是担心的自己的身体拖累子女,为了不让远方的儿女担心,减轻孩子的负担,父母从来“报喜不报忧”.我们或许会说,已经告知父母多次,身体有恙一定要讲.父母口头往往应答的极好,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孔子讲“父母唯其疾之忧”,也是在提醒子女,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父母,必须要改变自己.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有条件带父母定期到医院做体检.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小事,但是现代的年轻人经常因为工作繁忙,顾及不暇,忽略父母的身体健康.比如近几年多有新闻报道独居老人去世多日后才被发现,看到类似这样的事件发生,我们总会感到心酸,身为儿女的我们,何时才能醒悟呢?

第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为父母健在的时候,作为儿女我们最好不要离开他们太远,但是“游”必定有明确的目的地.在笔者看来,这其实对于父母和儿女来说都是一个很矛盾的说法.一方面父母辛苦培养儿女,希望他们展翅高飞,有所成就,可是随着年龄增大,又希望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另一方面,现代的年轻人为了追寻自己的事业成功,远走他方甚至国外,但是时间久之,受到父母和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压力,最后又到父母身边.这种现象再常见不过了.我们很能理解也支持年轻人在国外开辟自己的事业,譬如一个年轻人跑到欧洲定居.但是现代交通虽发达,可是我们真正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能有多少呢?身边的一个朋友的亲友,跑到国外定居,嫁给一个当地人,表面生活很不错,可是她已有十六年没回国见父母,而近两年回来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母亲的去世,第二次是独居的老父生病,无人照料,回来接他去国外.老父虽然在国外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但是总比一人在国内好.综上所述,按孔子言,在父母健在时,我们有了正确的奋斗目标可以奋斗,但是切莫忘记重点是奉养父母,避免因远游造成父母担心,造成憾事.

第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意为我们家里有狗、马都能给它们食物吃,如果不懂得尊敬父母,赡养父母和喂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是一个很纯粹的“圣人”,他将人类归类到动物,通过对比喂养犬马和赡养父母来总结之间的区别.父母年老时,我们要“反哺”,至少在物质上要保证父母的最基本的生存.仅仅这些就足够了吗?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敬”,但是现在年轻人却总是由于父母的啰嗦或者笨拙对其“色难”.“敬”其实是精神的一方面,按照马斯洛的需求论,父母的生理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现在缺的是爱与归属的需要.在电视新闻和网络,我们经常看到老人将儿女起诉到法院,要求必须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这是社会的悲哀.幸而我们的国家和法律是富含人情味儿的,对于这样的案例,多是从法律惩戒的角度强制性要求儿女回家看看,这是外力的驱使,身为儿女的内心,我们是不是要深刻反思呢?

(二)“葬之以礼”

孔子言“麻冕,礼也,俭,吾从众.”;“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总结其中,对于父母的葬,要做到节俭和内心悲哀.孔子向来重视礼,认为丧葬也是礼的一种,以节俭为主,不搞形式主义.现如今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很多地方在父母的丧葬搞形式主义.城市里,搞形式主义一方面是为了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借着办丧聚敛财物和“搞人脉”,大摆宴席,花费很多的物力和财力.农村里,好面子占主要方面,要好的棺木无可厚非,也是对亲人的尊重,但是部分村民却达到了“上等的”要求,请歌舞团,唱曲三天,助长了很多不良的风气,也大大加重了负担.纵观伟人,譬如周恩来总理,要求死后火葬,不奢;今年去世的杨绛先生,立遗嘱要求节俭丧葬.这些伟人都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亲人去世,发自内心的悲伤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葬之以礼”的重要出发点,并不是只有奢华的厚葬才能显示对父母的尊重.

(三)“祭之以礼”

按古时春秋的礼数,孔子二十岁就到了弱冠之年,可是孔子不到及冠就遭受到了父母去世的双重打击.或许是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缘故,孔子对于父母的“孝”和“爱”用行动贯穿于日常.《论语》第三章讲“祭如在,祭在如神在”,查阅资料,这个祭奠可以指祭祀神人,也指祭奠祖先,祖先必包括父亲.孔子强调在祭奠父亲的时候一定要亲自到场,如果本人不在,这个祭奠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这既是对于父亲深深的爱,想必也是孔子想通过祭奠来了解父亲,与父亲在梦中相见.

二、关于教育公平

张祥龙先生解释孔子是一个天赋极高、领悟力极强的人,不然也不会“十五志于学”,做到“三十而立”.从这一点看,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造诣是极其高深的,教育公平的思想就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首先,在招收弟子方面,孔子门下三千弟子,著名的有颜回父子,还有曾子父子、子贡和子由等等.可以说是不论学生的出身背景,只要你够诚心,见解独到,皆可入孔子门下,入门之后,不需要给孔子钱财,定期给一些日常用品、肉类、土特产等皆可,这种做法是纯粹的师生教授关系,但在我们如今的社会是实现不了的.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斥着利益与钱财相辅相成的关系网,背景富裕的孩子可以进入到设施很完善的学校,而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甚至连学校都上不了,更不要提去设施完备的学校.孔子言“有教无类”,不分种族、宗教、民族都可以对他们进行教育,这样教育对象就有了一定的普及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平民化,这与我国一直倡导的普及“义务教育”不谋而合.

其次,不放弃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论语》一章讲到,孔子与几个弟子在一起谈经论道,子路、冉求和公西华向孔子问同一个问题,而孔子却回答得不一样,孔子解释道:“子路遇事轻率鲁莽, 所以要抑制他一下, 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 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这样看来,孔子并没有因为你有各方面的缺点而放弃你,对你产生偏见,而是“因材施教”.回忆上学历程,能这样做到的老师其实是很少的,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会想办法去帮你、鼓励你,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鼓励的机会是很少的,这样在班级里就会造成两极分化,也就是教育方法的不公平.

最后,乐于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有一次却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为颜回总是事事顺从老师,却不向老师提出不同的想法.一个老师拥有这样的谦虚的思想,难能可贵.孔子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人格上的平等,对于我们现在教育倡导的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要平等有很大的启示,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应该是我们教与学所憧憬的美好氛围.

总而言之,经典之所以能够传承百年乃至千年,必定以其精粹之处深入人心.孔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品读经典,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在不同的背景下去理解经典,诠释经典之意.

本文结束语:本文论述了关于孔子思想体系和公平观念和孝道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孔子思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孔子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在流浪的光阴中怅惘我眼中的老子和孔子 在孩提时代,当别人家的孩子背些“浓妆淡抹总相宜”之类的时候,父亲便让我背老子 于是,“道可道,非常道”这样的句子便成了我儿时的梦魇 父亲的初衷或许是有些.

2、 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抓住机遇奋力推进作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主要是传达总书记视察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市人大机关的学习贯彻进行动员部署   11月4日到7日,总书记在上海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考察上海经济.

3、 盘点20个饮食观念误区 说起一些饮食要点,好像大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但是你有没有细细深究,自己是从哪里知道这些饮食观念的呢其实,有些不过是没有确认以及后续的辟谣,就传入了你的耳朵里,坚守在了你的脑海里 今天,就来看看那些我们.

4、 放下手机也是孝道 近日,一位与我一起住在城里的朋友,携家带口回乡看望年迈的双亲 这位朋友是我的朋友圈中公认的孝子,他隔三岔五就带着家人回乡看望老人,每次都大包小包地拎着,给老人买好吃的,买好穿的,不可谓不上心    .

5、 艺术观念是怎样生长起来的 口高建平近年来,美学艺术学的新书不少,也有不少使我读来收获颇丰 我还时常参加一些学术成果的评奖会,看到不少国内学术的新作 读到刘成纪教授的这部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不由得进行一些横向的比较 在一些同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