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周易文化论文 河北周易会论文 周易期刊 周易文化鉴赏结课论文 周易和风水参考文献 周易论文

周易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从帛书《易传》看春秋战国《周易》者的变化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周易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2

从帛书《易传》看春秋战国《周易》者的变化,本文是周易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和《易传》和春秋战国和帛书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春秋时期《周易》为卜史之官所使用

《周易》在产生之始,是作为占筮之用的.据《周礼》所载,太卜、筮人掌《三易》之法.由此可见,《周易》主要是太卜、筮人所掌握的,具有严格的专门性和职能性.此种状况在《左传》多有表述,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晋侯使卜偃筮勤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左传·昭公五年》:“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以示卜楚丘.”据此可知,“卜偃”“卜楚丘”应是当时太卜一类的官员,卜偃所说“公用享于天子”是《周易·大有》九三爻辞,卜楚丘解筮占时所说“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是《周易·明夷》初九爻辞.显然,这都是春秋时太卜使用《周易》的明证.

就《左传》《国语》所见,当时掌易者不仅仅是卜人,还有一些史官.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以《周易》见陈侯,《左传·昭公七年》中记载史朝为卫国嗣君之事占解,《国语·晋语》中载董因为重耳筮之,得《泰》之八之事.由此可证,史官掌《易》之史实.

可见,春秋时期人们多从卜筮的角度使用《周易》,反映出当时《周易》的使用者主要是卜筮官和史官,他们作为国家的重要官员,使用《周易》为国家大事占定吉凶,专司职守.

二、战国晚期《周易》为君主所使用

时至战国,随着义理易学深入发展,《周易》文本开始具有一定权威性,其政治功用更加扩大化,战国晚期主要为君主所用,这点从成书于战国晚期的帛书《繆和》《昭力》可清楚地看出,这是春秋至战国《周易》流传的显著变化.

《繆和》篇孔子曰(引文中难字和借字,参考刘彬等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以通行字写出[1]):“夫《易》,明君之守也.吾慧不达问,学不上与,恐言而贸易,失人之道.不然,吾志亦愿之.”又说:“夫《易》,上圣之治也.”又说:“夫《易》,圣君之所尊也.吾庸与焉乎?”刘彬先生认为:“夫《易》,明君之守也”,谓《周易》乃圣明君主守护不失的对象.[2]“夫《易》,上圣之治也”,“上圣”犹明君,指高明的圣王,谓禹汤文王.“治”,治理.此言《周易》是高明的圣王治理天下的宝典.[3]“夫《易》,圣君之所尊也.吾庸与焉乎?”谓《周易》是圣明的君主所尊崇的,我怎敢谈论呢?[4]其说甚是.由以上可见,战国晚期《周易》一书已经被定位为古代圣王治理天下之书,已经被当时君主所使用,而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宝典.

此种现象在《昭力》篇也有例证.《昭力》篇学《易》弟子昭力问先生说:“《易》有国君之义乎?”先生曰:“《师》之‘王三赐命’与《比》之‘王三驱’与《泰》之‘自邑告命’者,三者国君之义也.”[5]传《易》先生分三节论《易》有国君之义:“《师》之‘王三赐命’”讲作为人君要知人善任,赏赐臣下,使君臣相知;“《比》之‘王三驱’”讲作为国君要能够鞭策监督民众,提前训导告诫他们,做到“抚人以宽,教之以义,防之以刑,杀当罪而人服”[6];“《泰》之‘自邑告命’”讲君主要把自己思虑的*道德与治国方略告知民众,从而告诫、引导、引领他们,而不是“不教而杀”.此三节国君之义主要以“昔之君国者”、“昔者明君”、“昔之贤君”,也就是上古圣贤君主的做法来明示当时的君主应当如何做,这种现象在春秋时期是没有的,表明当时《周易》已引起国君重视,并作为治国之要书.

在孔子以德代占说的影响下,战国时各家多从德义角度阐发《周易》,其功用开始主要集中在治国理政之上.《周易》的使用者已由卜史之官转变为君主.

三、转变的原因

综上可知,《周易》主要使用者从春秋至战国晚期发生很大变化.那么,其原因何在?

帛书《易传》所含有的政治思想,历来被学界肯认.“在帛书《易传》这里,《周易》中的政治智慧并不是来自于神秘的卜筮,而是来自于先王的德思.”[7]这一点为《周易》由卜筮之用转化为君主政治之用提供了合理的契机.

帛书《系辞》:“《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8]今本《系辞》同.《周易正义》孔颖达疏:“‘以言者尚其辞’者,谓圣人发言而施政教者,贵尚其爻辞之辞,发其言辞,出言而施政教也.”[9]由此可见,《周易》卦爻辞中含有“施政教”的圣人之言.有学者指出,此处“圣人之言即‘古之遗言’,亦即古代先王,尤其是周文王的仁德之教.”[10]

帛书《要》孔子曰:“《周易》未失也,且有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予乐[其]辞也.”[11]刘彬先生指出:“古之遗言”,“古”为《系辞》所言的“中古”,应指殷周之际的中古时代,“言”应指古代圣人的一些义理性的遗教和圣道,这些遗教和圣道成为后来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源.孔子认为《周易》卦爻辞中保留了一些这样的“古之遗言”.[12]由此可证,孔子认为《周易》一书含有古代圣人的政治教诲与思想.

可见,《周易》之所以在战国晚期被君主使用,孔子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孔子对于周代尤其向往,因此,对于《周易》中蕴含的“古之遗言”予以审视、解说就显得尤为重视.孔子使中国易学的发展实现了由“古义”到“新义”的重大转折,在易学史上意义极大.孔子中年时期视《周易》为卜筮之书,晚年则对《周易》的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要》篇载孔子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存)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向之而未也,恃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13]由此可以看出,晚年的孔子对于《周易》着重观其德、义,他明确指出自己与史、巫等人学《易》的最终归途不同.在这里,孔子不仅仅看到了《周易》文本的卜筮之用,更看到了文本下所隐藏的德义思想,所蕴含的先王之道.因此孔子对其进行解说,加以发挥,进而对整个战国时代的易学产生重大影响.帛书《易传》中《繆和》《昭力》提到的《易》,已不仅仅指文王所写定的《周易》古经,而且还包含孔子所阐发、弟子所传播的德义思想和圣王智慧,这也是当时君主使用《周易》的关键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69,292,314.

[2]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69.

[3]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93.

[4]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315.

[5]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375.

[6]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378.

[7]张克宾.马王堆帛书《易传》政治思想探微[J].孔子研究,2013(5).

[8]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92.

[9]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81.

[10]吴晓欣.从马王堆帛书《易传》看孔子的言语思想[J].周易研究,2015(6).

[11]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43.

[12]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45~246.

[13]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50.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简介:陈永敏(1993-),女,山东临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易学.

此文点评,该文是一篇关于周易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易传》和春秋战国和帛书相关周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周易》新解 考古学界对于历史的解读,公认的第一重证据,是出土文物;第二重证据,是典籍记载 其实,对于典籍的解读,也应该算是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说来,对于周易的解读,就更是“文化考古”.

2、 《苏东坡传》序 我写苏东坡的传记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 多年来我脑中一直存着为他作传的念头 一九三六年我携家赴美,身边除了一套精选精刊的国学基本丛书,还带了几本苏东坡所作或者和他有关的古刊善本书,把空闲的考虑都置.

3、 论唐传奇中托梦文学的社会内涵以《南柯太守传》、《枕中记》为例 摘要唐传奇在继承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创作基础上,结合唐朝时代文化特色,实现了小说由描写神仙鬼怪到人士传奇的转变 唐传奇中以“梦”来讲述人事故事的一类题材小说被称为托梦文学,他们大.

4、 沙博理翻译风格基于文本《水浒传》 摘要美国著名汉学家西里尔伯奇曾说“旧译本只是将水浒传部分地带给了西方,而沙博理的成就要比原来的译本优秀三倍 他的中文知识使这个译本更加准确、直截了当,而它易懂的英文也比旧本更加优美得体 &.

5、 深度翻译视角下的隐语以《水浒传》法译本为例 【摘要】隐语,作为一种民俗语言形态,千百年来,以其特有的遁词隐意,渗透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多层次生活中,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将其外译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

6、 《水浒传》中的《西游记》 阅读分享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即由眼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想起另外一件事的心理过程 简言之,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 一般情况下,联想可以分为事实联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