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医养生论文 现代养生杂志社 健康养生杂志 现代养生杂志 养生电子杂志 关于中医养生的论文 睡眠养生论文摘要 参考文献养生 饮食文化和食疗养生论文 茶文化和养生论文

有关养生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秋季养生观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养生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4

秋季养生观,该文是有关养生论文写作参考范文与养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摘 要】中医养生要遵循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理念,秋季养生针对秋季燥邪当令的特点,遵循“秋冬养阴、秋季养肺”的原则,针对秋季的时令以及各节气特点,在饮食、心性、起居等诸多方面取众法之长进行综合调治.本文从秋季的季节特点和各节气的特点入手,从养生的各角度进行阐述,倡导秋季养生的正确观念.

【关键词】秋季;健身功法;养生;天人合一

1 养生的概述

“养生”一词,出自《灵枢? 本神》,即保养生命、防病抗衰,达到延年益寿的最终目的.中医四季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环境、四时气候,即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主动调整自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灵枢? 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古代医家也强调:“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这进一步强调了人类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性.中医四季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因而根据四季养生的原则,秋季养生应注意“养阴防燥”.秋天阳气渐收、阴气生长,保养体内的阴气成为秋季养生的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因而要把这一原则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

2 秋季的定义

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我国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将其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高于22℃时期为夏,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阴历7 至9 月从立秋到立冬,阳历为9 至11 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这一段时间.

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有阳盛转换为阴盛的关键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从阳转化为阴,因此,秋季养生,不管是精神、饮食还是运动锻炼皆以“收”为主.《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曾说道:“秋三月,此为客平,天气以急,地气为明”.这就说明秋天这三个月风急天高,天行肃杀之气.因此,秋季养生的主要原则就是“养阴”.只有顺应秋季节气的特点,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活力.

3 秋季及各节气养生观

3.1 秋季的养生观

“养生”一词,出自《灵枢? 本神》,即保养生命、防病抗衰,达到延年益寿的最终目的.中医四季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环境、四时气候,即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主动调整自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灵枢? 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古代医家也强调:“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这进一步强调了人类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性.

因而根据四季养生的原则,秋季养生应注意“养阴防燥”.秋天阳气渐收、阴气生长,保养体内的阴气成为秋季养生的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因而要把这一原则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

3.2 各节气养生观

3.2.1 立秋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每年8 月7日或8 日太阳到达黄经135 度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 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收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阳消阴长,养收为要:立秋是由热转凉的过度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化为阴盛的时期,也使人体内部的代谢结构发生了转变,开始出现了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应以收为基本原则.在中医理论中,事物的属性有五行,还有五气、五季等,对应着人体中的五脏和人的五种情致,因而可以发现秋季属金,秋内应与肺,秋在志为忧,悲恐易伤肺,在立秋时节应保持心情舒畅,要注意宣发肃杀之气.

早睡早起,适当秋冻:立秋时节,虽然暑热还未消退,但已凉风席席,并且早晚温差大,晚间不再像夏季那么的闷热了,所以,从这时起应早睡早起,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

调养心志:收敛神志平心境,善寻乐趣除忧思.立秋后肺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肺属金,其性为燥;肺志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从而是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力减弱,再加上立秋后天干物燥的外环境,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所以,在立秋应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自我调节,要做到心态平和、神志安宁,保持心情舒畅愉快,避免悲忧情绪的发生.以规避秋天的肃杀之气,同时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3.2.2 处暑

处暑是太阳黄经为150 度,时值公历8 月23 前后,处暑表明夏天将近结束.此时期,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处暑”期间,气候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

防秋乏:处暑这一时期,秋乏常常出现,让人感觉浑身无力,提不起精神.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由于整个夏季炎热的气候使人体消耗太多的能量,机体代谢失调,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减弱,睡眠也得不到保证.到了处暑,人体开始修整、恢复,因此会产生疲劳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处暑后进入秋天,而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伤阴,导致气虚无力.

处暑节气正处于又热转凉的交替时期,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所以此时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调整睡眠时间,使人体睡眠充分,应保证每天在11 点之前睡觉,并且还要做到早睡早起,这样既能解决身体疲劳,还能调节身体机能起到御寒的效果.

3.2.3 白露

每年9 月8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秋意渐浓,须早睡早起,要收敛神气而不外露,宁静神志而顺秋气,减缓肃杀秋景对情绪的影响.

心志调节:虽然到了白露时节天气已经变得很凉爽了,但由于经过整个夏天的消耗及亢奋,人到秋天时就容易出现应阳气消耗过多而出现的困倦、疲软状态等一系列问题,有严重者还会出现心慌、失眠等一系列症状,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均出现抑制状态,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在白露时节,我们应放松心志,多去外出旅游,看看风景,舒缓自己的情操.

3.2.4 秋分

每年的9 月23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 度时,进入“秋分”节气.此时南北半球昼夜均分,秋分刚好是秋季90 天的中分点,所以称之为秋分.“萧瑟秋风起,抛却秋愁体无忧.”在秋天充满萧瑟、肃杀之气时,我们要使心志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

舒心养志:秋季气候渐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的情志有可能出现垂暮之感.所以,在此时人们更应该保持神志安宁,培养乐观的情绪,以缓解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3.2.5 寒露

每年的10 月8 日前后(10 月8 日~ 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 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此时要注意足部保暖,睡前热水泡脚,可以湿阳气,补肾气.

寒露时气温下降,空气干燥,上呼吸道容易抗病的能力也随之减弱,因而要适当加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此时应适当多饮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调养心态:深秋时节,气温渐冷,风扫落叶之感,此情此景,常会使人出现一种悲伤的情绪,容易诱发情绪不稳、心理消沉等心理问题.因而在此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除了培养人的乐观豁达的情绪外,还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调节心态,远离悲秋的抑制郁闷之感.

3.2.6 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 月23 日,太阳到达黄经210 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心志调节:中医认为,阴虚的人易肝火旺盛,出现易怒、急躁之心.肝火旺的人,易消耗人体内的津液,而秋季更为明显,所以,秋季燥应与精神密切相关.秋季精神调养应该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此秋气之应,收养之道也”.为此,首先要让自己心静气平,切勿乱发脾气.可以通过登山、出游等方式放松自己的情志.

4 结语

顺时养生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养生要以天地为法则,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心,吐故纳新,养精守神,使心神、形体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变迁,悠游于天地之间,达于八荒之外,以求自强不息,祛病增寿.

秋令以“燥”为其主要特点,根据经络学说来说:秋属金,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因而要注意肃降,收敛秋季的肃杀之气,又由于肺属金,因而秋季要注意养肺.中医养生针对秋季的时令特点,取众法之长,综合调治,再结合功法对疾病的预防与干预,辨证论治,从而才能达到驱除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灵招经努[M].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03):1.

[2] 唐? 孙思邈著. 备急千金要方[M].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01).

[3] 元? 朱震亨著,欢格致余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01).

[4] 元? 邱处机等编著. 颐身集[M].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01).

[5] 明? 张介宾著. 类经图翼[M].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0l).

[6] 明? 正统道藏[M]. 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01).

[7] 明? 高镰. 遵生八笺[M]. 巴蜀书让,1985(01).

[8] 清? 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M]. 中华书局,1980(01).

[9] 清? 陈梦雷等编. 医部全录[M].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01).

[10] 北京中医学院主编. 中医学基础[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01).

作者简介

李蓉,女,皖.硕士,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2015 级体育养生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运动养生康复.

本文汇总,该文是关于养生方面的养生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养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石榴:秋季养生黄金果 石榴全身都是宝,它的根、叶、花、果实、果皮、种子都可以入药 秋季吃石榴不仅可以安神定志、收敛涩肠,还能养颜美肤、滋阴润燥,可谓秋季养生的“黄金果”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科中医师曾.

2、 秋季养生贵在收 文/吴昕妍 小钟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秋天的开始 古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秋天,养生重点在“收” 内经对秋季养生是这样描述的&ldquo.

3、 李东垣的养生观 李东垣,金代著名医学家,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书 他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善温补脾胃之法“,后称之为“补土派”或曰“.

4、 秋季养生防疾病 8 月7 日立秋、8 月23 日处暑,这两个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来临,热天即将结束 立秋后,我国很多地方仍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

5、 秋季养生分三段 初秋(农历七月)防暑保脾胃御暑热 初秋暑热仍未退去,素有“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称 此时养生重在解暑降温、预防中暑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处事不躁,以防暑热伤心 保脾胃 此时节.

6、 论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曹丕养生观的影响 基金项目2016 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春秋至魏晋时期皖北地区著名历史人物养生思想研究(SK2016A052)阶段成果;2017 年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魏晋时期“曹氏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