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改革论文 政府会计改革论文 改革开放的参考文献 改革和开放杂志 教育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供给侧改革参考文献 供给侧改革文献综述 供给侧改革的参考文献 我国税制改革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论文 初中教学改革论文

供给侧改革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等教育结构问题与探究类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供给侧改革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7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等教育结构问题与探究,该文是供给侧改革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和高等教育和供给和视角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2015年11月10日,召开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总书记指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体系质量和效率.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称: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出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1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供给侧改革”,要求必须努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随之,“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政策领域的高频词.

  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应进行“供给侧改革”.传统的需求侧改革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从供给端发力,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一、从供给侧视角看高等教育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教育结构出现诸多问题,从供给侧视角来看,主要包括: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科研成果少.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主体受创新意识的驱使,根据具体需求,利用现有的思维模式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组合,使之形成新的思想、观点或理论,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1].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动力.通过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终形成创新能力,这是高校的基本职责之一.而我国高校所供给的人才大多“千人一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差,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上发挥的作用有限,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是供给侧视角下,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

  专业人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热门专业人才过剩,新专业人才短缺.在招聘现场,很容易看到多名毕业生竞争一个岗位,同时,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如:据“2014年不同城市应届毕业生岗位竞争指数”显示,哈尔滨“48名毕业生竞聘一个岗位”、长春“54名毕业生竞聘一个岗位”、沈阳“51名毕业生竞聘一个岗位”;2015年7月,浙江省企业需要招聘的总人数为60.3万人,而同一时期求职应聘的总人数仅有35.4万人,用工缺口高达25万人[2].这种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社会现象是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的一个具体体现,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市场供给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地方本科高校科研产出少

  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产出和结果,它不仅能够反映出高校的教师水平,同时也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虽已建立较为系统的科研工作体系,但地方本科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仍无法满足国家迅速发展的需求.

论文发表量是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16年从1月到6月的任何1个月份,各类高校发表论文数量、星级论文数量及三星级论文数量排行榜中,前50名都集中在985和211高校,且985高校占据半数以上,211高校虽然相对较少,但也明显高于地方本科高校.这表明,地方本科高校在科研产出量上明显处于劣势.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成果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这是供给侧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高等教育供需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

第一,通识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有效落实.知识结构“博”、“专”相融(“博”即广度,“专”即深度)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之一[3].随着对通识教育作用认识的加深,我国高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除开设专业课程之外也相应开设了必要的通选课程.然而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在实践中,高校往往更倾向于重专业课程而轻通选课程,导致学生对选修课程知识的了解相当浅显,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时安排上,专业知识占绝大部分课时,而相关知识的课时所占比例非常小,无法保证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学生对知识只能泛泛了解,无法形成严谨的思考能力与宽阔的视野.由于缺乏敦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很难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转化,从而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在培养模式上,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我国高校的课程结构大多以理论知识为起点,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之前没有实践背景,对实践缺乏相关了解,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现成的知识,导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缺乏发现新问题的敏锐性,并且这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呆板地认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是绝对正确的,不敢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观点,缺乏批判性思维,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消极影响.其次,在学习形式上重视课堂学习轻实践学习.课堂学习便于实施,节约时间,实践学习实施起来相对困难,需要场地、器材等设备.但就效果来讲,课堂学习侧重教师讲解,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实践学习为学生经验的积累提供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形式.我国高校重课堂轻实践的现象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适应.目前,我国众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缺乏互动与交流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将绝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被动地听课,无法形成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的习惯,造成其对知识盲目地接受,而缺乏应有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最终影响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的原因

不同时期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高校如果不能根据时代变化而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及规模进行适时调整,很容易造成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

首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动的,科技更新速度快,许多高校在专业建设时对学术、科研成果考虑较多,而对社会经济状况及当地产业需求缺乏深入分析,且没有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使新专业人才的供应跟不上新产业涌现的步伐,导致新产业人才短缺.

其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缺乏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对市场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规模了解不够,对已设定的专业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调整,致使其专业规模越来越大,这种专业建设与职业需求相脱节的状况,造成高校专业建设的盲目性,导致不同专业人才规模的结构性失衡,出现许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的现象.

(三)地方本科高校科研产出少的原因

占有一定的优质教育资源是科研产出的重要物质保障,学术自由是进行科研活动的理想环境状态.地方高校优质资源占有量的不足及过度的行政干涉,必然会对其科研产出产生不利影响.

  第一,地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首先,科研投入不均衡.研究表明,科研投入的增加能有效带动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4].国家对211高校和985高校的集中投入,使其在教育资源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从而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地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占有量极少.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6年1—6月份985高校占有优秀学者及论著栏目学者35人,211高校占有14人,地方高校只占有1人.其次,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我国高校大多“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相对孤立,缺乏交流.这种故步自封的状态阻碍了高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大了地方高校享用重点高校所占有的优质教育资的难度.科研投入极不均衡的局面及各高校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必然会造成地方本科高校科研产出困难,这是导致高校与社会发展之间供给矛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2 2016年1—6月份优秀学者及论著栏目学者人数统计排序前50名汇总表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第二,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高校是典型的学术性组织,高校在内部治理及学术活动中行政人员职权过大,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育和学术的客观规律,对学术人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最终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

三、供给侧视角下改革高等教育结构的对策

  要建立供需匹配的新教育结构,就必须从供给端发力,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解决供给侧视角下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第一,贯彻落实通识教育.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博”、“专”相融,为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敦厚的基础,就必须改变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现状.首先,增加通选课程的课时.美国高校的一门通选课程往往连续开设三个学期,这为学生深入学习该课程提供了时间保障[5].相比之下,我国一门通选课程通常只开设一个学期,是学生对通选课程内容掌握不够深刻、全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我国高校可在立足具体国情的基本条件之下,借鉴美国通识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适度调整通选课程学时,为学生能够深入学习通选课程创造条件.其次,除专业课之外,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至少一门通选课进行深入研究,以保证学习通选课程的深度,同时,可采用“文理互选”的方式选择自己的通选课程,以拓展知识面.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所需要的是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当高校所培养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高校与企业间便会出现供需矛盾.要有效解决这种矛盾,就必须从供给端发力,贯彻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线:在培养模式上除了最基本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增强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相应地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将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提出质疑,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批判性思维,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奠定基础.

第三,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互动的师生关系既可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6],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主动地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且其发现问题的敏锐性也会不断提高.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同时,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更容易发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要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不同的情境中随机应变,这对教师在知识积累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应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目前,已有不少学者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二)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

走出塔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而高校新旧专业人才供需失衡是高等教育与社会供需矛盾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造成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要使这种情况得以改善,就必须构建供需匹配的新教育结构,树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建设理念,进行教育供给侧改革.首先,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及其产业发展需求,建立高校和产业间的互惠互利合作机制;其次,高校专业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形成特色专业;最后,从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出发,在专业设置时,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对已开设课程进行合理调整.这样,高校为解决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人才及科研支持,企业为高校提供先进设备和实习基地,这在缓解毕业生就业问题及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益处.

  (三)着力提高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量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首先,缩小差距,合理分配资源.缩小重点高校与地方院校之间、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高校之间的差距,进行资源整合.例如,淡化“985”、“211”的概念,打破资源集中分配于重点高校的格局,对地方院校的发展给予充分考虑;缩小中西部地区与“北上广”地区高校的差距,提高中西部地区高校吸收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等.其次,促进校内及各校间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应将校内各院系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资源要相互开放,实现共享.同时也应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允许优秀教师跨校授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改善校际间相对孤立的状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二,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在学术活动中应弱化行政人员的职能,加强学术人员的话语权.高校行政人员做好监督与检查的工作,而不要对学术活动进行过分干涉.可采取“教授治校”的方法,鼓励教授积极参与学术活动的各项决策,为提高科研产出量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总之,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承担人才供给的任务,与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经济上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端发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相应地,在供给侧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面对诸多问题,也应该进行供给侧改革,通过提升高等教育供给质量和效益、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高等教育“精准供给”.

参考文献:

[1]白霜,杨晓,崔月等.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浅

析[J].才智,2015,(35).

[2]柳友荣.也应重视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N].中国教

育报,2015-12-14.

[3]吴志华,廖志豪.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2010,(5).

[4]刘长颖,傅利斌,章国泉.高校科研投入和成果产出相关

性分析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5]王彦月.突破大学通识教育的瓶颈[J].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学报,2009,(3).

[6]毕宏州,杨红霞.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

教学中的体现[J].学周刊,2016,(7).

点评,上文是一篇关于高等教育和供给和视角方面的供给侧改革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供给侧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二元育人模式 福州/许新摘要通过寻求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企二元协同育人方式,建议利用云会计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引入“互联网十会计工厂”“互联网十管理会计”……创新模.

2、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建设以财务会计为例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而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衔接 针对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对会计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

3、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趋势分析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有效解决外贸行业供需错配的难题,为全球的消费者与中国优质商品的供给者搭建交易撮合的创新平台,帮助中国的传统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释放产能、去除库存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符合国家供给侧改.

4、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推进保定市精准扶贫的 【摘 要】2015年11月29日、 国务院做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本项目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在结合保定市扶贫工作的实际.

5、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激励和监管分析 摘要我国绿色金融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银行绿色信贷所占比例非常小,绿色债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七部委出台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r.

6、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优化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与重要举措 当前,残疾人群体面临经济贫困比较突出、多种活动和参与障碍、生存型需求未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