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廖伯琴论文下载 贾伯川论文 舒伯特参考文献 德伯家苔丝开题报告 德伯家的苔丝女性主义参考文献 韦伯科学论文集

世间再无梁山伯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跟世间再无梁山伯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世间再无梁山伯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9

世间再无梁山伯,本文是有关世间再无梁山伯论文如何怎么撰写与梁山伯和世间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她一身正气,能演将军;她温文尔雅,能演书生;她真诚倔强,能演情哥;她呆头呆脑,能演山伯.纵向看来,这些角色有的很接近,甚至有些相似,可她却以自己的气质,大巧不工、重斧深凿,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唱腔、身段乃至道具,让这些人物一下清晰起来,个个分明,成为一个个经典.

她就是越剧一代宗师,小生“范派”艺术的创立者——范瑞娟.

2017年2月17日,一生主演了100多出戏的的范瑞娟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93岁.她的同事、她的学生,诉说不完对范老师的热爱和崇敬.“世间再无梁山伯”,这是海内外观众对自己的艺术家由衷的赞叹.因工作关系,我曾多次采访过范瑞娟老师.“梁山伯”化蝶而去,但她的音容笑貌,她的德艺双馨,犹如电影一般又重映在我的眼前.

为生活走上戏曲路

范瑞娟, 1 9 2 4 年生, 浙江嵊县人,11岁进“龙凤舞台”科班.

范老师生前告诉我,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父亲是酱园里制作霉豆腐和老酒的酱作工,每月只有六元钱的工资.为了维持生活,母亲常常靠出卖奶水补贴家用.所以从小她就懂得穷人度日的艰辛.

当时,父母曾想安排她到上海当童工,但是要先付三十元银洋的押金, 可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银洋钿, 于是, 做童工这条路断了.还有一条出路, 是卖到山里当童养媳.这是范瑞娟最害怕的,因为她早就听说童养媳是经常要挨柴棒的.为生活,怎么办?于是,范瑞娟选择了第三条路:学唱戏.11岁那年,她和邻居看到“龙凤戏社”的科班,“我们说去试试看,没想到被收了”.

刚开始,范瑞娟一心要学花旦,“女的演男的总归好像不习惯”.可后来,师傅觉得她还是做小生好——额头蛮高的,眉毛蛮阔的,眼睛大大的,喉咙也很响.于是,她转学小生.

1938年,范瑞娟随姚水娟等所在的越升舞台来到上海.“因为穷,没有‘行头’,我到处遭人白眼,挂牌时排到了第21位.常常轮不到演戏, 师傅只叫我‘ 失落随带’ , 就是现在说的跑龙套.但是我不气恼,不论过场戏还是龙套角色,我都认真去演.没戏的时候,我就在旁边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偷着看戏、学戏.回到住处, 就把台词背下来、记下来.因为文化水平低,有的字写不来,我就用图画或符号来代替.每天口里嘀嘀咕咕背台词,大家说我像是在念经.”

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主演竺素娥生病,急得老板团团转, 忙问谁能顶, 范瑞娟说:“让我试试.”因为当时竺素娥演过的戏, 如《碧玉簪》《沉香扇》《李三娘》《三看御妹》等,她都学会了.十几天戏顶下来,老板高兴地连说:“范瑞娟平时看她不声不响,看不出倒还装着一肚子戏哩.”

就这样,范瑞娟开始演二肩小生,慢慢变演头肩小生.

博采众长的“范派”艺术自改演小生以来,范瑞娟更刻苦用功,加上嗓音条件好,早早就显露艺术才华.可她并不满足,她感到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她利用自己较为宽厚的音色,在唱腔和表演上开始作新的追求.她在继承越剧前辈小生竺素娥的朴实风格上,博采众长,尤其是学习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的运腔特色和唱腔因素,融化于自己唱腔之中.她运用丹田之气和头腔共鸣相结合的发声方法,使唱腔凝重大方,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她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同时致力于深入开掘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范派”慢慢形成.

范瑞娟擅长运用抒情性较强的[慢板]揭示各种人物的情感,曲调显得华彩而有气派,起腔小腔和甩腔更具特色.如《梁祝·楼台会》中“ 一路上奔得汗淋如雨”这句起腔的三个腔节,尾腔都通过音调的加花扩展,使起腔幅度宽广,音调起伏回荡.《梁祝·十八相送》中“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回”这句,音调由高而低,音量由轻而响,在“把家回”三字上,用越剧过门中同韵加花的手法,使唱腔连绵不断,生动表现了梁山伯抑制不住的内心喜悦.这是典型的范派甩腔.

在唱腔中不通过过门,直接转调的特殊艺术手法,是范派的又一特色.如《梁祝·楼台会》中,在“今生难娶你祝英台”一句的末尾“祝英台”三字,连续运用了几个旋律有层次下行的小腔, 音调哀伤低沉, 紧接着在“满怀无处诉”这句唱中,直接由“ 尺调腔” 转入“ 弦下腔”,而且旋律激越上升,强烈表现出人物绝望的愤懑和以死相抗的决心.这种艺术技法和内容紧密结合的表现方式,是范派的独创.

范瑞娟戏路极宽.能把梁山伯、焦仲卿、郑元和、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演绎得温文而雅; 又能把文天祥、韩世忠、李秀成这样的忠臣良将塑造得铿锵刚韧;还善演贺老六、扎西这样的近现代人物.

我曾问范老师,你演小生,演得真像男人.你是怎么练就的?范老师笑着说,男人说话气很足,所以,我曾买过一个缸,把缸放在箱子上,我站在缸里面唱.自己唱唱,然后再听听,主要是练气.我还喜欢听京剧,跟着学唱京剧段子,尤其是老生,这对我放宽嗓子,很有好处.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也不聪明,这就要我更加地用功.

越剧十姐妹,义演《山河恋》

1 9 4 7 年, “ 十姐妹” 的诞生, 是上海越剧史上浓重的一笔.范老师告诉我, 上海越剧界举行义演《山河恋》不是偶然的.上海的越剧演员处处受着老板的控制、盘剥和欺凌.过去地方戏曲低人一等,备受社会的歧视.有些好的或大的场子不准我们去演出,如卡尔登的老板就说过:“宁可演话剧蚀本,也不要越剧来赚钱.”为了不再受老板的欺压,我们大家希望能有自己的剧场,办起学校培养下一代.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愿,所以当尹桂芳、袁雪芬等发起联合义演《山河恋》时,“我是非常地赞同,并积极参加!”

“1947年7月29日,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徐玉兰、筱丹桂、徐天红、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和我,来到四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会,为联合义演签订合约.我们十个人在合约上各自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就是‘十姐妹’的来历.为了筹建创建越剧实验剧场,能自由地演戏,1947年8月19日,我们十位越剧演员在黄金大戏院,举行联合大义演,演出剧目是《山河恋》.为了能有自己的剧场,大家愿意吃自己的饭,自做行头,自备车费来参加演出.那天演出一直影响到今天.”

“越剧十姐妹”的联合义演后,同年,范瑞娟和傅全香组建了自己的剧团“东山越艺社”.关于这段经历,她曾写文章回忆说:“我原来参加袁雪芬同志的‘雪声剧团’.1946年,袁雪芬同志因病回乡休养,雪声剧团解散, 我便邀请老搭档傅全香同志再度合作, 组建‘ 东山越艺社’,意喻东山再起.我们请了‘雪声’的旧部,又吸收了魏小云、项彩莲、高剑林、张桂凤、毕春芳、金采风、吕瑞英、丁赛君等参加,成为一个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艺术团体.”

“东山越艺社”,1951年并入了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 也就是上海越剧院的前身,范瑞娟任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兼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

和周恩来看越剧

范瑞娟家中的墙上,有两张照片分外夺目:一张是1951年主席与她亲切交谈;另一张是1950年周恩来总理与她及其他越剧演员的合影.谈起国家领导人对越剧的关爱,住进华东医院的范瑞娟,每当有记者问及,她依然是记忆犹新,兴致勃勃.

1 9 5 0年7月,艺术管理局向范瑞娟剧团发来进京演出的邀请信.东山越艺社带着《梁祝哀史》《祝福》《忠王李秀成》三台戏赴京,不但受到了北京文艺界和观众的热烈欢迎,还传来了意外的喜讯,说周总理看了演出很高兴,请范瑞娟、傅全香和编导等去家里做客.

范瑞娟回忆说:“当时大家又惊又喜,不知道总理是哪一天来看戏的.总理的家就是戏里的‘相府’呀,怎么能让我们进去呢,心里又紧张又拘谨.刚进政务院, 周总理就在门口迎接大家, 随和地跟大家一一握手,亲切地问好.总理说:‘我外婆家在绍兴,所以我从小就看过小歌班(越剧早期名称).’又对我说:‘1946年我就看过你和袁雪芬演的《凄凉辽宫月》了.’邓大姐插话道:‘那时恩来同志是从南京参加国共谈判后到上海的,因为和谈破裂,政治局势紧张,他是冒着危险去看的.’随后邓大姐招呼大家吃饭.

“饭后周总理接了一个电话后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要看越剧,今晚请大家到怀仁堂演出.’ 大家真是又兴奋又紧张.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演出前,副部长周扬同志特地到后台鼓励大家,他风趣地说,‘就是马克思来看戏,你们也不必紧张.’首长的亲切鼓励,使大家放松了许多.演出结束后,站起身来向大家挥手致意,还让接待的同志请大家到瀛台吃夜宵.”

回忆这段往事,范瑞娟依然充满幸福.她多次说:“我们越剧有今天,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但我们都老了,要靠下一代人来传承.”她还谦称:“学生是我师, 我是学生友.” 并解释道, 这句话是齐白石先生讲的,“那时他九十高龄了,他都这么说, 我们更要这样去做了.”

卓别林喜赞“梁山伯”

在范瑞娟塑造的所有角色里,“梁山伯”最深入人心的.1945年,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首次演出《梁祝哀史》,大获好评.其中《山伯临终》一场中, 范瑞娟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在传统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反二簧】 ,首创了优美、抒情的【弦下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越剧的声乐艺术.

1953年,范瑞娟、袁雪芬主演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它不仅风靡国内,而且走出国门,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

从上影集团统计的资料看,其在香港公映10年,累计观众超过百万.其中,1954年在港首度公映,就创下连映3个半月、观众达52万余人次的高上座率.到1963年四度重映时,观众也有将近10万,真是百看不厌.

1954年,这部越剧电影荣获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同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把这部影片带去招待外国友人.正在日内瓦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得知消息,很想一睹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总理获悉,满足了卓别林的心愿,还悄悄请来正在捷克斯洛伐克参加电影节的范瑞娟.当身穿旗袍的范瑞娟出现时,周总理向卓别林介绍说:“她是范瑞娟,就是《梁祝》中的梁山伯.”卓别林一听, “ 啊” 地倒退了一步, 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 笑眯眯地说: “ 不像, 不像,一点也不像.”接着,他又对周总理说了好多话.周总理翻译给范瑞娟听:“他说你实在演得好.”

语重心长说戏迷

这是10多年前,有天,我来到长乐路范老师的家中.客厅里,除她的弟子邵文娟外,还有几位不相识的中年妇女,她们好像刚到.范老师客气地请坐.邵文娟轻声告诉我,来的是戏迷,她们来看范老师.范老师打量着她们觉得奇怪, 这些戏迷怎么会知道自己的住处呢?其中一位笑着解开了谜底.原来,她的爱人是煤气公司的抄表员,每月上门抄表,认识了范家.他忍了一年,终于忍不住了,遂将此信息透露给了老婆.老婆好一阵激动,也忍不住转告了另外三位范迷,于是,她们结集一起来探望舞台下的“梁山伯”.知道了原委,范老师笑了,说道:“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越剧流派是越剧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精彩纷呈,没有孰高孰低,所以,我不希望观众中分派别,什么尹派、徐派、范派,如果互相挤对,那就更不好了.我们要的是互相交流和提高.” 范迷们当即表态说,我们是真的热爱越剧,不会搞派别.说实话, 我们喜欢范派,就较多看些范老师的戏,但徐老师、尹老师的戏我们也看.范老师笑了:“那我放心了.”

中国戏曲的顶尖演员为数不少, 但能开宗立派的却为数寥寥.追寻范瑞娟的艺术人生,可谓“其人也真,其艺也淳”,人品、艺品的浑然一体,这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供我们享用,让我们传承.

世间再无“梁山伯”,这既道出《梁祝》是座高峰,又表达了观众对当今越剧艺术发展的期盼.好在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成不朽之作,《孔雀东南飞》《李娃传》《打金枝》《祥林嫂》等剧都已被电视台摄录.范老师的唱著《范瑞娟唱腔选集》《范瑞娟表演艺术》《范瑞娟越剧艺术影集》等,将伴随着我们再创越剧的辉煌.

评论,本文是大学硕士与世间再无梁山伯本科世间再无梁山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梁山伯和世间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93岁范瑞娟辞世一代梁山伯化蝶而去 提起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得不说范瑞娟 在很多观众心中,梁山伯就是范瑞娟,范瑞娟就是梁山伯 2月17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范派创始人范瑞娟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3岁 一代越剧大师&ldquo.

2、 刘伯承和军史之最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第一个在国民革命军担任军长的党员1927年5月上旬,当刘伯承孤军苦撑泸州城时,武汉国民政府任命刘伯承为暂编第十五军军长,这使他成.

3、 扎克伯格天才困斗 口文/李楠Sorry,sorry,sorry "…扎克伯格一口气在9份英美报纸登广告道歉 “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你们的信息,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不配提供服务 ”危机凶猛,.

4、 林伯渠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1960年林伯渠病逝后,吴玉章写诗悼念,其中有这样一首“十月革命照万方,联俄联共好主张 中山改组国民党,还仗伯渠作桥梁 ”林伯渠既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

5、 他不顾生命危险,深人中东,只为让犍陀罗艺术永留世间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看待万事万物,经常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看一个人其实也是如此 2009 年以前,何平原本只是一个经营办公用品的商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变成一位知名度颇高,足迹遍布祖.

6、 张伯驹爱上的男人 张伯驹的事迹为人津津乐道,而崇正2018 年秋拍卖的一封信使得张伯驹的一段陈年往事浮出了水面 信的作者是张伯驹本人,没有上款,无法知道收信人,但信中内容精彩纷呈 信中开头的所谓“蘋秋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