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文化翻译英语论文 文化翻译论文 论文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蒙汉翻译文化功能论文 翻译文化文献综述 广告翻译下的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文化翻译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和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文化翻译的重要性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文化翻译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9

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文化翻译的重要性,该文是文化翻译学士学位论文范文跟重要性和中国文化和翻译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章晶/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

摘 要: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文化翻译可以增加本民族的文化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特殊身份的华裔美国作家所采取的文化翻译策略是一种具有解构力量的文化策略;在文学作品中植入中国元素,通过这些中国的文化符号颠覆英语强势文化的中心地位,成功实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关键词:文化翻译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在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学者的努力之下,翻译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纳入比较文化研究的语境.自那以后,翻译与文化,二者彼此互相作用,互为“转向”,把狭隘的文学领地扩大到更为宽广的文化范畴.在当前提倡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不同类型的文化相互交流、冲突、渗透以及融合,不仅为中国发展面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给我国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凸显中国文化的价值,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答案就是文化翻译.文化翻译是连结不同文化的重要纽带,是将中国展现给世界的唯一桥梁.

一、文化翻译策略

什么是文化翻译呢?文化翻译,通常指源语特有文化内容或者因素的翻译,是不同文化沟通与互动的媒介,其必然结果是实现对异质文化身份的构建与塑造.文化翻译的过程,是混杂化的文化差异的边界协商,可以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的“利益群体”文化或社会运动的文化.①

由于作家族裔背景的关系,华裔美国文学本身就承担有文化翻译的职能,而华裔美国作家或多或少地都多担当着文化译者的身份,其作品中不可避免地经常会涉及到中国文化的表述,在此情况下,文化翻译首先包含文化的传播之意.华裔美国文学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大量描绘中国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文字,像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中,就有大量的中国风情和中国食谱的介绍,活像唐人街的导览;尽管此时的文化翻译一看就知道是为了满足美国读者对“异国情调”的追求,但也打开了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其次,文化翻译涉及到中国文化中特有文化因素的翻译.大多数华裔作家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突出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独特之处.最后,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本身就是融合写作与翻译为一体的巴巴式的“文化翻译”.这种融合在写作中的文化翻译策略是一种具有解构力量的、通过模糊话语实现混杂的文化策略.华裔美国作家在创作时,往纯净的白人主流文化加入异质文化元素,如中国文化符号、拼音和汉字等等,破坏英语的纯洁性,颠覆英语所代表的强势文化的中心地位,通过建构其华裔美国特有的文化身份来传播中国文化.

但是同时,美国强大的意识形态也难免会使华裔美国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导致其在文化翻译中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会存在自我东方主义倾向.这会导致不了解中国的文化的欧裔读者错误地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的真实再现.如此一来,华裔美国作家反而会强化东方主义式的刻板印象,加深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实际上,作为文化译者,他们应该做文化间的使者,对两种文化保持相应的尊重.只有这样,散居族裔作家才能找到文学创作和文化翻译的归属.

二、华裔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化的杂糅

文化的转换则通过语言的转换来实现.语言—民族文化的产物—承载着社会文化信息,是一种文化的符号系统.正如身体是灵魂的载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思想的载体.②“语言,和武器一样,是摧毁民族文化的强有力工具”.②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就是翻译.翻译可以巧妙地利用语际间的语码转换,影响源语文化的塑造或对目的语文化的颠覆.在作品中,华裔作家保留汉语字眼,或翻译或不译,不仅可以保留对源语的忠实性,也可以显示汉文化的独特性,尤其是那些能显示民族文化和历史之精髓的东西,或者是在宿主文化中长期遭受压抑的东西.胡勇曾说过,“华裔作家都喜欢以汉字形象或直译或意译英译后至于文中……这种假借语言符号竟然成了新一代华裔文学的一个共同特征……为西方读者造成了关于小说人物与作者的一种身份印象”.③以华裔美国作家任璧莲及其作品为例,可以看到华裔文学作品中作家如何通过语言的杂糅传递中国文化信息、传播中国文化.

任璧莲在小说中加入了大量的汉字,形成混杂英语;在英语叙事中植入中文词汇的汉语拼音表达,将汉语思维翻译成英语时融合了两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形成一种杂糅的语言,一种新型的属于华裔美国族群的新的语言,通过语言的融合实现文化的交融.她将中美价值观的差异细化到语言(包括语言结构与习语特征)的差异上,以语言的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指征;通过翻译语言实现文化的翻译.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叙述伊始,任璧莲围绕“听”的中美文化差异展开了一番讨论.通过一句“You listen but don’t hear!”道出差别.英语思维是线性直接的,“一个在倾听的人怎么会听不见呢?”④而就是这样理所当然的事在汉语里却会导致“Ting de jian(听得见)”和“Ting bu jian(听不见)”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传递的是中国“到处都有限制”这样一个文化信息.④与此相反,在美国,个人是被认为不受限制的,拥有无限的潜力和至高无上的自由权利,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精神在张家人美国化的过程中同样影响着张家人在经历中美文化的冲突和碰撞时,不断变化的文化认同和新的华裔美国文化身份构建;并且最终和谐地杂糅在一起,形成了新型的华裔美国文化.

语言也可以传递文化信息,解构族裔身份的刻板印象,建立新的族裔文化形象.在续篇第二部长篇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中,梦娜在做心理咨询员期间,接过一个神秘电话,她没有见过来电者,却根据日裔身份的特点猜测“鉴于来电者低迷的精神状态,很可能会有切腹自杀的倾向,尽管这是一个刻板印象”.⑤而事实上,打电话来的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任璧莲借梦娜之口,道出主流文化对少数族裔的偏见:日本人就意味着“不可理解的”,尽管他的英语发音清晰而准确,但还是被猜测来电话的目的是为了练习英语口语,还可能有切腹倾向.作者用刻板印象代替真实身份,在反讽的同时,打破了族裔本质主义刻板印象.

三、结语

由于其文化背景的特殊性,散居族裔作家在帮助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时,其独特的身份优势和文化视角让她们更了解目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所以他们为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读者所进行的中国文化翻译,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得到读者的认同,有助于他们在中美文化接触地带的“第三空间”里实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在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今天,中国必然要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与文化感召力,增进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沟通,加强文明间的对话.文化多元化使得文化愈加多元和混杂.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中国文化价值也日渐彰显,中华文化需要进一步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大家庭.因此将文化和翻译相结合,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研究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便成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注释:

①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6~87.

②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③胡勇.文化的乡愁[M].北京:戏剧出版社,2003:149~151.

④Jen Gish. Typical American[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1.

⑤Jen Gish.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M]. London:Alfred A. Knopf,Inc.,1996.

参考文献:

[1]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52.

基金项目:本文系周有光语言文化学术研究项目“后殖民视阈下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文化翻译’研究”(项目批准号:ZYG00170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后殖民视阈下任璧莲小说中的解构与建构”(项目批准号:2014SJB467)的阶段性成果.

上文总结,这是适合重要性和中国文化和翻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文化翻译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翻译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2019中国品牌海外传播报告 2 018 年4月11日,蓝色光标传播集团发布2017中国品牌海外传播报告,报告首次聚焦“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深入解读中国品牌的海外传播现状、机遇和挑战 沿线市场蕴含巨大潜力2.

2、 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端午文化的海外传播 摘要端午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演变、发展后,现已形成较为定型的文化体系 在当前“一带一路”的政策环境下,国家鼓励中华文化走出去,端午文.

3、 济水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内涵演变 【摘要】济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河流,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它积淀了内涵丰厚的济水文化 自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以来,济水流量经历了由大到小变化的过程,济水文化传播随之经历了自.

4、 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路径 摘要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灿烂辉煌,但是在近代受到各种影响,如列强入侵,内战,西方文化涌入…… 而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的大力发展,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在文化的传播上却显出一股颓势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

5、 论社交媒体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外传播 陈文胜,孙壮珍(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摘要文化软实力的跨国传播已成为全球文化生态的表征,而跨文化传播研究不能忽略文化交往与变迁过程中媒体的角色与功能 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翘楚,在国家文化软.

6、 立足当下,才能通向文化的未来2019年度中国文化图书盘点 文化研究是20世纪中后期波及全球的研究思潮,是有着现实关切和人文关怀的知识学术实践,是政治热情在笔尖的跳动 文化研究学者从来都不只满足于知识的生产,而是力图通过知识来参与现实,激活危机诉求,进而改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