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陶渊明论文参考文献 陶渊明诗和隐逸情怀的参考文献 陶渊明的饮酒诗的开题报告 陶渊明论文题目大全 论陶渊明归隐之谜论文提纲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提纲

关于陶渊明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与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特色方面论文范文集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陶渊明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5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特色,该文是关于陶渊明专科开题报告范文和陶渊明田园诗和风格特色研究和田园诗方面论文范文集.

文/隋亚男 通讯作者/高晓梅

摘 要:陶渊明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我国田园诗代表人物.他的田园诗可谓是魏晋形式主义之风盛行之时的一股清流.主要表现为:将田园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平常中现真情;叙述语言不事雕琢,自然中显生动;韵味极其醇厚而自然,乐观中知意境.其田园诗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新领域,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被历代诗人所推崇,其风格特色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究.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风格特色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大量创作的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人物.他的田园诗大多为描写乡村风景和生活的,不刻意运用华丽的语言,也不描绘夸张的外表,而是用好似信手拈来的词语,却能展现出朴素自然的景象,体现出无尽神韵和幽深的意境.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和铺锦列绣的形式主义之风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但陶渊明却与一般文人不同,他过着其他诗人从未经历过的田园农耕生活,与劳动人民接触颇多,因此创作出了大量田园诗,使得他的诗歌亲近自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情感,并以崭新的风格卓立诗坛.

一、平常中现真情

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均为乡居生活之所见所感,在外表的朴实中蕴含着深厚醇美的意境.他的田园诗大都是反映基层农民劳动生活的场景和内容,把幽美恬静的农耕生活描写得十分鲜活.他诗中刻画出来的场景里都是平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耕种、风雨等,这一切景物都如实描写,从容而舒缓.虽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是经过诗人三言两语的描写,往往别具一番滋味.如“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其三)、“今日天气佳”(《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青松在东园”(《饮酒》其八)、“秋菊有佳色”(《饮酒》其四)都是日常的话语,然而平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诗句中,一条清浅的山涧,一只家鸡和一根荆薪,这几种最平常的事物一旦经过诗人的描绘就有了生活情趣,尽显乡村淳朴生活的无限趣味.

陶渊明的田园诗就是通过对这些平常又有意义的事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诗人远离了阴暗的官场和腐败的政治,与农民一起躬耕田野、亲近自然.在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谈心赏文,“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文相与析”(《移居二首》);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往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有和睦的邻里可以相邀宴饮:“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归园田居》其五);也有安详的晚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杂诗十二首>其四).由此可见,其诗中大多都是平常之物,却在平常之物中显现真感情.无处不体现着乡居生活的怡然与和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返璞归真之感,令人心驰神往.

正如朱光潜所说:“陶诗的特色正在不平不奇、不枯不腴、不质不绮,因为它恰到好处,适得其中”[1】.确如此言,陶渊明对日常乡村生活的真实描写,外表看上去很质朴,实际上很华美;外表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很丰富.所以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写平常生活,但其内涵还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

二、自然中显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通俗易懂,不用华丽的词藻修饰,不用过分的渲染,不用夸张的铺排和艳丽的色彩,也不用过分修饰的对仗和鲜为人知的典故,而是用最质朴简练的语言展现鲜活的田园风光.如“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中,诗人用极为朴素的语言对荆扉、披草、桑麻进行描写,但却勾勒出生动的画面.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过分的修饰,只用简洁淳朴的语言和疏远淡漠的笔法,就准确精炼地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这两句中除去诗人提炼的精准的名词和动词外,几乎没有什么形容词,但是大家都能感受到诗句中的鲜明形象.形成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的语体风格.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的用语被称作“田家语”,看似朴实无华,却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高度提炼的.他的诗句没有晦涩的语言,没有艳丽的色彩,也没有繁杂的结构,全都是自然的流露,并且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不管是田园生活还是自然风光,都源自于诗人的真实生活体验.如写环境“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一个“贮”字看似平常,但用到诗中却能显示出鲜明的形象,暑气难挡的夏日,清幽凉爽的林荫下好像贮存了一汪清泉,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油然而生.又如写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诗中写风不用“青萍”“惠风”之类的典故,只用了一个“翼”字就把和煦的南风温柔地抚摸着新苗摇曳生姿的景象写得生机盎然.又如写日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句中,一个“见”字反映出诗人是在采菊时偶然看到的南山,使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在南山映衬下的薄暮美景.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不尚藻饰,不饰雕琢,极尽语言质朴纯净之美.诗中语言口语化,就好像话家常,把日常生活写进诗里,并赋予了诗意,是“田家语”最好的体现.

正如《学诗浅说》中写的那样:“陶诗的妙处完全在于真实朴素,不假雕饰.以画来比,汉魏诗像线条粗重设色板滞的古画,陶诗像纯用墨笔的白描,几乎看不出笔墨痕迹.”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出于自然,更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田家语”为后人学习,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效果.

三、真淳中知意境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被后人称为“冲淡之美”,即其诗歌韵味极其醇厚而又具自然宁静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陶渊明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做高官的亲戚,后因生活艰辛,出任仕途以求生计.但在反复进出官场多次后,终于看透了官场的阴暗和政治的腐败,弃官归田过起了躬耕田野自给自足的生活.如<归园田居》其一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人把统治阶级比喻成“尘网”,把身在官场看成是“羁鸟”“池鱼”,“羁”和“池”表现出诗人被官场束缚,身不由己.尾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把归隐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当时官场风气的不满,一种冲破束缚、挣脱牢笼的喜悦之情自然流露.又如《归园田居》其三中,他种豆于南山下,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还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田园中,由于农业技艺不高,豆苗稀少,而且杂草旺盛.虽然如此,诗人仍是晨出晚归,披星戴月.身体虽然疲劳,但是精神却十分放松.劳动虽然艰辛,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相比身在丑陋的官场,躬耕田野才是他理想的生活.诗人重点刻画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田园的由衷喜爱.仿佛田园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的是在与世无争的桃花源里,人人参与劳动,劳动所得也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剥削,生活富裕、和乐而安宁,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这里是桃花源中人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国暴政而开辟的一个新世界,更是表达了诗人向往和谐社会、安逸生活、淡泊名利、坚持本心和返璞归真、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并且拥有自尊自爱安贫乐道和平静自然的心境.他的诗不仅以景悦人、以情感人,而且以理警人,给读者以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感受.如《饮酒》其五中,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中,其在简略渲染了南山景物之后自然引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诗人把观赏自然景物的感受与自己领略人生真意的心得很自然地衔接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意境,达到了景、情、理的统一.

沈约的《宋书》把陶渊明归入“隐逸传”,萧统喜欢他是因为他的胸怀“旷而且真”.他的田园诗表达了劳动人民对污浊现实的不满,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是对当时文坛盛行的雕琢绮丽的形式主义的反击.

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而清新,语言质朴而自然,韵律沉稳而舒缓,意蕴婉转而幽深,给人以和婉之感.诗人通过质朴的语言,自然的描写,真实诚恳地记录了自己内心世界微妙的变化,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没有排山倒海的力量,也没有波澜壮阔的气象,却有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慢慢渗透到读者的内心深处,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旨趣,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就像著名诗词评论家叶嘉莹教授说的那样:“渊明的殆无长语的省净的诗篇,与他的躬耕归隐的质朴的生活,在其省净质朴的简单之外,原都蕴蓄着一种极为繁富丰美的大可研求的深意.”

陶渊明的田园诗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他的田园诗是前所未有的,在描写乡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给读者呈现出宁静悠远的淡然之美.他开创的诗歌体裁对后代许多诗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唐代诗坛,孟浩然、王维、柳宗元等人都对他的田园诗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他们都各自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吸取了一些经验,这昭示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永垂不朽的地位.

本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陶渊明田园诗和风格特色研究和田园诗方面的陶渊明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陶渊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庐山下的陶渊明和他的生死田园 文佚名当日常事物的诗化以及天堂这样的想象力园地被一种在人境俗世中的“结庐”所揭示,我们说是时候回到田园了,因为田园才是陶渊明诗化生存的命脉所在 陶氏田园诗的勃勃生气源自它与诗人.

2、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多重自然 ◎蔡 黎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不约而同地收录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几经改革与修订,陶诗占据了稳定的地位,其文学价值和对中学生的影响作用不言而喻 在实际教学中,对这类陶诗的自然之气挖掘不足,教师大多从作者.

3、 试说陈寅恪《论陶渊明之思想和清谈之关系》本事 谢泳论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是陈寅恪一篇名文 细读此文,感觉陈寅恪撰著此文似有感而发,时有“后读之者不能得其确解,空叹赏其丽词,岂非可笑之甚耶”一类语句,行文间似有一个针对的.

4、 沈周、文徵明粗细绘画风格的演变 文 康娟【摘要】沈周、文徵明同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沈周开创了吴门新风,性格敦厚随和的沈周有着朴实闲淡的审美趣味,在其46岁左右经历了“粗”“细”画风的.

5、 明清民间建筑的风格特色形成的因素 在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社会的缘故,民间建筑与官式建筑有着一定的差异,如在官式建筑当中建筑的斗拱比例比较小,柱子的比例相对比较细长,梁坊的比例比较沉重,符合特征比较明显 从整体上而言,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比.

6、 陶渊明的隐逸情怀解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摘 要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因为时事、命运的荒谬而出现了一大批隐逸的文人,但是在这些人中,却有一人与他人不同,那就是陶渊明,本文就以他的归园田居(其一)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隐逸情怀,分析为什么说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