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文献翻译 毕业论文翻译 外文文献与翻译 毕业设计英文翻译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 接受美学和翻译文献综述 翻译美学文献综述 翻译美学论文 环保论文翻译 毕业论文直接翻译国外 翻译硕士论文评语

翻译美学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丁往道先生的翻译美学风格以《女娲补天》的翻译个案为例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翻译美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4

丁往道先生的翻译美学风格以《女娲补天》的翻译个案为例,该文是翻译美学类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与丁往道和丁往道先生和翻译美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纷繁卷帙,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神话乃是先秦民众对于古代社会一种美好想象和追惜,并且通过口传,世世代代的传下来.神话也是先秦民众对古代民众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女娲补天的故事作为先秦神话故事的一部分,昭示了女娲作为中民族的始祖,为了人类的和平安宁,做出了丰功伟绩.这也体现了先秦民众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关键词:女娲;美学;缺失;补偿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143-03

丁往道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力主在中国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专业课程.丁先生生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学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弥补英语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不足,从而为这些学生在做翻译实践打下良好的双语基础.丁先生身体力行翻译了《中国神话及只怪小说一百篇》、《孔子语录一百则》和《瑞云》等诸多中国古代文化的著作.另外,丁先生还有英文著作《攀登》和《中国文化掠影》两部著作来向外国读者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纵览丁往道先生的译文,可以发现丁先生的译文确切,通俗易懂,且行文简洁.本文以《女娲补天》的翻译个案为例来探讨丁往道先生的翻译风格.

一、《女娲补天》翻译的意义

上古神话是先秦民众智慧的产物,寄托了他们对远古时代的追忆.同时,神话也体现先秦民众的对于世界的丰富想象.诸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等都是先秦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表达了先秦民众对于世界丰富的想象,以及对追逐美好生活的向往.《女娲补天》作为上古神话的一个篇章,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起源,它有别于《圣经》记载的“上帝造人”说.由此可见,东西方民族各有自己的历史起源的记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当下,《女娲补天》的翻译研究有助于传播有异于西方文化的声音,也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正能量;也是对中国文化“外来说”的一种否定,更是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一个驳斥.

二、翻译策略的使用

“女娲”这个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世界里面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她“补天造人”、“止水救民”的“天地之德”与“万世之名”.本文分析的文本采用丁往道先生的《中国神话及只怪小说一百篇》中的译本.丁先生的译本综合运用了各种翻译策略,在遣词造句上也与中文相契合,译文读之通晓顺畅,节奏感很强,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从翻译策略上看,丁先生的翻译采用以下几种翻译策略:

(一)“异化”的翻译策略

所谓“异化”的翻译策略,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awrence Venuit)在他著名的翻译学著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了“异化”(foreignizing translation)的翻译策略.根据韦努蒂的解释,鉴于双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异化”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译者不破坏原语作者的风格,努力保持原著的异域特色和原汁原味.丁往道先生在翻译《女娲补天》的标题时,把“女娲”这个文化意象直接翻译成Nuwa.首先这种翻译很简洁,但是这样翻译究竟能不能表达女娲这个文化意象的厚重内涵呢?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圈内,女娲是全人类的始祖,于中华民族又有很厚的文化意义.女娲作为上古神话中的重要人物,她的形象也很奇特:人首、蛇身,有补天造人之能.如果没有辅助的说明,这并不能说明“女娲”这一神话人物的形象.在《圣经》的《创世纪》篇章中,西方人认为是上帝造人,自己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人.这就等同于中华文化圈中的“女娲造人”,我们自己是炎黄子孙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娲这个高超的人物形象就好像是《圣经》中的“上帝”一样.他(她)们不仅创造了人类,而且还创造了万事万物.关于“女娲”这个文化意象的处理,音译简洁明了,不拖冗长,但是笔者认为音译这种翻译策略无法穷尽其意.如果没有辅助说明,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人只会把Nuwa当成普通的人物进行关注.也只有了解中华文化背景的情况,才可以对“女娲”这一光辉高超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

(二)“归化”的翻译策略

所谓“归化”的翻译策略,也是韦努蒂在他著名的翻译学著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的.“归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是指在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即“源语本土化”的表达方式,把译语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

作为上古神话篇的《女娲补天》文字书写工整优美,句子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以第二段为例: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这四句话是很工整的排比修辞,可见女娲对于人类所做的丰功伟绩.当时的情形是“九州天崩地裂”、“大火燃烧”、“大水泛滥”、“猛禽食人”等等如此恶劣环境.女娲不忍人类遭此厄运,于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丁往道先生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采用的就是意译的翻译策略.“济冀州”中的“济”字有帮助、周济之意,“冀州”作为地名,却是指代冀州的黎民百姓.丁先生的译文翻译成“se the people of Jizhou”.“冀州”是中国古代所说的九州之一,似乎又暗示了文中第一句“四极废,九州裂”当中的“九州”.

(三)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往往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两种翻译策略会同时存在并行不悖,即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我们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使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由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并有互补的辩证统一关系,两种翻译策略的综合使用,能够达到具体动态的统一.

三、信息传播的缺失与补偿

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句法、词语等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全对称.因此,在翻译旅行的过程中,有些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会发生缺失,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补偿.丁先生的译本也不例外.“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应当说汉语的这四句排比相当的工整、简炼,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使得译文也工整简炼绝非易事.丁先生的这四句译文是:

Then Nuwa melted rocks of five colours and used them to mend the cracks in the sky. She supported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ky with the legs she has cut off from a giant turtle. She killed the black dragon to se the people of Jizhou,and blocked the flood with the ashes of reeds.(丁往道 译)

丁往道先生把“炼”五色石中的“炼”字翻译成melt.这个“炼”字,不完全等同于工业上所用的字“炼”.工业上所用的“炼”字是指用火烧或者用加热灯方法是物质纯净、坚韧、浓缩.诸如:炼钢、炼铁、炼油等.Melt这个单词翻译成汉语有“融化、溶解;逐渐融合”之意,这里丁先生用melt来翻译“炼”字算是较为恰当的.“以补苍天”中的“补”字,丁先生翻译成“mend”.关于“补”字的翻译,有三个词可以选择:mend、repair和fix.“mend”作为vt表示“修理、修补;改正、纠正;加强;使恢复健康.作为vi有”康复、痊愈;修理、矫正的意思.Repair vt表示“修理;纠正;恢复;弥补;等意思.Fix vt固定;准备;修理;使牢固;vi固着;变硬;安定.“女娲补天”中的“补”表示女娲通过炼五彩石把天补好,不再“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使天恢复正常的秩序.就这三个词而言,mend要比repair和fix好一些.“断鳌足以立四极”这句话的翻译丁先生采用的英语中的一个详尽的句子来翻译这个简炼文言,虽然内涵逻辑联系,但是稍感冗长.笔者把这句话翻译成“She cut off a giant turtle to support the four corners”.这样为了和第一句的翻译保持句式结构的一致性,而且较为简炼,从修辞上来说,也较为平衡.“积芦灰以止淫水”这句话中的“淫水”指的是“地下涌出的洪水”.就这句话,笔者翻译成“she used the ashes to blocke the flood”.这是为了和前面三句话保持平行一致.就这四句话的翻译笔者的译文如下:

Then Nuwa melted rocks of five colors to mend the sky. She cut off a giant turtle to support the four corners. She killed the balck dragon to se the people of jizhou.she used the ashes to blocke the flood.(笔者 译)

四、译文之美

在中国翻译史上,关于翻译美学阐释自佛经翻译之时就已有之.彦综提出的:“八备”、玄奘提出译文“既要求真,又要喻俗”,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著名“信达雅”,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乃至当下许渊冲提出的“三美三化”.由此可见,我国翻译史上这些著名的翻译大家都非常注重译文的美感,翻译不仅要简洁明白,忠实的表达原文的意思,而且还要注重译文的美感.可以坦言之,丁往道先生关于《中国神话及志怪小说一百篇的翻译》译文工整,表达贴切.就《女娲补天》中的译文为例进行分析.《女娲补天》中有以下几句: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这几句汉语相当工整,极具美感,读之朗朗上口.女娲通过炼五色石把天补好,天下四极也被直立起来,洪水也退去,冀州也恢复了平静;猛兽和鸷鸟也死掉,无辜的人们得以解救,天地也恢复如初.

丁往道先生的翻译如下:

Thus the sky was mended,its four corners lifted,the flood tamed,Jizhou pacified,and harmful birds and beasts killed, and the innocent people were able to live on the square earth under the dome of the sky.(丁往道 译)

丁先生的译文中使用“mended”、”lifted”、”tamed”、”pacified”和“killed”.从句法上来说,丁先生对“苍天补”的翻译使用了被动语态的主谓结构,而对于“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的处理上并没有使用被动语态的主谓结构,而是直接的使用了主语加过去分词的形式,省略了谓语动词be的过去时态.读者不会因为省略了be动词而会对译文产生误解,这样倒使得译文简洁通晓,形式上也工整,读起来很有美感.而丁先生对于“背方州,抱圆天”的翻译处理上则采用了长句翻译:the square earth under the dome of the sky.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天地的观念是“天圆地方”,在这里,实际上是指经过女娲补天,天地恢复如初.

五、结语

丁先生对于《女娲补天》的翻译译文确切,通俗易懂,且行为简洁,丁先生的翻译语言不仅传递了文化的精髓,而且保留了译文的美感.在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如何向外传达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如何让世界人民共同享有中国先人创造的文化结晶,同时又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本真,丁先生的译文做了这样一个范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依然保留较高的现代价值.

——————————

参考文献:

〔1〕Bassne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邓薇.从英汉语对比角度看古典小说《瑞云》的两个译本[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78—181.

〔5〕丁往道.中国神话及只怪小说一百篇[M].香港:上午印书馆,1988.64-65.

〔6〕高嘉正.《孔子论语一百则》英译赏析[J].上海翻译,2005(3):76—80.

〔7〕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5—29.

〔8〕袁影.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典范—评丁往道教授的两本书[J].山东外语教学,2004(3):78—80.

(责任编辑 徐阳)

评论: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丁往道和丁往道先生和翻译美学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翻译美学本科毕业论文翻译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大哲在道大政在民大文在意《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章赏析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这段孟子语.

2、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宋词《雨霖玲》两个英译本对比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用翻译美学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方法,以宋词雨霖玲为研究对象,结合许渊冲的“三美论”,从四个方面研究其两个不同的英译版本 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研究提出中国.

3、 论石挥电影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以《我这一辈子》和《关连长》为中心 摘要石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他戏路宽广,创作了大量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本文试以自编自导自演的两部电影我这一辈子和关连长出发,对石挥电影的现实主义艺术.

4、 沙博理翻译风格基于文本《水浒传》 摘要美国著名汉学家西里尔伯奇曾说“旧译本只是将水浒传部分地带给了西方,而沙博理的成就要比原来的译本优秀三倍 他的中文知识使这个译本更加准确、直截了当,而它易懂的英文也比旧本更加优美得体 &.

5、 试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一处翻译误差 1974 年至1982 年,联合国主持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为谈判一项专门公约而召开的最大规模的外交会议,全世界先后有167 个国家的代表团历时9 .

6、 文学的美学关怀评《新的变局和审美幻象》 当新以一个客观存在出现时,其中所裹挟的文化或者审美现象就会让人们重新回到文学和生活这类根本问题上 这样做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让文学史对现代性加以观照或者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更是对人们置身其中的生活方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