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能源汽车的论文 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 新能源汽车论文 新课程导学期刊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农村新技术杂志 新能源汽车的论文摘要 新能源进展期刊 新能源小论文 汽车新能源技术论文 新能源环境保护论文 新能源杂志

新能源类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新能源产业融资的八个错配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新能源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5

新能源产业融资的八个错配,该文是新能源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新能源和融资和产业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新能源产业融资难题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新能源产业自身的问题,也有金融体制和金融机构的问题,还有监管政策层面的问题.解决新能源产业融资难题,前提和基础是要了解新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各自监管部门的条件和需求,消除可能存在的不匹配.

随着去杠杆和严监管的推进,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金融市场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新能源企业融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重新审视并反思新能源融资问题.新能源融资的八个错配

1、经营理念的错配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这也是国家政策反复强调的,但金融机构也有自己的苦衷.从本质上来说,金融是经营风险的部门,金融机构运营的根本是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即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追求最大的收益,这与新能源行业的经营理念是相悖的.对于一个项目,金融业首先会关注风险,而新能源行业则主要看收益,其中,最主要的收益指标就是内部收益率.

金融机构是否必须支持新能源项目?新能源项目由于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报期较长,而且政策补贴和项目收益不稳定,天然带有高风险、低收益的发展特征,强制性要求金融机构支持新能源项目有悖于金融的本质.

新能源前期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成为行业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项目跑马圈地而缺乏宏观层面的统一规划以及与电网的协调,大量新能源项目未批先建,导致项目建成后无法接入电网;受制于新能源资源中心与电力负荷中心的地域错配,以及电力体制和电网规划的现状,并网消纳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长时间.

另一方面,新能源行业其实也已经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新能源行业的产能过剩,包括上游装备制造的产能过剩,这是由于生产的低端化和无序化,导致同质化竞争和低端产能过剩;也有下游电站运营的产能过剩,这种过剩不是传统行业的总量过剩的概念,而是结构性过剩,是相对于当地消纳容量和电网输送能力的过剩.

而国家补贴退坡是必然趋势而且速度正在加快,推动新能源实现平价上网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新能源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政策驱动,应该说在起步阶段政府作用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从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树立市场化导向,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适当减少电价补贴可以促使产业更好地适应市场,但同时,过快过大地降低补贴力度又会打击新能源行业的盈利能力.这都是金融机构眼中新能源产业的风险.

2、运营效率的错配

按字面意思理解,金是资金,融是融通,金融二字包括了资金规模和资金流动性两种含义,换言之就是金融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即金融机构通过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一定投入下的最大产出.这也就是国家一直在提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近些年新能源项目发展状况来看,显然不能达到金融技术有效和配置有效的要求.在前些年的快速发展期,新能源获得了大量资金投入,各路资本蜂拥而至,相对更有效的火电也给新能源并网让路,但结果却造成了大面积的弃风、弃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很多新能源项目的贷款也成为事实或潜在的不良贷款.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又有上升的趋势(如图1所示),既与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有关,也与监管层加强资产分类准确性考核有关,比如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纳入不良,加速了商业银行真实不良的暴露,其中不排除有部分新能源行业的贷款.

3、信息对称的错配

银企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理想情况下,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企业可以通过最优契约的方式来实现合作共赢.但形成最优契约有一些基本条件,比如银企双方要共担风险,信息共享要全面充分等.但现实操作中,新能源企业因行业发展不好、自身经营不善而违约跑路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能源行业缺乏统一的、具有较高公信力的信用体系,导致借贷双方严重信息不对称.贷款人往往属于信息优势方,部分贷款人不会将项目的违规信息、自身不良的信用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透露给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机构无法获知企业信息而拒贷,或者因无法了解贷款投向而断贷、抽贷.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特教授指出,“由于人是有限理性的,不可能预见到未来所有可能的情况,即便预见到也没法写进契约里,因此契约注定是不完全的,也就无法实现最优契约.”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于我国新能源融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正是由于政策体制不完善、市场环境不健全等因素,特别是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导致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大量不完全契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能源融资难题.

4、金融市场结构的错配

我国银行业的规模和实力都已经足够大,但为什么实体经济一直在喊融资难融资贵呢?这与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银行业资产占到金融业总资产的90%.近年来,随着债券和股票市场发展,非金融企业的直接融资占比有所提升.从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来看,我国包含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在内的直接融资增量占比从2002年的4.9%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23.8%.其中,债券融资占比上升幅度较大,从2002年的1.8%上升至2016年的16.9%.但随着去杠杆和严监管的推进,债券市场利率不断抬升,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大幅下跌,2017年直接融资增量占比也回落至6.8%(如图2所示).

间接融资尤其是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客观来说,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结构难以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市场结构不仅导致金融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内部积累,同时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倾斜.美国、欧洲等高收入国家的经济转型经验表明,经济发达程度越高,资本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也越高,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资本市场相对于银行体系更有效率.

5、金融服务模式的错配

从经营模式看,在功能相对单一、需求较为旺盛的金融环境中,金融机构大都采取同质化的经营模式,业务模式主要是存贷款业务和以服务费为主的中间业务.随着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涌现,产业发展已不单纯是传统信贷的需求,还有管理、投资交易、财务顾问、保险、证券、基金等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也倒逼金融业进行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的创新,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是金融业创新的方向.

从业务结构看,金融股权结构以国有资本为主,外资和民资占比较少,股权结构制约服务模式,造成金融领域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所以新能源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说法,严格来说是不准确的.融资难题主要是针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而言.相对来说,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新能源项目较容易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项目贷款利率往往都是下浮的,这也符合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初衷.

6、“走出去”的错配

从走出去来看,金融业明显滞后于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力设施相对较不完善,电力缺口较大,对于中低等技术水平、较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装备和产品有较大需求,加大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也可以避免欧美部分国家的反倾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化,沿线国家和地区将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承接地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新能源企业走出去资金需求持续增加,金融服务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由于沿线国家发展水平、政策法规、文化风俗等差异较大,使得金融机构在跨国别、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服务方面的短板日益凸显.比如部分沿线国家由于经济落后、宗教冲突等原因而政治不稳定,当地政府对国外投资的保护和支持力度较差;大多数沿线国家对资本活动的限制和新型金融工具的接受度有较大区别,风险管理体系和工具也不完备,都将加剧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

此外,在覆盖范围、服务流程、服务水平等方面,我国金融结构提供的跨境金融服务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跨境融资需求.比如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布局区域还相对较窄,进程相对较慢.

7、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错配

提到融资难题,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融资难、融资贵,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其实,这两个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融资难是难以或者无法获得融资,往往指的是企业的初始融资以及后续再融资;融资贵是可以获得融资,但融资的利率较高.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说,应该说融资难是不应该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融资贵却是必然的.

银行的融资利率不仅要覆盖其资金和业务的成本,也要覆盖开展业务的风险成本,才能使业务变得商业可持续.由于新能源企业风险相对较高,就需要在融资利率中加入更高的风险溢价,融资利率就会增加,这样才能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新能源行业的供给意愿和能力.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是受管控非常严格的行业,央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在资本充足率、广义信贷规模、不良贷款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方面都有相应的监管指标,如果不达标,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或者无法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而且,对于新能源行业等新兴行业,监管部门的政策优惠口惠而实不至.近日央行将绿色信贷指标纳入MPA考核,但地位和权重还比较低.因此,相对于新能源等新兴行业,金融机构倾向于支持政府融资平台、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融资贵有助于缓解新能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即允许银行针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特征和经营状况进行风险定价,自行决定利率上浮比例.考虑到新能源项目利润率较低的行业现状,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对金融机构的新能源融资出台更多差异化考核的措施,提高对新能源项目的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

8、宽货币与紧信用的错配

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成为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焦点,也是近期以来央行和银保监会着力的难题.随着去杠杆的推进,对影子银行的打击,忽视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之前依靠表外融资的企业面临较大的再融资压力,信用风险上升,信用违约事件增加.同时,资管新规出台后,表外业务回表、回信贷,受当前资本充足率、合意信贷规模和流行性的约束,银行表内难以承接表外业务的信用供给,导致表内和表外的广义流动性收缩,贷款利率、非标利率和信用债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弱信用资质主体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受紧缩压力不对称影响,受到了更大地冲击,其中也包括大多数新能源行业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近期以来,国内货币政策转向结构性宽松,随着央行扩容MLF担保品范围、超额投放5020亿一年期MLF,并先后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和日间流动性非常充裕,也就是宽货币.但在央行加大基础货币投放的同时,流动性却过渡淤积于银行间市场,并未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这就是紧信用.宽货币和紧信用的态势在债券市场可以得到充分的验证.而由于违约事件频发,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明显,信用债市场分化加剧,低等级债券的信用利差大幅上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用债市场是当前国内金融体系和经济问题的真实写照.

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促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监管层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赴中行开展座谈会,强调大型银行要发挥“头雁”效应;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这些政策地推出是非常及时的,但是否能真正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恢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和信用市场融资功能,仍有待观察,特别是要从8、9月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中得到验证.

解决新能源融资错配的对策

从现实状况来看,新能源融资的难题根源于政府和市场的背离,主要是政策失效、市场失灵和监督失位的三个问题.因此,解决新能源融资错配问题,关键在于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和社会层面人手,化解政策失效、市场失灵和监督失位的问题.

从政府层面来说,要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完善新能源融资相关的标准规则和政策体系.明确绿色金融的认证考核标准,提升绿色金融指标在MPA考核中的地位和考核权重,可考虑将绿色金融指标单独列为一类进行考核;理顺资源环境定价机制,实现资源环境成本的科学合理定价;加快建设能源行业统一的、具有较高公信力的信用体系,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加快环境立法,加强执法督察,保障新能源相关政策实施和投资者权益.二是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全面对接与协调联动,加强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定期协调和处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三是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建立健全专业性*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第三方评级评估机构;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绿色股票市场、碳交易市场等直接融资市场建设,大力促进绿色指数开发创新和投资应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培育合格的绿色投资者,鼓励和引导投资者投资绿色证券产品.

从市场层面来说,要着力提高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新能源项目实施差异化授信和考核机制,鼓励和引导经营机构发展新能源业务;根据新能源项目的特点,以及贷款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建立客户分层体系,提高风险定价水平,开发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加强与第三方评级评估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对新能源企业和项目进行资质审核和资产评估的严谨性和可靠性,建立匹配新能源项目的风险控制模型,以及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既精通金融业务又熟悉新能源行业的业务团队;完善银行、证券、基金、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提供融信贷、投资、担保、保险、咨询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

从社会层面来说,要重点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和服务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绿色环保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提供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服务咨询,以及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服务;推动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参与绿色治理,对新能源项目进行定期监测、评价和报告,提高新能源项目的透明度和可信性.

此文汇总,本文是一篇适合新能源和融资和产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新能源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新能源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新能源产业推进新泰市经济社会整体升级 山东省新泰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新泰市新能源发展规划(20152030)、新泰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将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来推进实施 新泰市与清.

2、 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 王呵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市 200000摘要通过分析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及上海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借助行业统计数据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准入相关规定,研究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对上海新.

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建议 摘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处在迅速成长的阶段,但目前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一些分析,从而针对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的一.

4、 绿色金融和新能源产业的耦合机制分析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可再生和环保为特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传统的一次能源面临枯竭,能源转型迫在眉睫,需要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绿色金融作为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

5、 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日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联装〔2017〕53号,以下简称规划)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规划,负责人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规划制定背景问为什么要制定规划答汽车产业是推动.

6、 农工党: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贴政策 农工党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贴政策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飞速发展,与政府补贴的杠杆作用密不可分 直接、巨额、持续的补贴,也产生了产销数据与实际使用数据出现较大落差、车企骗补以及干扰市场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