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农水专业教育和社会需求课程论文例文 软件需求管理论文 激活消费者心理需求论文 电力需求侧管理杂志投稿 需求工程论文 需求层次参考文献

需求分析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5G承载需求分析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需求分析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1

5G承载需求分析,本文是关于需求分析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5G承载需求分析和承载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1 引言

5G已渐行渐近.2017 年12 月1 日,3GPP 宣布正式完成并冻结5G 第一版标准R15 的非独立组网(NSA)新空口标准;2018 年6 月14 日,正式冻结R15 的独立组网(SA)新空口标准.据IHS Markit 公司的最新调研报告表明,占全球移动用户43%的17 家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5G技术测试和网络试验,将陆续在2018 年年底到2021 年商用5G.5G在带来新兴业务体验、服务型网络架构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同时,对基础承载网络也提出了多样化的新需求,推动着5G承载技术和网络架构的演进发展.

2 5G三大业务场景需求分析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ITU-R)定义了5G三类典型业务场景:具有更高带宽、更低时延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具有超高可靠和超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和支持海量用户连接的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业务.目前R15 版本对eMBB业务需求和技术规范相对明确,由于uRLLC和mMTC业务对网络能力要求较高,其主要特性将在5G完整版标准R16 版本中进行标准化.

5G三大类典型业务场景的承载需求如下:

(1)eMBB 业务:主要面向4K/8K等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高速移动上网等大带宽业务应用场景,是5G对4G移动宽带场景的增强,单用户接入带宽可与目前的固网宽带接入达到类似量级(如1Gbit/s),接入速率增长10 倍以上.对5G承载的主要需求是大带宽、低成本、低功耗、易部署和易运维.

(2)uRLLC 业务: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物流、智慧医疗等实时性要求较强的垂直行业业务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端到端时延和99.99%以上的可靠性保证.当前4G移动网络和承载网络在超低时延保障和业务隔离性上均存在不足,需引入网络切片管控架构和超低时延等新技术来提升业务体验.

(3)mMTC业务:主要面向环境监测、智能抄表、智慧农业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等为目标的业务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低成本、海量连接、更多基站间协作等特点,连接数将从亿级向千亿级跳跃式增长,要求承载网具备多连接通道、高精度时钟同步、低成本、低功耗、易部署及运维等支持能力.

3 5G无线接入网络承载需求

3.1 5G RAN架构和部署模式

相对于4G 无线接入网(RAN)的基带处理模块(BBU)、射频拉远单元(RRU)两级结构,5G 新空口(NR)支持gNB宏站和分布式基站两种形态,分布式基站包括集中单元(CU)、分布单元(DU)和有源天线单元(AAU)三部分.5GRAN存在多种分级结构:当CU和DU合设时,5GRAN与4GRAN结构类似,即分为前传(即AAU和DU之间连接)和回传(即CU和核心网之间连接)两级结构;当CU和DU分设时,5G承载将包括前传、中传(及DU 和CU 之间连接)和回传结构.5GRAN的部署模式又分为DRAN(分布式无线接入网)和CRAN(集中式无线接入网)两大类,其中CRAN 的部署模式又与CU 云化和DU池化部署模式相关,具体见图1.

3.2 5G RAN带宽需求

更大带宽是5G 承载需求的第一个关键性能指标.根据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联盟(NGMN)的基站带宽评估计算方法,结合5G基站典型的无线配置参数,单基站峰值和均值带宽需求见表1,可见5G单基站的回传接口将以10GE和25GE为主.根据典型组网模式估算,5G中回传在城域接入层支持N×50 或100Gbit/s,在城域汇聚核心层乃至干线层支持N×100、200 或400Gbit/s.

5G前传带宽需求与CU和DU的物理层功能分割位置、基站参数配置(天线端口、层数、调制阶数等)以及部署方式等密切相关.按照3GPP 和CPRI 等标准组织的最新研究进展,CU和DU在物理层的分割存在多种方案,典型包括射频模拟到数字转换后分割(选项8,CPRI 接口)、物理层的低层和高层之间分割(选项7)、物理层高层到MAC 层分割(选项6)等,其中选项7 又可细分为7-1 和7-2 等,图2 是其中一种分割方案的示意.

为估算前传所需带宽,假设基站前传相关的参数配置如下:

(1)考虑下行带宽大于上行,仅估算下行带宽.

(2)工作频段为3.4~3.5GHz,100MHz频宽.

(3)MIMO 参数为32T32R,映射数据流为下行8 条流.

(4)I/Q 量化比特为2 × 16,调制格式为下行256QAM.

参考3GPP 的TR38.801 和TR38.816,不同分割方案的前传带宽估算结果见表2,目前主流无线厂家都在研发和测试选项7-2的eCPRI接口.

因此,5G 前传主要是25GE 的eCPRI 接口或100Gbit/s 的CPRI 接口,前传的传输带宽需求将是N×25Gbit/s 或100Gbit/s 等,取决于技术成熟度和光模块成本等多种因素.

3.3 5G RAN超低时延需求

超低时延是5G承载需求的第二个关键性能指标,3GPP 在TR38.913 中对RAN 的eMBB 和uRLLC 用户面和控制面时延指标进行了规范,要求eMBB用户面时延小于4ms,控制面时延小于10ms;uRLLC 业务的用户面时延小于0.5ms,控制面时延小于10ms,具体如表3所示.

根据CPRI 和eCPRI 的规范,前传的时延性能指标为100μs 量级,由于光纤传输时延约为5μs/km,前传10~20km光纤的传输时延就达到50~100μs,因此要在前传引入两端传输设备时,应尽可能降低节点的转发时延.目前实验室测试前传设备透明传送单个10Gbit/s CPRI 信号或25GEeCPRI 信号的节点转发时延可达到1μs 量级,在支持多路CPRI/eCPRI 信号电层复用和前向纠错(FEC)情况下时延值将会增大,建议指标值应小于10μs.因此,为支撑5G 超低时延需求,无线网、承载网和核心网需要协同分配时延性能指标.

3.4 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

高精度时间同步是5G承载的第三个关键性能指标需求.5G的同步需求主要体现在基本业务、协同业务和基站定位等新业务的频率和时间同步需求指标3个方面,具体见表4.

总体来看,在一般情况下,5G基站间的时间同步需求指标仍为3μs,与4G TDD 相同,少量应用场景可能需要百纳秒量级的超高精度时间同步,另外,基于基站定位的自动驾驶等新业务需要ns 级别更高的时间同步需求.

4 5G核心网承载需求

4.1 5G核心网架构和部署模式

受业务发展驱动,5G核心网将发展为满足全业务接入场景的服务型网络架构,具有业务虚拟隔离(网络切片)、转发与控制分离、功能分布式部署、基础设施云化等核心特征.5G引入SDN/NFV 有利于推动5G网络云化和数据中心化,包括核心网云化、无线接入网云化和控制系统云化三部分,5G核心网的目标架构如图3 所示.

5G核心网将逐步实现云化部署,首先在大区或省干核心机房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逐步在城域汇聚机房或综合业务接入机房建设边缘数据中心,并引入面向垂直行业等新兴业务应用的移动边缘计算(MEC).因此,5G 承载还需要考虑数据中心之间的光互联需求.

4.2 5G核心网灵活连接需求

5G核心网给承载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业务连接的灵活调度需求.为提升不同类型业务体验,5G核心网的用户面功能(UPF)网元将分层部署,因此5G基站回传到核心网的N2 和N3 连接的终结位置存在多样性,与不同业务的UPF 部署位置密切相关.此外,承载网络还要为不同层面的核心网元之间网状连接提供承载,如图4 所示,存在UPF与UPF间的N9 连接、UPF与F间的N4 连接、数据中心之间的N6 连接等.为了降低时延和提高带宽效率,需要L3 功能到边缘以实现就近转发,或通过部署L3 功能到汇聚节点实现间接转发.为满足5G网状化的动态连接需求,5G 承载需要将IP 路由转发和L3VPN 功能下移到UPF和MEC所在位置,为5G网络提供业务的灵活连接调度能力,提升业务质量体验和网络带宽效率.

4.3 5G网络切片及其协同管控需求

5G网络切片对承载的诉求是在一张统一的物理网络中,将业务连接和SLA相关的网络资源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自治和独立运维的虚拟网络(VN),满足特定用户和业务需求.构建虚拟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转发面的网络切片和SDN/NFV协同管控.

(1)转发面的网络切片:负责实现资源的隔离和分配,从而满足差异化的虚拟网络要求.面向5G的综合业务承载网络需提供支持软、硬隔离的层次化网络切片方案,满足不同类型业务的SLA 需求.譬如,uRLLC和金融政企专线等业务要求独享资源、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承载网络可提供基于L1TDM隔离的网络硬切片;eMBB的AR/VR 等高清视频业务具有大带宽和动态突发等特点,承载网络可提供基于L2 或L3 逻辑隔离的网络软切片.

(2)SDN/NFV 协同管控:负责实现对网络切片资源的虚拟化抽象和协同编排管控.5G网络切片一般由5G业务编排器和核心网发起,携带切片ID 和客户SLA 需求,5G承载管控系统应支持与5G业务编排器或OSS系统之间的交互,通过开放标准的北向接口,完成自上而下的网络资源编排,支持网络切片的资源规划、虚拟网络拓扑呈现和性能监测分析等功能.

5 5G承载总体需求

综合5G 业务、RAN 和核心网的承载需求,同时考虑新型高速光接口及设备的影响,5G 承载整体需求可归纳为如图5 所示三大性能和六大组网功能,具体如下:

(1)百G 级更大带宽:5G 前传支持N×25 或100Gbit/s,5G 中回传在城域接入层支持N×50 或100Gbit/s,在城域汇聚核心层乃至干线层支持N × 100、200 或400Gbit/s.

(2)百μs 级超低时延:前传时延应小于100μs,回传时延应小于4~10ms.

(3)百μs 级高精度时间同步:全网基站提供&plun;1.5μs的时间同步,对于站间协同业务支持65~260ns 的高精度时间同步.

(4)多级承载网络:通过城域接入、汇聚、核心和干线的网络分层结构,满足5G前传、中传、回传和核心网数据中心互连的多层级结构.

(5)灵活化连接调度:至少将IP 路由转发和L3VPN功能下移至5G核心网元UPF和MEC 所在位置,为5G 提供动态灵活的网络连接.

(6)层次化网络切片:提供软隔离和硬隔离等层次化网络切片方案来满足5G网络切片需求.

(7)智能化协同管控:通过SDN 管控架构、网络切片协同控制和开放的标准南北向接口,满足5G承载网与5G核心网、无线接入网的协同管控需求.

(8)4G和5G混合承载:支持4G和5G基站统一承载,支持4G和5G承载网的互联互通.

(9)低成本高速组网:联合推动5G基站和承载网络所需高速光模块及设备的技术成熟和规模量产,向未来开放光层互连发展,实现低成本高速光层组网.6 结束语

相对于4G网络,5G承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需求,相应承载技术也需要同步革新.近年来,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结合各自网络基础和发展规划提出了不同的5G承载方案:中国移动已明确5G承载将采用基于PTN 演进的切片分组网络(SPN)技术方案;中国电信的三大研究院在并行推进IP RAN 增强、M-OTN 和WDM-PON等技术方案,以适应未来5G不同网络应用场景的需求;中国联通正在研究5G中传和回传分别采用分组增强型OTN和IPRAN增强的联合组网方案,在5G前传采用城域接入型WDM方案.

虽然不同5G承载候选方案在关键技术和设备形态上有明显差异,但从L0/L1/L2/L3 网络分层协议的角度分析,各方案在L0/L2/L3 层具有较多共性技术,主要差异体现在L1 物理链路是基于灵活以太网(FlexE)还是OTN,TDM硬隔离是基于切片以太网(SE)通道还是基于OTN的ODUflex 通道.L1 层的差异表明是基于电信级以太网增强轻量级TDM技术的演进思路,还是基于传统OTN增强分组技术并简化OTN的演进路线,都具有典型的承载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最终能否发展壮大还依赖于产业链的健壮性和规模化效应.随着今后5G现网规模试点开展和预商用进程加快,5G承载技术方案还将继续加强融合创新,希望业界共同推动我国5G承载技术标准和产业化的蓬勃发展.

上文评论,本文是适合5G承载需求分析和承载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需求分析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需求分析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根据需求选主食 不同种类的主食,营养物质的含量也各不相同 保证主食有一定的丰富性很重要,但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也很重要 必吃组大米、小麦主食应该粗细结合,虽然粗粮更适合减脂增肌的人群,但是从饮食习惯出发的话,大米和小麦.

2、 养老新纪元:打造满足老年人深层需求的养老生态 养老产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精神生活服务……相关产业的总称,覆盖地产、医疗、金融、消费……广泛领域,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是需求旺盛但供给能力不足 而老年人群整体消费能力较低,是制约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关.

3、 老万的需求 龚姐的丈夫老万,是一位技术宅 30多年前考入清华大学,是他所在那个县的理科状元 老万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一直是一个低调质朴、吃苦耐劳的形象,虽然这10年都在研究无人机,却是绝不可能在结婚纪念日玩那种&l.

4、 图书馆对延伸性版权集体管理的制度需求和建构 洪涛(河南省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延伸性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将非会员的权利纳入了许可力及的范畴,因而对图书馆这种海量作品机构获得对版权的使用权非常有利 鉴于图书馆对延伸性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有着强.

5、 公众需求视角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版权问题和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公众平……、便捷地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满足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 公众需求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公众对资源种类、使用权限、平台功能……的需求,是公共数字文化.

6、 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采访模式 关键词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采访模式摘要文章重点阐述了当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内容、原则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创建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采访模式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8 6文献标识码A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