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西游记人物形象开题报告 西游记中孙悟空人物形象论文提纲 关于西游记的论文题目 西游记的参考文献 西游记论文题目 论文西游记中的哲学

西游记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跟《西游记》和西域动物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西游记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5

《西游记》和西域动物,该文是西游记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西域动物和《西游记》和西域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瑞典人将《西游记》解读为唐僧和仆人沙僧带着、宠物猪去西方旅游(探险)的故事,一路上解决了诸多障碍,譬如一只蝎子、两只蜈蚣、五只黄鼠狼、七只蜘蛛、三头犀牛、两只狮子和三匹狼等.而林庚《西游记漫话》则认为“《西游记》所展示的是一些动物世界中所发生的故事,其中所写的神魔除去尸魔以外,几乎都是由动物精变而成的,像犼、牛、象、鹿、虎、羊、豹、蝎子、老鼠、貂鼠、金鱼、狐狸、六耳猕猴、大鹏、蜘蛛、蟒蛇、犀牛、蜈蚣、黑熊等等,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动物王国”.他们都是从动物角度来解读《西游记》,而其中的动物,大都带有鲜明的西域特色,这一点却很少为人们所注意,因而有抛砖引玉之必要.

  在印度民间文学作品中,以动物作为主角的故事不胜枚举.薛克翘指出:“印度的动物寓言与中国的动物寓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在印度的故事中,人和动物之间是可以对话的,动物和人几乎有平等的地位.而中国寓言中的动物就是动物,不能和人同日而语.”而《西游记》中的动物则具有印度动物寓言故事中的这个特点,如第三十回中白龙马劝猪八戒去求孙悟空回来救师父.

  鲁迅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季羡林先生曾说过,印度人富有幻想力,鸟兽虫鱼等都有思想、有感情、有脾气、有性格,相关的故事收集在《五卷书》《益世嘉言集》和《佛本生经》等中.这些故事集是佛经故事以及西游故事的渊薮.佛经中舍利弗与六师外道斗法:六师外道先后变幻为宝山、水牛、水池、二鬼、大树等怪物奇形,力图威慑舍利弗.而舍利弗则先后变为金刚、狮子、白象、天王、风神而将其一一降下.从中可以看出,像白象、狮子等都是西域之物产.

  在印度国徽上有四种动物:雄狮、大象、骏马和公牛.《罗摩衍那·童年篇》第五章中谈到了“杀死老虎、狮子、野猪”等,也谈到了一个富人能够“布施一千只牛”,以及“马祭”等,这些动物在《西游记》中都有出场.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大多是动物(也有植物如杏树之仙等)精变而成,这些动物具有明显的西域特色.

  狮子

  据学者考证,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源自印度.佛教大乘派认为南瞻部洲大海中有四座神山,每座山上有三个神兽,一共十二个:猪、鼠、牛、狮子、兔、龙、毒蛇、马、羊、猕猴、鸡、犬.它们虔心敬佛,都修成了正果.以老鼠为首,十二神兽每月、每年轮流当值巡逻南瞻部洲,宣传佛法.印度人以此十二神兽轮流值岁,作为纪年法.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派遣僧侣使者到中亚及周边国家宣传和弘扬佛教,十二神兽纪年法也随之传入当地.公元一世纪后,受西域文化影响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廷,入五原居住,十二神兽纪年法也随之传入了中原.但是,中原从来没有狮子而有老虎,于是遂将老虎取代其中的狮子.

  狮子原产于非洲、南美洲,过去曾生活在欧洲东南部、西亚、印度和非洲大陆.亚洲狮主要生活在印度,斯里兰卡也有,因而玄奘时斯里兰卡被称为“狮子国”.从史书上看,西域诸国总有到中原进贡狮子的.狮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反映在艺术文化之中.在印度神话中雪山神女的坐骑是一头巨狮,因陀罗的坐骑是一头大象,火神阿耆尼的坐骑是一头羚羊……显然,狮子、大白牛、大象、羚羊等都是西域人们所习见的动物,也是当地神话传说中常有的,它们的故事通过佛教东传尤其是俗讲变文而为中土的民众所喜闻乐见,从而形成了以动物斗法为主的西游故事.

  东汉雕刻的狮子,其腰肋多生有双翼,有学者认为这是受西亚文化的影响.佛教以狮子为灵兽,而佛教“以像设教”,所以佛教石窟大多雕刻有狮子、金刚、力士等护法.据唐代杜佑《通典》记载,唐代狮子舞是从天竺经西域传入中原,当时河西走廊尤为盛行,以太平乐伴奏,“亦谓之五方狮子舞”.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讲,一位狮子王在途中截留了一个待嫁的女子,并与她生育了儿女,后来母子逃离了狮子,但狮子尾随其后,于是其子便杀死了狮子.而这有悖于人伦,其子便被放逐,他漂流到一岛屿,杀死寻宝的商人,留下其妇女.他的后代因为他执杀狮子,于是自称狮子国.狮女漂流到波剌斯西,为鬼魅所得,生育群女,成为西大女国.这或许对《西游记》也有影响.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是人与狮子生子,而这似乎不大符合中土的习俗,所以便有了金毛狲将金圣娘娘摄去消灾的说法:朱紫国国王做太子时曾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佛母忏悔以后,报复他拆凤三年,金毛狲于是骗了王后,与王消灾.(《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行者假名降怪犼,观音现象伏妖王”)

  在《西游记》中,狮子出头露面的机会真是不少,再如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也曾与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如来的舅舅大鹏鸟等在狮驼国要擒拿唐僧吃唐僧肉,以图长生不老,把美猴王为难得不轻.

  从《山海经》的记载来看,中国的西部在远古时代,由于白虎众多,所以有一个以西王母为首的部落,他们崇拜白虎,并以白虎为图腾,其主管祭祀的巫师也打扮成为老虎的样子.而在中原,人们以老虎为兽中之王,而不是以狮子为兽中之王,这是因为狮子不是中原的土产.但是,在《西游记》中,狮子作为西天取经途中的妖怪或菩萨的坐骑,却是再三出现,显然它来自异域文化.

  老鼠

  在《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中,地涌夫人就是一只金鼻白毛大老鼠.唐僧被这女妖精抢去,孙悟空到处寻找,忽然在妖怪的地府里发现一个大金字牌,牌上写着“尊父李天王位”;次位写着“尊兄哪吒三太子位”.于是孙悟空就去天宫告状,托塔李天王不服,要与孙悟空格斗,这时候哪吒告诉了乃父其中的缘由:三百年前金鼻白毛老鼠精在灵山偷食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差李天王父子将她拿住.佛家好生,便饶了她.从此这个老鼠精拜李天王为父,拜哪吒为兄,在下方供设牌位,侍奉香火.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遭遇地涌夫人的这一劫,是有西域原型的,它就是于阗国的鼠神.而鼠神的传说,见于《大唐西域记》:“此沙碛中鼠大如猬,其毛则金银异色,为其群之酋长,每出穴游止,则群鼠为从.昔者,匈奴率数十万众寇掠边城,至鼠坟侧屯军,时瞿萨旦那王率数万兵,恐力不敌,素知碛中鼠,奇而未神也.洎乎寇至,无所求救,君臣震恐,莫知图计,复设祭,焚香请鼠,冀其有灵,少加军力.其夜瞿萨旦那王梦见大鼠,曰敬欲相助,愿早治兵,旦日合战,必当克胜.瞿萨旦那王知有灵佑,遂整戎马,申令将士,未明而行,长驱掩袭.匈奴之闻也,莫不惧焉,方欲驾乘被铠,而诸马鞍人服弓弦甲,凡厥带系鼠皆啮断.兵寇既临面缚受戮,于是杀其将,虏其兵,匈奴震慑,以为神灵所佑也.瞿萨旦那王感鼠厚恩,建祠设祭.”

  《大唐西域记》中提及的鼠壤坟传说,即是当时流传的关于老鼠的民间传说.有研究者指出:“从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中我们了解到,瞿萨旦那王在抵御匈奴侵犯时,缺乏兵力,便求助于老鼠;由于鼠神的助兵,瞿萨旦那王得以大败匈奴兵,保全其国,鼠便被其国人看作类似‘战神’一类的有恩于国人的吉神.在祭祀鼠的时候,献上弓矢、食品,表示不忘其恩.此后,当地人便保留了以鼠为神,并向鼠祭祀以祈求福佑的民俗信仰.由‘行次其穴下乘而趋拜以致敬’,可知对鼠已达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对鼠神的崇拜,可谓一种独特的民俗.”河西宝卷中的《老鼠宝卷》也是当地民俗的产物.这一民俗对《西游记》成书的影响颇大,小说中地涌夫人是一个老鼠精,《西游记》作者的奇幻构思应该是来源于这一个老鼠精的民间传说.

  与中原文化所不同的是,西域于阗国以老鼠为神,进行祭拜;印度北部还有一座老鼠神庙;印度神话中湿婆的象头儿子的坐骑就是一只老鼠;印度十二神兽纪年中就有老鼠;印度民间故事中有诸多关于老鼠的传说……毋庸置疑,《西游记》中的老鼠叙事,具有鲜明而浓郁的西域文化特色.

  孔雀

  印度古名为“身毒”或“天竺”,别称为“孔雀之国”或“婆罗多”.现在印度的国鸟是“蓝孔雀”.蓝孔雀还有两个突变形态:白孔雀和黑孔雀.

  孔雀在印度的森林里比比皆是,触目可见.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描述道:“印度中部比尔人的莫里族崇奉孔雀为图腾,奉献谷物给他;但是这一族的人相信,哪怕他们只是踏到孔雀走过的路上,他们也会从此得某种病;一个妇女如果看见了孔雀,她必须用面纱遮住脸往别处看.”

  孔雀在古印度神话传说故事中经常出现.印度教中的鸠摩罗是众神的保护者,他勇敢善战,除了战斗之外别无兴趣,对女人也不感兴趣,他的坐骑就是孔雀.印度神话中还有一位大孔雀明王,常作慈悲中年妇女相,也骑着一只孔雀,到了《西游记》中,它就成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在印度的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个“孔雀”王朝.《沙恭达罗》剧本是依据《摩诃婆罗多》中的一个插话改编的,而女主人公沙恭达罗在梵语中是“孔雀女”的意思.

  在《西游记》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中,如来佛降服了大鹏鸟,其中叙说了大鹏与孔雀都是凤凰所生,而孔雀曾将佛陀吸进肚子里去的故事:混沌分时,飞禽以凤凰为君长,凤凰生育了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那时候如来佛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被它吸下肚去.后来如来剖开它的脊背,跨上灵山,并封它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在小说中,孔雀与大鹏鸟是姐弟关系,而孔雀在南亚、中国云南一带颇多,但在中原似乎不多见,从动物的地域特征来看,这个故事也是西域文化的产物.而《西游记》中大鹏鸟勇武机智,有胆有识,就是以印度神话以及《罗摩衍那》中的阇吒优私为原型的,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展开.

  牛

  印度教教徒(8世纪商羯罗改革之前是婆罗门教教徒)崇拜牛的历史可谓是绵长悠久.据印度著名学者恰托巴底亚耶考证,吠陀文献中许多词汇的词根都是“牛”,这反映了当时牛与雅利安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战争”一词原意为“争夺牛群”;“部落酋长”意为“拥有数百头牛的人”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其意是“家中有最好的牛”,这一族姓说明佛陀家世乃家中有最好的牛的部落首领.

  在印度神话中,湿婆的坐骑南迪就是一头白牛.而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黑天本是放牧牛群的牧童,有魔女陷害他时,牧民们给黑天举行了消灾仪式:“首先,她们在王子的头上挥舞牛尾巴,然后用牛尿给孩子洗身,又把磨碎的牛蹄粉撒在他的身上,尔后再用手指蘸着牛粪在婴儿身体的十二个部位上写上毗湿奴的名字.”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魔怪从牛变成的就有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偷油吃的犀牛,还有齐天大圣的结拜兄弟牛魔王等.印度是一个神牛崇拜的国度,可是为什么会有牛魔王?其实印度神话中也有牛妖,例如克利希那曾经将尘土飞扬中前来攻击自己的牛妖抓住,并扭断了它的脖子.再如在摩诃黛维的神话故事中,也有一个牛妖摩希沙.摩诃黛维骑着一只老虎,专门诛杀魔鬼,特别是诛杀通过修炼苦行获得力量把众神赶出天国的水牛怪摩希沙.当杜尔迦临近摩希沙在文迪亚山的领地时,摩希沙看见了她,打算擒获她.尽管摩希沙以许多迅速变化的形式攻击她,但还是无力抵抗杜尔迦,死于长矛之下.

  印度民间故事有摩希沙的另一个版本(印度的神话故事有不计其数的版本),而这个牛魔王与《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可以说更相近.在《摩根德耶往世书》下卷中,杜尔迦女神除掉了牛魔王:“在远古,天神之王是因陀罗,恶魔之主是牛魔王.天神和恶魔连续打了一百年仗.结果,天神被恶魔打败,牛魔王坐上了因陀罗的宝座.众天神失去了天堂,来到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大神面前,请三大神替他们做主……恶魔之王看到自己的将领一个个被杀死,就变化成一头牛亲自冲上战场.他杀死了许多女神的从者.然后瞪圆两只通红的眼睛,向女神猛冲过来.女神扔出一条神索,将牛缚得结结实实.于是牛魔王变化成一头狮子,挣脱了绳索.女神立即举起三叉戟,去砍狮子的头,恶魔又变成一个手持利剑的男子.女神射出无数神箭,恶魔之王又变成一只巨象.女神立即挥剑砍掉大象的鼻子.恶魔重新变成牛形,用角挑起一座座大山朝女神砸来,女神用箭把大山击碎.然后她纵身一跃,跳上牛背,用三叉戟狠刺牛脖子,终于将恶魔之王杀死了.”

  《西游记》中哪吒擒拿牛魔王与《摩根德耶往世书》下卷中杜尔迦擒杀牛魔王是何其相似!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中,孙悟空与牛魔王斗法,这时托塔李天王并哪吒三太子来捉拿牛魔王,他变作一只大白牛,使两只铁角去触天王.天王使刀来砍.哪吒变作三头六臂,飞身跳在牛王背上,使斩妖剑斩下牛头.不想那牛王的腔子里又钻出一个头来,口吐黑气,眼放金光.被哪吒又砍一剑,头落处,又钻出一个头来.一连砍了十数剑,随即长出十数个头.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吹出真火,牛王被烧得求饶,只好归顺.依据这个情节,季羡林先生在《〈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中认为“中国的牛魔王是印度罗刹王罗波那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化身”,即牛魔王乃源自古印度神话.《罗摩衍那》第六篇《战斗篇》说:“(罗波那)头颅滚落大地上,颈上又长一头颅.罗摩双手灵且巧,做事迅速又利落;又在阵前射飞箭,射中魔头第二个.头颅刚刚被射断,另一头颅又出现;即使罗摩射飞箭,疾飞迅驶如闪电.如此射掉一百个,头颅个个差不多;罗波那仍未死去,依旧健壮又快活.”

  大象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七有关于猕猴、白象的叙述.我们将印度称之为“象主之国”,将土耳其(驯马民族大月氏的后裔)称之为“马主之国”,将斯里兰卡称之为“狮子国”……从这些称呼也可以看出大象、马匹、狮子等与其国家的密切关系.

  大象在印度颇多.在《摩诃婆罗多》中,般度族与俱卢族大战的时候,都有象军.《汉书·张骞传》云:“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印度历史上的戒日王,据说有“象军六万、马军六万”.《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记载:“国南界数十由旬有大山林,幽茂连绵二百余里,其间多有野象,数百为群.故伊烂、拏瞻波二国,象军最多,每于此林令象师调捕,充国乘用.又丰豺兕黑豹,人无敢行.”在印度,很多神庙外都有大象的雕像,如盖拉什庙外的雕像等.

  印度关于大象的神话传说也很多,例如象头神犍尼萨.湿婆痴迷于苦行,常年外出修行.他的妻子帕尔瓦蒂用姜黄黏土(一说用布)做出了犍尼萨,让他看守大门,告诉他任何人在她洗澡时不得入内.不久,湿婆归来,犍尼萨就是不肯放他入内,湿婆很生气,便把他的头给砍下了.帕尔瓦蒂要求湿婆救活儿子,然而犍尼萨的头颅早不知去向,湿婆只好向梵天求助.梵天告诉湿婆,在他一路寻找过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且头朝北方的生物,便可将其首级拿来代替做犍尼萨的头.于是湿婆便派遣南迪四处寻找,发现因陀罗的坐骑大象面对北方,于是湿婆将大象的头装到了犍尼萨身上——这就是象头神,据说在印度人气最旺.

  释迦牟尼下天入胎就是乘着白象:他乘着白象由兜率天下降到人世间;又乘着白象从摩耶夫人右肋入胎.当时摩耶夫人正在梦中,梦见了此事.据《长阿含经》卷三等许多经论记载,七种王宝之一便是白象宝,表示“力大无比而性情柔顺,形象是白色的象,有六牙.据说六牙表‘六度’,四足象征‘四如意’”.据印度神话,特利萨拉在生大雄的时候,梦见了白象、白牛、白狮等,这是大人物降生时的征兆.“白色”的动物,在西域以及中国西部等都有,但在中原、东部则极其稀有.

  唐僧师徒到狮驼国的时候,有三个妖怪,其中一个就是黄牙大象(第七十五回).《西游记》中关于大象的叙事,显然是有其生态地理渊源的.

  其实,印度神话史诗中的动物叙事不仅影响了佛教文学,丰富了俗讲中的西游故事,而且还对后世中国文学也有影响.例如《封神演义》中由佛教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汉化为破太极阵的文殊广法天尊、破两仪阵的普贤真人、破四象阵的慈航道人,他们的坐骑:虬首仙青毛狮子、灵牙仙白象、金光仙金毛犼等都是具有鲜明西域特征的动物.

  (选自《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上文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西域动物和《西游记》和西域方面的西游记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西游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西游记》文学改编中后现代解构的典范从《大话西游》谈起 项目基金2015年连云港师专校级课题“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游记海外传播;2015年连云港市哲学社科课题“西游记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传播方法.

2、 其味无穷的对话以互文性理论《西游记》改编 【摘 要】互文性理论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对文学名著西游记的互文性改编更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盛不衰的文化现象 这场后现代语境下的改编就像是一场与古典名著之间其味无穷的对话,具有极.

3、 文艺青年的妖魔化形象以《西游记》中的特殊妖精为例 摘 要随着“文艺青年”……词汇的流行和普及,文艺已经不单单的局限于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而是逐渐的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 “文艺青年”这个群体,则主要以&ld.

4、 幻想世界里的现实人生:谈《西游记》的现实性 内容摘要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是浪漫主义的杰作,而在幻想世界中,现实人生是它的基础,现实性是这部佳作有着长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试从取经目的的功利性、人间模式架构的神魔体系、神魔世界展现的现实社会.

5、 《西游记》阅读分享课评析 语文知识结构的构建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都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阅读量来完善 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无法满足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需求 因此,需要加大名著阅读量,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开.

6、 《水浒传》中的《西游记》 阅读分享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即由眼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想起另外一件事的心理过程 简言之,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 一般情况下,联想可以分为事实联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