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网络安全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 网络论文 网络舆情方面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和社会的论文提纲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开题报告 网络舆情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文献综述 关于网络舆情的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面向网络舆情的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综述类论文范文集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网络舆情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6

面向网络舆情的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综述,本文是网络舆情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跟舆情和网络舆情和知识管理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摘 要:网络舆情是近些年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从知识共享、政府知识管理体系构建、政府知识需求、政府知识模型几个方面对网络舆情在我国政府知识管理中的研究进展作出述评,在此基础上对政府从容应对网络舆情进行展望.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知识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所独有的突发、匿名、互动等特征,使它达到了传统媒介所无法企及的的高度.网络的高速、准确、覆盖力大使其对政府、企业、公众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网民数量逐年增加,互联网成为公众抒发情绪、发表建议的最便捷的渠道.任何热点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上然后迅速转发传播,网民可以对任何时事热点、八卦新闻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产生互动,随着网民对某热点的跟进讨论会在网络上形成一股具有主流思想的大众情感趋向乃至政治趋向,其中所产生的巨大社会舆论力量就是即网络舆情.

信息社会中,信息激增的同时,导致公众获取和消化信息的能力下降、信息生态环境污染和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公众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使公众所得到的信息不一定符合真实情况,不实的信息又产生了错误的情感导向;少数带有居心叵测的人故意传播错误信息来误导大众,蛊惑民众.搜寻民众真实想法与真实舆情变得困难,政府的知识挖掘和共享也变得如履薄冰.

本文关注从网络舆情角度分析政府知识管理方面的论文文献,从4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当前学者所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汇总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未来网络舆情对于政府知识管理的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基于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管理文献统计分析

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文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以网络舆情为主题并含知识词频在CNKI进行搜索,检索条件为精确,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406篇,剔除部分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后,共获得399篇有效文献.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期刊发文量、关键词、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深刻挖掘此领域的研究时间阶段、热点主题、趋势路径等内容.

2.年发文量分析

从图1可以发现,国内有关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管理文献最早从2006 年出现,2006年—2009年是萌芽期,2009年至今是蓬勃发展期,研究发现2010 年和2011 年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文献超过300次[1],网络舆情总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还有持续上涨的趋势,关于网络舆情的知识管理也是学者当今热点研究问题.

3. 关键词分析

图2是利用citespace软件,将知网关键字导入生成共现可视化图谱,从图中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热点问题,知识管理、网络舆情、超时空性,是近年都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关键字的大小由关键词频次决定,距中心程度由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决定,离中心越近且字节越大说明研究越热点,图中可以发现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思想教育、网络舆论、新媒体属于研究大热问题.图中标记数字表示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数字越大表示研究越热.

我们可以发现,突发事件对于网络舆情的知识管理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政府需要构造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还要对大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大学生属于易冲动、易被蛊惑群体,健康积极的思想教育对舆情传播源头有正面作用.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媒体人,发布消息,加速舆情的传播速度,政府也要做好知识管理模型分析,才能更好地掌控舆情方向.

二、面向网络舆情的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大数据背景下,网民在互联网对其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进行评论所产生的爆炸式信息数量及多种类的学科分布,政府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对政府内外部进行知识的收集、整合、利用、再造,最终实现对舆情相关的信息可以有效供应,并且高效运用于对舆情应对的实践中,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网络信息生态的健康发展.[2]通过阅读现有文献,总结出以下4个板块:

1.政府知识需求分析

随着网民活跃度不断上升,网民可以迅速对新产生的热点问题进行激烈讨论并进而演化出压倒性的舆论.若任由舆论自由发展不加引导,很可能会产生一些件.因此政府必须针对热点问题所产生的舆情进行快速地回应,不加理睬只会让事态扩大.

政府产生网络舆情知识需求的直接动因是众信息需求与政府信息服务不同步的矛盾.由于知识需求具有多样、时效、动态的特点,政府要做到跨越“塔西佗陷阱”,提高内在公信力.[3]面对舆情的知识需求分析框架,指出政府具有面向任务和决策两方面知识需求,包括执行预警、控制危机、合理善后等知识需求.[4]政府的需求出于对事件的应对,根据历史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参考比对,建立专家知识库,提高决策能力.[5]

公众想要了解社会真相,然而政府由于技术有限、反应不及时等因素制约无法快速回应公众,从而激化公众情绪.“塔西佗陷阱”是指政府已经到达无论说真话假话,公众都无法信任的程度.对此,政府要避开恶意传播造成的危害,通过召开记者发布会等方式及时将信息传达给公众.此外,将历史事件记录下来,建立知识库等手段促使政府从容应对高速变化的网络舆情.

2.面向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模型

主题网络舆情分析中,基于知识技术的知识模型构建是基础和核心工作.政府拥有很多的资源,想要达到知识共享却有很大难度.建立合理的政府知识模型可以使孤立的组织、知识等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政府效率.

面向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供应具有一个标准层次模型,模型包含了各类知识服务器的物理层、知识服务层、连接控制层和用户应用层.[6]其中,包括政府知识建模、政务流建模、网络舆情情境知识建模、情境知识地图建模.[7]这是一个星型的组织结构模型,政府与其他组织实体通过交流的反馈机制形成了一种参与者之间的社会网络.[8]

网络舆情的事件是偶然的,舆情却是必然的,要实现政府高效治理网络舆情就要组建一套可以应对突发事件政府知识模型.要做到建模并非易事,因为多样舆情内容决定了知识的多样性,涉及其他组织则意味着政府并不是舆情的全部供应者,要进行多组织合作共同应对,也增加了应对与决策时间.

3.政府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政府要运用知识管理方法有效治理网络舆情,保证政府内外部知识得到充分共享,就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知识管理体系是一个能够可以不断学习,创新的循环过程.政府通过这种体系完成知识收集、知识反馈、知识再造,从而构建合理有效的促进知识共享的知识网,实现知识不断增值,政府内部不断升级改造,进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决策和管理.

理论体系应该包括政府知识管理平台、知识型的公务员、知识型的政府组织结构和政府组织文化.[2]面向政府的网络舆情知识服务体系构建,它是以网络舆情知识体系层为基础,将政府人员收集到的信息储存到知识库中去,然后经过舆情知识发现层,运用知识元的方法将知识关联起来,通过静态的舆情知识服务层匹配知识,最后经过知识服务接口层来反馈给用户层.[9]组织文化并不是一件易事,也最难被公众察觉.

构建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管理,然而要实践这套理论也有一定难度.首先,政府知识管理平台需要政府基于海量数据,利用专业分析软件准确筛选出当前舆论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再加工;其次,需要建立对政府内外部知识资源进行传播分享的知识管理系统.其中,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而当前技术并未满足这个条件,因此这个平台是一个理想化状态,实现有一个过程.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高程度的知识分享与知识供应,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考验,需要其他公共组织共同参与实现.

4.面向网络舆情的知识共享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网民逐渐养成了通过网络在一些平台上发表个人意见的习惯,互联网成了公众反映社会舆情的第一载体.然而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政府要进行网络舆情的管理需要有效的管理办法.

网络舆情管理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管理工作,它涉及各行各业的知识、学科,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来共同实现.[10]隐性知识存在于隐性知识所有者的头脑中,他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最后呈现在网络中.隐性知识的共享受价值观念、心理、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受提供方对于隐性知识的垄断性、接收方的情绪抵触、二者之间信用缺失、组织体制等制约是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11]舆情中的共性知识挖掘是实现该领域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提出从共性情感和共性语言两个角度建立舆情知识库.[12]对于现状,政府应该一方面努力培养组织成员养成知识共享的习惯,建立有效机制调动积极性;

另一方面要把知识共享的理念融入政府结构当中,通过构建平台的方式来鼓励分享、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2]我国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发布者可以完全根据和个人喜恶来主观评价客观事物,这使共享的知识真实度和可靠度无法得到保证,对于舆情的知识收集方面造成一定困扰.开展对于政府内部的知识平台,对于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和决策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三、研究趋势

运用citespace 选取关键字对近年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和预测分析,通过统计发现,当前网络舆情还是快速发展的热点问题(见图3),政府从引导舆论的关注思想教育问题到直面突发事件再到进行学术研究网络舆情的来龙去脉,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媒体也正在不经意间改变着舆情的传播方式.

政府已经意识到新媒体的产生改变了网络舆情的主战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使每个孤立的网民个体变成独立的自媒体人.政府不再是发布信息的唯一渠道,自媒体则是快速便捷表达民情民意的通道.民间舆论在自媒体技术推动下成为网络舆论,和舆论并列同时进入研究视野,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的边界渐趋模糊,关于社会舆情的探讨也逐渐增加.政府应正确对待自媒体,持开放乐观态度,同时政府也要与时俱进,开通微信微博功能,及时收集民意,倾听民间的声音,对不和谐的声音,政府要合理引导,加强教育.同时由于网络件突发性概率大、传播速度快、覆盖人群广等特点,学界对网络舆情预警及引导机制的研究空前集中.除了对舆情进行及时预警与有效引导外,政府还应该从IT 技术、道德与法律等多方面规范网络言论的管理和监督,使网络舆论的发生、发展都能在可控的范围内.

目前研究已经由简单的文本情感分类的概念界定到前沿事件再到知识管理、新技术拓展、有效引导应对,政府正由简单的数据收集转为对知识挖掘利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未来技术的支持将对政府收集具有重要积极作用.自媒体的发展对政府知识管理是把双刃剑,既可以帮助知识共享,也可能传播恶性信息造成不良后果,加强网络监测也将是政府下一步研究热点.

当前对政府网络舆情的研究属于热点问题,文献数量持续上升,关注度不断增强.部分理论也在网络监测中运用到了实践阶段,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加深,舆情研究不断深入,将会与多种学科交叉,吸引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舆情研究行列中.目前,政府针对网络舆情的知识管理方面研究仅从知识图谱、孤立的知识管理研究点进行研究,缺少完整的理论框架,网络舆情的汇集和分析机制的指标体系还不完善,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应用系统开发较多,但系统的可用性和功能还需进一步提高.与时俱进是网络舆情的需求也是特点,政府要紧紧把握住舆情发展方向,正确引导,从容应对突发状况.

参考文献

[1]苏楠,张璇,杨红岗,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可视化分析[J].情报杂志,2012,31(10):42-47,58.

[2]郑小雪,陈福集.面向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5):2-6.

[3]陈福集,叶萌,郑小雪.面向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需求分析[J].理论导刊,2013(10):37-39.

[4]周敬,陈福集.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资源及知识供应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3):20-24.

[5]郭韧,陈福集,杨琛璐.面向网络舆情的动态知识需求分析[J].情报杂志,2015,34(1):168+174-178.

[6]陈福集,郑小雪.面向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8):122+123-127.

[7]郑小雪,陈福集.面向网络舆情创建政务流的知识管理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3(5):106-114.

[8]周敬,陈福集.面向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模型及知识管理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10):82-87.

[9]毛秀梅,杨晔.面向政府的网络舆情知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9):124-128.

[10]陈福集,介静涛.网络舆情管理中政府隐性知识共享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14,33(5):148-152.

[11]李长玲.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理论与探索,2005(2): 129-131.

[12]段建勇,程利伟,张梅,等.网络舆情分析性知识挖掘方法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10): 59-65.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面向大数据的知识元方法与知识融合体系研究”(项目编号:L16BTQ006);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大数据环境下新兴专业知识融合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17DB295);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的平安城市应急联动防范物系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子课题”(项目编号:2013B*02B06)]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点评,本文是大学硕士与网络舆情本科网络舆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舆情和网络舆情和知识管理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政府治理现代化角度下网络舆情应略 摘要本文从更新危机管理理念,增强现代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强化政府网络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构建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长效机制;完善舆情应对工作的管理和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六.

2、 危机管理模式下新媒体网络舆情治理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的媒体形态异军突起,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人们通常会利用新媒体对社会热点新闻进行评论 但是由于网络参与人数众多,且属于匿名评论将会导致线下的群体性舆件的发生 本文将.

3、 政府网络舆情管理 摘要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社会态度和感受的关键反映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转变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样给政府网络舆论管理发起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对当前政府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

4、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路径探究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诸多复杂的特征,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研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高校网络舆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高校作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场所,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善于利用数.

5、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 【摘要】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内容创新,强化网络舆情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大数据提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效力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技术推动作用,加快更新.

6、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新增设备移动化、环境复杂化、主体积极化……特点 为应对新的变化,必须通过强化舆情预警、提高内在联动的高效性、建设专业化队伍……形式,加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