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投稿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改革开放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马克思主义史的基本方法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3

马克思主义史的基本方法,该文是马克思主义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马克思主义和发展史和基本方法浅谈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摘 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础理论之一,这一问题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其他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一个总方法即唯物辩证法和三个具体方法即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方法;总方法;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6-0006-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6.0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双重内涵,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建设、继承、创新的客观历史,这不仅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结合时代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而且还应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围绕马克思主义所展开的研究和争论过程;二是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其确定的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如马克思主义发展本质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条件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体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问题也是其基础理论之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带有明显层次性的方法论体系,即一个总方法唯物辩证法,三个具体方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的有机统一.

一、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方法,还是理论、学说、体系.唯物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一个开放性的科学体系.

目前在学界关注较多的则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建构和发展问题,普遍认为唯物辩证法是由一个总特征、一个实质和核心、三个基本规律、五对基本范畴以及辩证思维的方法等相关内容构成的科学体系,在这里唯物辩证法还有一个认识论前提,那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首先必须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这个总特征可进一步理解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对独立性相统一的观点、事物的永恒发展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观点两个方面的特征;一个实质和核心是从三个基本规律之中产生出来的,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五对基本范畴主要是指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当然除了这五对基本范畴外,唯物辩证法所包括的范畴还有整体和部分、个性和共性、相对和绝对等;产生的辩证法思维主要有逻辑的和历史的、抽象的和具体的、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等等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体系问题在学界依然被相关学者作为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力求解开唯物辩证法体系之谜和进一步建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当然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不容置疑的,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体系,之所以被称为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之所以成为人们在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和遵循的总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这是因为,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在辩证法思想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优秀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辩证法的科学形态.简单地说,辩证法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思想对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进行了一种直观性、猜测性的认识,缺乏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及论证,但其中合理的成分是唯物辩证法要去继承创新的;唯心辩证法则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精神或思维的过程,这毫无疑问是背离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前提的,但是它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并揭示了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关系,这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辩证法思想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前人的和历史的辩证法的合理成分和优秀的辩证法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第二,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实现了辩证法学说史上的革命性的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唯物辩证法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认识观、实践观、历史观、自然观、思维观,而且这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早已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被反复运用和实践过,已经通过实践证明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第三,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描述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过程,推动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也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整个世界的发展、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无不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管人们是否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唯物辩证法,但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思想,世间的万事万物,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的一切活动其实都在遵循唯物辩证法思想,而事实证明按照唯物辩证法思想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就会推动自然界、社会和人类不断向前发展,这也就进一步证明唯物辩证法并不是束之高阁、脱离实际的理论和方法,而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

二、历史分析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客观的历史,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应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一般规律,是随着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的历史,是与低潮相互交错进行的历史,是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史,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展开具体研究.

历史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定的理论、学说,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和形态,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人物和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思想文化背景下去认识、理解和评价,切勿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对相关理论、观点、学说、人物、事件进行抽象的思考和认识,历史的必定是具体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过:“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历史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应注意到,第一,历史分析法讲求动态地、历史地、具体地看问题,反对静止地、抽象地、肤浅地看问题.有人曾提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甚至马克思主义错误论,很大程度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抽象化、孤立化,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应用动态的眼光,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著、原理都是在特定的或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有时是会出现相关理论与之后的实践不符合的情况,这就需要历史的、具体的思维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理论与特定的时代条件相结合;第二,历史分析法重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恩格斯就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历史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过程性,历史方法更多地是对历史进行客观的描述或叙述,而逻辑的方法则重在人的抽象思维根据客观的历史进行相应分析,真正去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或真谛;第三,历史分析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运用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研究历史而进行历史研究,更重要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运用历史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进程进行相应分段和划分,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史和经典原著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和著作.

三、阶级分析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第一章就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那么阶级斗争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恩格斯也是用阶级斗争的理论去解释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应是阶级分析法.

阶级分析法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使用的,但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就是围绕资本主义而展开的,最终力求实现的是无阶级社会,所以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反映阶级斗争理论的历史.阶级分析法是根据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来研究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实践的重要方法.之所以运用阶级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展开研究主要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于阶级社会之中,并长时期地围绕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来研究全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且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是消灭阶级和阶级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所以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和揭示相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根据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时代,以及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把阶级和阶级理论作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必须采用阶级分析法;第二,运用阶级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应遵循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它主要侧重于这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是阶级的产生以及阶级的划分标准,一阶级的产生总是与对立阶级相对应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也应关注这个现实问题,其次考察阶级斗争主要是用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但最直接和外在的表现就是一阶级推翻另一阶级的统治产生新的阶级社会和国家的过程,这一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直到20世纪初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最终消灭了阶级,再次阶级斗争理论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奠定了直接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阶级斗争理论强调阶级矛盾和斗争并没有使整个人类社会倒退或消亡,反而使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最终使阶级社会被无阶级社会所代替,因此,运用阶级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并不仅仅就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展开探究,更主要是把它作为一条主线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历史相结合,进而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一命题;第三,正视历史分析法的局限性,首先历史分析法要对历史上一切阶级的产生和阶级斗争展开研究,是有一个重大的前提的,那就是必须对各政治集团所处的经济地位、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如果缺少了这个条件,阶级分析法只会成为扣在人们头上的一顶“政治帽子”,其次要弄清各阶级各政治集团的经济状况,就必须对各集团的生产资料关系、社会财富的占有与分配状况以及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仅靠阶级分析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其他史学方法相结合,再次,社会关系本身是多样的,不仅有阶级关系,还包括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可以把阶级关系作为了解和揭示其他社会关系状况的切入点,但绝不能把对阶级关系的研究等同于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研究,阶级关系是不能代替宗教关系、民族关系、宗法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所以阶级分析方法也并不足以研究和揭示所有社会关系的状况,是有其局限性的,必须将阶级分析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这也是阶级分析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阶级分析方法是有其研究范围和界限的,并不是历史研究中的“唯一”方法.

四、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历史最古老的研究方法,也是马克思充分肯定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就曾经指出:“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比较分析法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分析法一般是指对相近或相关的事物、属性、现象之间纵横向比较或具有明确要求、衡量标准的事物之间绝对或相对比较采取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史和经典著作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著作产生、发展、批判、继承、创新的理论渊源、社会历史,观点立场就是一种纵向或横向、绝对或相对的比较,因此,必须用比较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展开研究,也应注意到,第一,坚决反对肤浅的历史对比,不讲事实逻辑的对比,如把古代无产者与现代无产阶级作肤浅的对比,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不考虑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纵向比较;第二,运用比较分析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地占有资料,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尤为如此,如果不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史进行系统而全面地梳理并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做系统而深入的比较,就很有可能不能揭示相关原理、观点的实质甚至有可能误读原著,因此全面地占有资料才能进行科学的比较;第三,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要展开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比较研究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积,而是对相关资料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探寻事物之间本质的异同和其中存在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正是要探寻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应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所以必须在对资料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探寻事物的本质异同发现规律所在;再者比较分析法不仅是要鉴别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事物内部包含的矛盾特殊性,也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发现矛盾的普遍性,这才更加合乎客观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的比较分析,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但强调不同流派、不同时期思想家的思想、著作之间的否定批判,也强调优秀的思想、合理成分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问题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必须遵循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体系建构是在一个总方法即唯物辩证法和三个具体方法即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的体系下展开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机统一,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求是,2010(7).

[6]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梁树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

(责任编辑:赵广示)

归纳上文:该文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发展史和基本方法浅谈方面的马克思主义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里夫希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旅行 主持人语本栏目三篇文章从独特的视角厘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刻内涵,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放到历史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性语境之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品格与丰富内涵 肖琼教授的文章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的美.

2、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摘要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学说与理论,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且将这种规律与各个国家、民族与地区结合起来,形成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因此,我们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深入群.

3、 由独白转向对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前提 在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的生存境遇、传播方式、受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以单向度关系、抽象.

4、 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对构建理想社会的相似性分析和 摘要自人类出现,人们就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社会组织,不断优化这一组织,探索、构建心中的理想社会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古代先贤提出“大同社会&rd.

5、 基于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网络隐私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越来越多 同时,社交软件的层出不穷又使得一点点有噱头的东西,如明星的情绪状况、经历动态、关系变动……,都可能在瞬间成为公众的谈资,分分钟点击量上万 在这样一个欠缺.

6、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和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关系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践活动更是相继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自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