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联合作战论文 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 联合毕业设计 五校联合毕业设计 中俄联合阅兵论文 联合文学杂志 联合站污水处理监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关于联合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专业学位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模式以广东工业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例类论文范例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联合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8

专业学位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模式以广东工业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例,该文是关于联合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广东工业大学和学位和探索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摘 要]本文调研分析了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现状,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定位,结合联合培养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产学研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建立多维度的“双导师制”遴选、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导师的培训力度,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模式.

[关键词]专业学位;基地建设;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8) 07-0041-03

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高校“双一流”建设,这必须以高层次创新人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创新激发新的发展动力.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教育的经验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世界各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及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有效方式.[ 1 ]

从公开发表的文献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李智虎[2]从培养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的视角,分析了有效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途径为校企双方合作必须深度融合;大连海洋大学李静茹[3]等从高校管理者视角出发,从高校遴选、联合培养单位支持、政府积极作为等方面提出提升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有效性的建议;青岛科技大学王永波[4]等系统研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协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刘辉荣[5]等通过分析广西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与解决方案;福州大学郑丽华[6]阐述了全日制专硕经过将近八年的发展之后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规范培养模式,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的含金量,同时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经验等;华东科技大学王玲[7]等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及评价的要求;南京农业大学林桂娟[8]等从南京农业大学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探索了与企业联合申报研究生工作站、合作开展科技研究,与企业联合办班培养研究生或为企业订单式培养研究生等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组成;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逐步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要求学校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南京林业大学谢加封[9]等探讨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即项目协同培养模式;民族大学黄锐[10]以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基础,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1-3-3-4”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浙江理工大学杨徽[11]等对比分析了中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发展趋势与培养模式,提出了“顶层引导、核心实践、需求契合、立体聚焦”的“立体三层次”培养新模式.

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整合企业、高校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在联合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已不适应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需求

据调研数据表明,在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实际工作需求有脱节,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方面缺乏适应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制度的课程体系;另外部分学校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学效果反映不佳.

2 质量评价体系亟待重构

高校看重论文产出,对科技应用研究相对弱视;企业则反之,生产经营重在落地.现行主要以论文为主体的质量评价机制,使依赖于论文生存、发展及至毕业的导师与学生难以对联合培养产生热情.目前评价体系更适用于理论型学术研究生;建立科学可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3 价值导向错位

高校以理论研究与科研攻关为主要价值导向;企业则以实际生产、经营等经济价值为主要衡量.“研”与“发”的价值错位,难以融合,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莫衷一是.

4 组织管理失位

保障机制的不完善,联合培养管理性条例的失位,使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生产生不安全感与不信任感,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难以大面积、高纵深推进校外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

二培养模式探索

广东工业大学基于双三螺旋模型,提出“高起点、重创新、厚基础、强能力、求卓越”的培养理念,已建立140 多个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含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规范运行管理体制

为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制定《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实施与管理办法》《广东工业大学导师聘任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办法》.为切实有效地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服务和评价,确保专业实践活动质量,制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实践活动要求及考核办法》.根据该办法,研究生应于课程学习结束后,按照所在专业类别或领域的专业实践活动要求,填写《广东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考核报告》,根据《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与专业实践水平.

在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基础上,各联合培养基地又制定了各自的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如示范基地导师管理办法、示范基地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办法、示范基地研究生管理办法、研究生津贴管理办法、示范基地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各联合培养基地还设立了专门负责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部门或专门管理人员,及时向学校反馈研究生实践活动考勤与进展情况,评价实践学习成绩,保证研究生在基地进行科研学习的有序进行.

(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1 建立了“选修课程+ 培训+ 讲座+ 实践指导”的课程体系,实行三年制,第一年在学校修学理论课,第二、三年进入联合培养基地完成相关研究课题和学位论文.联合培养基地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在专业课中设立针对性的专业选修课.研究生进入联合培养基地后,结合企业行业需求,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完成毕业论文为目标,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课题,接受系统的应用开发与工程实践训练.

2 建立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校内导师与资深校外导师、行业专家制定培养方案及培养计划;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数量,根据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调整选修课的开设.锻炼研究生综合工作能力,除去基础的理论课程,如数学和外语等作为必修课之外,其余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开设.

3 选择部分选修课程在联合培养基地授课,有校外导师参与,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背景.改变研究生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增加实践与应用的考核环节,并结合研究生在项目中的实际研发表现,充分体现“做中学”的理念.

4 增加强化训练内容的新教学模式.对于即将进入联合培养基地的研究生,进行强化训练;一方面让学生迅速了解企业行业背景,产品及其工艺特点,联合培养基地的已有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强化文字书写、口头表达等综合素质,为进入联合培养基地打好基础.

(三)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1 联合培养基地结合企业行业需求,围绕研究生所学专业提出若干研究课题,并给予项目经费资助.研究生通过直接参与企业实际课题的研发工作,使所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有效结合,从而逐步完善研究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工程意识培养;与此同时,为企业解决大量工程技术难题.

2 学位论文的选题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协商确定.将工程技术项目研发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选题结合研发项目的关键技术.提取其中的科学问题,做到难易适中,合理可行.既要有技术难点,也要有工作量.校内导师侧重把握选题的科学性和难点,校外导师则侧重把握选题的工作量和成果的可应用性及其与企业工程技术研发项目目标的关联性.

3 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研发是团队作战,研究生能否有效地融入工程技术研发团队,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素质之一.通过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工程技术研发项目,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团队协作工作能力,沟通能力;达到工程技术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

4 实践表明,通过联合培养基地培养的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显著提升,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反响良好.相比普通渠道培养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更容易适应企业环境,不少研究生还成为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竞相聘请的对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前都能落实工作,就业率高达100%,薪资处于同行相对较高水平.

(四)加强导师队伍

1 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级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因素,基地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从联合培养基地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管理人员担任研究生导师;另一方面,围绕课题研究,有计划地安排校内导师到基地进行科研教学活动.

2 建立切实可行又灵活多变的双导师制,各基地已初步构建成了一批以教授、副教授为主的校内导师队伍和以高级工程师为主的企业导师团队,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企业导师从研究生招生、面试、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实践、论文开题等各环节全程参与;切实保障研究生在企业从事工程实践这一环节的培养质量.

三结论及建议

健全联合培养基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建立能够满足研究生、培养单位和行(企)业三方需求,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使高校和行(企)业结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共同体.建立“院级—校级—省级”示范基地建设机制,逐级考评,分类建设.对现有校级示范基地运行情况进行摸查、评估,对效益低的基地进行清理,对成效显著、管理到位的基地提炼典型模式并作表彰与推广;加大省级基地的跟踪管理,提高模范作用.明晰各方责、权、利,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内容和实践要求,完善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实践考核评价,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确保专业实践的完成质量.建立研究生—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基地—学校的信息交互平台,促进各方工作的协调性和有效性,实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无缝管理.

加强联合培养基地师资队伍建设,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对研究生导师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订评定条件,实施分类评聘.切实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重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论文考评等培养环节中的职能与作用.校内导师应由承担企事业单位应用型科研项目、拥有丰富应用型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应从行(企)业中聘请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行业发展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高级专家担任.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探索导师组指导方式,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和行(企)业专家组成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培训与经验交流的力度,鼓励培养单位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行业单位、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上文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广东工业大学和学位和探索方面的联合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联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摘 要从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及目标出发,分析目前专业学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及培养模式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对培养过程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构建,双导师制实施,实践教学基地创建,教师队伍建.

2、 土木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 摘要针对以“基本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的全日制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再加之土木工程领域对工程实践经验又非常强调,为提高土木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

3、 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和实践以吉林大学为例 梁德东,于爱国,雷连成,李棕松(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摘要根据兽医硕士人才的培养规律,结合全日制兽医硕士培养实践,探索具有特色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4、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以广州大学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为例 摘要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09 年开始招生 为了更好地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各高校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

5、 专业学位生培养的产业教授模式基于螺旋动态演化的视野 摘要在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业教授作为一项优化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举措,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更高的耦合度,二者融合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双重螺旋动态.

6、 新形势下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8 024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快速发展及企业转型升级,工程类高层次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